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氧站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氧站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 一般规定 一 一般规定 1 氧气贮存球罐及管道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理 把所有的 焊接管 钢锈 垢泥 灰尘及其它杂质除掉 保持管道干净 贮存球罐和管道的气压试验 应用无油的空气或氮气 试验压 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 15 倍 2 调节阀组的管道和快速切断阀前后管道都应采用铜管或 不锈钢管 3 氧气贮存与输送不得超过额定工作压力 为防止超压 应定期检验超压报警系统和压力自调系统 使管道在超压下自 动放散 各种安全阀 减压阀 自动调节阀等应经常保持灵敏 可靠 不得随意拆卸 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报告采取措施 4 氧气管道禁止与油管和电缆敷设在一个地沟内 氧气输 送过程中 阀门的开 闭应该缓慢进行 尤其是在压力较高的 情况下 更应注意 5 氧气贮存球罐 管道 阀门等应定期检查 不得有泄漏 或裂缝 周围不应有易燃物 氧气放散不得在室内排放 室外 排放必须引至安全地点 检查漏气时 绝对禁止用明火的方法 检查 要用涂肥皂水的办法来辨别 6 氧气贮存与输送区域 应视为危险区域 在此区域内严 禁烟火 不许穿带钉鞋 不许铁器碰撞 机器间 充瓶间和仓 库以及氧气站的周围 20 米以内严禁明火和抽烟 并应设遮拦和 挂 禁止烟火 的警示牌 空分塔及其附属设备 装置应采取防 止静电积聚措施 并应经常查看是否完好 7 设备容器和管道 需动火检修时 应经有关部门批准 报消防队备案 动火前 应化验动火处的空气含量应低于爆炸 极限 同时 应备有充足的灭火器材 工作时指定专人监护 以防万一 8 氧气站工作人员的手套严禁有油类沾污 并应严格遵守 交接班制度 任何时候不得离人 不准存放易燃物品 无关人 员严禁入内 9 工作人员有权阻止车间及一切部门采用氧气作介质试压 试漏 吹扫设备 吹风乘凉 以免引起人身事故 10 站内应保持清洁 地板和机器附近应保持无油 也不 许将油脂滴入基础上 11 用四氯化碳清洗制氧装置时 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 门窗要打开 操作者要带防毒面具 穿工作服和戴手套 12 所有测量仪表应定期校验确保性能良好 压力表每年 校验不少于 2 次 压力容器及管道应按规定作定期检验 并有 定检标志 13 液氧中乙炔含量应每天分析一次 当达到报警极限时 必须放出部分液氧 并从下塔送大量液态空气送至上塔 使液 氧稀释 直到乙炔含量符合要求 在装置内取液态氧 液态氮 或液态空气放入杜瓦瓶时 要经批准 并设人监护 液氧或液 空的排放要有专用管道和地沟 不得在车间或设备周围任意倾 倒 14 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警惕 严防坏人破坏 非氧气站人 员 无特殊出入证者 禁止入站 本站人员及经批准入站人员 出入站房时 应按规定登记和遵守安全制度 二 制氧工 二 制氧工 1 制氧操作人员需经安全技术教育 了解安全知识 掌握 防范措施 操作规程 并经考试合格后才可进行操作 2 所有仪表 阀门 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 灵敏 可靠 仪表和安全阀应定期校验 压力容器 管道要定期作水压 气 密试验 3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设备运转时 操作者应密切注 意各部位压力和温度的变化 严禁超压 超湿运行 4 操作氧压机 分馏塔 充气台及其它与氧气接触的设备 和阀门时 所使用的工具 手套应绝对禁止沾污油脂 设备附 近不准放置油桶 油壶等物 5 氧压机运行时 应经常检查蒸馏水的供给情况 不准缺 水或断水 经常检查氧压机上 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发现问 题及时修复 避免油被活塞杆带入气缸 6 定期分析液氧中乙炔的浓度 控制在规定数值以下 利 用吸附法消除水分 一氧化碳和乙炔杂质时 应经常检查吸附 器的效果是否良好 如果过滤器与乙炔吸附器一起再生 应在 再生前排放其内的液体 再生后严密关闭吸附器进 出口阀门 设备 管道的修理工作应在卸掉负荷后进行 绝对不准在受压 时拧螺钉等 7 凡与氧接触的设备 容器 管道等需动火修理时 应首 先进行吹洗 置换 经化验空气含氧量在 22 以下 并报告有 关部门 方可进行 动火时应有人监护 8 修理或安装与氧气接触的零部件时 应进行脱脂 9 禁止用氧气进行试压 检漏和吹扫工作 10 进行化碱工作和用四氯化碳脱脂时 应戴防护眼镜的 面具和橡胶手套 避免被火碱烧伤 加强通风及戴防护面具 预防四氯化碳中毒 用汽油清洗应戴多层防护口罩及胶皮手套 工作完后 皮肤外露部分要及时用肥皂水清洗 11 放掉空分馏塔内液体时应认真 细致 避免冻伤 液 体流经管道及地段不得有油脂 此时厂房内禁止动火作业 12 分馏塔的加热气体 进口温度不准超过 70 13 低温阀门泄漏时 必须在结冻后处理 14 制氧站内和周围 20 米内严禁烟火 不准用火检查是否 漏气 并严防铁器撞击产生火花 15 站内消防器材应齐备 定期检查消防器材 16 站房内发生火灾等事故时 应立即进行抢救 同时应 保护现场 报告领导 17 非本站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厂房 外单位参观人员 需经有关部门批准 并有人陪同方可进入 三 氧压机 三 氧压机 1 操作氧压机的工作人员 必须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并检查蒸馏水 冷却阀 油面计 油表压力 旁通阀 送氧阀 等是否安全可靠 并盘车试验 每次盘车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并检查油压 机械转动是否正常 2 当机械运转正常后 可逐步关闭 级回路管上的旁 通阀 检查 级送氧阀要在全开位置 逐步关小 级放空阀 使压力逐步提高至正常规定 同时检查各级间压缩比正常 机 械运转正常后 关闭氧气放空阀 3 氧压机正常工作时 检查氧气压力和温度 各级经压缩 后的氧气压力和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值 工作时注意运转部位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 50 各级排气 温度不得高于 170 4 经常检查蒸馏水供给情况 注意调节冷却器内进水的经 常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值 经常排除油水分离器内的水 5 压力表 安全阀 温度计要定期校验 氧压机的压力表 禁止与空气压力表交换使用 6 曲轴箱内的油应保持足够的高度 不足时 应加够到油 面计的 1 2 高度处 7 油表压力为 294 49 千帕时 不许有油进入有氧气的地 方 要特别注意活塞杆与密封周的密封性 如发现氧气与油脂 接触 要及时进行脱脂工作 8 禁止无关人员出入氧压机房 室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取暖 并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 9 事故紧急停车 1 停止电动机 2 打开皿级放空阀 3 关闭氧气进口阀 4 关闭 级送氧阀 5 半小时后或根据情况停止供油供水 10 工作完毕后 切断电源 清理场地 四 气瓶间 四 气瓶间 1 操作人员必须树立高度责任感 严禁吸烟与带入火种 明火区应远离 10 米以上 禁止用油手及油手套开动阀门 2 气瓶间必须将各种气瓶按规定分开存放 氢 乙炔气瓶 禁止放在氧气瓶存贮间 充氧间或氧气站内 气瓶应直立放置 并标有明显标记 放置必须整齐 并设有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 防止发生滚动 存放区要留有适当宽度的通道 3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巡查压力表 气体管路 如发现不正 常时 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处理 并向有关人员报告 4 冬季气瓶出口处结冻时 只许用蒸气 热水加热溶解 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五 气瓶充氧工 五 气瓶充氧工 1 必须熟悉充装设备 工艺及安全操作规定 2 氧气瓶充装前应有专人检查 未经检查不准充气 检查 时 应按照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的规定 严格进行技术检验 充装前 还应化验鉴别瓶内气体成分 充装时 气体流速不宜 过快 防止气瓶过热 3 压力表 安全阀要定期校验 保持灵敏准确 检查漏气 应用肥皂水 禁止用火试验 4 气瓶温度不得超过 45 否则立即停止充氧 5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 禁止充装气体 1 瓶上沾有油脂 瓶嘴冻结 2 气瓶的漆色 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的 漆色 字样脱落 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 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 3 气瓶漏气 气阀不良及瓶内无余气 4 安全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