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中册-课件-第13-1章-框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混凝土结构中册-课件-第13-1章-框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混凝土结构中册-课件-第13-1章-框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混凝土结构中册-课件-第13-1章-框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4页
混凝土结构中册-课件-第13-1章-框架结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 1章多层框架结构 1 第一节概述一 建筑结构类型结构按其采用的主要材料划分为下列类型 木结构 钢结构 混凝土结构 RC PC 砌体结构 组合结构 两种不同材料组成 二 混凝土结构体系 按主要构件的组成方式分 框架结构55m 剪力墙结构120m 框架 剪力墙结构120m 筒体结构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规 JGJ3 2002 J186 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建筑 称为高层建筑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大致范围 多层建筑 2 8 10 层 高层建筑 8 10 层 习惯上 对其中8 10 18层的建筑又称为小髙层建筑 18 40层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40层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多层及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框架 筒体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 立面处理容易 可适应不同房屋造型 但侧移刚度相对较小 房屋高度不宜过高 3 世界400米以上9大高楼1 迪拜哈利法塔 阿联酋的哈利法塔已于2010年1月4日竣工 它的高度达到828米 2 台北101大厦 总高度508米 中国第一高楼3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设计建筑高度492米 已于08年竣工 4 吉隆坡双塔大楼 2栋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 高451 9米 共88层 5 南京绿地广场 紫峰大厦 高450米 89层6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位于美国芝加哥 主体高442米 108层 7 上海金茂大厦 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 高420 5米 88层 8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位于香港中环 高420米 共88层 为香港最高建筑物 9 广州珠江新城双塔之西塔 设计高度为432米 预计2009年竣工 4 高度 美国KVLY电视塔高628 8米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553 3米 层数 西尔斯大楼 110层 纽约世贸中心 110层 混凝土结构 台北101屋顶 449 2米 迪拜塔828米 162层砼结构 601 0米 建筑师 阿德里安 史密斯承包商 南通六建建设集团三星工程 BESIXArabtec动土 2004年9月21日竣工 2010年1月4日 比较 5 台北101508米 6 吉隆坡石油双塔佩重纳斯大厦 高度452米 7 西尔斯大厦 高度443米 位于芝加哥 8 上海金茂大厦420米 9 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高度417米 位于纽约 10 中国银行大厦 高度369米 位于香港 1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原方案460米 高94层新方案改为492米 101层 12 韩国釜山 国际商务中 IBC 560米高 拟建 13 东方之门 总高278米 14 环球188总高282米 15 三 多层建筑的结构选型 包括材料和体系的选型 混凝土框架结构 砌体结构 8层 24m 钢框架结构 第二节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一 定义及特点 定义 框架结构就是由梁柱以刚接相连接成的结构体系 优点 建筑平面灵活 形成较大空间 缺点 侧向刚度较小 水平位移较大 建筑高度受限制 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 功能 作为主要承重体系 承受竖向 水平荷载 16 17 二 框架结构的分类及组成1 按施工方式分类 1 全现浇 梁 柱 楼板均为现浇 2 半现浇 梁 柱现浇 楼板预制 3 装配式 梁 柱 楼板均为预制 梁柱钢板焊接拼装而成 4 装配整体式 梁 柱 楼板均为预制 但梁柱节点区焊接或绑扎钢筋 浇筑节点区混凝土 5 预应力框架 大跨度12 30m注 半现浇 装配式及装配整体式抗震性能差 在许多地区已经禁用 目前大多采用现浇式混凝土框架 18 2 按几何形式分类 规则 非规则框架梁宜拉通 对直 框架柱宜纵横对齐 上下对中 梁柱轴线宜在同一个竖向平面内 3 楼盖体系 1 现浇RC楼盖 单向板 双向板 井字梁 2 装配式RC楼盖 慎用 3 现浇PC楼盖 19 4 墙体 填充墙 围护墙 非承重墙 1 禁用粘土实心砖 提倡采用轻质墙体 如空心砖 多孔砖 轻质砌块 2 与梁 柱连接 墙与柱之间通过钢筋柔性连接 形成有侧移框架 为了保证墙体自身的刚度与稳定 超过一定长度 高度设置圈梁 构造柱 三 框架结构布置1 柱网布置柱网 轴线 网格 交点 柱 框架梁 非框架梁 布置原则 1 宜规则 对称 整齐 2 应满足生产工艺和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布置的形式有 旅馆 办公楼满足建筑平面布置要求的常用两种柱网布置方案 20 3 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柱网布置时 应使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均匀合理 各构件材料强度均能充分利用 4 柱网布置应方便施工 21 2 承重框架的布置 1 框架结构中的梁系 框架梁 即两端均与柱相连接 框架方向的梁 有横向 纵向框架梁 非框架梁 次梁 井式梁 悬挑梁 2 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 横向框架承重 纵向框架承重 纵横向框架承重 3 变形缝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22 变形缝 伸缩缝 防止长度过大的建筑物 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引起开裂等 伸缩缝最大间距 m 对于高度较小 屋面隔热差 干热高温 滑模施工的SW 应减小 对于采用后浇带 采用预加应力可适当增加 23 沉降缝 当上部荷载及地质条件不均匀时 应设置以防止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宽度 50mm 并满足抗震缝要求 24 防震缝 当结构的平面 高度 刚度 质量分布不同时 应设置防震缝 地震区的变形缝均需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70mm 25 3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1 梁截面形状 2 梁柱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一般尺寸 h 1 8 1 12 L L为梁的跨度 悬臂梁 h 1 6 1 8 L h不宜大于净跨的四分之一 截面宽度 b 1 2 1 3 h 且不宜小于0 5柱宽 且不应小于250mm 26 当采用扁梁时 h 1 15 1 18 L当采用迭合梁时 后浇部分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20毫米 柱截面尺寸柱截面高度h 1 15 1 20 H H为层高 柱截面宽度b 1 2 3 h h 1 8 1 12 L应注意的问题 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宽度不宜小于350mm 27 柱轴压比限值 轴压比的概念 柱的轴压比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 柱轴压力 A 柱的全截面面积 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宽度不宜小于350mm 28 第三节框架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一 概述1 内力计算方法精确法 位移法 力法 力矩分配法 迭代法近似法 分层法 反弯点法 D值法 2 电算 基于结构力学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编制电算程序 由计算机直接求出结构的变形 内力 以至各截面的配筋 PK PM系列 TBSA系列 空间结构分析法2 手算与电算的关系 简化成平面结构分析 1 手算 1 从自然规律看 工程电算不能全部取代手算 电脑不能取代人脑 机器人不能取代自然人 2 从学习规律看 三大力学 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分析手段 3 从电算程序看 偏重于显示输入与输出 即建模和配筋等结果 中间过程是 暗箱操作 必须由经过人工校核 29 3 多层框架结构近似计算的基本假定 1 平面结构假定 即忽略框架之间的空间联系 从纵向和横向选取若干榀典型的平面框架计算 竖向荷载和风荷载按受荷面积分配 适用于多层 非抗震计算 不宜用于抗震 2 楼层结构平面内绝对刚性假定 即忽略楼层结构的轴向变形 3 忽略结构扭转 由以上可知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各榀框架作刚体平动 楼层标高处水平位移相等 30 二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一 计算单元 从纵 横向选取若干榀典型的平面框架 框架结构的空间形式平面形式 如图 31 2 节点的简化 如图所示 刚接节点 如现浇式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铰接节点 如装配式框架结构 二 计算模型1 支座的简化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时 柱底与基础简化为刚接 即固定支座 32 3 杆件的简化杆件按其轴线简化为直线 轴线取决于平面柱网 注意 1 轴线不一定与柱截面形心线重合 2 上下柱截面尺寸变化时 柱一般以最小截面的形心线来表示 3 上下柱截面尺寸变化时 会产生偏心 33 4 跨度与层高的确定 1 框架梁的跨度取柱的轴线距离L 2 框架结构的层高 即结构层高 底层 基础顶面至二层框架梁顶的高度H1中间层 相邻层框架梁顶的距离H2 5 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近似值 34 6 其它简化跨度相差不超过10 时 按等跨计算内力 屋面斜梁坡度不超过1 8时 按水平梁计算 35 三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1 基本假定 1 忽略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位移 即近似按无侧移框架进行分析 2 忽略本层竖向荷载对其它层的影响 即只计算竖向荷载在本层梁及与之相连的柱中产生的弯矩和剪力 2 计算简图及简化依据 分层 根据假定 2 分别分析后迭加 36 37 3 计算方法和分析步骤 1 把框架分层 根据假定 1 各层开口框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内力 由于实际结构各柱柱端有转角 分析中为固端 进行修正 除底层柱外 其它各层柱 柱的线刚度 0 9 柱的弯矩传递系数为1 3 2 各层梁的弯矩按计算结果取 3 各柱的柱端弯矩为本层两次计算结果之和 4 迭和为整个框架弯矩图 若节点不平衡弯矩较大 可作二次分配 5 由弯矩图 根据杆件平衡计算剪力图 6 由轴力图 根据节点平衡计算轴力图 计算梁的固端弯矩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注意修正 和各杆件的刚度分配系数 对各节点逐个进行以下分析 放松节点不平衡弯矩 分配于各杆件近端 向杆件远端传递 传递系数 1 2 1 3 38 分层法作业 某两层三跨框架 i边梁 15 0 10 4Eci中梁 13 6 10 4Eci柱 13 6 10 4EcMab Mba Mcd Mdc 70 92kN mMbc Mcb 5 94kN m试求出该两层框架的梁柱弯矩 39 附 竖向荷载下的弯矩二次分配法是一种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一种近似方法 假定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值对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有影响 对其余各杆件的影响忽略不计 先对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一次分配 并向远端传递 传递系数为1 2 在将传递弯矩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 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结束 40 四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和D值法风或地震对框架结构的水平作用 简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的水平集中力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和变形的特点 1 各层梁柱的弯矩图均呈斜直线 均有一个反弯点 即M 0的点 2 同一楼层的各柱具有相同的层间侧移 u 各节点均有转角 依据 多层框架结构近似计算的基本假定 2 3 3 柱中任一截面的剪力均相同为V V 反弯点高度h柱端弯矩节点平衡梁端弯矩 41 一 反弯点法使用条件 结构比较均匀 层数不多 竖向荷载较大 且ib ic 3的框架结构 1 基本假定 1 在剪力分配时 认为梁柱线刚度之比ib ic 即梁对柱的约束为刚性约束 柱上下两端无转角 2 假定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上下两端的转角相同 近似认为底层柱的反弯点在2h 3处 其它各层柱的反弯点在h 2处 3 不考虑梁的轴向变形 同一层各节点的水平位移相等 42 2 同层柱的剪力分配柱的侧移刚度 定义 第i层的总剪力 h 1 ic A B 43 4 框架梁柱内力计算柱的内力根据柱间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确定 梁端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出 1 柱端弯矩 2 梁端弯矩 3 梁端剪力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出 44 4 柱的轴力结点左右梁端剪力之和求出 5 反弯点法的计算带来的误差 a 在高层或抗震设计中 ib可能小于ic 即梁对柱的约束应为弹性约束 所以柱的抗侧刚度不能由求得 b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45 二 改进反弯点法 D值法 对反弯点法进行两点改进 柱的侧移刚度和柱反弯点的位置 1 D值法的柱抗侧刚度D D值法的假定 a 上下相邻柱的线刚度均为ic b 上下相邻柱的层间侧移均为 u c 上下左右相邻节点的转角均为 由节点弯矩平衡条件得到 式中 K按上下左右梁柱的线刚度查表计算 46 2 D值法的柱反弯点高度yhy 反弯点高度系数 取决于结构总层数 本层位 梁柱线刚度 层高及水平荷载形式等 y y0 y1 y2 y3式中 y0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取决于结构总层数 该柱所在的层次 梁柱线刚度之比 水平荷载的形式 均布 倒三角形 y1 取决于上下层横梁线刚度之比 查教材附表y2 y3 取决于上下层的层高变化 查教材附表 故反弯点高度 47 3 D值法的计算程序 计算各柱的抗侧刚度Djk 第j层第k柱的抗侧刚度 计算各柱的剪力Vjk 式中 第j层共m个柱的抗侧刚度之和Vjk 第j层第k柱所承受的剪力Vj 水平作用力在第j层产生的层间总剪力 Vj Fn Fn 1 FjF 作用在各楼层的水平力 计算柱反弯点高度yh 计算柱端弯矩 由节点弯矩平衡条件计算梁端弯矩 取梁脱离体计算梁端剪力 再由梁端剪力计算柱内轴力 48 4 框架结构侧移近似计算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总体剪切变形和总体弯曲变形两部分组成 总体剪切变形 总体弯曲变形 49 总体剪切变形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框架变形 由于它的侧移曲线和悬臂梁的剪切变形曲线曲线相似 称为剪切变形 总体弯曲变形是由框架两侧柱的轴向变形导致的框架变形 它的侧移曲线与悬臂梁的弯曲变形相似 称为弯曲变形 对于层数不多的框架结构 只考虑剪切变形 对于较高的框架 H 50米 或较柔的框架 H B 4 考虑框架的弯曲变形 1 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 第i层的层间相对侧移 框架顶点位移 50 2 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轴力是使柱产生轴向变形 两边受力较大 中柱受力较小 可以忽略不计 边柱产生的轴力为框架顶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为 51 第四节内力组合一 控制截面梁 左右梁端 跨中截面 柱 上下柱端 二 最不利内力组合1 梁端截面 Mmax Mmax Vmax2 梁跨中截面 Mmax3 柱端截面 M max及相应的N V Nmax及相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