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地方课程教案.doc_第1页
毕节地区地方课程教案.doc_第2页
毕节地区地方课程教案.doc_第3页
毕节地区地方课程教案.doc_第4页
毕节地区地方课程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课时: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四、复习: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五、总结第二课时 了解毕节实验区学习内容:了解毕节实验区教学目标:了解毕节实验区的由来及基本情况。教学目标:掌握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实验区未来的蓝图。教学过程:一、 导入谈话导入二、新授1、板书:神奇乌蒙毕节。2、教师讲解毕节实验区的版图。原是夜郎文明、水西文化繁盛之境,今为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毕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清凉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山清水秀,山海苍莽,气势磅礴,风光秀丽。有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织金洞,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高原明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有堪称桥梁博物馆,创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贵阳至毕节高等级公路.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市东、市西、三板桥、观音桥、大兴桥、流仓桥等6个办事处和鸭池镇、梨树镇、海子街镇、长春堡镇、小坝镇等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面积309.75km2。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65km2。3、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知道的毕节是什么样子。4、汇报。三、小结毕节,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它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乡。第三课时 子不学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教学难点: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第四课时 昔仲尼教学目标:1、熟读三字经。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2、彼既仕 学且勤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三、总结。第五课时 师生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四、总结。第六课时 毕节地区的行政区教学内容:毕节地区的行政区域教学目标:了解毕节地区县市的名称和概况教学重点:让学生大到了解毕节地区的市县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大慨的了解了毕节的由来和区域,今天我们来学习毕节的行政区域。二、新授1、板书课题 毕节的行政区域2老师介绍-毕节的行政区域毕节地区辖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等8个县市、98个镇 、6个街道办事处、146个乡(其中77个民族乡)、107个居民委员会、64个社区、3934个村民委员会、32226个村民小组。3、老师介绍毕节的大体位置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东部和南部与本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4、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三、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汇报。第七课时 花木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二、教学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三、总结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四、拓展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第八课时 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教学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7、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三、总结: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第九课时笠翁对韵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教学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2、 学生一起说文意。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第十课时:毕节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毕节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让学生大体了解掌握毕节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教学重点:地理环境与实验区的联系 教学难点:海拔高度、摄氏度、平方公里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二、新授1、板书课题后讲解以下内容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赫章韭菜坪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最低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全区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长江流域面积占95.38%,珠江流域面积占4.62%,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毕节地区大部份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1.8-1780.2小时,年平均气温10 5-15.0 ,一月平均气温17-4.3,七月平均气温17.6-24.9,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2544.6-4617.1;年平均降水量848.6-1394.4毫米,月变率大,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至9月;无霜期 205-297天。3、学生讨论4、汇报5、小结第十一课时小儿语教学内容:小儿语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6.检查背诵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第十二课时:毕节地区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教学内容: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大至了解毕节地区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教学重难点:大至了解毕节地区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毕节地区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二、板书课题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硅、砂、粘土、草炭、大理石、高岭土、重晶石等。其中,煤、硫、铁、锌探明储量分别达540000、29856、4042、1540万吨以上,硫磺已打入国际市场。毕节属岩溶地貌,开发历史悠久,具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岩溶景观和其他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威宁草海,被誉为“地下天宫”的织金洞,有“天然公园”之称的百里杜鹃(包括奢香博物馆),“古,野,奇,曲”的纳雍总溪河风光(乌江第一漂),叹为观止的大方九洞天及十里溶洞探险漂、大屯土司庄园风景区和众多的史前文物,古建筑群,古石刻,这些风景名胜与安顺龙宫,黄果树瀑布一道,构成了贵州西线旅游区。三、小结第十三课时 治家格言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一、简介治家格言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六、作业练习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第十四课时 毕节地区的家畜、家禽资源教学内容:毕节地区的家畜、家禽资源。教学目标:大体了解毕节地区的主要家畜、家禽。教学重点:主要讲解学生不太了解的兔、鸽、猫、蜂等到动物资源。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教师介绍1、毕节地区有牛、马、猪、羊、狗、兔、鸡、鸭、鹅、鸽、猫、蜂等畜禽动物。2、2005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13.78亿元,年均增长5.06%;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猪、牛、羊存出栏同步增长,大牲畜年末存栏156.31万头,年均增长2.47%,肉类总产量35.08万吨,年均增长6.29%,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九五”末的29.5%增加到39.3%.地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除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谷、马铃薯等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油菜、柑桔、花生、茶叶、大蒜、魔芋和名扬中外的中药材天麻、杜仲、半夏,农作物资源有73个种类455个品种。有独具高寒山多特色的猪、牛、马、羊等产品:沔鱼河四腮鱼属全国珍稀鱼种。3、有森林植物700余种,林地面积99.7万亩,草地面积73.8万亩。河流总长695公里,水能蕴藏量20.83万千瓦,可开发量11.56万千瓦。后备资源(荒山、荒地、荒滩、荒水)面积为105.58万亩,宜园土地面积16.46万亩,宜林土地面积67.94万亩,宜牧土地面积21.17万亩,劳动力资源为60万人,剩余劳动力10-15万人。4、学生认真跟读。5、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6、小组交流。7、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8、师生共同放声齐读。第十五课时 名贤集(一)教学内容: 名贤集(一)教学目的:(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教学过程: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二、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1、重点字词:末儿2、重点句子:3、翻译:4、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第十六课时 毕节城教学内容:毕节城区情况教学目标:让学生大至了解毕节城区的基本情况教学重点:毕节城区的工业发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毕节城二、教师介绍1、以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为重点,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先后取缔了城区的大量占道摊点和若干马路市场,对城区约110万平方米的环境卫生责任区正常进行清扫保洁,保证了城区年产近10万吨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对城区市政设施进行正常维护管理,城区路灯亮灯率达到95以上,各类市政设施基本完好,运行正常;对城区绿化带及行道树进行日常管护,城区绿化水平有所提高。2、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建成日产10万吨水厂、低压耐梳甲烷化煤气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实施了城区水、电、讯管网改造工程以及倒天河沿岸亮丽工程,建设了爱民广场、站前广场,开展了城郊山头绿化和城区街道绿化工作,为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建筑建材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综合批发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等四类市场。加快了建筑建材、房地产、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3、产业发展。4、老师讲毕节故事。5、反馈:你明白了什么?6、小结第十七课时 名贤集(二)教学目的:(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教学过程: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一、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1)、重点字词:(2)、重点句子:(3)、翻译:(4)、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三、知识的扩展1、有关隐语的介绍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四、教师小结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第十八课时 纳雍教学内容:纳雍教学目标:让学生大到了解一下我们居住的县纳雍教学重点:纳雍经济发展情况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纳雍二、老师介绍1、纳雍县1914年7月以大定县西5区及水城、织金、郎岱部分地置县,以境内纳雍河的河名作为县名。纳雍为彝族语地名,是彝族的一个家支名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纳雍凭借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煤电开发战略,经济社会迈上了新台阶。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4375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271763吨,烤烟产量73713担。社会消费品零售达到2684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74026万元。财政总收入3069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2元,农村住户人均总收入2096元。纳雍发电厂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商住小区 2、基础设施建设 纳雍境内有省道S307毕节纳雍三级柏油路,省道S213纳雍水城二级水泥路,纳雍至大方公路、纳雍至六枝公路、纳雍至织金公路、纳雍至赫章公路全部改造为三级油路以上等级,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992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正在筹建的纳水地方铁路预计2008年投入运行。建成11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入国家电网运行,县城开通了42套闭路电视节目,电信宽带、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25个乡(镇)。新汽车站、农贸大街、工贸街、沿河开发区建成投入使用,城南开发区、发展大道、纳(雍)六(枝)公路入城通道、纳(雍)水(城)公路入城通道正开工建设,万吨级水厂建成投入使用。 3、学生讨论自己认识的纳雍。4、汇报讨论情况。5、小结第十九课时逢老人教学目的: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重点与难点:(1)逢老人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过程设计:一、课文介绍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2.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4.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经典驿站二、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1、重点字词: 末儿2、重点句子:3、翻译:4、课文知识的补充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逢老人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逢老人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第二十课时 毕节地区的主要景点九洞天教学内容:景点九洞天教学目标:知道九洞天的价值教学重点:九洞天的一般资料常识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讲解二、教师介绍九洞天位于大方、纳雍两县交界的六仲河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长约6公里,分为两段。洞内暗河扩展形成多处洞内湖,水流平稳。 1、“一洞天”为旱洞,内宽阔,是进洞的大厅,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平均高为80米,洞壁洞顶上钟乳石千奇百怪,壮丽非凡; 2、“二洞天”现辟为发电洞室,通过闸门控制引取落差11 米的水发电,是国内罕见的无厂房天然洞内发电站,极为经济; 3、“三洞天”洞内高大宽阔,迂回幽静,左岸石壁异常光滑,如刀砍斧削,右岸壁上悬挂着五颜六色的钟乳石; 4、“四洞天”是由多个洞穴组成的天然景区,洞内钟乳石或似塔形,或如殿宇,晶莹剔透,形象逼真; 5、“五洞天”,呈葫芦状的暗湖,上收下放,自然而成; 6、“六洞天”为相连的天生桥洞窗,顶部距水平面约百米,十分险要; 7、“七洞天”是一大旱洞,洞内千窗百孔,互相可通,能容纳数千人;8、“八洞天”洞口宽仅二三米,而高达数十米,好似高楼窄巷,阳光折射进去,水面光色变幻无穷。9、小结第二十一课时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谈感受。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四、活动广角。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第二十一课时声律启蒙(节选二)教学内容:声律启蒙(节选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谈感受。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四、活动广角。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第二十二课时 毕节地区的主要景点奢香博物馆教学内容:奢香博物馆教学目标:知道奢香博物馆的价值教学重点:奢香博物馆的一般资料常识教学过程:板书课题并讲解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奢香陵园内的东南角,坐东向西,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1、物为名的博物馆。 奢香博物馆展示的是聚居在贵州黔西北,以大方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古代水西彝族历史文化的辉煌。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彝族默部德施氏迁入贵州后,长期在鸭池河以西的大片地区进行开发和繁衍生息,史书称为“卢鹿部”或“水西彝”。在蜀汉时,有过妥阿哲为罗甸王,建都大方;在明朝初期,有过奢香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开辟龙场九驿等兴盛时期。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水西彝族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灿烂文化。馆内有6个陈列室,收藏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奢香墓。 2、奢香是明代贵州著名的彝族女土司。其墓葬位于奢香博物馆旁,为石围土封,圆形。墓裙有龙虎高浮雕石9块,饰以彝族图案花纹。墓前依地形筑平台两道,墓地四周以仿古马头形墙圈保护,中建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圃草坪。3、奢香夫人 奢香(公元1368-1396年) 为元末永宁且蔺(今四川古蔺)奢香氏之女,彝族恒部祖先穆阿卧的后裔,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彝族女政治家。 明洪武八年(1375)与贵州宣慰使霭翠结婚。洪武14年霭翠病逝,奢香替夫摄贵州宣慰使,被封明顺德夫人。她38岁英年早逝,但却留下一串闪光的人生足迹。在水西地区遭受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她亲自深入灾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救民于水火之中,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奢香还大力发展水西的经济和文化。她发动水西人民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开辟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贵阳、赫章、威宁达云南;一条向北,经瓮安、湄潭,全程千余里,沟通了贵州与四川、云南省的运输通道。朱元璋称“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值得一提的是,奢香开辟驿道,修建驿站,采取类似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即在每个驿站附近划出大片土地无偿而有条件地提供给外来者开发利用。如今江西、湖广籍的贵州人,多是那时候迁入贵州的。4、小结第二十三课时续小儿语教学内容:续小儿语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谈感受。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四、活动广角。1、背过这首诗。2、你还读过吕坤的哪些诗?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第二十四课时 毕节地区的主要景点威宁草海教学内容:威宁草海教学目标:知道威宁草海的价值教学重点:威宁草海的一般资料常识教学过程:一、 导入谈话导入二、新授1、板书课题并讲解威宁草海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城郊。水面阔45平方公里,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有珍禽186种,尤以国家一级保护的黑颈鹤最为稀贵,还有120多种水生高等植物,是冬春观鸟,夏季避暑的最佳选择地。2 、据考证:草海已具15万年以上的历史,古生物化石种类繁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露天自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3、但草海受认为影响的历史也很复杂,曾多次遭受人为排干造田,后又人为恢复。它是由水面、沼泽、农田、森林和村镇等五种生态系统紧密构成,以高原湿地为主的综合生态环境。一九九二年我国总理李鹏将草海复苏的巨幅国画赠送给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使草海更加名扬四海,饮誉全球。4、草海具有光能丰富、冬暖夏凉、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征,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这里的冬天和贵州内地不同,晴朗天气极多,冬日艳阳高照是这里的一大气候特色。草海周围群山环抱,凤山寺、玉皇阁等名胜景观坐落其间,是观鸟、旅游和避暑的理想之地。5、 草海被誉为“鸟类王国”,每年越冬鸟类多达185种10余万只,其中黑颈鹤、金雕、黑鹤、白尾海雕等7种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灰鹤、白琵鹭等20余种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草海可说是世界上最佳湖泊观鸟区之一。6、小结第二十五课时续小儿语增广贤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第二十六课时 毕节地区的主要特产威宁火腿教学内容:威宁火腿教学目标:了解毕节的特产威宁火腿,培养学生热学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导入:你知道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吗?二、新授1、教师介绍威宁火腿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威宁海拔2000多米,属高寒的乌蒙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丰富的牧草,历史上畜牧业就十分发达,当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赶山放牧的习俗,猪牛羊同群为伍,运动量大,猪腿非常发达,肌肉结实饱满,肥瘦肉交错;本地的可乐猪和法地猪等优良品种又有耐粗养耐寒的特点,瘦肉率高。从明洪武年间起,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欢用火熏腌制腊肉,贮存食用,为制作威宁火腿创造了条件。威宁火腿,肉色棕红,色泽鲜艳,骨小皮薄,肉食细嫩,清香味美,多食不腻2、教师介绍威宁火腿完全用传统方法制作杀猪后不吹即刮毛,然后用刀把鲜腿修整成美观好看的“琵琶腿”或“盘腿”,剔去杂骨,油皮,挑断雪筋,挤掉血水,不着水即把炒熟的盐用10:1的量,再加少许茴香、花椒等佐料擦在鲜腿上,放在大木桶或缸内腌泡57天,取出后再用石头压干盐血水,使之成扁形,再挂在通风处风干即成。另一种不风干,把腿挂在火坑上用湿松枝、湿柏枝、酥麻杆的烟熏烤,因为烟肉食有酸类、醛类和酚类物质,一则杀菌,二则味美,三则耐贮存。一般这种熏过的腿可存放五六年,不流油、不变味,而且腊味更加浓郁香美3、威宁火腿分“陈腿”和“新腿”,头年腌制到次年秋前出售的叫“新腿”,秋后出售的叫“陈腿”或“老腿”。新腿肉层内部其味芬芳,层次鲜明,滋味可口,陈腿切开后肥肉呈粉红色,瘦肉呈殷红色,肉质紧密,水分少,油光滋润,味道鲜美4、威宁的黑石、金钟、幺站等地产的火腿最多最好,与“宣威火腿”齐名。旧社会由于交通不便,威宁火腿多以云南宣威为集散地,当时的“宣威火腿”有相当一部分是威宁火腿。现在用威宁火腿加工的罐头第二十七课时增广贤文(二)教学内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不说自己桶索短,但怨人家箍井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第二十八课时毕节地区名人周素园教学内容:毕节地区名人周素园教学目标:了解毕节地区名人周素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革命先辈的品质。教学过程:1949年11月27日,毕节解放,周素园担任了毕节县和毕节地区支前委员会主任,他抱病组织群众支援解放军进军四川和肃清敌特土匪,建立人民政权。1950年1月,他在自己命名的光明日记的扉页上题词:“期待着光明,等候着光明,光明到来了!”不久,应解放军五兵团苏振华政委和杨勇司令员的邀请,周素园来到贵阳,参与人民政权的建设工作,先后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8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此后,相继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等职。1953年筹建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周素园以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馆长,于4月29日与副馆长桂百铸召集首次聘请的馆员20余人,在省政府礼堂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正式成立,以他原住贵阳市和平路虎门巷5号住宅作为馆址。在他担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第一任馆长时,对馆员尊重、爱护和关心,组织馆员学习政治和业务,列席省政协会议,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并周到地安排和照顾馆员的生活,团结、帮助和鼓励老年知识分子认清前途,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他率先垂范,积极撰写文章和整理旧作,带领馆员为社会主义修纂史志,写回忆录,搞书画创作,鼓励馆员发挥自己的社会影响,联系群众,团结在共产党周围,为建设新中国,为社会主义献策出力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8年2月1日周素园因病逝世,享年80岁。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以及周恩来总理等发来唁电。省委的挽联是:“万里共长征,人民事业资匡助;一心服真理,马列宏谟有会通。”概括了周素园的一生。周素园著作甚丰,主要有贵州民党痛史、贵州护国护法两役战史、贵州陆军史述要等这些著作收集在周素园文存(5卷)中,此外还撰有素园书牍14卷、光明日记23卷。毛主席写给周素园的信致周素园(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素园老先生:示敬悉。我们觉得你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并不觉得你是“坐享优待”。先生的行止与工作,完全依照先生的健康、兴趣来决定,因为先生是老年人了,不比年轻人。这一点,不但我们应顾到,先生自己也应顾到的。只有在比较更适当的条件与环境之中,康健更有保证些,工作才会更好些。先生所提回黔并工作的计划,如果已下了决心并认为这样更好些的话,我是全部同意的。路费拟赠300元,不知够不够,请你自己计算一下告我。将来我们经费较充裕的时候,可以每月帮助先生一点生活费,大体上等于在延安生活一样。这完全因为先生是一个奋斗的人,丝毫也不是为了别的。临走时请留下通讯处,并告我。何时走,我来看你。敬礼!毛泽东十月六日第二十九课时弟子规(一)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教学过程: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