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车间大检修安全措施_第1页
热电车间大检修安全措施_第2页
热电车间大检修安全措施_第3页
热电车间大检修安全措施_第4页
热电车间大检修安全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电车间大检修安全措施热电车间大检修安全措施 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 确保检修作业的顺利进行 保证检修的质量 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特制定安全措施 一 组织机构 一 成立安全监督检查小组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x 组 员 xxx xxx xxx xxx 二 领导小组职责 1 组长 负责检修期间的全面安全工作 监督检查工作 和负责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2 副组长 协助组长工作 在组长不在时可代理组长职 责 负责检修期间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3 组员 在副组长的领导下 负责安全技术措施和检修 作业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对检修现场的安全工作进行不定时 的监督和检查 发现安全隐患和 三违 现象立即制止其作业 三 检修工作许可人 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 监护人的 职责 1 工作许可人 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 备 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负责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对工作票中所列的内 容即使发生很小的疑问 也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 必 要时应要求做详细补充 2 作业负责人 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负责检查工作票所 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 合现场实际条件 必要时予以补充 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 危险点告知 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 成员都以知晓 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督促 监护工 作班成员遵守本规程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 措施 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变动是否合适 3 作业人 熟悉工作内容 工作流程 掌握安全措施 明 确工作中的危险点 并履行确认手续 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 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 互相关心 工作安全 并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 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4 监护人 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工作前对被监护 人员交代安全措施 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监督被监护 人员遵守本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 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二 安全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 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 和 设备检修作 业安全管理制度 2 检查检修项目制定的施工方案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要 求检修项目必须涵盖检修项目 内容 要求 检修项目负责人 作业人员分工 安全措施 施工方法和进度等 3 严格执行危险作业许可证制度 对动火 受限空间 盲板抽堵 破土 临时用电 登高等危险作业严格执行作业许 可证制度 明确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和审批人员 的职责及票证的有效性 严格按照办理程序进行审批 4 在检修施工前必须对检修装置 设备进行置换 吹扫 抽堵盲板等工作 并通过工艺确认和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作业 5 检修作业人员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 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劳保用品穿戴整齐 进入有毒有害区域要 佩戴好空气呼吸器 6 机电设备检修时 必须办理好停送电作业票 切断电 源并悬挂警示牌 7 清除装置区与生产无关的各类施工机具和杂物 保持 消防通道 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8 做好检修前的隐患排查工作 装置停车后 工艺人员 要对装置进行详细检查 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 9 加强外包项目安全监督管理 对委托外包检修项目 应严格审查承包单位资质和作业人员资格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 书 经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 检修作业前必须根据检 修内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明确告知检修装置当前状态和检修 过程中的禁忌行为 对承包单位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把关 确 保方案安全可靠 10 加强检修过程安全监督管理 车间安全监督检查小组 加强检修期间的安全监督检查 督促检修人员按规定佩戴劳动 防护用品 严格按照检修方案开展检修工作 及时制止违章和 不安全作业行为 11 特殊作业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 并经审 核批准后方可安排作业 三检修项目及防范措施 一 设备内作业的安全措施 检修锅炉汽包 锅炉炉 膛 除氧器等 1 安全隔离 将所要检修的设备在作业之前和系统运行设备 管道进行 可靠隔离 可以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的方式 但不能 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 防止阀门关闭不严或操作失误而使易燃 易爆 有毒介质窜入检修设备内 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 切断电源 检修人员办理相关票证 工艺人员与有电气运行人员联系 将给煤机 一次风机 二次风机 返料风机 引风机等的电源 以及与系统连接的各个电动门和气动门全部切电和断气源 检 修工作票未结束时禁止送电和送气源 3 取样分析 设备内作业时 必须预先办理 受限空间作业证 并严 格执行审批手续 审批人员应到现场认真检查 落实安全措施 对检修的设备采取一系列工艺处理 如隔离 置换 中和 清 洗 吹扫等 凡用惰性气体 一般为氮气 置换过的设备 入罐前必须用空气置换出惰性气体 然后进行取样分析 对罐 内空气中的氧含量进行测定 符合安全标准 检修人员才能入 内 若在罐内进行动火作业时 除要求氧含量在 18 21 的 范围内外 罐内空气中的可燃物含量必须符合动火规定 若罐 内介质有毒 还应测定罐内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要低于其 最高允许浓度 对涂漆 除垢 焊接等作业 作业过程中能产 生易燃 有毒有害气体 必须加强罐内通风换气 并按时间要 求取样分析是否合格 保障设备内防火 防爆和防中毒的要求 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4 用电安全 作业所使用的照明 电动工具必须是安全电压 在干燥的 罐内安全电压应小于或等于 36v 在潮湿环境或密闭好的容器 内 安全电压应小于或等于 12v 若有可燃性物质存在 还应 符合防爆要求 电动工具有可靠接地 严防漏电现象发生 5 个人防护 作业检修人员 必须穿戴好工作服 工作帽 工作鞋 对 设备内的物质介质要了解 针对不同介质穿戴不同劳动防护用 品 在特殊的情况下要戴防毒面具入罐 并严密监视罐内情况 变化 规定在罐内的作业时间 进行交替作业 减少在罐内的 停留时间 6 现场监护 设备内检修时 设备现场必须设两人以上进行专门监护 监护人要熟习设备内介质的理化特性 毒性 中毒症状 火灾 和爆炸性 根据介质特性备有急救器材 防护用品 监护人所 站位置能看清罐内作业人员作业情况 监护人除了向罐内递送 工具 材料外 不得从事其他工作 更不能擅离岗位 发现罐 内有异常时 立即召集急救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凡进入罐内抢 救的人员 必须根据现场情况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确保 自身安全 绝不允许未采取任何个人防护措施而冒险入罐救人 7 现场急救措施 外事故发生后 要及时 迅速 正确地对受伤人员进行抢 救 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因此 在作业之前应做好应急救 援准备工作 接触有毒 缺氧的化工设备 应备有劳动防护用 品 消防器材 隔离式防毒面具 灭火器 接触酸 碱等介 质应备有清水 并及时通知医生和救护车辆 二 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 检查锅炉汽水系统及管廊 检修作业 1 进行高处作业时 作业人员必须办理高处安全作业票 并有相关车间及部门的批准方可施工 2 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 应使用脚手架 平台 梯子 防 护围栏 档脚板 安全带和安全网等 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 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 可靠 3 高处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 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 全防护用具 并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 高处作业所用工具 材料严禁投掷 上下立体交叉作业 确有需要时 中间须设隔离设施 5 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 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 不 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6 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 当风速在 10 8m s 条件下 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7 高处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 并指定专人 负责 8 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 立即采取措施 消除隐患 必 要时停止作业 9 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其中一人担任监护工作 三 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 管道补焊及阀门更换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1 进行动火作业时 作业人员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票 并有相关车间及部门的批准方可施工 2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由动火作业单位指派 动火 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 或采取其它有效的 安全防火措施 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3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 设备 管道等生产 储存装置上动火作业 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 并进行清 洗 置换 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因条件限制无法进 行清洗 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 4 凡处于 gb 50016 规定的甲 乙类区域的动火作业 地面 如有可燃物 空洞 窨井 地沟 水封等 应检查分析 距用 火点 15 m 以内的 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 对于用火点周围 有可能泄漏易燃 可燃物料的设备 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 施 5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 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 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 在生产 使用 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 氧含 量不得超过 21 7 五级风以上 含五级风 天气 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 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 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8 凡在设备内部动火时 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9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 30 m 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 距动 火点 15 m 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不得在动火点 10 m 范围 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10 动火作业前 应检查电焊 气焊 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 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 保证安全可靠 11 使用气焊 气割动火作业时 乙炔瓶应直立放置 氧气 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 5 m 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 于 10 m 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12 动火作业完毕 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 员应清理现场 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 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 代表性 2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 应采取上 中 下取样 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 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 在设 备外部动火作业 应进行环境分析 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 10 m 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 30 min 如超过此间隔或动 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30 min 应重新取样分析 特殊动火作业 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 时 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四 机泵检修安全措施 1 在机泵检修前 施工人员要办理设备检修票和停送电作 业票 工艺人员接到检修票时 要对设备进行可靠隔离 可以 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的方式 但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 代替 防止阀门关闭不严或操作失误而使易燃 易爆 有毒介 质窜入 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 将所要检修的设备在作业之前和系统运行设备 管道进 行可靠隔离 可以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的方式 但不 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 防止阀门关闭不严或操作失误而使易 燃 易爆 有毒介质窜入检修设备内 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3 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在施工前由技术员进行技术 安 全交底 并履行签字手续 施工负责人不得指派未参加交底的 人员参与本次作业 4 设备吊装前 检查起重机应性能良好 所使用的吊装工 具 防止带病使用 如发现有缺陷应及时处理 5 施工过程中必须指定专门的起重指挥人员 其余施工人 员在施工时应服从指挥 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严禁野蛮施工 6 施工区域周围设警戒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