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 2 分,共 40 (共20题;共40分)1. (2分)臭氧(O3)、二氧化碳(CO2)、双氧水(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构成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 ( )A . 氧分子B . 氧离子C . 氧元素D . 氧气2. (2分)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 .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 . 是银白色的固体C .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 . 能够导电、能够导热3. (2分)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氧化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黄酮素属于有机物B .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C .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D . 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4. (2分)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节能 B . 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C . 熔丝(俗称保险丝)烧断时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D . 高压警示牌提醒我们安全电压为 220V 5. (2分)雯晴走到电动扶梯(电梯)前,发现电梯上没有站人时运行较慢,当她站到电梯上时又快了很多她了解到电梯是由电动机带动运转的,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安装了力敏电阻(力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会发生变化),控制电梯运动快慢的模拟电路如图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 . 触点3与触点1接触时,电梯运行较快B . 力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压时阻值变小C . 电梯没有站人时,继电器的电磁铁磁性较强D . 电梯没有站人时,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较小6. (2分)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表示氢元素 表示氢气 表示1个氢原子 表示1个氢分子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 . 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C . 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D . 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8. (2分)如图所示,关于小磁针的转动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磁针N极垂直于纸面向外转B . 小磁针N极垂直于纸面向里转C . 小磁针静止不动D . 无法确定9. (2分)已知某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某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若该碳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镁原子的质量为( ) A . 32mB . 12mC . 2mD . m10. (2分)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 元素的种类B . 碳原子的数目C . 氢元素的化合价D .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11. (2分)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了电和磁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两项重要的科学探究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两项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B . 乙图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C . 甲图中导体棒ab只要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D . 乙图中若只将磁体的两极对调,导体棒cd的运动方向不改变12. (2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下列用到模型法的是( ) A . 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B . 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C .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D . 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13. (2分)江南多雨,许多地方都在建设海绵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 . 用水泥硬化路面B . 建人工湖泊C . 屋顶种绿色植物D . 加粗雨水管道14. (2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装置不能完成探究内容的是( ) A . 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B . 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C . 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 .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5. (2分)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 aB . 转化c 一定是化学变化C . 转化c 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 . 转化b 一定是化学变化16. (2分)小天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 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B .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C . 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 . 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相互作用了17. (2分)有反应:X+H2SO4=BaSO4+2Y,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 . X一定是BaCl2B . X一定是Ba(NO3)2C . 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 . 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18. (2分)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示意图。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工作的B .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 使线圈连续不停地转动下去是靠电磁继电器来实现的D . 仅改变磁感线的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19. (2分)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 . CaCl2B . SiO2C . H2OD . Fe2O320. (2分)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其中甲、乙两个方框中可以安装用电器和开关。对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安装用电器,乙处安装开关B . 保险丝也可以安装在零线上,功能不变C . 若想再安装一个灯泡应与原来的用电器并联D . 保险丝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且不易熔断的材料二、 简答题(每空2分,共28分。) (共5题;共28分)21. (12分)按要求用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水分子 _(2)四个硫酸根离子 _(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的化学式是 _(4)3Fe2+ 中2的意义 _ 22. (4分)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文字说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mg/L)pH6.7偏硅酸(H2SiO3)68.5钙(Ca)28钠(Na)18溴(Br)0.089(1)说明书中的“钙”是指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纯净优质的矿泉水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3. (6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小金和小吴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当他们闭合开关 S 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这说明_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接着小金想用该电路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经过讨论,小吴找来了一枚小铁钉 , 把导线的一部分绕在上面,当再次闭合开关 S 后,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如图乙所示,据此他们判断出电源的_端是正极 ( 选填“ a ”或“ b ”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 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 24. (4分)电工常用一只额定电压为220 V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S闭合后,再闭合S1时,L1和L0是_(填“串联”或“并联”)的,若L0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_;再断开S1 , 闭合S2 , 若L0和L2都呈暗红色,说明该支路_。(后两空填“短路”、“断路”或“正常”) 25. (2分)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_(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_,且两个硬币的上端_(填“异”或“同”)名。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共3题;共18分)26. (6分) (1)如图所示,赤道表面地磁感线与水平地面平行指向北方,导线与能测微弱电流的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下列哪种操作可让电流表指针摆动? ; A . 导线水平南北放置,水平向东运动 B . 导线水平南北放置,竖直向上运动 C . 导线水平东西放置,竖直向下运动 D . 导线水平东西放置,水平向北运动 (2)科学家猜测,A地海龟在春季是利用地磁场(如图1)向南返回出生地,以下为相关研究。 春季A地某屏蔽磁场的实验室,无磁场环境下海龟无固定游向,把海龟置于模拟地磁场中(用图2简化示意),按科学家猜测,海龟应向_(选填“左”或“右”)游动。地磁场在缓慢变化,科学家每年记录海龟出生地筑巢地点移动的方向,并追踪地磁场的微小移动方向,发现_,现象符合猜测。27. (6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 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大头针若干。小杨同学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量_(“增加”或“减少”)。 (2)根据图示甲乙的情境可知,说明_。 (3)通过实验可知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相比具有的优点:_。 28. (6分)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一分子论。汤姆生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_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四、 分析计算题(29 题 7 分,30 题 7 (共2题;共14分)29. (7.0分)据报道,中科院专家的研究成果中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芩素(C16H12O5)的合成机制,成功解析了一种使用了2000多年的药用植物中的珍贵化学物质合成途径。请计算:(1)汉黄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 (2)汉黄芩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m(C):m(H):m(O)_。 30. (7.0分)科学兴趣小组小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下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 R 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电磁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电磁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 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 R0 为 30。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 50mA 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 C 应与接线柱_相连(填“A”或“B”)。 (2)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磁继电器的磁性将(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3)试计算当环境温度高于多少摄氏度时,警铃报警。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 2 分,共 40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