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1_7章习题答案解析_第1页
化工原理1_7章习题答案解析_第2页
化工原理1_7章习题答案解析_第3页
化工原理1_7章习题答案解析_第4页
化工原理1_7章习题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档 供参考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流体流动与输送机 械械 2 第二章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非均相物系分 离离 32 第三章第三章 传传 热热 42 第四章第四章 蒸蒸 发发 69 第五章第五章 气体吸气体吸 收收 73 第六章第六章 蒸蒸 馏馏 95 第七章第七章 固体干固体干 燥燥 119 精选文档 供参考 第一章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 某烟道气的组成为 CO2 13 N2 76 H2O 11 体积 试求此混合气体在温度 500 压力 101 3kPa 时的密度 解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kg mol1098 2810 1811 0 2876 0 4413 0 33 iim MyM 混合密度 3 33 kg m457 0 500273 31 8 1098 2810 3 101 RT pM m m 2 已知 20 时苯和甲苯的密度分别为 879 kg m3和 867 kg m3 试计算含苯 40 及甲苯 60 质量 的混合液密度 解 867 6 0 879 4 01 2 2 1 1 aa m 混合液密度 3 kg m 8 871 m 3 某地区大气压力为 101 3kPa 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塔内表压为 130kPa 若在大气压力为 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该吸收塔 且保持塔内绝压相同 则此时表压应为多少 解 表表绝 ppppp aa kPa 3 15675 130 3 101 不不不不 不不aa pppp 4 如附图所示 密闭容器中存有密度为 900 kg m3的液体 容 器上方的压力表读数为 42kPa 又在液面下装一压力表 表中心线在 测压口以上 0 55m 其读数为 58 kPa 试计算液面到下方测压口的距 离 解 液面下测压口处压力 ghpzgpp 10 题 4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m36 255 0 81 9 900 10 4258 3 0101 h g pp g pghp z 5 如附图所示 敞口容器内盛有不互溶的油和水 油层和水层的厚度 分别为 700mm 和 600mm 在容器底部开孔与玻璃管相连 已知油与水的密度 分别为 800 kg m3和 1000 kg m3 1 计算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2 判断 A 与 B C 与 D 点的压力是否相等 解 1 容器底部压力 ghpghghpp aa水水油 21 m16 1 6 07 0 1000 800 21 21 hh hh h 不 不 不 不不 2 BA pp DC pp 6 为测得某容器内的压力 采用如图所示的 U 形压力计 指示液为水 银 已知该液体密度为 900kg m3 h 0 8m R 0 45m 试计算容器中液面上 方的表压 解 如图 1 2 为等压面 ghpp 1 gRpp a02 gRpghp a0 则容器内表压 kPa 0 5381 9 8 090081 9 45 0 13600 0 ghgRpp a 7 如附图所示 水在管道中流动 为测得A A B B 截面的压力差 在管路上方安装一 U 形压差计 指示液为水银 已知压差计的读数R 180mm 试计算A A B B 截面的压力差 已 知水与水银的密度分别为 1000kg m3和 13600 kg m3 解解 图中 1 1 面与 2 2 面间为静止 连续的同种流体 且处于同一水平面 因此为等压 面 即 1 1 pp 2 2 pp B D h1 h2 A C 题 5 附图 题 6 附图 12 精选文档 供参考 又 gmpp A 1 gRRmgp gRpgRpp B0 0 2 02 1 所以 gRRmgpgmp BA0 整理得 gRpp BA 0 由此可见 U 形压差计所测压差的大小只与被测流体及指示液的密度 读数R有关 而与 U 形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无关 代入数据 Pa2224918 0 81 9 100013600 BA pp 8 用 U 形压差计测量某气体流经水平管道两截面的压力差 指示液为水 密度为 1000kg m3 读数R为 12mm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 改为双液体 U 管压差计 指示液 A 为含 40 乙醇的水溶液 密度为 920 kg m3 指示液C为煤油 密度为 850 kg m3 问读数可以放大多少倍 此时读数为多少 解 解 用 U 形压差计测量时 因被测流体为气体 则有 021 Rgpp 用双液体 U 管压差计测量时 有 21CA gRpp 因为所测压力差相同 联立以上二式 可得放大倍数 3 14 850920 1000 0 CA R R 此时双液体 U 管的读数为 mm 6 17112 3 14 3 14 RR 9 图示为汽液直接混合式冷凝器 水蒸气与冷水相遇被冷凝为水 并沿气压管流至地沟排出 现已知真空表的读数为 78kPa 求气压管中 水上升的高度 h 解 a pghp 题 7 附图 题 9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水柱高度 m95 7 81 9 10 1078 3 3 g pp h a 10 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 其尺寸分别为 76 4mm 和 57 3 5mm 已知硫酸 的密度为 1830 kg m3 体积流量为 9m3 h 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 1 质量流量 2 平均流速 3 质量流速 解 1 大管 mm476 kg h1647018309 ss Vm m s69 0 068 0 785 0 3600 9 785 0 22 1 d V u s s kg m 7 1262183069 0 2 11 uG 2 小管 mm5 357 质量流量不变 kg h16470 2 s m m s27 1 05 0785 0 3600 9 785 0 22 2 2 d V u s 或 m s27 1 50 68 69 0 22 2 1 12 d d uu s kg m 1 2324183027 1 2 22 uG 11 如附图所示 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 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 且高位槽 中液面恒定 现要求料液以 1m s 的流速在管内流动 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 20J kg 不包括出口 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 解 以高位槽液面为 1 1 面 管出口内侧为 2 2 面 在 1 1 2 2 间列柏努力方程 f Wu p gz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简化 gWuH f 2 1 2 2 m09 2 81 9 201 2 1 12 一水平管由内径分别为 33mm 及 47mm 的两段直管组成 水在小管内以 2 5m s 的速度流向 精选文档 供参考 大管 在接头两侧相距 1m 的 1 2 两截面处各接一测压管 已知两截面间的压头损失为 70mmH2O 问两测压管中的水位哪一个高 相差多少 并作分析 解 1 2 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f hu gg p zu gg p 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其中 21 zz m s23 1 47 33 5 2 2 2 2 1 12 d d uu m17 0 07 0 5 223 1 81 9 2 1 2 1 222 1 2 2 21 f huu gg pp h 说明 2 截面处测压管中水位高 这是因为该处动能小 因而静压能高 13 如附图所示 用高位槽向一密闭容器送水 容器中的 表压为 80kPa 已知输送管路为mm 的钢管 管路系5 348 统的能量损失与流速的关系为 不包括出口能量 2 8 6 uWf 损失 试求 1 水的流量 2 若需将流量增加 20 高位槽应提高多少 m 解 1 如图在高位槽液面 1 1 与管出口内侧 2 2 间列柏努利方程 f Wu p gz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简化 1 f Wu p gz 2 2 2 1 2 1 即 2 2 2 2 3 8 6 2 1 1000 1080 81 9 10uu 解得 m s57 1 2 u 流量 hm45 7 1007 2 57 1 041 0 785 0 4 3332 2 2 smudVS 2 流量增加 20 则m s88 1 57 1 2 1 2 u 题 13 附图 10m 1 h 2 精选文档 供参考 此时有 fWu p gz 2 2 2 1 2 1 m78 1081 9 88 1 8 688 1 2 1 1000 1080 22 3 1 z 即高位槽需提升 0 78m 14 附图所示的是丙烯精馏塔的回流系统 丙烯由贮槽回流至 塔顶 丙烯贮槽液面恒定 其液面上方的压力为 2 0MPa 表压 精馏塔内操作压力为 1 3MPa 表压 塔内丙烯管出口处高出贮槽 内液面 30m 管内径为 140mm 丙烯密度为 600kg m3 现要求输送 量为 40 103kg h 管路的全部能量损失为 150J kg 不包括出口 能量损失 试核算该过程是否需要泵 解 在贮槽液面 1 1 与回流管出口外侧 2 2 间列柏努利方程 fe Wu p gzW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简化 fe Wu p gzW p 2 2 2 2 1 2 1 fe Wgzu pp W 2 2 2 12 2 1 m s2 1 14 0 785 0 600 3600 1040 785 0 2 3 2 2 d m u s 15081 9 302 1 2 1 600 10 0 23 1 2 6 e W J kg 6 721 不需要泵 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可自动回流至塔中 15 用压缩空气将密闭容器中的硫酸压送至敞口高位槽 如附 图所示 输送量为 2m3 h 输送管路为 37 3 5mm 的无缝钢管 两槽中液位恒定 设管路的总压头损失为 1m 不包括出口 硫酸 的密度为 1830 kg m3 试计算压缩空气的压力 题 14 附图 题 15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解 以容器中液面为 1 1 面 管出口内侧为 2 2 面 且以 1 1 面为基准 在 1 1 2 2 间列柏努力方程 f hzu g p zu gg p 2 2 2 2 1 2 1 1 2 1 2 1 简化 f hzu gg p 2 2 2 1 2 1 其中 m s786 0 03 0 785 0 3600 2 4 2 2 2 d V u s 代入 2 1 2 2 21 f hzu g gp 112786 0 81 9 2 1 81 9 1830 2 kP234 a 不不 16 某一高位槽供水系统如附图所示 管子规格为 45 2 5mm 当阀门全关时 压力表的读 数为 78kPa 当阀门全开时 压力表的读数为 75 kPa 且此时水槽液面至压力表处的能量损失可以 表示为J kg u为水在管内的流速 试求 2 uWf 1 高位槽的液面高度 2 阀门全开时水在管内的流量 m3 h 解 1 阀门全关 水静止 ghp m95 7 81 9 10 1078 3 3 g p h 2 阀门全开 在水槽 1 1 面与压力表 2 2 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f Wu p gz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简化 f Wu p gz 2 2 2 1 2 1 h 题 16 附图 1 精选文档 供参考 2 2 2 2 3 2 1 1000 1075 81 9 95 7 uu 解之 m s412 1 2 u 流量 sm10773 1 412 1 04 0 785 0 4 332 2 2 udVs hm38 6 3 17 用泵将常压贮槽中的稀碱液送至蒸发器中浓缩 如附图所示 泵进口管为 89 3 5mm 碱液在其中的流速为 1 5m s 泵出口管为 76 3mm 贮槽 中碱液的液面距蒸发器入口处的垂直距离为 7m 碱液在管路 中的能量损失为 40J kg 不包括出口 蒸发器内碱液蒸发压 力保持在 20kPa 表压 碱液的密度为 1100kg m3 设泵的 效率为 58 试求该泵的轴功率 解 取贮槽液面为 1 1 截面 蒸发器进料口管内侧为 2 2 截面 且以 1 1 截面为基准面 在 1 1 与 2 2 间列柏努利方程 a fe Wu p gzW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或 b fe W pp uugzzW 12 2 1 2 212 2 1 其中 z1 0 p1 0 表压 u1 0 z2 7m p2 20 103 Pa 表压 已知泵入口管的尺寸及碱液流速 可根据连续性方程计算泵出口管中碱液的流速 m s06 2 70 82 5 1 22 2 2 d d uu 入 入 1100 kg m3 Wf 40 J kg 将以上各值代入 b 式 可求得输送碱液所需的外加能量 J kg12940 1100 1020 06 2 2 1 81 9 7 3 2 e W 碱液的质量流量 题 17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kg s72 8 110006 2 07 0785 0 4 2 2 2 2 udms 泵的有效功率 kW125 1 W112572 8 129 see mWN 泵的效率为 58 则泵的轴功率 kW94 1 58 0 125 1 e N N 18 如附图所示 水以 15m3 h 的流量在倾斜管中流过 管内径由 100mm 缩小到 50mm A B两 点的垂直距离为 0 1m 在两点间连接一 U 形压差计 指示剂为四氯化碳 其密度为 1590 kg m3 若忽略流动阻力 试求 1 U 形管中两侧的指示剂液面哪侧高 相差多少 mm 2 若保持流量及其他条件不变 而将管路改为水平放置 则压差计的读数有何变化 解 在 1 1 与 2 2 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f Wu p gz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其中 m s531 0 1 0785 0 3600 15 785 0 22 1 1 d V u S m s123 2 05 0 785 0 3600 15 785 0 22 2 2 d V u S mzz1 0 12 0 f W 1 2 1 2 1 2 212 21 uugzz pp 093 3 531 0 123 2 5 081 9 1 0 22 由静力学基本方程 2 gRgzpgzp 02211 m365 0 81 9 10001590 1 081 9 10001000093 3 0 2121 0 2211 g zzgpp g gzpgzp R 题 18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故 U 形压差计两侧为左低右高 2 当管路水平放置时 由柏努利方程 2 1 2 1 2 2 21 uu pp 由静力学方程 021 Rgpp 两式联立 2 1 2 1 2 2 0 uu Rg 可见 流量不变时 不变 即 U 形压差计读数不变 21 u u 19 附图所示的是冷冻盐水循环系统 盐水的密度为 1100 kg m3 循环量为 45 m3 h 管路的 内径相同 盐水从A流经两个换热器至B的压头损失为 9m 由B流至A的压头损失为 12m 问 1 若泵的效率为 70 则泵的轴功率为多少 2 若A处压力表的读数为 153kPa 则B处压力表的读数 为多少 解 1 对于循环系统 m21129 fe hH kW83 2 81 9 1100 3600 45 21 gVHN see kW04 4 7 0 83 2 N N e 不不不 2 列柏努力方程 BA fABBB B AA A hzu gg p zu gg p 22 2 1 2 1 简化 fABB BA hz g p g p 97 81 9 110010153 3 B p 19656表 aB pp B处真空度为 19656 Pa 题 19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20 用离心泵将 20 水从贮槽送至水洗塔顶部 槽内水位维持恒定 泵吸入与压出管路直径 相同 均为 76 2 5mm 水流经吸入与压出管路 不包括喷头 的能量损失分别为 及 J kg 式中 u为水在管内的流速 在操作条件下 泵入口真空 2 1 2uWf 2 2 10uWf 表的读数为 26 6kPa 喷头处的压力为 98 1kPa 表压 试求 泵的有效功率 解 以水槽液面为 1 1 截面 泵入口处为 2 2 截面 且以 1 1 面为基准面 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1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f Wu p gzu p gz 简化为 0 2 1 1 2 2 2 2 f Wu p gz 即 02 2 1 1000 10 6 26 81 9 5 1 2 2 2 2 3 uu 解得 m s18 2 2 u 在水槽 1 1 截面与喷头处 3 3 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fe Wu p gzWu p gz 2 3 3 3 2 1 1 1 2 1 2 1 简化为 fe Wu p gzW 2 3 3 3 2 1 即 2 3 3 3 222 3 3 3 5 12102 2 1 u p gzuuu p gzWe 其中 m s18 2 23 uuu 则 J kg 8 29418 2 5 12 1000 10 1 98 81 9 14 2 3 e W 水的流量 kg s63 8 100018 2 071 0785 0 4 22 udVm sS 泵有效功率 kW544 2 2544 8 29463 8 WWmN eSe 21 25 水以 35m3 h 的流量在 76 3mm 的管道中流动 试判断水在管内的流动类型 题 20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解 查附录 25 水物性 cP903 0 kg m95 996 3 m s53 2 07 0 785 0 3600 35 785 0 22 d V u s 400010955 1 10903 0 53 2 95 99607 0 Re 5 3 du 为湍流 22 运动黏度为 3 2 10 5m2 s 的有机液体在 76 3 5mm 的管内流动 试确定保持管内层流 流动的最大流量 解 2000 dudu Re m s927 0 069 0 102 320002000 5 max d u sm1046 3 927 0 069 0 785 0 4 332 max 2 max udV hm46 12 3 23 计算 10 水以 2 7 10 3m3 s 的流量流过 57 3 5mm 长 20m 水平钢管的能量损失 压 头损失及压力损失 设管壁的粗糙度为 0 5mm 解 m s376 1 05 0 785 0 107 2 785 0 2 3 2 d V u s 10 水物性 sp10305 1 kg m 7 999 a 33 4 3 1027 5 10305 1 376 1 7 99905 0 du Re 01 0 50 5 0 d 查得 041 0 J kg53 15 2 376 1 05 0 20 041 0 2 22 u d l Wf m583 1 gWh ff aff PWP15525 精选文档 供参考 24 如附图所示 水从高位槽流向低位贮槽 管路系统中有两个 90 标准弯头及一个截止阀 管内径为 100mm 管长为 20m 设摩擦系数 试求 03 0 1 截止阀全开时水的流量 2 将阀门关小至半开 水流量减少的百分数 解 解 如图取高位槽中液面为 1 1 面 低位贮槽液面为 2 2 截面 且以 2 2 面为基准面 在 1 1 与 2 2 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f W p ugz p ugz 2 2 22 1 2 11 2 1 2 1 其中 z1 4 u1 0 p1 0 表压 z2 0 u2 0 p2 0 表压 简化得 f Wgz 1 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 进口突然缩小 5 0 90 标准弯头 2 个 5 1275 0 截止阀 全开 0 6 出口突然扩大 0 1 0 90 10 65 15 0 2 22 5 7 21 0 20 03 0 0 9 2 u uu d l Wf 2 5 781 9 4u m s29 2 u 水流量 h m 8 64s m018 0 29 2 1 0785 0 4 3322 udVS 2 截止阀关小至半开时 截止阀半开的局部阻力系数 5 9 此时总阻力 11 22 4m 题 24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2 2 2 25 9 21 0 20 03 0 5 12 2 u uu d l Wf 阀门关小后 局部阻力发生变化 但由于高位槽高度不变 所以管路总阻力不变 即 1 z ff WW 2 2 25 9 5 7uu 9 0 25 9 5 7 u u V V S S 即流量减少 10 25 如附图所示 用泵将贮槽中 20 的水以 40m3 h 的流量输送至高位槽 两槽的液位恒定 且相差 20m 输送管内径为 100mm 管子总长为 80m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试计算泵所 需的有效功率 设管壁的粗糙度为 0 2mm 解 m s415 1 1 0785 0 3600 40 4 2 2 d V u s 20 水物性 cP005 1 kg m 2 998 3 5 3 10405 1 10005 1 415 1 2 9981 0 du Re 根据 查得002 0 100 2 0 d 025 0 在贮槽 1 截面到高位槽 2 截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fe Wu p gzW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简化 fe WgzW 2 而 J kg 0 20 2 415 1 1 0 80 025 0 2 22 u d ll W e f J kg 2 216 0 2081 9 20 We kg s09 11 2 998 3600 40 ss Vm kW40 2 W239809 11 2 216 s mWeNe 26 有一等径管路如图所示 从A至B的总能量损失为 题 25 附图 题 26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若压差计的读数为R 指示液的密度为 管路中流体的密度为 试推导的计算 f W 0 f W 式 解 在A B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有 fB B BA A A Wu p gzu p gz 22 2 1 2 1 等径直管 故上式简化为 f B B A A W p gz p gz 1 BA BAf pp gzzW 对于 U 形压差计 由静力学方程得 gRgRzpgzp BBAA0 2 gRgzzpp BABA 0 1 2 联立 得 gR Wf 0 27 求常压下 35 的空气以 12m s 的速度流经 120m 长的水平通风管的能量损失和压力损失 管道截面为长方形 长为 300mm 宽为 200mm 设 0 0005 d 解 当量直径 m24 0 2 03 0 2 03 022 2 4 ba ab ba ab de 35 空气物性 sp1085 18 kg m1465 1 a 63 5 6 10752 1 1085 18 121465 1 24 0 Re ude 由 查得0005 0 d 019 0 精选文档 供参考 J kg684 2 12 24 0 120 019 0 2 22 u d l W e f Pa 2 7841465 1 684 ff WP 28 如附图所示 密度为 800 kg m3 黏度为 1 5 mPa s 的液体 由敞口高位槽经 114 4mm 的钢管流入一密闭容器 中 其压力为 0 16MPa 表压 两槽的液位恒定 液体在管 内的流速为 1 5m s 管路中闸阀为半开 管壁的相对粗糙度 0 002 试计算两槽液面的垂直距离 d z 解 在高位槽 1 截面到容器 2 截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f Wu p gz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简化 f W p zg 2 4 3 1048 8 105 1 5 1800106 0 Re du 由 查得002 0 d 026 0 管路中 进口 5 0 90 弯头 2 个75 0 半开闸阀 5 4 出口 1 2 5 1 15 475 0 25 0 106 0 16030 026 0 2 22 u d l Wf J kg87 60 m 6 2681 9 87 60 800 1016 0 6 2 gW p z f 29 从设备排出的废气在放空前通过一个洗涤塔 以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 流程如附图所示 题 28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气体流量为 3600m3 h 废气的物理性质与 50 的空气相近 在鼓风机吸入管路上装有 U 形压差计 指示液为水 其读数为 60mm 输气管与放空管的内径均为 250mm 管长与管件 阀门的当量长度之 和为 55m 不包括进 出塔及管出口阻力 放空口与鼓风机进口管水平面的垂直距离为 15m 已估 计气体通过洗涤塔填料层的压力降为 2 45kPa 管壁的绝对粗糙度取为 0 15mm 大气压力为 101 3 kPa 试求鼓风机的有效功率 解 以吸入管测压处为 1 1 面 洗涤塔管出口内侧为 2 2 面 列 柏努力方程 fe Wu p gzWu p gz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简化 fe WgZW P 2 1 其中 a1 p 6 58806 0 81 9 1000 2 gRp OH m s38 20 25 0 785 0 3600 3600 785 0 22 d V u s 50 空气物性 sp10 6 19 kg m093 1 a 63 5 6 1084 2 10 6 19 38 20093 1 25 0 du Re 又 0006 0 250 15 0 d 查得 018 0 塔出进f e f W u d ll W 2 2 2 2 pu d ll e 出进 093 1 1045 2 2 38 20 5 1 25 0 55 018 0 32 J kg3375 12 pWgzWe f J kg 6 2983093 1 6 588337581 9 15 题 29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kW26 3 6 2983093 1 3600 3600 WeVWemNe ss 30 密度为 850kg m3的溶液 在内径为 0 1m 的管路中流动 当流量为 4 2 10 3m3 s 时 溶液 在 6m 长的水平管段上产生 450Pa 的压力损失 试求该溶液的黏度 解 流速 m s535 0 1 0785 0 102 4 785 0 2 3 2 d V u S 设液体在管内为层流流动 则 2 32 d lu pf 黏度 sPa0438 0 535 0 632 1 0450 32 2 2 lu dp f 校核Re 20001038 0438 0 535 0 8501 0 ud Re 流动为层流 以上计算正确 该液体的黏度为 0 0438Pa s 31 黏度为 30cP 密度为 900kg m3的某油品自容器A流过内径 40mm 的管路进入容器B 两 容器均为敞口 液面视为不变 管路中有一阀门 阀前管长 50m 阀后管长 20m 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当阀门全关时 阀前后的压力表读数分别为 88 3kPa 和 44 2kPa 现将阀门打开至 1 4 开度 阀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 30m 试求 1 管路中油品的流量 2 定性分析阀前 阀后压力表读数的变化 解 解 1 阀关闭时流体静止 由静力学基本方程可得 m10 81 9 900 10 3 88 3 1 g pp z a A m5 81 9 900 10 2 44 3 2 g pp z a B 当阀打开开度时 在A与B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41 f B BB A AA W p ugz p ugz 22 2 1 2 1 题 31 附图 精选文档 供参考 其中 表压 0 BA pp0 BA uu 则有 a 2 2 u d ll Wgzz e fBA 由于该油品的黏度较大 可设其流动为层流 则 ud 64 Re 64 代入式 a 有 2 2 32 2 64 d ullu d ll ud gzz ee BA m s736 0 203050 103032 81 9 510 90004 0 32 3 22 e BA ll gzzd u 校核 2000 2 883 1030 736 0 90004 0 Re 3 ud 假设成立 油品的流量 hm328 3 sm10244 9 736 0 04 0 785 0 4 33422 udVS 2 阀打开后 在A与 1 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1 1 2 11 2 2 1 2 1 fA A AA W p ugz p ugz 简化得 1 1 2 1 2 1 fAA W p ugz 或 2 1 2 111 u d lp gzA 2 1 2 111 u d l gz p A 显然 阀打开后u1 p1 即阀前压力表读数减小 在 2 与 B 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Bf B BB W p ugz p ugz 2 2 2 2 22 2 1 2 1 精选文档 供参考 简化得 2 1 2 222 u d l gz p B 因为阀后的当量长度l2中已包括突然扩大损失 也即 01 2 d l 故阀打开后u2 p2 即阀后压力表读数增加 32 20 苯由高位槽流入贮槽中 两槽均为敞口 两槽液面恒定且相差 5m 输送管为 38 3mm 的钢管 0 05mm 总长为 100m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求苯的流量 解 在两槽间列柏努力方程 并简化 f Wzg 即 2 2 u d ll zg e 代入数据 2032 0 100 81 9 5 2 u 化简得 03139 0 2 u 00156 0 32 05 0 d 查完全湍流区 022 0 设 由 1 式得 021 0 m s22 1 u 由附录查得 20 苯物性 3 mkg879 smP737 0 a 4 3 1066 4 10737 0 22 1879032 0 ud Re 查图 026 0 再设 由 1 得026 0 m s10 1 u 4 3 1020 4 10737 0 10 1 879032 0 e R 查得 假设正确26 0 m s10 1 u 精选文档 供参考 流量 h m 183 3 s m 1084 8 1 1032 0 785 0 4 33 422 udVs 33 某输水并联管路 由两个支路组成 其管长与内径分别为 m1200 1 lm6 0 1 d 已知总管中水的流量为 2 2m3 s 水温为 20 试求各支路中水的流量 m800 2 lm8 0 1 d 设管子的粗糙度为 0 3mm 解 设两支路中的流动均进入阻力平方区 由及0005 0 600 3 0 1 d 查得 000375 0 800 3 0 2 d 017 0 1 0156 0 2 162 0 0617 0 8000156 0 8 0 1200017 0 6 0 55 22 5 2 11 5 1 21 ee SS ll d ll d VV 112 6256 2 0617 0 162 0 SSS VVV 又 121 6256 3 SSSS VVVV sm61 0 6256 3 2 2 6256 3 3 1 S S V V sm60 1 61 0 6256 2 6256 2 3 12 SS VV 校核 Re 支管 1 m s16 2 6 0785 0 61 0 785 0 22 1 1 1 d V u S 6 3 11 1 10296 1 101 16 2 10006 0 ud Re 流动接近阻力平方区 017 0 1 支管 2 m s18 3 8 0785 0 60 1 785 0 22 2 2 2 d V u S 6 3 22 2 1054 2 101 18 3 10008 0 Re ud 流动接近阻力平方区 0156 0 1 故以上计算有效 两支管的流量分别为 sm61 0 3 sm60 1 3 34 如附图所示 高位槽中水分别从BC与BD两支路 题 34 附图 10 精选文档 供参考 排出 其中水面维持恒定 高位槽液面与两支管出口间的距离为 10m AB管段的内径为 38mm 长 为 28m BC与BD支管的内径相同 均为 32mm 长度分别为 12m 15m 以上各长度均包括管件及 阀门全开时的当量长度 各段摩擦系数均可取为 0 03 试求 1 BC支路阀门全关而BD支路阀门全开时的流量 2 BC支路与BD支路阀门均全开时各支路的流量及总流量 解 1 在高位槽液面与BD管出口外侧列柏努利方程 f Wugz p ugz p 2 22 22 11 1 2 1 2 1 简化 fABD Wzg 而 22 2 2 2 2 1 1 u d lu d l WWW BDAB fBDfABfABD 有 2032 0 15 03 0 2038 0 28 03 0 81 9 10 2 2 2 1 uu 化简 1 9803 7 05 11 2 2 2 1 uu 又由连续性方程 11 2 1 2 2 1 2 41 1 32 38 uuu d d u 代入上式 1 9841 1 03 7 05 11 2 1 22 1 uu 解得 m s98 1 1 u 流量 h m 08 8 s m 10244 2 98 1 038 0 785 0 4 33 32 1 2 1 udVs 2 当 BD BC支路阀均全开时 C D出口状态完全相同 分支管路形如并联管路 fBDfBc WW 22 2 2 2 2 3 3 u d lu d l BDBC 精选文档 供参考 2 2 2 3 1512uu 1 23 118 1 uu 又 321 sss VVV 3 2 32 2 21 2 1 444 ududud 3 2 2 2 1 2 323238uuu 2 2 118 2 32u 2 21 502 1 uu 在高位槽液面与BD出口列柏努利方程 fBDfABf WWWgZ 2032 0 15 03 0 2038 0 28 03 0 81 9 10 2 2 2 1 uu 3 1 9803 7 05 11 2 2 2 1 uu 将 2 代入 3 式中 1 9803 7 502 1 05 11 2 2 2 2 2 uu 解得 s m 96 1 s m 63 2 s m 752 1 312 uuu 流量 h m 73 10 s m 1098 2 63 2 038 0 785 0 4 33 32 1 2 11 udVs h m 07 5 s m 10408 1 752 1 032 0 785 0 4 33 32 2 2 22 udVs h m 5 67 s m 10576 1 96 1 032 0 785 0 4 33 32 3 2 33 udVs 35 在内径为 80mm 的管道上安装一标准孔板流量计 孔径为 40mm U 形压差计的读数为 350mmHg 管内液体的密度为 1050kg m3 黏度为 0 5cP 试计算液体的体积流量 解 25 0 80 40 2 1 0 A A 设 查得 ece RR 625 0 0 C s m 1011 7 1050 981 105013600 35 0 2 04 0 785 0 625 0 23 321 00 Rg ACVs 精选文档 供参考 s m 415 1 08 0 785 0 1011 7 785 0 2 3 2 1 d V u s 5 3 1 1038 2 105 0 1050415 1 08 0 ud Re 而 4 107 ec R ece RR 假设正确 以上计算有效 36 用离心泵将 20 水从水池送至敞口高位槽中 流程如 附图所示 两槽液面差为 12m 输送管为 57 3 5mm 的钢管 吸入管路总长为 20m 压出管路总长为 155m 均包括所有局部 阻力的当量长度 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水流量 孔径为 20mm 流量系数为 0 61 U 形压差计的读数为 600mmHg 摩擦系数可 取为 0 02 试求 1 水流量 m3 h 2 每 kg 水经过泵所获得的机械能 3 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 解 1 2 0 00 Rg ACVs 1000 100013600 81 9 6 02 02 0 785 0 61 0 2 h m 39 8 s m 1033 2 33 3 2 以水池液面为面 高位槽液面为面 在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11 22 22 11 fe Wgzu p Wgzu p 2 2 2 2 1 2 1 1 2 1 2 1 简化 fe WzgW 而 2 2 u d ll W e f 题 36 附图 12 1 5m 精选文档 供参考 其中 s m 19 1 05 0 785 0 1033 2 785 0 2 3 2 d V u s kg J 56 49 2 19 1 05 0 175 02 0 2 f W kg J 28 16756 4981 9 12 e W 3 在水池液面面与泵入口真空表处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11 33 313 2 3 3 1 2 1 1 2 1 2 1 f Wgzu p gzu p 简化为 313 2 3 3 2 1 0 f WgZu p 其中 J kg66 5 2 19 1 05 0 20 02 0 2 2 2 3 31 不不 不不 u d ll W e f 1 21 66 5 81 9 5 1 2 19 1 2 1 2 313 2 3 3 f WgZu p kPa 1 21Pa10 1 21 1 21 3 3 p 即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 21 1kPa 37 水在某管路中流动 管线上装有一只孔板流量计 其流量系数为 0 61 U 形压差计读数 为 200mm 若用一只喉径相同的文丘里流量计替代孔板流量计 其流量系数为 0 98 且 U 形压差计 中的指示液相同 问此时文丘里流量计的 U 形压差计读数为若干 解 由流量公式 2 01 00 gR ACVS 2 02 0 gR ACV VS 流量相同时 387 0 98 0 61 0 220 1 2 V C C R R 故文丘里流量计的读数 mm 4 77200387 0 387 0 12 RR 38 某气体转子流量计的量程范围为 4 60m3 h 现用来测量压力为 60kPa 表压 温度为 精选文档 供参考 50 的氨气 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应如何校正 此时流量量程的范围又为多少 设流量系数CR为 常数 当地大气压为 101 3 kPa 解 解 操作条件下氨气的密度 3 3 2 kg m022 1 50273 31 8 017 0 10 60 3 101 RT pM 084 1 022 1 2 1 2 1 1 2 S S V V 即同一刻度下 氨气的流量应是空气流量的 1 084 倍 此时转子流量计的流量范围为 4 1 084 60 1 084m3 h 即 4 34 65 0 m3 h 39 在一定转速下测定某离心泵的性能 吸入管与压出管的内径分别为 70mm 和 50mm 当流量 为 30 m3 h 时 泵入口处真空表与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 40kPa 和 215kPa 两测压口间的垂直 距离为 0 4m 轴功率为 3 45kW 试计算泵的压头与效率 解 s m 166 2 07 0 785 0 3600 30 4 2 2 1 1 d V u s s m 246 4 05 0 785 0 3600 30 2 2 u 在泵进出口处列柏努力方程 忽略能量损失 2 2 2 2 1 2 1 1 2 1 2 1 Zu gg p HZu gg p e Zuu gg pp He 2 1 2 1 2 2 12 4 0 116 2 246 4 81 9 2 1 81 9 10 10 40215 22 3 3 27 07m kW213 2 07 2781 9 10 3600 30 3 gQHNe 1 64 100 45 3 213 2 100 N Ne 精选文档 供参考 40 在一化工生产车间 要求用离心泵将冷却水从贮水池经换热器送到一敞口高位槽中 已 知高位槽中液面比贮水池中液面高出 10m 管路总长为 400m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管 内径为 75mm 换热器的压头损失为 摩擦系数可取为 0 03 此离心泵在转速为 2900rpm 时 g u 2 32 2 的性能如下表所示 Q m3 s 00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0070 008 H m2625 524 5232118 515 5128 5 试求 1 管路特性方程 2 泵工作点的流量与压头 解 1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ffe hZhu g Z g P H 2 2 1 f e h g u d ll Z 2 2 g u d ll Z e 2 32 2 2 2 075 0 785 0 81 9 2 1 32 075 0 400 03 0 10 Q He 25 10019 5 10Q 2 在坐标纸中绘出泵的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 曲线的工作点 m17 20 s m 0045 0 3 HQ 41 用离心泵将水从贮槽输送至高位槽中 两槽 均为敞口 且液面恒定 现改为输送密度为 1200 kg m3的某水溶液 其他物性与水相近 若管路 状况不变 试说明 1 输送量有无变化 2 压头有无变化 0 0000 0020 0040 0060 008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H m Q m3 s 精选文档 供参考 3 泵的轴功率有无变化 4 泵出口处压力有无变化 解 变化时 泵特性曲线不变 管路特性曲线 不变 22 BQzBQ g p zHe 1 输送量不变 2 压头不变 3 轴功率 增加 gQHN N e 4 在贮槽液面 1 1 和泵出口 2 2 间列柏努力方程 fe hZu gg P HZu gg P 2 2 2 2 1 2 1 1 2 1 2 1 简化 fe hZu g HgP 2 2 22 2 1 工作点 Q 不变 不变 e H f hu 即随的增加而增加 2 P 42 用离心泵将水从敞口贮槽送至密闭高位槽 高位槽中的气相表压为 98 1kPa 两槽液位相 差 10m 且维持恒定 已知该泵的特性方程为 单位 H m Q m3 s 当 24 102 740QH 管路中阀门全开时 输水量为 0 01 m3 s 且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 试求 1 管路特性方程 2 若阀门开度及管路其他条件等均不变 而改为输送密度为 1200 kg m3的碱液 求碱液的 输送量 解 1 设输送水时管路特性方程为 2 BQAHe 其中 20 81 9 1000 10 1 98 10 3 g p zA 当输水量为 0 01 m3 s 时 由泵特性方程与管路特性方程联立 精选文档 供参考 224 01 0 2001 0 102 740 B 得 5 1028 1 B 即此时管路特性方程为 25 1028 120QHe 2 当改送密度为 1200 kg m3的碱液时 泵特性方程不变 此时管路特性方程 3 18 81 91200 101 98 10 3 g p zA 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 且阀门开度不变 则B不变 因此管路特性方程变为 25 1028 1 3 18QHe 将该方程与泵特性方程联立 2524 1028 1 3 18102 740QQ 可得碱液输送量 sm0104 0 3 Q 43 用离心泵向设备送水 已知泵特性方程为 管路特性方程为 2 01 0 40QH 两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