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第一节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一 全球分布规律 从全球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和地理分布来看 植被型与气候密切相关 植被分布与土壤密切相关 同时受气候控制 气候变化下的植被响应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地球上的气候带 土壤带和植被带是相互平行 彼此对应的 形成水平地带性 理想大陆与近海降水 世界气候 植被的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 热量 水分差异 纬向地带性 由于太阳能在地表的分布 使气候 植物 土壤 动物等在地表的分布 均按一定严密的顺序 由南向北有规律排列 呈东西向延伸 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这些地带多多少少与纬线平行的现象 温度是划分纬向气候带的主导因素 1 纬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的分布与表现 中国东部植被水平分布 南北方向 凡是与纬度地带性发生对立或偏差的自然地带分布现象 1 海陆分布 引起水分差异 经向地带性 2 非纬向地带性 中国温带植被水平分布 东西方向 2 大地形单元 引起区域性 省性 世界陆地植被水平地带分布系列 Walter方案 1999 9个气候带和相应的生物群落带 ZB 周日气候型的赤道带 热带常绿雨林ZB 有夏雨的热带 热带落叶林和稀树草原ZB 亚热带干燥带 亚热带荒漠植被ZB 冬雨夏干带 硬叶木本植被ZB 暖温带 海洋性 温带常绿林ZB 有短期霜冻的典型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ZB 有寒冬的干燥温带 大陆性 温带草原和荒漠ZB 寒温带 北方的 北方针叶林ZB 北极的和南极的 苔原 无乔木 二 地带群落交错区 植被分布与气候域 主要植被类型的水热条件及交错区 一 主要类型 地带群落交错区 半常绿林地带群落交错区 气候性稀树草原地带群落交错区 半荒漠地带群落交错区 森林 草原地带群落交错区 北方针叶落叶林带地带群落交错区 森林苔原 半常绿林 地带性交错区 常绿雨林 热带季雨林 气候性稀树草原 地带性交错区 热带落叶林 稀树草原 热带亚热带荒漠 半荒漠 地带性交错区 荒漠 硬叶木本植被 植被覆盖度25 种类组成似荒漠 森林草原 地带性交错区 落叶阔叶林 荒漠草原 落叶阔叶林450mm森林草原350 450mm草原150 350mm 北方针叶落叶林 地带性交错区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至针叶林温度降低 相对湿度增加针叶树种可落叶也可常绿 森林苔原 地带性交错区 针叶林 苔原 针叶林森林苔原苔原 温度降低植株变矮 二 交错区生态意义 环境条件比较复杂 能为不同的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提供条件 边缘效应 生物多样性明显 种群竞争激烈的地带 是探讨植物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理想区域环境易波动 植物对生境变化敏感 三 植被地带内部结构 植被水平地带内部 各种植被型或亚型的组织结构 因各地环境条件的非绝对均一化造成 广域范围内气候差异海洋性质及影响程度差异植被带内其他自然要素的差异 水文 土壤 地貌特征及其组合状态的差异超地带性植被在地带性分布区以外的分布 主要因素 四 植被与气候定量研究 K ppen分类系统及其改良谢良尼诺夫水热指数Kira指数 吉良 Penman公式及其改进计算 彭曼 Thornthwaite的方法与气候分类 桑斯威特 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及指标Walter和Lieth气候图解与植被类型Budyko分类系统Box分类系统 一 K ppen分类系统及其改良 世界气候分为五个气候带 热带气候A 干燥气候B 温暖气候C 寒冷气候D 冰雪气候E 并对应一定植被类型 干燥气候B以外 均以等温线为界限B带与A C D带之间 以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的关系划界同一气候带 根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划分气候类型 夏季干燥型s 冬季干燥型w 全年多雨型f后人补充了高地 山地气候 气候分类 气温和降水为指标 并参照自然植被分布进行气候分类 柯本气候分类及气候型主要特征 柯本气候分类及气候附型主要特征 二 谢良尼诺夫水热指数 水热系数 指植物生长季日均温积温与降水量之比 或 H 湿润系数 t 10 积温R 同期降水量I 干燥指数 意义 表征地区干燥度与相应的植被带 自然带 中国各植被带的干燥指数 三 Kira指数 吉良 利用温暖指数和寒冷指数指示植被带的热量和干湿状况 温暖指数 WI 月平均气温 5 的总和 植物生长的热量条件 寒冷指数 CI 月平均气温 5 的总和 干湿指数 K 沙漠10 四 Penman公式及其改进计算 彭曼 植物与植被分布需要强调气候因子的综合影响 以 可能蒸散 作为植被 气候相关分析与分类的综合气候指标 对植被的地理地带划分与环境进行定量解释 A 干燥度Et 月或年得平均可能蒸散 PE P 降水量A t P A t P 寒温带针叶林 0 7 0 8温带针阔混交林 0 6 1 1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1 0 1 8东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0 5 1 2 西部0 7 1 5热带雨林 0 3 0 9 草甸草原 1 3 1 6典型草原 1 6 2 2荒漠草原 2 2 3 8草原与荒漠的界限 3 8 4 0 森林 温带草原 荒漠 草原化荒漠 3 8 6 0典型荒漠 6 0 18 0极端干旱荒漠 18 0 五 Thornthwaite的方法与气候分类 桑斯威特 意义及用途 利用气温计算可能蒸散 E0 16 10T I aE0 可能蒸散T 月均温 a 0 675I3 77 1I2 17920I 492390 10 6a 因地而异的常数I 12个月总和的热量指标 六 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及指标 被用来测试陆地生态系统复合体对模拟的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 Holdridge 1947 热量增加 水分增加 湿度增加 Changetal 1993 1 5 3 6 12 17 24 1 5 3 6 12 17 24 0 第二节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随着海拔升高 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 它们在结构 外貌上均出现差异并与整个环境条件的变化相关 随着海拔升高 气温下降 风力增强 在高山上常因风的影响限制森林向上分布 在一定的高度内 海拔越高 降水量越充沛 随海拔升高 气压降低 CO2含量减少以及日照强度的加强等 都是影响植被垂直带的因素 纬度与垂直地带性 坡向与垂直地带性 中国东部湿润区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谱 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水平分布比较 牛文元 1992 天山植被垂直地带性 珠峰植被垂直分布 第三节中国植被区划 植被区划 divisionofvegetation 又称地植物学区 geobotanicaldivision 它是在研究植被区系 植被与环境间生态关系 植被历史与动态 植被分类的基础上 对植被空间结构和地理特征的提炼和概括 依据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划分出若干个彼此有区别 但内部又相对一致的植被地理区 一 植被区划的概念 1 三向地带性原则 纬度 经度以及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分布规律是植被区划的主要原则 2 差异性原则 同一植被带内部 由于地质构造 地貌 地表组成 土壤 水文及养分 局部气候及其他生态因子的差异 对地带内植被区域内部结构的影响 植被区划的依据 植被类型 植物区系 生态因素 二 植被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植被区划单位 通常采用四个主要单位 由高到低分别是 植被区域 植被地带 植被区 植被小区各级还可以划分出亚级 三 植被区划单位 植被区域 region 具有一定水平地带性的 热量水分因素所决定的一个或数个植被型占优势的区域 植被地带 zone 在植被区域或亚区域内 因南北向水 热变化或地势引起的热量分异而导致的 植被型 差异 植被区 province 植被地带内 水热状况和地貌差异造成的若干个植被单元 植被小区 district 植被区内 根据优势基本植被类型单位 群丛组 而划分出的小区 中国植被区划可分为8个 植被区域 22个植被带 8个植被区域为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温带草原区域 温带荒漠区域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四 中国植被区划 植被的指示作用 对土壤 气候 水文 地质矿产以及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作用 受损和退化植被的修复 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植被与水土保持 植被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植被区划与景观规划 对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结合现代技术 通过植被动态变化的监测 反演地球的发展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