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I)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I)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I)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I)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6分)1. (2分)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 ) A . 分子很小B . 分子之间有间隙C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 分子由原子构成2. (2分)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燃烧的条件A . 实验中量筒中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到氧气体积B . 实验中集气瓶中水:防止集气瓶炸裂C . 实验中烧杯中水:作为反应物D . 实验中烧杯中水:只为了提供热量3. (2分)下列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点燃蜡烛,用冷碟子收集炭黑B . 通电,测铅笔芯的导电性C . 用小苏打、凉开水、柠檬酸等自制汽水D . 用玫瑰花浸出液测石灰水的酸碱性4. (2分)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下列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在人体口腔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都有的( )A . B . C . D . 6. (4分)某中学户外训练营举行登山活动。读图,据此回答(1)(2)题。 (1)4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平缓的是( ) A . B . C . D . (2)甲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 . 峭壁B . 鞍部C . 山脊D . 山谷7. (2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 )A . 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 . 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平C . 取一片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迅速放下D . 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8. (2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名句体现了动物对人类哪方面的作用( )A . 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们的启迪B . 观赏价值和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C . 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D . 提供肉、蛋等作为人类的食物9. (2分)下列有关于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冬天在水箱中加入防冻剂,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凝固造成的破坏B . 超速行驶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增加事故风险C . 冬季汽车开空调后,会在车窗玻璃内侧附着“雾气”,这是汽化现象D . 轮胎上有凹凸的花纹,增大了摩擦力,不利于汽车行驶10. (2分)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A . 先液化后汽化B . 先汽化后液化C . 先汽化后凝固D . 先升华后熔化11. (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 .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12. (6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3)题。 (1)图中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 . 山脊、山顶、峭壁、山谷B . 山顶、山脊、山谷、峭壁C . 山谷、峭壁、山顶、山脊D . 峭壁、山谷、山脊、山顶(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 A . 从西向东流B . 从东南向西北流C . 从北向南流D . 从西南向东北流(3)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 . 平原B . 丘陵C . 高原D . 山地13. (2分)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 比的放大倍数大,比放大倍数小B .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同时提升镜筒C .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 .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1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要有目的B . 小明用直尺测量叶的周长,连续测量了3次最后求出平均值定为叶的周长C . 在测量时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少误差D . 科学的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15. (2分)下列物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 . 面包B . 蜡烛C . 铁锅D . 铁观音(茶的一种)16. (2分)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 . aB . bC . cD . d17. (2分)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瓶号植物所处环境 1适量浇水,遮光 2适量浇水,充足光照 3不浇水,充足光照A . 2号瓶是对照组,1号和3号瓶是实验组B . 1号和3号变量是水和光照C . 2号瓶是实验组,1号和3号是对照组D . 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18. (2分)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出现在非洲索马里,为58;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为89.5。下列四种温度计中,可用于这两处的是( )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最高温度/最低温度/A42350.1B100401C200102D1001001A . AB . BC . CD . D19. (2分)苗苗想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他把一盆菊花和一盆绿萝都放在阳光下,一盆适量浇水,一盆不浇水进行对照,结果不浇水的那盆死了,适量浇水的生长良好 苗苗得出结论:水对植物的生存有影响老师说苗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能说明问题原因是( )A . 苗苗选择了两种实验材料B . .观察的时间不够C . .不能把植物放在阳光下D . .浇水的方式不对20. (2分)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种子含水量(%)20304050607080种子萌发率(%) 8163356738681根据表中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B . 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C . 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D . 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21. (2分)将稍微有些凹陷的乒乓球放人热水杯中,乒乓球会_,这是因为_ 。22. (3分)在每天的晨检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性质制成的。某同学疑似发烧了,老师想用体温计给他测体温,于是拿出一支体温计,其示数如图所示,此时该体温计的读数为_,这支体温计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测量他的体温。23. (3分)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处,然后对天平进行平衡调节某同学使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如图(乙)所示这时应该 _,使天平最终平衡已知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g。24. (4分)亚飞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你发现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2)亚飞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_;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吸热_(填“多”或“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25. (2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雪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_。(2)在第2分钟末该物质处于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三、 综合题 (共8题;共61分)26. (15分)如图是公厕里间歇式自动冲水箱的原理图,进水管口以Q1=200cm3/s的流量24h不间断地向底面积为1800cm2的长方体水箱注水,当水位上升至h2=45cm时,水箱中的水开始以Q2=2000cm3/s的平均流量从出水管口流出冲洗厕所,当水位下降至h1=5cm处时停止冲水(不计水箱中水管的体积)求:(1)水位在h2时水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冲洗一次厕所所用的时间(3)为节约用水,在图示进水管A处安装一个由微电脑控制的电磁阀当有人进入洗手间时,门内侧红外线探头通过微电脑开启电磁阀,向水箱注水,当水位升至h2时,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注水,同时开始冲洗厕所假设电磁阀平均每天开启100次,则安装电磁阀后一天可节约多少千克水?27. (6分)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1)扁形动物:_; (2)腔肠动物:_; (3)环节动物:_; (4)节肢动物:_; (5)线形动物:_; (6)软体动物:_ 28. (5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细胞_的过程,表示细胞_的过程(2)人的脊髓主要由上图中的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组织(3)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多了_29. (15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如图_(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_,如图_(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_和_,如图_(填字母)所示。(2)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_,如图_(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_,如图_(填字母)所示。(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_和_,如图_(填字母)所示。 30. (6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括号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31. (5分)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 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代号)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3)由图中数据及计算可得: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是_g,醋的密度是_kg/m3 32. (5分)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甲的温度/7072747678677878818487乙的温度/7071737476777982848689(1)该组同学在某一次观察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 (2)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选填“甲”或“乙”); (3)该晶体的熔点是_; (4)该晶体在76时,处于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33. (4分)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g。(2)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mL。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选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g/cm3。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6分)1-1、2-1、3-1、4-1、5-1、6-1、6-2、7-1、8-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