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术措施_第1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术措施_第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术措施_第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术措施_第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 术措施术措施 1 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 1m 以上的混凝土结 构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 具有结构厚 体形大 混凝土数量 多 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期间 一方面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将 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 使结构件具有 热涨 的特性 另一方面混 凝土硬化时又具有 收缩 的特性 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直接破 坏混凝土结构 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因而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 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以控制混凝土硬化时的温度 保持混 凝土内部与外部的合理温差 使温度应力可控 避免混凝土出现 结构性裂缝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墩台身或基础等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 素引起的 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 收缩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越高 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选用的水泥品种不同 其干缩 收 缩的量也不同 2 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主要 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 过大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 浇筑后 水 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热 由于混凝土体积大 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 化热不易散发 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 而其表面则散热较 快 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 拉应力 此时 混凝龄期短 抗拉强度很低 当温差产生的表面 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 则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 缝 3 材料裂缝 材料裂缝表现为龟裂 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 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过多而引起的 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理论计算 工程实例 武汉市中环线南段 标段 号桥墩直径为 1 2m 混凝土及其原材料各种原始数据及参数为 一是 c30 混凝土采用 p s32 5 矿渣硅酸盐水泥 其配合比 为 水 水泥 砂 石子 粉煤灰 单位 kg 158 298 707 1204 68 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比 砂 石含水率分别为 3 0 混 凝土容重为 2 440kg m3 二是各种材料的温度及环境气温 水 18 砂 石子 23 水泥 25 粉煤灰 25 环境气温 20 3 1 混凝土温度计算 1 混凝土拌和温度计算 公式 t0 timici mici 可转换为 t0 0 9 mctc msts mgtg mftf 4 2tw mw psms pgmg c1 psmsts pgmgtg c2 psms pgmg 4 2mw 0 9 mc ms mg mf 式中 t0 为混凝土拌和温度 mw mc ms mg mf 水 水泥 砂 石子 粉煤灰单位用量 kg tw tc ts tg tf 水 水泥 砂 石子 煤灰的温度 ps pg 砂 石含水率 c1 c2 水的比热容 kj kg k 及溶解热 kj kg 当骨料温度 0 时 c1 4 2 c2 0 反之 c1 2 1 c2 335 本实例中的混凝土拌和温度为 t0 0 9 298 25 707 23 1204 23 68 25 4 2 18 158 707 3 4 2 3 707 23 4 2 158 0 9 298 707 1204 68 21 02 2 混凝土出机温度计算 按公式 t1 t0 0 16 t0 ti 式中 t1 混凝土出机温度 t0 混凝土拌和温度 ti 混凝土 搅拌棚内温度 本例中 t1 21 02 0 16 21 02 25 21 7 3 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 按公式 tj t1 n 0 032n t1 tq 式中 tj 混凝土浇筑温度 t1 混凝土出机温度 tq 混凝土运送 浇筑时环境气温 n 混凝土自开始运输 至浇筑完成时间 h n 混凝土运转次数 温度损失系数 h 本例中 若 n 取 1 3 n 取 1 取 0 25 则 tj 21 7 0 25 1 3 0 032 1 21 7 25 22 1 低于 30 3 2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 th w0 q0 c 式中 w0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kg m3 q0 每 公斤水泥的累积最终热量 kj kg c 混凝土的比热容取 0 97 kj kg k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 kg m3 th 298 334 0 97 2440 42 1 3 3 混凝土内部实际温 度计算 tm tj th 式中 tj 混凝土浇筑温度 th 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 温 降系数查建筑施工手册 若混凝土浇筑厚度 3 4m 则 3 取 0 704 7 取 0 685 14 取 0 527 21 取 0 328 本例中 tm 3 22 1 0 704 42 1 51 7 tm 7 22 1 0 685 42 1 50 9 tm 14 22 1 0 527 42 1 44 3 tm 21 22 1 0 328 42 1 35 9 3 4 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tb tq 4h h h t h2 式中 tb 龄期 时混凝土表 面温度 tq 龄期 时的大气温度 h 混凝土结构的计 算厚度 m 按公式 h h 2h 计算 h 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 m h 混 凝土结构的虚厚度 m h k k 计算折减系统取 0 666 混 凝土导热系数取 2 33w m k 模板及保温层传热系数 w m2 k 值按公式 1 i i 1 g 计算 i 模板及各种保温材 料厚度 m i 模板及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 m k g 空 气层传热系数可取 23w m2 k t 龄期 时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t tm tq 若保护层厚度取 0 04m 混凝土灌注高度为 7m 则 1 0 003 58 0 04 0 06 1 23 1 41h k 0 666 2 33 1 41 1 1h h 2h 7 0 2 1 1 9 2 m 若 tq 取 20 则 t 3 51 7 20 31 7 t 7 50 9 20 30 9 t 14 44 3 20 24 3 t 21 35 9 20 15 9 则 tb 3 20 4 1 1 9 2 1 1 31 7 9 22 33 3 tb 7 20 4 1 1 9 2 1 1 30 9 9 22 33 0 tb 14 20 4 1 1 9 2 1 1 24 3 9 22 30 2 tb 21 20 4 1 1 9 2 1 1 15 9 9 22 26 7 3 5 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计算 t s tm tb 本工程实例中 t 3 s 51 7 33 3 18 4 t 7 s 50 9 33 0 17 9 t 14 s 44 3 30 2 14 1 t 21 s 35 9 26 7 9 3 若不掺加粉煤灰 其它条件不变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相同 则该配合比设计为 水 水泥 砂 石子 单位 kg 158 351 707 1204 按上述步骤计算 各龄期混凝土内表温差为 t 3 s 22 1 t 7 s 21 5 t 14 s 16 0 t 21 s 11 2 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由于温差的作用 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计算可 以看出 可以采用掺加粉煤灰等有效方法 以降低混凝土硬化过 程中混凝土内表的温差 因而 在施工中采取适宜的措施 能够 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 1 降低水泥水化热 包括 混凝土的热量主要来自水泥水 化热 因而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较好 精 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 双掺 技术 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选用适宜的骨料 施工中根据现场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 级配 良好的粗骨料 选用中粗砂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并充分利用 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减少用水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 在 现场设专人进行塌落度的测量 将混凝土的塌落度始终控制在 设计范围内 一般以 7 9cm 为最佳 夏季施工时 在混凝土内 部预埋冷却水管 通循环冷却水 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冬季施工时 采用保温措施进行养护 如技术条件允许 可在混 凝土结构中掺加 10 15 的大石块 减少混凝土的用量 以达到 节省水泥和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2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包括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 择较适宜的气温 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 夏季可采用温度较 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 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块 同时对 骨料进行遮阳 洒水降温 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也采用遮阳保 护 洒水降温等措施 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 掺加相 应的缓凝型减水剂 在混凝土入模时 还可以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加 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3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包括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 做 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 以使混凝土缓缓降温 充分发挥其徐 变特性 减低温度应力 夏季应坚决避免曝晒 注意保湿 冬季 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 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变化 采取长时 间的养护 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 以延缓降温速度 延长降温时 间 充分发挥混凝土的 应力松弛效应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 可采用热敏温度计监测或专人多点监测 以随时掌握与控制混 凝土内的温度变化 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 25 以内 基面 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 20 以内 并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 措施 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 以有效控制有害裂 缝的出现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均匀上升 避免混凝土堆积高差过大 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 避免其 侧面长期暴露 4 改善约束条件 削减温度应力 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 垫层之间可设置滑动层 如技术条件许可 施工时宜采用刷热沥 青作为滑动层 以消除嵌固作用 释放约束应力 5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包括 控制集料含泥量 砂 石含泥量过大 不仅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而且降低混凝土的抗拉 强度 对混凝土的抗裂十分不利 因此在混凝土拌制时必须严 格控制砂 石的含泥量 将石子含泥量控制在 1 以下 中砂含泥 量控制在 2 以下 减少因砂 石含泥量过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 利影响 改善混凝土施工工艺 可采用二次投料法 二次振捣 法 浇筑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