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语文下册 29 29 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教案教案 农紫韵农紫韵 一 教材简说 乞巧 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 七月初七夜晚 俗称 七夕 又称 女儿节 少女节 是传 说中隔着 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 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所谓乞巧 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 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 如果线从针孔穿 过 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 过去的注 家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 有人认为是歌咏 意中人的私奔 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 有人认 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 终夜 不眠的女子 借嫦娥奔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 是两首想象丰富 流传很广的古诗 前者浅显易懂 后者内涵 丰富 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教学时要区别对待 把握尺度 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 更含蓄的 文学样式 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 对 嫦娥 的多 义不必给学生讲解 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二 学习目标 1 认识 乞 霄 烛 晓 4 个生字 会写 乞 巧 霄 等 8 个生字 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理解古诗的意思并背诵 古诗 3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三 课前准备 1 教学 PPT 神话视频 2 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四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激发兴趣 1 同学们 今天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 在这个单元中 的课文中充满了各种神奇色彩 有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等等 那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看看第一个神话故事是怎么样的 播放视频 2 总结视频故事 提问学生是描写谁和谁的故事 自主学习 初步感知 1 进一步引导 投放 PPT 复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给学生有 个初步印象 2 检查预习情况 全班朗读 再读感悟 品味诗意 1 小组 同桌合作交流 自由朗读 要求读正确 流利并结合 注释 工具书理解诗歌的意思 2 教师引导提问 七夕今霄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 指浩瀚无 际的青天 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一年一 度的七夕又来到了 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 浩瀚的天空 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 的心灵 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线几万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 简明 扼要 形象生动 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 感受 人们过节时的喜悦 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 愿 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 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 进一 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 追求幸福的心愿 3 小结 过渡语 在这七夕的晚上 当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家人幸福 地团聚 其乐融融的时候 同样是在这片夜空之中 月亮上的 广寒宫里 却是一片冷冷清清 幽暗的烛光照出了一个孤独的 影子 1 初读 故事介绍导入 2 品读 3 全班朗读 4 迁移学习法 自由读 嫦娥 借助注释 边读边理解诗歌 内容 体会和想象嫦娥在月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5 教师进一步解释诗歌 引导想象 6 比赛背诵 7 检查背诵 8 总结 9 布置作业 完成小课堂的练习 板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