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1页
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2页
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3页
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4页
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1 隋朝大运河2 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3 唐太宗 贞观之治 统治措施4 唐玄宗 开元盛世 统治措施5 唐朝与日本 印度的友好往来 第二单元复习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 复习重点 经济重心的南移 复习难点 对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和战关系的认识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辽 北宋 金 南宋 西夏 西夏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澶州之战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郾城大捷宋金议和 宋夏议和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 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2 但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来看是好的 结束了宋辽几十年的战争 对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的好处 知识结构 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 1 宋辽之间的战争 澶渊之盟 和平相处和交往2 宋夏之间的战争 宋夏和议 和平相处和交往3 南宋与金的战争 宋金和议 和平相处和交往 战 和 各民族共同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1 南方战乱少 社会相对安定 2 北方人南迁 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3 自然条件的优越 4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 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超过北方 江浙 蜀地 棉织业推广 海南岛 东南沿海 重心在江南 哥窑 景德镇 宋代居首位 广州 泉州 商业城市繁荣 开封 临安 海外贸易发达 广州 泉州 市舶司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 苏州 湖州成为粮仓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 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粮食作物 北宋出现交子 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材料一 苏湖熟 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1 材料一中的 苏湖 是指什么地方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苏州 湖州水稻 2 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经济重心的南移 3 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南方的战乱少 社会安定 北方人南迁 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自然条件的优越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史料分析 读图分析 上面两种货币哪一种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最早产生在哪一地区 说明了什么 12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优点 与金属货币相比 它轻便 体积小 便于携带 不易暴露 有利于进行贸易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 宋代服饰特点 1 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 2 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3 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 宋代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 这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2 宋代饮食 由于与少数民族 北宋的肉食中以为多 南方人多 北方以为主 南方以为主 3 宋代娱乐 随着的繁荣 宋代的 市民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叫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称为 4 宋代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 像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等 在宋代都有了 宋代成春节为 最受重视 互市 羊肉 吃鱼 面食 稻米 城市 瓦子 市民阶层 文化生活 勾栏 元旦 宋代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衣 食 住 行 娱乐 节日 简朴 奢侈 黑白 小袖狭身 缠足 牛车 轿子 瓦子 勾栏 元旦 端午 中秋 元宵 北 羊肉面食 南 鱼肉米 邸店 知识结构 政权的并立 元朝的大一统 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 民族融合的高峰 经济重心南移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 社会生活丰富 统一了蒙古 1206年 建立蒙古 从此 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元朝的经济 元朝统一 元朝建立和统一 人物 时间 都城 行省制度 民族融合的表现和影响 元世祖重视农业 商业 大都的繁荣 根据题纲巩固基础 2 蒙古国的建立 人物 时间 意义 蒙古的兴起 1 12世纪蒙古社会的发展 水陆交通运输 中外交往频繁 行省制度的内容 行省制度的目的 行省制度的作用 中央 地方 蒙古 元 元 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元世祖在农业 交通运输 商业对外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1 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2 治理黄河 3 推广棉花的种植 目的 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会通河 通惠河两段新运河 开辟了海运 大都是政治中心 又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意大利马克 波罗的 马克 波罗行纪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 会通河 通惠河 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异同 隋元运河的异同点 异 直接目的 隋朝为了 元朝为了 形状 隋路线 元路线 中心 隋在 元在 同 起止点 都是今 根本目的 作用 加强南北交通 方便南粮北运 弯曲 取直 洛阳 大都 杭州 北京 巩固统治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行省制度 1 目的 2 内容 3 影响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 简称 行省 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行省制度影响至今 1 汉人开发边疆 2 边疆各族内迁 3 契丹 女真等族汉化 4 回族开始形成 民族融合的发展 1271年建立元 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灭南宋 1279年统一全国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凿运河 开海运 加强南北交通 创立行省制 加强对全国统治 忽必烈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系统巩固 三个时间 三个人物 四件大事 120612711276 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统一蒙古建立元朝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思考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1 元朝统一全国 疆域辽阔 2 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 3 促进民族融合 单元感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你有什么认识 感悟 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 交流园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战争和冲突 但是民族间的融合发展是主流 2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政治 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 商品经济发达民族关系 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对外关系 对外交流频繁 海外贸易兴盛文化 科技发达 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与近代贴近 阶段特征 1 辽太宗时 占领了 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唐亡后 黄河流域相继有五个朝代统治 合称 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 黄袍加身称帝建立宋朝 结束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政权是 2 抗金名将岳飞在 大败金军 收复许多失地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金迁都燕京 改名为 3 宋金议和的内容 称臣 岁币 双方以一线划定分界线 幽云十六州 五代 陈桥驿变 北宋 郾城 宋金和议 中都 南宋向金 宋给金 淮水至大散关 粮食作物 宋朝时南方农业的发展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在江南地区推广 太湖流域的 成为重要的粮仓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经济作物 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一 南方农业 占城稻 苏州 湖州 水稻 长江流域 茶树 二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的丝织品 号为冠天下 从兴起的 时已发展到地区 制瓷业 浙江 烧制的冰裂纹瓷器 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造船业 宋朝的 居当时世界首位 海南岛 棉织业 南宋 东南沿海 蜀地 哥窑 景德镇 制船业 三 南方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宋朝最大的商业都市 和 对外贸易 闻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