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控交换技术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 1 电信网交换技术分为哪几种基本技术 各有和特点 电信网交换技术分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的特点如下 通信过程需要经过呼叫 连接建立 信息传输 连接释放过程 信息的传输时延小 传输延时固定不变 信息在通路中 为透明 传输 交换机对信息不储存 不分析 不处理 而是原封不动 地传送 交换机处理的开销少 信息传输的效率较高 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 电路利用效率低 由于存在呼叫建立连接和连接释放过程 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 当通信时间较短时 网 络利用率低 存在呼损 即可能出现由于被叫方忙或通信网络负担过重而呼叫不同的情况 要求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速率 编码格式 同步方式 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也 就限制了不同速率 不同编码格式 不同通信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 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特点如下 发送终端将要发送的报文划分成多个较短的 格式化的分组 然后接入网络节点 交换 机 或路由器 采用存储 转发方式传输 每个分组含有目的地址 分组序列号 协议 信息等 网络节点将分组逐步地发送到接收终端 数据报方式中分组交换机对每个分组独 立地寻找路径 一份报文中的多个分组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 因而需要在目的 地对分组重新排序 还原成报文 虚电路方式中 用户在开始传输数据前 通过网络建立 逻辑连接 虚电路 而不是物理连接 一旦连接建立 用户发送以分组为单元的数据 将 顺序通过连接的路径 经网路到达目的地 由于各分组在网络中是按规定的路径和发送的 顺序传输的 因而不需要在目的地重新对分组排序 通信完成后 用户就立即释放连接 分组交换网络能在不同速率 不同编码方式 不同协议的数据终端之间提供灵活的通信 环境 网络负荷较轻时 信息传输延时较小 时延变化范围不大 能够较好的满足计算机通信 的要求 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实现资源共享 线路利用率高 可靠性高 分组传输可以在传输链路的节点中分段进行差错校验 使得信息在分组交换 网中传输的差错率大为降低 由于分组通信的路由是可变的 当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时 分 组可主动避开故障点 故分组通信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相比 传输效率较低 因为对报文进行分组 对每个分组要附加目 的地址 分组编号 校验码段 附加控制信息的 等 这样发送的数据除了有效数据 还 要有附加的分组控制信息 造成传输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复杂 分组交换机对各种类型的分组进行分析处理 为分组选择路由 为用户 提供速率 编码方式和通信协议的变换 为网络维护提供必要的信息 要求交换机有较高 的处理能力 时延较大 2 面向连接网络和无连接网络之间的差别为 面向连接的网络对每次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 传输信息 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而无连 接网络并不为每次通信过程建立连接和拆除连接 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每个呼叫选路 一旦确定连接建立 路由中各节 点需要为接下来进行的通信维持连接状态 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传送的分 组独立选路 但节点不需维持连接状态 用户信息量较大时 面向连接方式通信效率高 反之 使用无连接方式要好一些 3 ATM 交换技术是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技术 在用户发送信息前 需要先建立连接 在 传输信息 然后拆除连接 与电路交换方式类似 其连接不是物理连接 而是一种虚连接 采用固定长度的信源作为复用 传输和交换的基本单元 信源实际上就是长度很短的分组 只有 53 个字节 其中前 5 个字节称为信头 其余 48 字节为净载荷 采用很短的信元可以 减小节点的缓冲器容量及排队延时和时延抖动 同时有利于简化交换控制和缓冲管理 ATM 支持语音 数据 图像等各种低速和高速业务 ATM 采用的是异步时分交换技术 而电路交换机采用的是同步时分交换技术 4 电路交换的发展有机电式交换机 模拟程控交换机 数字程控交换的三个发展阶段 数 字程控电路交换采用同步时分交换技术传输语音 对每路语音的采样速率为 8000Hz 在 E1 中 每帧周期为 125us 分 32 个时隙 在中继线上 除了第 0 和 16 时隙外 每个时隙 可以传输一路语音数据 第 0 时隙为帧同步信号 第 16 时隙为传输信令通道 每个时隙在 帧中的位置就是语音数据的地址信息 数字同步交换技术有时间交换方式和空间交换方式 时间交换是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之间的时隙位置进行交换 空间交换是输入数据与输出数 据的时隙位置不变 只交换空间位置 时间交换分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控制写入顺序读 出两种方式 空间交换分为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两种方式 5 数字程控交换网路的信令包括用户信令 局间信令 信令的传输方式有随路方式和共路 方式 随路方式是信令部分或全部在话音通道 时隙 传输 信令的传输 处理与其服务 的话路的关系是严格对应 关联 不构成集中传输多个话路的通道 因此不能构成与话路 相独立的信令网络 共路信令把传输语音信道与信令通道分开 把若干条话路的各种信令 集中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二计算题 1 对于下图所示的交换器网络 假设每根进线的话务量为 0 2erl 画出网路的信道图 计算交换网络的阻塞率 10 10 10 10 10 1010 1010 10 10 10 10 阻塞率 Bt 1 0 82 10 2 交换机中的号码分析功能是根据用户号码查找到用户在交换机的物理地址 并以此找 到用户数据 如果交换机的合法号码为 0 10 80 试问需要多少个号码分析表分析表 需要 9 个表 第一位一张表 最后一位 8 张表 表格如下 0的物理地址 1的下表指针 2的下表指针 3的下表指针 4的下表指针 5的下表指针 6的下表指针 7的下表指针 8的下表指针 0 1 1 1 1 1 1 1 1 10的物理地址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1的物理地址 12的物理地址 13的物理地址 14的物理地址 16的物理地址 17的物理地址 18的物理地址 19的物理地址 15的物理地址 80的物理地址 0 0 0 0 0 0 0 0 0 0 81的物理地址 82的物理地址 83的物理地址 84的物理地址 86的物理地址 87的物理地址 88的物理地址 89的物理地址 85的物理地址 表头指针 3 下图为时间扩张器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输入和输出均为 PCM E1 2048Kbit s 32 时 隙 如果将输入第 ICH1 的语音 a 交换到输出第 OCH9 的第 TS22 时隙 那么 a 写入到 SM 中哪一个单元 在 CM 中如何填写控制数据 如果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方式 SM 和 CM 的存储单元各为多少 a 写入到 SM 中的那个单元 CM 如何填写 解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A 写入 SM 的地址为 addr 8 11 1 89 在 CM 的地址 addr 16 22 9 361 中写入 89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 SM 存储单元容量为 512 字节 CM 为 256 个单元 每个单元至少为 9 位 SM 的写入地址为 addr 16 22 9 361 CM 的写入地址为 addr 8 11 1 89 写入内容为 361 MUX S P S P S P P S P S P S ODH0 ODH9 ODH15 0 1 255 0 1 511 a TS11 a ST22 SM CM 4 下图为时间集中器 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输入和输出均为 PCM E1 2048Kbit s 32 时隙 如果将输入第 ICH1 的 时隙的语音 交换到输出 的 那么 a 写入到 SM 中哪一个单元 在 CM 中如何填写控制数据 如果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的方式 SM 和 CM 的存储单元各为多少 a 写入到 SM 中的那个单元 CM 如何填写 MUX S P S P S P P S P S P S IDH0 IDH1 IDH7 ODH0 ODH2 ODH4 0 1 255 0 1 128 a TS11 a ST22 SM CM 解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A 写入 SM 的地址为 addr 8 11 1 89 在 CM 的地址 addr 22 中写入 89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 SM 存储单元容量为 字节 CM 为 256 个单元 每个单元至少为 位 SM 的写入地址为 addr 22 CM 的写入地址为 addr 8 11 1 89 写入内容为 下图为一简单的同步时分交换机 电话 A 的时隙号为 3 电话 B 的时隙号为 30 如 果 A 要与 B 通话 语音存储器接续存储器应如何填写 顺序写入 控制读出方式和控制 写入顺序读出方式两种 H A D D A H A D D A A B S P 0 1 2 3 30 31 0 1 2 3 30 31 P S 语音存储器 接续存储器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解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为了在用户 A 与 B 之间交换信息 A 的数据要在输出的时隙 ST30 出现 B 的数据要在输 出时隙 ST3 出现 语音存储器中 A 填入地址 3 B 写入地址 30 CM 中地址 30 中填写 3 在 3 中填写 30 即可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 为了在用户 A 与 B 之间交换信息 A 的数据要在输出的时隙 ST30 出现 B 的数据要在输 出时隙 ST3 出现 在语音存储器中 A 写入地址 30 中 B 写入地址 3 中 在接续存储器中 地址 3 中填写 30 在 30 中填写 3 即可 三 设计题 1 为了实现 PCM32 时隙时分同步传输数字语音信号 采用 INTEL2914 电路 其发射 PCM 信号时序如下 CLKx FSx Dx 时钟信号 8KHz帧同步信号 PCM输出信号 INTEL2914 CLKx FSx Dx Z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Z 其中 Z 为高阻态 请设计出利用其实现 PCM32 时隙的控制时序电路原理性框图 并确定时钟 CLKx 的速率 2 交换机对于用户摘机挂机信号进行检测采用电平变化边沿检测 计算机对其进行定时 周期性检测 请给出其检测算法 摘机 挂机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0 0 前次数据LD 上升沿CD LD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下降沿 CD LD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3 程控交换机在呼叫处理中 需要用到许多定时器 以控制呼叫进程 那么对于定时器应 采取何方式实现 为什么 四 简答题 1 简述软交换有哪些特点 答 高灵活性 将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网络层完全分开 有利于有效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