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7:压强浮力 实验探究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实验探究题 (共13题;共52分)1. (3分)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液体甲液体乙实验序号金属盒深度(厘米)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实验序号金属盒深度(厘米)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1106410722011520133301563018(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3)小组同学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甲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A . 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B .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C .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 . 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2. (5分)“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 h1 =h2 h3。(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_反映出来。 (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_图。 (3)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 (4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填序号)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书包要用宽的背带4. (2分)同学们在兴趣活动时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彩球温度计”,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依次放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小球会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沉浮。 (1)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容器内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浮起后位于_(选填“最高”、“最低”或“中间”)处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就表示此时外界的气温。 (2)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对温度敏感”是指该液体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后又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图中A为小烧瓶,B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他们分别测出了对应的h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182022242628h/cm27.522.317.2126.91.8若某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_。5. (10分)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_发生改变(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_(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有关(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_(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有关6. (3分)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 g取10N/kg)(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_N(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_kg,此时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等于_N.(3)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请用浮力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答:_7. (3分)下表是小明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g(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4)由此可得出结论:_8. (3分)某校兴趣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按如下步骤展开探究:(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根据_两图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2)某同学通过观察b、e两图,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理由是_。9. (3分)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1.08克/厘米3,变质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鸡蛋(选填“甲”、“乙”或“丙”); (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要用到图2所示的仪器、细口瓶和一种玻璃仪器_(填名称);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食盐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食盐(选填“增加”或“减少”); (4)配制好溶液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选填序号)。 食盐晶体不纯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10. (4分)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_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_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_。 11. (4分)2016年4月9日下午,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浮尘袭击了北京,致该市大部分地区PM10浓度爆表PM10是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看到以上新闻的王明想到:(甲)PM10会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呢?(乙)于是,他准备了20只体型及健康状况相同的老鼠,并将它们平均分为A、B两组,使A组生活在含有PM10的空气中,使B组生活在洁净空气中;(丙)一段时间后,A组老鼠大部分患有呼吸道疾病,B组老鼠身体健康请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甲步骤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_ (2)请你写出王明可能做出的假设_ (3)王明给A、B两组老鼠提供的环境除空气质量不同外,其他的环境条件应该_(选填“相同”或“不同”) (4)由丙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5)若王明只选取两只老鼠,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则王明得出的结论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6)为了使实验更具说服力,王明需要_ 12. (3分)阅读材料: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_。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B .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C .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 .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13. (5分)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1)【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2)【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_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9分)14. (5分)(2014丽水)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和量筒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毫升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1)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_ , (2)黄蜡石的密度是_克/厘米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15. (14分)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105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5s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F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_。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实验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兴古建施工方案公司(3篇)
- 元旦活动提前方案策划(3篇)
- 栽植黄栌施工方案(3篇)
- 室外采暖外网施工方案(3篇)
- 国风走秀活动方案策划(3篇)
- 铝合金储罐施工方案(3篇)
- 机加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餐饮组长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老年病护理现状与进展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 2025年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产品认证基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2030中国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医生培训体系与手术量增长关联报告
- 2025年燃气电厂笔试题库及答案
- 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
- 2025年道路运输两类人员安全员考试考核试题库答案
- 2025年学法减分试题及答案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启智育心绘蓝图筑梦前行谱新篇
- GB/T 30807-2025建筑用绝热制品浸泡法测定长期吸水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