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

收藏

预览图
编号:6231037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25.35K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0-03-26 上传人:小** IP属地:江苏
3.6
积分
关 键 词:
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1303 2013 额定 电压 300 500 以下 无卤低烟热 塑性 混合物 绝缘
资源描述:
CNCA CTS 0004 2013 CQC 1303 2013 额定电压 300 500 V 及以下无卤低烟 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 软线 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Product Certification Criteria for Flexible cables cords of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300 500 V insulated and sheathed with halogen free and low emission of smoke thermoplastic compounds 2013 5 7 发布2013 5 7 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I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 1范围和目的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标志 2 5绝缘线芯识别 3 6绝缘材料的要求 3 7护套材料的要求 5 8电缆的电气性能要求 7 9轻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 9 10普通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 11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护套吸水性试验 15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绝缘耐长期直流试验 16 CQC1303 2013 II 前言 本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 APPLE INC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黄萱 王申 STEPHEN COSTELLO 谢志国 卢文婷 CQC1303 2013 1 额定电压 300 500 V 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 软电缆 软线 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1范围和目的 1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额定电压 300 500 V 及以下无卤低烟低腐蚀性气体的热塑性绝缘和护套软电缆 软 线 的产品名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室内电器连接用的软电缆 软线 1 2目的 本规范的制定 将促进无卤低烟电线电缆产品的广泛应用 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减少发生火灾时的人员伤 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T 2900 10 电工术语电缆 GB T 2951 11 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11 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 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 GB T 2951 12 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12 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 热老 化试验方法 GB T 2951 13 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13 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 密度 测定方法 吸水试验 收缩试验 GB T 2951 14 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14 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 低温 试验 GB T 2951 21 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21 部分 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 方法 耐臭氧试验 热延伸试验 浸矿物油试验 GB T 2951 31 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31 部分 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 验方法 高温压力试验 抗开裂试验 GB T 3048 4 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4 部分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 T 3048 5 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5 部分 绝缘电阻试验 GB T 3048 8 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8 部分 交流电压试验 GB T 3048 9 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9 部分 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 T 4909 2 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 2 部分 尺寸测量 GB T 5023 2 2008额定电压 450 750 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GB T 17650 1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 1 部分 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 GB T 17650 2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 2 部分 用测量 pH 值和电导 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 GB T 17651 2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 2 部分 试验步骤和要求 GB T 18380 12 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 12 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 蔓延试验 1 kW 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IEC 60684 2 2011绝缘软管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CQC1303 2013 2 3术语和定义 GB T 2900 10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 1 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halogenhalogenhalogenhalogen freefreefreefree lowlowlowlow smokesmokesmokesmoke thermoplasticthermoplasticthermoplasticthermoplastic compoundscompoundscompoundscompounds 是指以不含卤素的高聚物为基础原料 加入无卤助剂 经混炼 塑化 造粒制得的热塑性无卤低烟电缆 料 3 2 混合物的型号type of compound 混合物按照规定的试验测得的性能进行分类 型号与混合物的组分没有直接关系 3 3 型式试验 T type tests 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技术规范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 以证明电缆具有能满足预 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 注 型式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 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的特性 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3 4 抽样试验 S sample tests S 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 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 以检验电缆是 否符合规定要求 3 5 例行试验 R routine tests R 制造厂对全部电缆成品进行的试验 3 6 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 额定电压是电缆结构设计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 额定电压用U0 U表示 单位为 V U0为任一绝缘导体和 地 电缆的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 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意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当用于交流系统时 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系统的标称电压 该条件对U0和U值都适 用 当用于直流系统时 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 1 5 倍 系统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系统标称电压的 1 1 倍 4标志 4 1产地标志 电缆应有制造商名称 产品型号 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 制造商名称应是注册名称或注册商标 产品型 号应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标志应印刷在电缆护套的外表面 标志可以采用油墨印字或采用压印凹 凸字 CQC1303 2013 3 4 1 1标志连续性 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距离应不超过 550 mm 4 1 2耐擦性 油墨印字标志应耐擦 按 GB T 5023 2 2008 中 1 8 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4 1 3清晰度 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楚 4 2产品表示方法 产品应用型号 规格和本技术规范编号表示 规格包括额定电压 芯数 导体标称截面积 电缆包装上 应附有表示产品型号 规格 本技术规范编号 制造商名称和产地的标签 5绝缘线芯识别 5 1绝缘线芯应用颜色识别 5 2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方法 5 2 1一般要求 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用着色绝缘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识别 除用黄 绿组合色识别的绝缘线芯外 电缆的 每一绝缘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 任一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 注 宜避免使用红色和白色 5 2 2颜色色谱 优先选用的色谱是 两芯电缆 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电缆 黄 绿组合色 蓝色 棕色 或是棕色 黑色 灰色 四芯电缆 黄 绿组合色 棕色 黑色 灰色 或是蓝色 棕色 黑色 灰色 五芯电缆 黄 绿组合色 蓝色 棕色 黑色 灰色 或是蓝色 棕色 黑色 灰色 黑色 各种颜色应能清楚地识别并耐擦 耐擦性能应按 GB T 5023 2 2008 中 1 8 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应 符合要求 5 2 3黄 绿组合色 黄 绿组合色绝缘线芯的双色分配应符合下列条件 对每一段长 15 mm 的双色绝缘线芯 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芯表面的 30 且不大于 70 而 另一种颜色则覆盖绝缘线芯的其余部分 6绝缘材料的要求 取自电缆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的非电气性能试验要求见表 1 规定 表 1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非电气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1机械性能 1 1老化前性能2951 11 20089 1 1 1 1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N mm 2 7 5 1 1 2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150 CQC1303 2013 4 表 1 续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1 2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1 8 1 3 1 1 2 1老化条件 温度 80 2 时间h7 24 1 2 2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N mm 2 最大变化率 b 20 1 2 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b 20 2绝缘收缩试验2951 13 200810 2 1试验条件 试样长度mm200 温度 100 2 时间h1 2 2试验结果 最大收缩率 4 3电缆的非污染试验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1 8 1 4 3 1试验条件 温度 80 2 时间h7 24 3 2老化后机械性能 3 2 1抗张强度 最大变化率 b 20 3 2 2断裂伸长率 最大变化率 b 20 4高温压力试验2951 31 20088 1 4 1试验条件 刀口上施加的压力N见 2951 31 20088 1 4 载荷下加热时间h见 2951 31 20088 1 5 温度 80 2 4 2试验结果 压痕深度 最大中间值 50 5低温弯曲试验2951 14 20088 1 5 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施加低温时间h见 2951 14 20088 1 4 和 8 1 5 5 2试验结果无裂纹 CQC1303 2013 5 表 1 续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6低温冲击试验 c 2951 14 20088 5 6 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施加低温时间h见 2951 14 20088 5 5 落锤重量g见 2951 14 20088 5 4 6 2试验结果无裂纹 7耐臭氧2951 21 20088 7 1试验条件 温度 25 2 时间h24 臭氧浓度 体积 0 025 0 030 7 2试验结果无裂纹 8卤素测定 8 1pH 值 最小4 317650 2 8 2电导率 最大 S mm1017650 2 8 3酸气含量试验 HCl 和 HBr 最大 0 517650 1 8 4氟含量试验 HF 最大 0 1IEC 60684 2 2011 a 除非不适用 b 变化率 老化后的中间值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差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比 以百分比表示 c 试验在成品电缆上进行 7护套材料的要求 取自电缆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护套的试验要求见表 2 规定 表 2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护套非电气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1机械性能 1 1老化前性能2951 11 20089 2 1 1 1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N mm 2 7 5 1 1 2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150 CQC1303 2013 6 表 2 续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1 2空气烘箱老化后性能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8 2 8 1 3 1 1 2 1老化条件 温度 80 2 时间h7 24 1 2 2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N mm 2 最大变化率 b 20 1 2 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b 20 2电缆的非污染试验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2 8 1 4 2 1试验条件 温度 80 2 时间h7 24 2 2老化后机械性能 2 2 1抗张强度 最大变化率 b 20 2 2 2断裂伸长率 最大变化率 b 20 3高温压力试验2951 31 20088 2 3 1试验条件 刀口上施加的压力N见 2951 31 20088 2 4 载荷下加热时间h见 2951 31 20088 2 5 温度 80 2 3 2试验结果 压痕深度 最大中间值 50 4低温弯曲试验2951 14 20088 2 4 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施加低温时间h见 2951 14 20088 2 3 4 2试验结果无裂纹 表 2 续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要求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5低温拉伸试验2951 14 20088 4 5 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CQC1303 2013 7 施加低温时间h见 2951 14 20088 4 4 5 2试验结果 断裂伸长率 最小 30 6低温冲击试验 在成品上进行 2951 14 20088 5 6 1试验条件 温度 15 2 时间h见 2951 14 20088 5 5 落锤重量g见 2951 14 20088 5 4 6 2试验结果无裂纹 7耐臭氧2951 21 20088 7 1试验条件 温度 25 2 时间h24 臭氧浓度 体积 0 025 0 030 7 2试验结果无裂纹 8吸水试验CQC XXXX 2012附录 A 8 1试验条件 温度 70 2 时间h168 8 2吸水后的机械性能 8 2 1抗张强度 最大变化率 b 30 8 2 2断裂伸长率 最大变化率 b 35 9卤素测定 9 1pH 值 最小4 317650 2 9 2电导率 最大 S mm1017650 2 9 3酸气含量试验 HCl 和 HBr 最大 0 517650 1 9 4氟含量试验 HF 最大 0 1IEC 60684 2 2011 10 烟密度测定 c 透光率最小 6017651 2 1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试验结果 c mm见 GB T 18380 12 2008 附录 A a 除非不适用 b 变化率 老化后的中间值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差与老化前的中间值之比 以百分比表示 c 试验在成品电缆上进行 8电缆的电气性能要求 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CQC1303 2013 8 表 3电缆电气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 额定电压试验方法 300 300 V300 500 VGB T a 1导体电阻测量3048 4 2007 最大值 km见 GB T 3956 2008 表 3 2绝缘线芯电压试验3048 8 2007 2 1试验条件 试样最小长度m55 浸水最少时间h11 水温 20 520 5 2 2试验电压 交流 绝缘标称厚度 0 6 mm 及以下V15001500 绝缘标称厚度 0 6 mm 以上V 2000 2 3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min55 2 4试验结果不击穿不击穿 3成品电缆电压试验3048 8 2007 3 1试验条件 试样最小长度m1010 浸水最少时间h11 水温 20 520 5 试验电压 交流 V20002000 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min55 3 2试验结果不击穿不击穿 4绝缘线芯耐直流试验CQC XXXX 2012 4 1试验条件 附录 B 试样最小长度m55 水温 60 560 5 试验电压 直流 V220220 最少施加电压时间h240240 4 2试验结果不击穿不击穿 5绝缘电阻测量3048 5 2007 5 1试验条件 试样最小长度m55 浸热水最少时间h22 水温 70 270 2 5 2试验结果见表 4 和表 6 6绝缘线芯火花试验3048 9 2007 试验电压kV见 GB T 3048 9 2007表 1 a 除非不适用 CQC1303 2013 9 9轻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 9 1型号 WD RYY 3 9 2额定电压 300 300 V 9 3结构 9 3 1导体 芯数 2 芯和 3 芯 铜导体应是退火圆铜线 导体中的单线应是不镀锡或镀锡的圆铜线 导体应符合 GB T 3956 2008 中第 5 种导体规定的要求 9 3 2绝缘 挤包在每芯导体上的绝缘应是符合表 1 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 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4 第 2 栏的规定值 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90 0 1 mm 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 4 第 6 栏的规定值 绝缘线芯应经受 GB T 3048 9 2007 规定的火花试验 表 4WD RYY 3 型软线的综合数据 导体芯数和 标称截面积 mm 2 绝缘厚度 规定值 mm 护套厚度 规定值 mm 平均外形尺寸 mm70 时 最小绝缘电阻 M km 下限上限 2 0 50 50 6 4 6 或 3 0 4 9 5 9 或 3 7 5 9 0 012 2 0 750 50 6 4 9 或 3 2 5 2 6 3 或 3 8 6 3 0 010 3 0 50 50 64 96 30 012 3 0 750 50 65 26 70 010 9 3 3绝缘线芯成缆 圆形软线 绝缘线芯应绞合在一起 扁形软线 绝缘线芯应平行放置 3 芯软线 缆芯中心的间隙可包含一个中心填充元件 填充元件材料的无卤性能应符合表 1 序号 8 要 求 并且与绝缘和护套之间不应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填充元件不应粘连绝缘线芯 9 3 4护套 挤包在成缆绝缘线芯上的护套应是符合表 2 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 护套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4 第 3 栏的规定值 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85 0 1 mm 护套应填满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 构成填充 但不应粘连绝缘线芯 9 3 5外形尺寸 圆形软线的平均外径和扁形软线的平均外形尺寸应在表 4 第 4 栏和第 5 栏规定的限值内 圆形护套电缆在同一横截面上测任意两点外径之差 椭圆度 应不超过平均外径规定上限值的 15 测 量两处 取最大差值 成品电缆应经受 GB T 5023 2 2008 第 5 6 3 1 条规定的曲挠试验 9 4试验 应按表 5 规定的检测和试验 检查是否符合 9 3 的要求 CQC1303 2013 10 表 5WD RYY 3 型软线的试验项目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1电气性能试验 1 1导体电阻T S3048 4 2007 1 2成品电缆 2000 V 电压试验T S3048 8 2007 1 3绝缘线芯 1500 V 电压试验T3048 8 2007 1 470 时绝缘电阻T S3048 5 2007 1 5绝缘耐直流试验TCQC XXXX 2012附录 B 1 6 2 绝缘火化试验 结构尺寸检查 R3048 9 20076 2 1结构检查T S观察和测量 2 2导体单线直径测量T S4909 2 2009 2 3绝缘厚度测量T S2951 11 20088 1 2 4护套厚度测量T S2951 11 20088 2 2 5外形尺寸测量 2 5 1平均值T S2951 11 20088 3 2 5 2椭圆度T S2951 11 20088 3 3绝缘机械性能 3 1老化前拉力试验T2951 11 20089 1 3 2空气箱老化后拉力试验T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1 8 1 3 1 4护套机械性能 4 1老化前拉力试验T2951 11 20089 2 4 2空气箱老化后拉力试验T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2 8 1 3 1 5非污染试验T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1 9 2 8 1 4 6高温压力试验 6 1绝缘T2951 31 20088 1 6 2护套T2951 31 20088 2 7低温试验 7 1绝缘低温弯曲试验T2951 14 20088 1 7 2护套低温弯曲试验T2951 14 20088 2 7 3成品电缆低温冲击试验T2951 14 20088 5 8绝缘热收缩T S2951 13 200810 9耐臭氧试验 9 1绝缘T2951 21 20088 9 2护套T2951 21 20088 10护套吸水试验TCQC XXXX 2012附录 A 11成品电缆机械强度 曲挠试验T5023 2 20083 1 CQC1303 2013 11 表 5 续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12燃烧试验 12 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T18380 12 2008 12 2烟密度试验T17651 2 12 3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溴 和氯 以 HCl 表示 含量试验 T17650 1 12 4 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氟 含量试验 TIEC 60684 2 2011 12 5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pH 值T17650 2 12 6 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电 导率 T17650 2 12 7护套溴和氯 以 HCl 表示 含量试验T17650 1 12 8护套氟含量试验TIEC 60684 2 2011 12 9护套 pH 值T17650 2 12 10护套电导率T17650 2 a 除非不适用 9 5使用导则 仅供参考 在正常使用时 导体最高工作温度为 70 10 普通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线 10 1 型号标志 WD RYY 5 10 2 额定电压 300 500 V 10 3 结构 10 3 1 导体 芯数 2 芯 3 芯 4 芯和 5 芯 铜导体应是退火圆铜线 导体中的单线应是不镀锡或镀锡的圆铜线 导体应符合 GB T 3956 2008 中第 5 种导体规定的要求 10 3 2 绝缘 挤包在每芯导体上的绝缘应是符合表 1 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 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6 第 2 栏的规定值 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90 0 1 mm 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 6 第 6 栏的规定值 绝缘线芯应经受 GB T 3048 9 2007 规定的火花试验 10 3 3 绝缘线芯成缆 圆形软线 绝缘线芯应绞合在一起 扁形软线 绝缘线芯应平行放置 3 芯 5 芯软线 缆芯中心的间隙可包含一个中心填充元件 填充元件材料的无卤性能应符合表 1 序 号 8 要求 并且与绝缘和护套之间不应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填充元件不应粘连绝缘线芯 CQC1303 2013 12 表 6WD RYY 5 型软线的综合数据 导体芯数及 标称截面积 mm 2 绝缘厚度 规定值 mm 护套厚度 规定值 mm 平均外形尺寸 mm70 时 最小绝缘电阻 M km 最小值最大值 2 0 750 60 8 5 7 或 3 7 6 0 7 2 或 4 5 7 2 0 011 2 10 60 8 5 9 或 3 9 6 2 7 5 或 4 7 7 5 0 010 2 1 50 70 86 88 60 010 2 2 50 81 08 410 60 0095 3 0 750 60 86 07 60 011 3 10 60 86 38 00 010 3 1 50 70 97 49 40 010 3 2 50 81 19 211 40 0095 4 0 750 60 86 68 30 011 4 10 60 97 19 00 010 4 1 50 71 08 410 50 010 4 2 50 81 110 112 50 0095 5 0 750 60 97 49 30 011 5 10 60 97 89 80 010 5 1 50 71 19 311 60 010 5 2 50 81 211 213 90 0095 10 3 4 护套 挤包在成缆绝缘线芯上的护套应是符合表 2 的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 护套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表 6 第 3 栏的规定值 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85 0 1 mm 护套应填满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 构成填充 但不应粘连绝缘线芯 10 3 5 外形尺寸 圆形软线的平均外径和扁形软线的平均外形尺寸应在表 6 第 4 栏和第 5 栏规定的限值内 圆形护套电缆在同一横截面上测任意两点外径之差 椭圆度 应不超过平均外径规定上限值的 15 测 量两处 取最大差值 成品电缆应经受 GB T 5023 2 2008 第 5 6 3 1 条规定的曲挠试验 10 4 试验 应按表 7 规定的检测和试验 检查是否符合 10 3 的要求 10 5 使用导则 供参考 在正常使用时 导体最高工作温度为 70 CQC1303 2013 13 表 7WD RYY 5 型软线的试验项目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1电气性能试验 1 1导体电阻T S3048 4 2007 1 2成品电缆 2000 V 电压试验T S3048 8 2007 1 3绝缘线芯按规定的绝缘厚度进行电压 试验 T3048 8 2007 1 3 10 6 mm 及以下为 1500 V 1 3 2大于 0 6 mm 为 2000 V 1 470 时绝缘电阻T S3048 5 2007 1 5 1 6 绝缘耐直流试验 绝缘火化试验 T R CQC XXXX 2012 3048 9 2007 附录 B 6 2结构尺寸检验 2 1结构检查T S观察和测量 2 2导体单线直径测量T S4909 2 2009 2 3绝缘厚度测量T S2951 11 20088 1 2 4护套厚度测量T S2951 11 20088 2 2 5外形尺寸测量 2 5 1平均值T S2951 11 20088 3 2 5 2椭圆度T S2951 11 20088 3 3绝缘机械性能 3 1老化前拉力试验T2951 11 20089 1 3 2老化后拉力试验T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1 8 1 3 1 4护套机械性能 4 1老化前拉力试验T2951 11 20089 2 4 2老化后拉力试验T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2 8 1 3 1 5非污染试验T 2951 11 2008 2951 12 2008 9 1 9 2 8 1 4 6高温压力试验 6 1绝缘T2951 31 20088 1 6 2护套T2951 31 20088 2 7低温试验 7 1绝缘低温弯曲试验T2951 14 20088 1 7 2护套低温弯曲试验T2951 14 20088 2 7 3护套低温拉伸试验T2951 14 20088 4 7 4成品电缆低温冲击试验T2951 14 20088 5 8绝缘热收缩T S2951 13 200810 CQC1303 2013 14 表 7 续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GB T a 条文号 9耐臭氧试验 9 1绝缘T2951 21 20088 9 2护套T2951 21 20088 10护套吸水试验TCQC XXXX 2012附录 A 11成品电缆机械强度 曲挠试验T5023 2 20083 1 12燃烧试验 12 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T18380 12 2008 12 2烟密度试验T17651 2 12 3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溴和 氯 以 HCl 表示 含量试验 T17650 1 12 4 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氟含 量试验 TIEC 60684 2 2011 12 5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pH 值T17650 2 12 6 绝缘 含中间填充元件 如果有 电导 率 T17650 2 12 7护套溴和氯 以 HCl 表示 含量试验T17650 1 12 8护套氟含量试验TIEC 60684 2 2011 12 9护套 pH 值T17650 2 12 10护套电导率T17650 2 a 除非不适用 CQC1303 2013 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护套吸水性试验 A 1试验设备 A 1 1带加热装置的水浴 A 1 2拉力机 A 1 3去离子水 A 2取样和试样制备 试件制备按 GB T 2951 11 第 9 2 条 A 3试验步骤 A 3 1将试件悬挂浸入去离子水中 时间和温度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A 3 2浸水规定时间结束后 待试件冷却至 20 5 从水中取出试件 用吸水纸吸干试件 A 3 3然后在 60 分钟内按 GB T 2951 11 第 9 2 条测量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A 4试验结果评价 按 GB T 2951 11 第 9 2 条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CQC1303 2013 1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绝缘耐长期直流试验 B 1试验设备 B 1 1直流电源 B 1 2恒温水槽 B 1 3氯化钠 分析纯 B 2试样制备 取一根 5 m 长的电缆 剥去护套和任何其他包覆层或填充而不损伤绝缘线芯 B 3试验步骤 B 3 1把试样浸入含氯化钠 10 g L 的恒温水槽中 水槽的水溶液温度为 60 5 浸入试样时 试样 两端应露出水溶液约 0 25 m B 3 2在水溶液和试样导体间施加 220 V 的直流电压 要求导体接负极 水溶液接正极 B 4试验结果评价 在 240 h 以内 试样应不击穿及试验结束后绝缘表面应无损坏 注 试样表面颜色的退色不视为损坏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QC 1303-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无卤低烟热塑性混合物绝缘和护套软电缆(软线)产品认证技术规范.pdf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231037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