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储油罐罐顶结构及防雷安全措简述储油罐罐顶结构及防雷安全措 施原理施原理 根据储油罐罐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顶和活动油罐两类 固定顶油罐包括桁架锥顶罐 拱顶油罐 活动顶油罐则包括无 力矩油罐 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 1 桁架式锥顶罐 其罐顶结构呈圆锥形 过去曾在我 国大量建造 由于其结构较复杂 备料 施工均不方便 耗钢 多 且耐压低 现已很少再建 2 无力矩顶油罐 其顶部结构呈扁人形 中间由立柱 支撑 因其顶部易积水而腐蚀 操作使用不太安全 目前亦已 不再建造 3 拱顶油罐 罐顶为球缺形 球缺半径一般为油罐直 径的 1 2 倍 拱顶本身是承重构件 有较大的刚性 还能承受 较高的内压 有利于降低蒸发损耗 拱顶罐的设计一般为 正 压 1 96kpa 负压 0 49kpa 4 外 浮顶油罐 浮顶 又名外浮顶 油罐主要有 一个浮盘覆盖在油面上 并随着油面的升降而升降 由于浮盘 与油面间几乎不存在气体空间 因此可以大大减油品蒸发损耗 还可提高储油的安全性 由于该类罐易受尘埃 雨水积聚 甚 至污染油品 故常用以储存原油 5 浮顶油罐 由于它有固定顶盖的遮挡 浮盘上不会 积聚雨水 而且可以避免尘埃 风沙对油品的污染 由于内浮 顶油罐具有拱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的优点 因而广泛用来储存汽 油 煤油 溶剂汽油 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等 储油罐防雷安全措施原理如下 a 防雷设备避雷针 避雷针下端的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 该引下线如采用圆钢 直径不得小于 8 mm 如采用扁钢 厚度 不得小于 4 mm 截面积不得小于 48 mm2 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10 b 单避雷针保护范围 从针的顶点向下作 45 的斜线 构成 椎形保护空间的上部 45 的斜线在 0 5h 处转折 与地面上距针 底各方向 1 5h 处相连接 h 表示避雷针的高度 m 其转折点 以下的斜线 即构成保护空间的下半部 如果用公式表达 则避 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r 1 5h m 在储油罐保护高度 hx 23 5m 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rx 按下式计算 当 hx 0 5h 时 rx h hx p 当 hx 0 5h 时 rx 1 5h 2hx p 式中 p 高度影响系数 当 h30m p 1 当 30m h120m p 5 5 h c 对直击雷防护 当很大的雷电流通过接地线引至接地装 置泄入大地时 在避雷针上将形成极高的电位 放电过程可能产 生反击电压或跨步电压 对于反击电压的防止 是降低接地电 阻和保证避雷针与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其空间距离不应小 于 5 m d 避雷针安装在罐区周边 且高于罐高 2 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石中转运输合同协议
- 装备振动信号处理方法-全面剖析
- DevOps工具链与Java框架协同-全面剖析
- 汽车销售策略优化-全面剖析
- 人工智能辅助视网膜下脓肿诊断技术-全面剖析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经济影响研究-全面剖析
-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3文言文断句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 高效动态调试方法-全面剖析
- 生物基纤维合成研究-全面剖析
- 面向未来的区块链视频分享平台发展趋势-全面剖析
- GB/T 44275.2-202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开放技术字典及其在主数据中的应用第2部分:术语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Vue.js前端开发实战(第2版) 课件 第2章 Vue.js开发基础
- 异面直线 高一下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笔墨时空-解读中国书法文化基因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GLB-2防孤岛保护装置试验报告
- 的沟通技巧评估表
- 职场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 卵巢囊肿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两癌筛查的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