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商鞅变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商鞅变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商鞅变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商鞅变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1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 认识其特点 3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标要求 一 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 时代背景 春秋 前770 前476 战国 前475 前221 夏商西周周东周秦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时代特征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 战争频繁 诸侯争霸 大发展 经济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发展 一 时代背景 新的气象 必要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富国强兵 称霸天下 法家学说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根本原因 内在 直接 动力根本目的 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各国纷纷改革变法 大动荡 大变革 大发展时代的要求 管仲改革 改革赋税制度 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 履亩而税 BC594年 实质上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李悝变法 实行 尽地力之教 推行 平籴法 制定 法经 使魏国率先强盛 吴起变法 限制贵族权力 改变分封制 奖励军功 严格吏治 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齐国邹忌改革 赵国公孙连改革 韩国申不害改革等 都促进了政治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二 时代潮流 改革变法 可能性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战国形势图 三 秦国探索 变法图强 必要性与可能性 1 必要性 不利因素 2 可能性 具体背景 秦国落后于中原各国 秦国被排斥在各诸侯国会盟之外 秦国摆脱落后 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历史机遇 3 直接原因 商鞅来到秦国 秦孝公重用变法 废除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 2 严格户籍 实行什伍制度 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保证兵源 军事方面 二 改革的内容 商鞅其人 废井田开阡陌 经济方面 奖励耕织 承认土地私有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 探究 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 为什么 3 统一度量衡 积极 1 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消极 1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重农抑商 其深远影响有 商鞅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 1 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 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3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 4 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 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5 商品经济不发达 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1 建立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强化中央集权 2 什伍连坐制度 3 政治方面 3 轻罪重刑 加强管理 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焚烧诗书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4 思想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商鞅的 焚烧诗书 的认识 从当时来看 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 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 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 要排斥儒家 那么 焚烧诗书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从历史长河来看 焚烧诗书 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推行一夫一妻制 5 习俗方面 客观上改变了秦地的民风 先秦时期家庭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 收税 征兵 服徭役等都与此有关 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发展封建经济 富国强兵 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是实行最彻底 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变法的核心 农战 法治 三 商鞅变法的结果 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之死商鞅被害后 新法并未被废除 为什么 商鞅虽死 秦法犹存 1 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4 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3 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2 改革符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 成功 重要因素 商鞅变法究竟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呢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的话 假如当时的秦孝公还在世的话 他会后悔支持了商鞅变法吗 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商鞅变法 呢 原因是什么呢 角色体验 1 秦孝公时 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 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残伤民以峻刑 违背了 得人者兴 恃德者昌 等治国基本要领 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君之危若朝露 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2 西汉时 著名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 朱熹 秦国 风俗凋薄 号为虎狼 他俗致富而已 无教化仁爱之本 所以为可罪也 4 有些人认为 秦朝二世而亡的根子或许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种下了 七国之雄 秦为首强 皆赖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一位学者 我要把商鞅商鞅推为民族英雄 并记中华民族首功 肯定有人反对 但我还是要说 中华民族的统一 商鞅功不可磨 1 积极 2 消极 对秦国 对后世 p23 24 1 政治 沉重打击旧贵族 加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 经济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发展了地主经济 增强了国力 3 军事 壮大了军事力量 总之 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严刑峻法 轻罪重罚 连坐 文化专制重农抑商 四 影响 巩固练习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 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僇力本业 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 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 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实行什伍连坐制 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制 重农抑商 实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实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 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 史记 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 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 而有强国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从上述材料中 找出一句原话 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起来 商鞅变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改革者商鞅的结局是如何呢 商鞅虽死 秦法未亡 又说明了什么呢 通过学习了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你有什么认识 或者是感想呢 请把我的问题带走 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