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docx

A41+浅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2369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5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12-07 上传人:超****计 IP属地:浙江
3.6
积分
关 键 词:
a41 混凝土 冬季 冬天 冬日 施工 质量 控制 节制
资源描述:
A41+浅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a41,混凝土,冬季,冬天,冬日,施工,质量,控制,节制
内容简介:
1浅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第一章绪论.11.1 混凝土的概述.11.1.1 混凝土定义.11.1.2 混凝土的历史.21.1.3 混凝土的发展方向.21、高性能混凝土.2第二章 施工养护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2.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难题.22.2 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难题.32.3 材料预热法.32.4 蓄热保温法.32.5 构件外部加热法.32.6 蒸汽加热养护.42.7 掺防冻剂法.4第三章混凝土冬季施工原理和养护方法.53.1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一般原理.53.2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要求及需解决的问题.53.2.1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要求.53.2.2 冬季混凝土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63.4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具体工艺方法.7四 结论.10五参考文献.10摘要: 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气温寒冷,为了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需要在冬季进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山于过低的温度经常造成混凝土现浇构件的早期冻害,极大的降低了工程的女全性和耐久性,对混凝土工程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势在必行,这也是维持混凝土高强度和高性能的关键所在。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冬季施工的原理。本文通过讨论高性能混凝土的具体冬季施工工艺:调整配介比方法、蓄热法、外部加热法、抗冻外加剂法、暖棚法、综介蓄热法热模法,研究了冬季施工方法在具体工程的应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项目),给出了冬季施工工程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工程的组织设计方案,以详细实例对小同的施工工艺根据热工参数及设计方法小同,分别进行热工和耗能的计算。并且对冬季施工时的供水、供电、材料供应等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给相关工程的冬季施工方案设计和制定提供了理论参考。关键词:冬季施工; 工艺方法 ;混凝土第 1 章绪论1.1 混凝土的概述1.1.1 混凝土定义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与无机复合的)、水、粒状骨2料及其它外掺剂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性能的复合材料。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建筑材料,钢筋的比重大,不仅可以承受压力,也可以承受拉力;然而,它的造价高,保温性能很差。而混凝土的比重比较小,它能承受压力,但不能承受拉力,它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却不坚固。而钢筋混凝土的诞生,解决了这两者的缺陷问题,并且保留了它们原来的优点,使得钢筋混凝土成为现代建筑物建造的首选材料。1.1.2 混凝土的历史混凝土材料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最初使用的胶结材料是钻土、石膏、气硬性石灰,后来采用火山灰、水硬性石灰等。自 1824 年英国尼水匠阿斯谱丁(J. Aspdin)发明波特兰水泥后,制作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发生了贡的变化。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系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1.1.3 混凝土的发展方向1、高性能混凝土复合化是各种材料发展的主要途径,混凝土也不例外。近代的各种增强混凝土,掺加混合材与各种外加剂,都是用多种材料复合来改善性能,以达到增强、耐久、经济等目的。所以 80 年代开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名词来概括各种混凝土,是科学合理的。复合化带来的超叠加效应,更是高性能混凝土获得高性能的主因。高强化是百余年来的努力方向。自从 1824 年波特兰水泥问世,1850 年出现钢筋混凝土以来,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强度一直是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加之混凝土强度决定于密实性,后者与耐久性密切相关,因此高强度一直认为是优质混凝土的特征。随着强度与孔隙率关系和水灰比定则等的建立,长期以来,强度成为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和应用的首要性能指标,甚至唯一指标。现在 100MPa以上的超高强混凝土将大量用于结构工程,可见高强趋势是很明显的2)0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本不亚于强度和其它性能,不少混凝土建筑因材质劣化引起开裂破坏甚至崩塌,水工、海工建筑与桥梁尤为多见,因此早在 30 年代水工混凝土就要求同时按强度与耐久性来设计配合比,有些重要建筑物,如高层建筑、大跨桥梁、采油平台、压力容器等对耐久性有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安全。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和结构中混凝土均匀性要求的提高,工作性成为另一重要性能指标。此外,体积稳定性、变形、抗冲耐磨、疲劳、耐化学侵蚀等性能也受到重视。第二章 施工养护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养护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施工和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以上关于配合比的要求只是混凝土能否在工作期间表现出应有性能的前提,而施工养护则是混凝土能否体现高性能的关键。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技术现在己经比较成熟,主要技术难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施工混凝土。2.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难题随着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和高层建筑的兴建,除大坝、大型设备基础和桥梁3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外,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也被广泛使用。同时,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例如:上海杨浦大桥主塔基础承台为 47.2mx32.2mx5.Om,其混凝土方量近 7600m。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尤其是水利水电建设中,占重要地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所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每年就在 1 千万3 以上。伴随着大体积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性越来越引起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关注,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构件的安全,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而温度应力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温差、小温度应力以防止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出现温度裂缝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开展,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这两方面综合考虑,具体措施为 ,:1)从材料和设计方面着手,优化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掺加减水剂和外掺料(如粉煤灰)、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减少总降温差、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在当前实际应用中,总是尽可能地降低水泥的用量,主要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得以实现:(1)采用化学外加剂( 减水剂、超塑剂、引气剂等等 ),采用这些外加剂的目的是在保证所需的工作性和预先确定的水胶比的同时,减少了水泥浆的用量。(2)采用矿物掺和料取代水泥,其中优质粉煤灰不仅需水性小,有减水作用,可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还可减小混凝土的自生体积收缩,有的还略有膨胀,有利于防裂(3)采用大粒径集料,尽可能用粒径较大的、颗粒形状和级配好的粗集料。因为粒径越大,骨料的孔隙率及表面积就越小,混凝土的水泥浆及水泥用量就越小。同时,用砂量不宜多,最好用级配好的且无粘土的砂。(4)采用低流动性混凝土,只要施工技术允许,尽量用低坍落度混凝土,低坍落度混凝土用水量少,有利于降低温度、减少干缩。2)从施工方面着手,降低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降温速度、减小基础温差、内外温差、避免表面温度骤降。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常用的方法有:1 尽可能考虑在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2 降低材料温度;3 加冰拌和;4 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尽量避免吸收外温。5 从养护方面着手,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并减少收缩。若混凝土暴露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而同时还有较高的表面温度时会加剧早期裂缝产生的趋势,同样干缩也对表面裂缝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早期养护对混凝土的抗裂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须采用以下的养护措施:1 控制拆模时间,混凝土表面开裂的关键阶段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后的内,因此在此时进行拆模是非常危险的;2 当混凝土暴露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中时,应对混凝土进行表面绝热保温,要注意保温层的分层设置并且做到能逐层撤去;3 向混凝土表面洒水或采用密封剂来避免干缩的影响;(4)夏季施工时还应避免阳光直射 t, ”。42.2 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难题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稳定低于 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如果不能采取合理的冬季施工措施,将会导致冻融现象的发生,早期冻害会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幅度,并且对混凝土后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冬季施工措施的采取事在必行.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根据自身温度不同大致分为三类:负温混凝土、冷混凝土和早强混凝土。负温混凝土可在正、负温两种温度条件下水化,并且在负温条件下表现出其特殊的凝结硬化特性。负温下强度持续增长,一般 28d 强度增长率达到标准养护强度的 40-50%,并且转入正温条件养护后不改变物理力学性能固有的本构关系 在北方寒冷地区进行混凝土施工,如果使混凝土完全不受冻,将增加大量的保温材料,同时必须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保证混凝土不受冻,而且施工工期拖长。试验和研究实践证实,混凝土在受冻前只要达到一定强度,而对后期各种性能影响不大,能满足设计强度和使用要求。所以对混凝土冬季施工,提出了允许受冻临界强度概念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是指新浇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某一个初始强度值,然后遭到冻结,当恢复正温养护后,混凝土强度仍可继续增长,经 28d 标准养护后,其后期强度可达设计标准值的 95%以上,这一受冻前的初始强度叫做混凝土早期受冻的允许受冻临界强度。不同混凝土临界强度的确定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混凝土冬季施工过程中,国内经常使用的有下列几种施工方法2.3 材料预热法把砂子及拌合水预先加热,再取拌合混凝土。骨料加热可以通过蒸汽,也可以用铁板加热。但是加热水和砂子时温度应有所限制,一般应以混凝土出仓温度为 15-20为准。温度过高时水泥会出现假凝现象。一般当气温在 0左右时,可以只加热水,而不加热砂子。2.4 蓄热保温法蓄热保温法的主要做法是用覆盖物来保持混凝土入模温度和由水化热产生的温度不易散去,并避免受外界自然低温的侵袭。蓄热保温措施是现阶段混凝土冬季施工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即简单易行又成本低廉。一般的覆盖材料为岩棉被、塑料膜等。在远离其它建筑物及生活区以外的地方可以考虑用草帘、草袋、锯末、稻壳等,主要是防止引起火灾。2.5 构件外部加热法热源有蒸汽加热、暖棚法(空气加热法) 、电热、红外加热等。常用的有暖棚法和蒸汽加热养护。C)暖棚法在施工现场搭建保温加热暖棚,使混凝土浇筑、养护在棚内正温下进行,给混凝土制造一个正温环境来施工的方法。实践经验说明,暖棚虽然是临时施工设施,但实际上,在冬季施工中无论是花费的劳动力、消耗的材料、使用的设备、占用的时间都是比较大的。2.6 蒸汽加热养护蒸汽法养护时利用蒸汽直接或间接养护新浇筑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周围造成湿热环境,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方法。这种方法加热比较均匀,不会引5起火灾。混凝土采用蒸汽加热养护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以及所加掺合料的种类。2.7 掺防冻剂法在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诸多方法中,采用外加剂是比较简单而经济的方法。近年来已在冬季施工中被广泛的采用。相比电热法、蒸汽法、暖棚法、远红外线等加热措施法,设备投资、能源消耗、设备维修都可省去,也可以节约冬季施工费用。以上四种冬季施工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经常使用的有掺外加剂及综合蓄热法共同使用第三章混凝土冬季施工原理和养护方法3.1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一般原理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 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变为固相( 冰)。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 9%,同时产生很大的冰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早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试验研究还表明,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愈长,强度损失愈小混凝土化冻后(即处在正常温度条件下) 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如达到 28d 强度的 35%)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zs70由此可见,混凝土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一般称临界强度,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临界强度,各国规定取值不等,我国规定为不低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30%3.2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要求及需解决的问题3.2.1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要求l、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混凝土采用蓄热并掺外加剂、上部覆盖的方法养护,同时搭设挡风墙围护,覆盖采用铺一层聚氯乙烯薄膜保湿,然后覆盖棉毡和草6袋保温。2、在冬期施工开始之前,在基坑或基槽主风向采用搭设挡风墙,可采用钢管脚手架和篷布搭设,搭设挡风墙时要注意基坑、基槽与挡风墙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同时要注意围护严密、不透风,并绑扎牢固。3、对材料的要求 1)水泥使用前要运入暖棚内存放。2)混凝土组成材料加热温度要根据需要混凝土拌合物的最终温度按计算确定,混凝土的温度要控制在 35以内,冬季施工期间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I cm 的冻块,不得使用冻灰膏、冻灰浆。3)组成材料要优先考虑加热水,(加热方法由商品混凝土站统一考虑)当水加热达不到要求温度时,考虑对砂石加热,当石子干燥无冻块时,可只加热砂子。拌合水加热 X800C,骨料加热60 0C。冬施期间对原材料加热温度应予以控制,(4)采用蓄热法和综合蓄热法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水灰比应控制在 0.6 以下。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尽量选在上午 9: 00 以后,下午6: 00 以前气温较高的时间,浇筑完毕要及时覆盖保温。(5)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应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一定量的化学外加剂,如调节混凝土凝结、硬化性能的早强剂;改善混凝土抗冻的防冻剂等。4,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X301(1)搅拌时要先投入砂石和水拌合,然后再投入水泥拌合,不得将水泥与热水直接搅拌,以免产生假凝。搅拌时间比常温季节延长 50,严禁将带有冻团和冰雪的砂石装入搅拌机内。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混凝土搅拌运输冬施要求按照规范规定来控制。(2)严寒季节浇筑混凝土要对运输机具进行适当的护盖保温,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和装卸次数,浇筑时要快浇快盖,工作面尽量缩小,以减少热损失。随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温度计测温。(3)混凝土浇筑后要随时测量入模温度,并及时做好保湿保温覆盖,先覆盖一层塑料布来保湿,然后再覆盖一层棉毡或草袋来保温,各层要相互搭盖严密,敷设后要注意防潮和防止透风。(4)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强度的 3)%,采用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强度的 40%,而且不得低于SMPa,为此混凝土在受冻前至少要在正温下养护 5 昼夜以上。3.2.2 冬季混凝土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当混凝土达到自身的抗冻临界强度以后遭受低温冻害作用,最终的 28d 标准强度相对没有遭受冻害的混凝土不会产生明显的降低,所以能够达到临界强度时间确定是个关键问题,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须大于该时间才行。同时还要考虑冬季施工的造价问题,养护时间长,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是有好处的,但是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可知:产出与投入的比例过小,不够经济,与节能减排和投资控制不利。所以应该选择最短的养护龄期。2、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7早期冻害的防治是混凝土冬季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使混凝土在低温下保持水化作用,简单的方法就是蓄热和防护,在临界强度到达之前避免混凝土冻害的发生。3、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试验表明混凝土早期一次受冻和反复冻融对于后期强度和耐久性都有较大的影响,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指标都有大幅度的降低,做好冬季施工工程的养护至关重要。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况),工期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早强剂、减水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价格,热源的条件等,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3.4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具体工艺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工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几种方法:2.3.I 调整配合比方法I、使用硅酸盐早强混凝土口I)工艺特点(1)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 3d 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 7d 的强度,效果较明显。(2)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3)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4)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 2%)和 MS-F 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 5%)。(5)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骨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在 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浇注以后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做构件表面的防护。2、使用硫铝酸盐早强混凝土1)工艺特点硫铝酸盐早强水泥是以石灰石矾土和二水石膏为主要原料,经过锻烧所得无水硫铝酸钙和 p 型硅酸二钙为主要成分的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一种水泥。其特点是: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低温性能好,干燥收缩小,在潮湿环境中具有微膨胀性,早期液相碱度较低,钢筋有轻微锈蚀,耐热性能较差硫铝酸盐早强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常温条件下 3d 的抗压强度即可达到30MPa。在负温条件下施工时,通过将拌合水加热,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入模温度,浇筑后覆盖保温,必要时可以适当加热,使浇注初期保持正温养护,在拌和物中加入适当外加剂,在短期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82)适用范围在常温下施工可以用于抢修抢建和接缝堵漏工程。在冬季施工中可以应用于+5-15的气温下,应用于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工程。由于钙矾石在高温下转化为单硫型硫铝酸钙,所以硫铝酸盐水泥不能用于使用温度高于 100的部位和具有防火要求的部位。对于抗冻融要求较高的工程,应首先做系统试验后再使用。在冬季施工中也不使用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3.蓄热法I、工艺特点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 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 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此法工艺简单,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蓄热法具有经济简便节能等优点,混凝土在较低的温度下硬化,其最终强度损失少,耐久性能较高,可以获得较优质量的制品。但使用蓄热法施工强度增长较慢,因此易于选用强度较高水化热较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同时选用导热系数小廉价耐用的保温材料。保温层敷设后要特别注意防潮和防止透风,对于构件的边棱段部和凸角要特别加强保温,新浇筑混凝土和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连接处为了避免热传导损失,必要时应采取局部加热措施。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气温-IO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当大气温度不太低或者结构表面系数较小时,应该优先选用蓄热法施工。2.2.3 抗冻外加剂法1、外加剂在冬季施工混凝土中的作用外加剂在冬季施工混凝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提高早期强度。掺入防冻剂后可在规定的施工环境温度下最大限度的提高早期强度。利用防冻剂中的早强和减水成分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尽快提高,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或者超过了临界强度之后,就不会发生冻害了。2)防治混凝土受冻破坏。防冻剂中的有效组分之一是降低冰点的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尽可能低的温度下结冰,防止水分冻结而产生的冻涨力破坏混凝土结构。它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干扰冰晶的生长发生变异,从而减少了冻涨力。同时保证了一部分不结冰的水分,以维持水化反映的进行,保证了负温下混凝土强度的增长。2、适用冬季施工外加剂种类 根据外加剂在冬季施工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加入:引气剂、引气减水剂、高性能 AE 减水剂、防冻剂或者早强防冻剂、微细矿物外加剂。1)根据日平均气温的不同可以加入的抗冻剂分为:早强型和防冻型两大类。早强型防冻剂主要原理是短时间之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避免冻害的发生概率。对最低气温不超过一 to地区来讲,日均气温在 0上下浮动。而实际施工中如果按照日最低气温来配制负温防冻剂是偏于安全的。混凝土在浇筑后如9无遮挡或者覆盖很快自身温度将和气温取得一致。而一般混凝土在浇注以后会使用塑料或者草袋等覆盖,此时混凝土内部温度高于气温。如果在气温最高的白天浇注,则混凝土内部温度就可能保持在 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会很快达到临界强度而不至于发生冻害。因此在最低气温不低于一 10时只需添加早强型防冻剂。早强型防冻剂不同于早强剂,早强剂只需考虑提高早期强度,早强型防冻剂而需要综合考虑提高早期强度和降低灾害的发生的可能性。除了提高早期强度外还要减水来降低水灰比、及时的引气,这样来减小冻涨破坏的内因。早强型防冻剂可以考虑不必加入太多的防冻组分,尽量使防冻剂的成分低些,不但经济合算,对与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好处。过去一些看法认为防冻剂本身使用温度越低越好,不同的负温下使用,只要调整掺量不必改变剂型。这种看法看似简单,但在技术上不够合理。因为在防冻剂中有些组分不随温度而改变,如减水、早强、引气等组分,有些是随着温度而变的,如防冻组分等,一剂多用会不经济也不合理。国内研究资料显示,在华北地区以及气温类似的地区使用早强型防冻剂可以满足冬季施工对临界强度的要求。(2)防冻型防冻剂对于日均气温在一 15以下的地区,我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及新疆、青海北部。在这些地区由于气温很低,混凝土浇注后即使入模温度很高,但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很大,混凝土在简单覆盖的情况下还是会很快降低到 0以下,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到一 S以下时,存在于混凝土内部未水化的游离水及毛细水就开始结冰,水分结冰后水化作用将很快停止,防冻型防冻剂的目的就是要使混凝土内部保持足够的液相,使水化反映继续进行。防冻组分是以降低液相中的冰点为目的的一些纯化学物质。为保持在规定的负温下仍然有足够的液相就必须保证防冻成分有一定的浓度,或者说足够的掺量。为此这些物质在防冻剂中占有足够的比例,这种比例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负温越低掺量越大。防冻型防冻剂也需要掺入早强、减水、引气等组分,这些外加剂的比例只与水泥质量有关,而与温度关系较小。2)根据防冻剂组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型防冻剂和复合型防冻剂。单一型防冻剂只是以早强或者防冻为单一目的的防冻剂,组成成分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功能类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A41+浅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23693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