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考核复习题_第1页
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考核复习题_第2页
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考核复习题_第3页
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考核复习题_第4页
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考核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0 57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 57 中国民用航空 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 试题汇编 第三版 2000 年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2 57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民用航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取得了巨大进步 受到世 界各国的瞩目 航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促进了空中交通的发展 同时也促 进了航行情报的技术进步 航行情报自动化的使用和电子航行资料的出现 使传统的手工 方式和纸页资料受到挑战 这不仅需要我们进行观念更新 而且要求我们学习新技术 新 知识和新方法 以推进民航航行情报的现代化进程 为了适应民航的高速发展 保证国内外飞行的需要 航行情报部门实施航行情报执照 管理制度 保证了航行情报队伍的技术水平稳步提高 新的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执照 考核试题汇编 的出版 旨在推动航行情报的技术培训和执照考核工作 以提高民航航行 情报服务水平 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保证飞行的安全和正常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是编写人员和各地航行情报部门共同努 力的结果 民航飞行学院航行系和各地区管理局航行情报部门为本汇编的编写出版做了大 量工作 原总局航行司张刚司长等退休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试题审核 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我们对大家的积极支持和认真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 本汇编肯定存在不少问 题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以便再版修订 编 者 2000 年 4 月 11 日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3 57 出 版 说 明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是为了适应民航科学技术的发展 配 合新航空规章的实施 规范航行情报员执照的管理 满足现代民航运输对航行情报员的新 要求 而在前两版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 该试题汇编及其相 关的计算机管理软件 力求使航行情报员的执照考核工作达到标准化 规范化和计算机管 理化的目标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是供中国民航航行情报员取得航行情 报服务执照的考核复习试题集 包括航空理论基础知识 航行情报服务 飞行程序设计 航行情报英语和地区性试题五大部分 其中 航空理论基础知识包括航空法规 飞行原理 和飞行性能 航空器和动力装置 航空气象 通讯导航监视设施 空中领航 空中交通管 制 飞行签派和计算机知识等内容 航行情报服务包括航行情报服务规章 机场和机场使 用细则 航图 杰普逊航图 航行通告和航行情报服务自动化等内容 航行情报英语包括 英汉语互译 航行通告的认读和填发 航行情报服务英语词汇和减缩语等内容 地区性试 题包括该地区所辖机场和航线的有关资料和规定 本汇编只包括前四大部分的内容 地区 性试题由各地区空管局航行情报主管部门负责编写 该汇编共收集试题 2425 道 其中 基础知识部分试题 lOl6 道 约占 42 专业题 1409 道 约占 58 另外还收集了英语词汇约 900 个 英语简缩语约 1000 个 基础知识部 分的试题设置有难度限制 难题的比例约占 30 专业部分全部为一般难度试题 该汇编中的试题主要为单项选择 英译汉和汉译英三种题型 试题的题号由 5 位数组 成 题号的前两位表示该题所在章节 后三位表示序号 汇编中选择题的答案和试题插图 印制在本汇编后面的附录中 本书的编写主要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共同承担 民航各地区空管局 乌鲁木齐管理局在试题的编写和审定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并提出 7 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表示感谢 同时 特别感谢原民航总局航行司司长张剐 译审张怀兴 高工马士观和原民航飞行学院航行系主任莫能逊等老专家的精心审核和多方 指导 编 者 二 八年三月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4 57 主 编 魏兴文 朱代武 责任编辑 潘健军 何光勤 参加编写人员 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志刚 王 廷 文 军 孔金凤 朱代武 朱志愚 孙 宏 刘晓东 何光勤 苏 杭 陈 肯 李卫东 张 焕 肖 伟 罗凤峨 赵广平 黄邦菊 阎成红 潘健军 魏光兴 参加审校人员 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士观 王定林 王立章 牛志林 王东光 冯自会 付文光 孙茂春 刘 立 刘 勇 刘正虎 卓海波 张 刚 张怀兴 张延林 宋德宽 陈宏辉 杨纯厚 莫能逊 唐国军 阎宝兴 盖喜华 曹建超 戴福清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5 57 目 录 前言 6 出版说明 7 第一章 航空理论基础知识 9 第一节 航空法规 9 第二节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 23 第三节 航空器和动力装置 36 第四节 航空气象 54 第五节 通讯导航监视设施 67 第六节 空中领航 77 第七节 空中交通管制 91 第八节 飞行签派 100 第九节 计算机知识 109 第二章 航行情报服务 120 第一节 航行情报服务规章 120 第二节 机场和机场使用细则 132 第三节 航图 144 第四节 杰普逊航图 164 第五节 航行通告 172 第六节 航行情报服务自动化 183 第三章 飞行程序设计 194 第四章 航行情报服务英语 213 第一节 英译汉 213 第二节 汉译英 228 第三节 航行通告英译汉 234 第四节 航行通告汉译英 265 第五节 航行情报服务常用英语词汇 282 第六节 航行情报服务常用英语减缩语 307 附 图 333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6 57 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第一章 航空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航空法规 航空法规是航行情报工作的基本依据 航行情报员应该熟悉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 关于民用航空的飞行 营运 适航和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掌握与航行情报有关的 工作规章和制度 树立法制观念 提高法律意识 为其今后在航行情报服务工作中自觉遵 守民航法规 正确运用和执行各种规章 确保飞行安全和正常奠定基础 一 考试范围和要求 可参照下列要求进行考前准备 该部分的执照考试题主要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1 中国民用航空法 要求理解制定中国民用航空法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民航法对 民用航空器和航空人员的规定及要求 重点掌握民航法对民用机场空中航行的有关规定 熟悉民航法对公共航空运输 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对外国民用航空器的特别规定等方面 的内容 2 国际民航公约及其附件 要求了解国际民航组织附件及文件的种类 掌握与航 行情报服务工作有关的附件及文件的编号 名称和基本内容 并能够快速地从这些附件或 文件中查找出所需的技术资料 3 中国民用航空专业规章 要求掌握中国飞行基本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 的基本内容 二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民用航空法 中国飞行基本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 ICAO 附件 2 空中规则 ICAO 附件 4 航图 ICAO 附件 11 空中交通规则 ICAO 附件 14 机场 ICAO 附件 15 航行情报服务 ICA04444 空中规则和空中交通服务 lCA07910 四字地名代码 ICA08126 航行情报服务手册 ICA08168 航空器的运行 航空法规汇编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编 三 试题汇编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7 57 11001 在航空法领域里 对航空器的正确描述是 A 大气中靠空气的反作用力作支撑的任何器械 B 从空气对地面或水面的反作用力在大气中获得支持的器械 C 大气中能够凭借空气的反作用而不是凭借空气对地面的反作用获得支撑 的任何器械 D 就本法而言 航空器既指民用航空器 又指国家航空器 11002 民用航空器遇险时 机长如不采取措施而自行离开 将被 A 警告 B 吊扣执照一个月至六个月 C 吊销执照 D 开 4 事处罚 11003 未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开放使用民用机场的 对其处罚的错误说法是 A 责令停止开放使用 B 没收违法所得 C 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 D 给机场负责人以刑事处罚 11004 民用航空器未经管制部门许可进行飞行活动的 将 A 对该民用航空器所有人处以十万元以上罚款 B 扣押该民用航空器 C 对该民用航空器机长给予刑事处罚 D 责令停止飞行 11005 下列关于航空器国籍和登记的错误说法是 A 在我国 航空器国籍登记的机构是国务院民航主管部门 B 民用航空器可具有双重国籍 C B 3622 的意义 B 代表我国国籍 3622 是登记标志 D 依法取得中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 应标明规定的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 11006 下列哪些民用航空器可不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民用航空器 B 依照中国法律设立的企业法人的民用航空器 C 自境外租赁的民用航空器 D 我国航空公司从国外购买的航空器 11007 下列民用航空器权利人可不办理哪项权利登记 A 民用航空器所有权 B 民用航空器使用权 C 通过购买行为取得并占有的民用航空器的权利 D 民用航空器抵押权 11008 下列有关民用航空器融资租赁的正确说法是 A 融资租赁期间 出租人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所有权和占有权 B 融资租赁期间 承租人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使用权和收益权 C 融资租赁期间 出租人能决定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权 D 民用航空器融资租赁中的供货方 不就同一损害同时对出租人和承租人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8 57 承担责任 11009 民用航空器租赁期限为多少个月以上 承租人应就其对民用航空器占有权向 有 关部门办理登记 A 三个月 B 六月个 C 九个月 D 十二个月 11010 关于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错误叙述是 A 保证飞行安全 航空器应具备的最优飞行品质 B 民航总局避对所有飞机制定统一的 具体的适航标准 C 主要由航空公司负责 D 包括设计 制造和使用三个阶段 11011 有关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错误叙述是 A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规定 由中央军委制定 B 中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 应持有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证书方可飞行 C 出口民用航空器 经审查合格 发出口适航证书 D 租用的外国民用航空器 应经民航总局对其原国籍登记国发给的适航证 书审查认可 方可飞行 11012 下列不属于空勤人员的是 A 驾驶员 B 领航员 C 飞行签派员 D 乘务员 11013 下列属于机组的人员是 A 管制人员 B 签派员 C 航空电台通信员 D 在航班上实习的航行情报人员 11014 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地面人员 在正式工作前至少要获得 A 相应的工作执照 英语四级证书 B 体格检查合格证书 管制执照 学士学位证书 C 相应的工作执照 体格检查合格证书 D 学士学位证书 英语四级证书 11015 空勤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 应随身携带 A 机型执照 并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查验 B 体格检查合格证和飞行任务书 并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查验 C 飞行任务书和执照 并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查验 D 执照和体格检查合格证书 并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查验 11016 下列关于机长的错误说法是 A 机长发布的所有命令 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都应当执行 B 机长应当由具有独立驾驶该型民用航空器的技术和经验的驾驶员担任 C 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 D 飞行前 机长应对民用航空器实施必要的检查 11017 关于航空器安全保卫 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9 57 A 机长有权对危害航空安全的人采取一切的措施 B 机长有权在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 对民用航空器做出处置 C 机长强行要求其他人员协助 D 机上人员为保护航空器及人员安全无须机长授权 可采取一切防护措施 1018 下列哪种情形 机长将被吊扣执照或吊销执照 A 所驾航空器出现故障 B 所驾航空器坠毁 C 违反有关法规 规定 未对民用航空器实施检查而起飞的 D 低于天气标准降落 11019 中国民用航空法有关公共航空运输的规定不适用于 A 旅客运输 B 行李或货物运输 C 邮件运输 D 免费运输 11020 客票中没有包括的内容是 A 备降地点 B 出发地点 C 经停地点 D 目的地点 11021 下列有关客票的错误说法是 A 客票是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订立和运输合同条件的初步证据 B 承运人运送旅客 应当出具客票 C 旅客未能出示客票 客票不符合规定或客票丢失 影响运输合同的存在 或有效 D 旅客乘坐民用航空器 应当交验有效客票 11022 下列有关承运人的责任 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造成旅客人身伤亡 承运人应承担责任 B 在民用航空器上造成随身携带物品毁坏 承运人应承担责任 C 航空运输中因延误造成的损失 承运人没采取措施应当承担责任 D 旅客携带物品完全是由于本身质量造成的损坏 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11023 下列关于国际机场说法正确的是 A 设立国际机场 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审查批准 B 国际机场的开放使用 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对外公告 C 国际机场资料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统一对外提供 D 以上说法都对 11024 航空运输的诉讼时限为多少年 A 5 年 B 4 年 C 3 年 D 2 年 11025 对实际承运人履行的运输提起诉讼 可对谁提起 A 出租人 B 缔约承运人 C 承运人 D 法人代表 11026 下列哪种航空活动属于通用航空范畴 A 专机飞行 B 货机飞行 C 教学训练飞行 D 航班飞行 11027 民用航空器遇到紧急情况时 管制部门应立即通知 A 搜寻援救协调中心 B 公司签派室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0 57 C 机场公安局 D 当地人民政府 11028 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具体办法 由谁规定 A 中央军委 B 各地管制单位 C 当地政府 D 国务院 11029 由 规定民用航空器事故调查的组织和程序 A 中央军委 B 各地管制单位 C 国务院 D 当地政府 10030 由 承担航空器造成地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 A 民用航空器经营人 B 机长 C 造成该事故的人 D 空中保安 11031 航空器经营人由哪种原因造成对地面人员损害的直接后果 不承担责任 A 航空器坠毁 B 武装冲突 C 航空器上掉下的人 D 航空器上掉下的物 11032 下列哪种情形 地面受害人可以直接对保险人提起诉讼 A 经营人破产 B 保险无效 C 经营人亏损 D 经营人与保险人有协议 11033 地面第三人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多少年 A 6 年 B 5 年 C 4 年 D 2 年 11034 外国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 不得经营 A 国外到我国某点之间航空运输 B 经停我国的外国航空运输 C 国外两点之间的航空运输 D 中国境内两点之间的航空运输 11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与我国缔结的国际条约不一致时 应如何执行 A 少我国缔结的国际条约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C 按发达国家的惯例办 D 以上都不是 11036 民用航空器无适航证书飞行 将处违法所得的几倍罚款 A 六倍 B 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C 七倍 D 八倍 11037 使用未取得型号合格证书 型号认可证书的民用航空器 处以多少罚款 A 四万元至十万元 B 五万元至一百万元 C 五万元至五十万元 D 十万元至五十万元 11038 未取得航空人员执照而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人 将 A 责令停止活动 规定期限内不得申领执照 B 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罚 款 C 追究刑事责任 D 永不得申领执照 110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所称民用机场是指 A 专供民用航空器使用的机场 B 包括附属的建筑物 装置和设施 C 不包括临时机场 D 以上说法都对 11040 关于民用机场的布局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B 自治区应当根据全国民用机场的布局和建设规划 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1 57 民用机场建设规划 C 民用机场建设规划应当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 D 以上说法都对 11041 新建 扩建民用机场 应当由发布公告 A 民用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民用机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 C 民航总局机场管理部门 D 国务院民用航空管理部门 11042 在依法划定民用机场范围内 可以进行下列哪项活动 A 牲畜放养 B 放飞鸽群或气球 C 修建可能在空中排放大量烟雾 粉尘或废气的工厂 D 以上都不可 以 11043 在依法划定民用机场范围内 禁止进行下列哪项活动 A 修建靶场和贮存弹药 B 修建不符合机场净空要求的建筑物 C 修建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建筑物 D 上述三项活动 11044 民用机场新建 扩建的公告发布之前 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 国 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存在的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 构筑 物 树木 灯光等障碍物 应当 A 在规定的限期内清除 并对此造成的损失不必补偿 B 在规定的限期内清除 并对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 或者依法采取 其他补救措施 C 在公告发布之日起 15 日内清除 并不对此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 D 在公告发布之日起 15 日以后清除的 将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 11045 在民用机场新建 扩建的公告发布后 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 国 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修建 种植或设置影响飞行安全的障碍物 应当由 A 机场管理部门责令清除 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障碍物设置人承担 B 由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清除 由此造成的损失 由修 道 种植或者设置该障碍物体的人承担 C 机场施工单位进行清除 并承担损失 D 障碍物设置人自行拆除 并承担损失 11046 在民用机场及其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净空保护区域以外 对可能影响飞行安 全 的高大建筑物或者设施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2 57 A 设置飞行障碍灯和标志 并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B 全部拆除 C 视具体情况进行拆除或者设置障碍灯和标志 D 以上都不对 11047 下列关于民用机场开放使用的规定正确的是 A 民用机场须具备运行条件 B 民用机场须经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C 民用机场应当持有机场使用许可证 D 以上规定都不对 11048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由 向申请 经其审查批准后颁发 A 机场管理机构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B 地方政府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C 机场管理机构向民航总局机场管理部门 D 地方政府向民航总局机场管理部门 二 ICAO 附件和文件 11049 国际民航组织 4444 号文件是关于 A 航行情报服务 B 空中交通规则 C 机场设计的 D 空中规则和空中交通服务的 11050 对于国际民航组织 lCAO 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成立于 1944 年 12 月 7 日 总部设在芝加哥 B 成立于 1929 年 5 月 28 日 总部设在华沙 C 成立于 1931 年 9 月 15 日 总部设在海牙 D 成立于 1947 年 4 月 4 日 总部设在蒙特利尔 11051 为了打击和惩治利用民用航空器犯罪的活动 保证民航运输和旅客人身财产 安 全 我国己加人的国际公约有 A 东京公约 海牙公约 蒙特利尔公约 B 芝加哥公约 华沙公约 海牙公约 C 东京公约 华沙公约 芝加哥公约 D 蒙特利尔公约 芝加哥公约 华沙公约 11052 设立国际民航组织 ICAO 的目的是 A 发展国际民用航空适用的航行技术以及航路 机场等设施 B 保证国际航行飞行安全 C 促进国际航空在各方面的发展 D 保证国际民航安全 正常 有效和有秩序地发展 11053 在国际民航公约中 海牙公约主要惩罚 A 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劫机犯罪行为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3 57 B 对发生在本国领土以外的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 C 在地面上对航空器的犯罪行为 D 航空器登记国对航空器的管辖权 11054 我国在国际民航组织中的地位是 A 地区的区域性代表 B 第二类理事国 C 航空发展大国 D 为国际航空提供航设施 做出较大贡献的国家 11055 各协约国对于航空法的规定应尽可能统一 这种统一的基础是 A 芝加哥公约 等国际公约 B 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 C 国际民航的附件及文件 D 宪法 和有关 刑法 民法 11056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四是关于 A 机场 B 航图 C 航行情报服务 D 空中规则 11057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四是关于 A 机场 B 航图 C 航行情报服务 D 空中规则 11058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五是关于 A 机场 B 航图 C 航行情报服务 D 空中规则 11059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二是关于 A 机场 B 航图 C 航行情报服务 D 空中规则 11060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一是关于 A 人员执照的颁发 B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C 空中和地面运行中使用的计量单位 D 航空器注册国籍与标志 11061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三是关于 A 人员执照的颁发 B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C 空中和地面运行中使用的计量单位 D 航空器注册国籍与标志 11062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六是关于 A 航空器运行 B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C 空中和地面运行中使用的计量单位 D 航空器注册国籍与标志 11063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七是关于 A 人员执照的颁发 B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C 空中和地面运行中使用的计量单位 D 航空器注册国籍与标志 11064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一是关于 A 空中规则 B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C 空中交通服务 D 航行情报服务 11065 关于 航空器适航性 的标准和规范可以在下列哪个附件中查到 A 附件三 B 附件五 C 附件六 D 附件十二 11066 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关于 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 的文件是 A DOC 8168 B DOC 8126 C DOC 4444 D DOC 7030 11067 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 航行情报服务手册 是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4 57 A C 8168 B DOC 8126 C DOC 4444 D DOC 7030 11068 某地区内不同于国际规范的特殊情况 可以在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文件中查 到 A C 8168 B DOC 8126 C DOC 4444 D DOC 7030 11069 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通用的英文简缩语可以在文件中查到 A DOC 8400 B DOC 8126 C DOC 4444 D DOC 7030 11070 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四字地名代码可以在文件中查到 A DOC 8168 B DOC 8126 C DOC 7910 D DOC 7030 1107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是组织与实施民用航空飞行的基本依据 正确的是 A 凡拥有航空器 从事民用航空飞行活动的部门及所属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B 民用航空的训练飞行和检查试验飞行不受该规则制约 C 制定民用航空运输航班飞行的一切规章 都必须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飞行规则与本规则处于同一地位 11072 民用航空器按着陆入口速度划分为 A B C D E 类 下列民用航空器都 是 C 类的是 A B737 B757 A310 A320 MDll B B737 B767 B757 B777 MD90 C B747 SP M082 BAe146 TyI54 SAAB340 D MD82 B737 A320 MD90 11073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的规定 统称为航线飞行的是 A 国内干线飞行国内支线飞行国际航线飞行 B 地区航线飞行地方航线飞行临时航线飞行 C 扩航路飞行地方航线飞行临时航线飞行 D 地区航线飞行国际航线飞行航路飞行 11074 每次飞行都应当携带航行备用油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内飞行的航行备用油量 以起飞机场作为备降机场 航行备用油量不 得少于一小时 并且还应当准确计算飞行返航点 B 国际航线飞行的航行备用油量中包括航线飞行时间百分之十五的燃油量 C 直升机的航行备用油量 通常不少于三十分钟 D 通用航空飞行的航行备用油量 不少于四十五分钟 11075 有关目视飞行的规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目视飞行是在可见天地线和地标的条件下 能够判明航空器飞行状态和 目视判定方位的飞行 B 巡航表速 251 千米 小时以上的航空器 目视气象条件为 飞行能见度 不 小于 5 千米 航空器距云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600 米 飞机距云底的垂直 距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5 57 离不少于 150 米 C 目视飞行时 机长对保持航空器之间的间隔 距离和航空器距地面障碍 物的安全高度是否正确负责 D 严格禁止飞人云中或者作间断云中飞行 11076 飞行放行单是放行航空器起飞的依据 起飞前必须经下列人员共同签字 方 能 有效 A 机长 飞行值班首长 经理 乘务长 B 机组成员 航空公司的飞行签派员 飞行报告室值班人员 C 机长 航空公司的飞行签派员 代理人 D 乘务长 飞行值班首长 经理 1107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起飞时间是指航空器开始起飞滑跑轮子移动的瞬间 B 着陆时间是指航空器着陆滑跑终止的瞬间 C 直升机飞行时间是指旋翼开始转动至旋翼停止转动的瞬间 D 飞行时间是指航空器自装载地点开始移动 直到飞行结束到达卸载地 点 停止运动时为止的时间 11078 航空器应当按照指定路线滑行 交叉相遇时 驾驶员自座舱左方看见他机时 应当 A 注意观察翼尖 慢速滑行 B 报告管制员 请求转入引导滑行 C 停止滑行 避让 D 报告位置后 快速通过交叉道口 11079 空中交通管制员发出的航空器起飞许可的有效时间为 A 45 秒 B 1 分钟 C 2 分钟 D 3 分钟 11080 有关起落航线飞行的规定 正确的是 A 起落航线飞行的高度通常为 300 米至 600 米 直升机通常为 200 米 B 起飞后 开始第一转弯和结束囚转弯的高度不得低于 120 米 低空小航 线不 得低于 50 米 C 在三转弯以前 保持足够间隔 不低于 500 米 快速航空器可以从内 侧 超越慢速航空器 D 加入起落航线 经过塔台管制员许可 按照指定高度顺沿航线加入 11081 航线飞行时 有关规定正确的是 A 航线飞行时 不论飞行条件如何 机长都必须要求区域管制员提供航空 器的确切位置 飞行情况和天气情况 B 无氧气设备的航空器 通常不得在 4200 米以上高度飞行 C 航线飞行 机长必须按照指定的高度层飞行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6 57 D 机组必须携带足够保证飞行的航行资料和航图 包括所飞航路以及可能 改航所经路线的现行适用航图 11082 对农业飞行 正确的规定是 A 作业飞行最低标准 平原地区云高不低于 200 米 能见度不小于 5 千米 B 禁止在空中排除喷撒 洒 设备的故障 C 早晨和傍晚作业航向与太阳方位之差小于 50 度 D 当山坡坡度小于 40 度 一边净空良好 方准向等高线作业飞行 11083 低空 超低空物探飞行的最低天气标准 A 云底距作业地段最高点不低于 500 米 风速不超过 7 米 秒 水平能见 度 不小于 10 千米 B 云底距作业地段最高点不低于 400 米 风速不超过 6 米 秒 水平能见 度 不小于 8 千米 C 云底距作业地段最高点不低于 300 米 风速不超过 5 米 秒 水平能见 度 不可小于 10 千米 D 云底距作业地段最高点不低于 200 米 风速不超过 3 米 秒 水平能见 度 不小于 8 千米 11084 复杂气象条件下雷雨区飞行禁止飞入积雨云和浓积云中 绕飞时 A 只准有雷达的航空器从云中绕飞 但距离积雨云 浓积云 不得少于 20 千米 B 云外绕飞时 距离积雨云 浓积云 昼间不少于 5 千米 夜间不少于 10 千米 C 只准昼间从云下目视绕飞雷雨 但航空器与云底的垂直距离不少 500 米 D 飞行真实高度在平原 丘陵地区不得低于 300 米 航空器距主降水区不 少于 20 千米 11085 积冰航空器进入着陆和接地时 叙述错误的是 A 速度应当比正常增大 10 30 千米 小时 B 少放襟翼或者不放襟翼 并且在较低高度上将航空器拉平 C 风挡玻璃积冰无法排除时 应当打开侧窗着陆 D 结冰航空器在进入着陆前 应检查操纵系统 液压系统 电气系统是否 正常 11086 单发动机的航空器 高度在 100 米以下发动机失效时 A 机长应当立即建立低空小航线 返场着陆 B 机长应当在前方迫降 并且注意观察地形 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7 57 C 机长应当选择迫降场地 判明风向 准确地进行目测着陆 D 机长应当尽量保持高度 减小下降率 争取有利高度 11087 飞行中失去地空联络 错误处置是 A 自视飞行时 机长应当保持目视飞行飞往就近机场着陆 B 仪表飞行时 机长应当按照飞行计划中指定的高度层和预计到达时间 飞往着陆机场导航台上空 C 塔台管制员应当在该航空器预计到达前十分钟 将等待空域内该航空器 的飞行高度层空出 D 确知着陆机场的天气低于标准 方可按照飞行计划飞往备降场 改航后 应保持原高度层飞行 11088 迷航时 机组应当保持沉着冷静 迅速采取措施 下列错误的是 A 立即向管制员报告 检查剩余燃油 计算可继续飞行的时间 B 上升到有利高度 使用额定功率飞行 便于雷达探测和观察地标 C 按照领航计划中预定的复航方法复航 D 在国境线附近迷航时 应当立即取垂直国境线的航线向国境内飞行 11089 飞行中遇到紧急情况 机长应当按规定发遇险信号 情况许可时 还应当用 特 定频道报告航空器的位置 遇险性质和所需的援救 正确的是 A VHF AMI21 5MHz UHF FM43MHz B VHF AMI35 35MHz UHF FM233MHz C VHF AMI23 5MHz UHF FM213MHz D VHF AMI25 1MHz UHF FM223MHz 11090 飞机被劫持时 应答机编码应置于 A 7700 B A7600 C 7500 D A7400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8 57 正确答案 11001 C 11002 C 11003 D 11004 D 11005 B 11006 C 11007 B 11008 B 11009 B 11010 C 11011 A 11012 C 11013 D 11014 C 11015 D 11016 A 11017 B 11018 C 11019 C 11020 A 11021 C 11022 A 11023 D 11024 D 11025 B 11026 C 11027 A 11028 D 11029 C 11030 A 11031 B 11032 A 11033 D 11034 D 11035 A 11036 B 11037 C 11038 A 11039 D 11040 D 11041 A 11042 D 11043 D 11044 B 11045 B 11046 A 11047 C 11048 A 11049 D 11050 D 11051 B 11052 A 11053 A 11054 B 11055 A 11056 B 11057 A 11058 C 11059 D 11060 A 11061 B 11062 A 11063 D 11064 C 11065 D 11066 A 11067 B 11068 D 11069 A 11070 C 11071 A 11072 D 11073 C 11074 C 11075 B 11076 C 11077 D 11078 C 11079 B 11080 D 11081 C 11082 B 11083 C 11084 B 11085 D 11086 B 11087 D 11088 B 11089 A 11090 C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19 57 第二节飞行原理和性能 飞行原理和性能部分是由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与计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成 它是 航行情报员应该重点掌握的航空技术基础知识之一 航行情报员应该获得空气动学的基础 理论知识 理解飞机基本运动规律 掌握操纵飞机飞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初步掌握现代 民航运输机飞行性能特点 规范要求及简单的计算和查图表方法 了解航线飞行计划制定 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 为今后设计机场飞行程序 制作和提供航行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 理论基础 一 考试范围和要求 可参照下列要求进行考前准备 该部分的执照考试题主要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l 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主要是熟悉飞机升力 阻力 拉力的产生及其变化规 律 2 飞机的基本运动规律和操纵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要求熟悉作用在飞机 上的力和力矩与飞行轨迹 飞行状态的关系 掌握保持和改变飞行轨迹 飞行状态的基本 方法和操纵原理 3 飞机基本驾驶术的操纵方法和原理 要求熟悉直线下降侧滑 盘旋 起飞 着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20 57 陆 着陆目测的操纵原理 掌握风对起飞 着陆 着陆目测的影响及其修正方法 4 高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要求理解 M 数 激波概念 机翼局部激波的形成和发展 情况 5 飞机的起飞性能 要求使用性能曲线结台简易计算方法 查图并计算出重要的 起飞性能参数 6 飞机的上升 巡航和下降性能 要求掌握从典型的性能图表中查找上升 巡航 和下降重要性能参数的方法 7 飞机的着陆性能一一要求熟悉影响飞机着陆距离及最大着陆重量着陆的各种因素 掌握确定飞机着陆距离及最大着陆重量的方法 8 飞机的重量与平衡 要求了解民航运输机重量与平衡限制包线的影响因素 9 飞行计划的制定 要求了解飞行计划所包含的内容 熟悉制定简易飞行计划所 需的图表和查表计算方法 二 主要参考文献 飞行原理 上 下册 吴兴泽主编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三 试题汇编 12001 在迎角不变条件下 飞衍速度增大一倍则升力 A 增大 1 倍 B 增大 2 倍 C 增大 4 倍 D 不变 12002 在迎角不变条件下 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则阻力 A 增大 1 倍 B 增大 2 倍 C 增大 4 倍 D 不变 12003 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 保持平飞所需的迎角与真空速的关系为 A 均不变 B 给定迎角下的真空速增大 C 给定迎角下的真空速减小 D 两者均减小 12004 影响失速速度的因素有 A 重量 过载 功率 B 过载 迎角和功率 C 迎角 重量和空气密度 D 迎角 重量 飞机构形 12005 在小于 V 有利的飞行速度范围内 平飞速度减小将引起飞机阻力 A 扩增加 因为诱导阻力增大 B 增大 因为摩擦阻力增大 C 减小 因为诱导阻力减小 D 减小 因为压差阻力减小 12006 保持一定速度平飞 随着重量增加飞机 A 摩擦阻力增大 B 诱导阻力增大 C 诱导阻力减小 D 诱导阻力基本不变 12007 通过改变迎角 飞行员可以改变 A 升力 阻力和飞机重量 B 升力 阻力和速度 C 升力 速度但不能控制阻力 D 飞机重量 升力但不能控制速度 12008 下列关于阻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诱导阻力是由于气流下洗引起的 B 压差阻力是由于气流分离引起的 C 零升阻力的主要成分是摩擦阻力 D 擦阻力的大小仅与飞行表速有关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21 57 12009 在飞机起飞离开地面过程中 A 飞机的稳定性将增强 B 诱导阻力增大 C 诱导阻力将减小 D 摩擦阻力将增大 12010 双发螺旋桨飞机的关键发为 A 涡流对垂尾影响较轻的一发 B 涡流对垂尾影响较重的一发 C 产生可用拉力较大的一发 D 可以为任意一发 12011 跨音速飞行一般是指 A 马赫数 0 50 到 1 0 B 马赫数 0 75 到 1 0 C 马赫数 0 75 到 1 2 D 马赫数 0 75 到 2 0 12012 亚音速飞行一般指 A 马赫数低于 0 75 B 马赫数 0 75 到 1 2 C 马赫数 0 75 到 1 0 D 马赫数低于 1 0 12013 临界马赫数是指 A 上翼面出现激波时的来流马赫数 B 上翼面出现局部超音速区时的来流马赫数 C 飞机产生高速振动时的来流马赫数 D 上翼面低压力点达到音速时的来流马赫数 12014 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机翼表面最先达到音速的一点是在 A 上翼面前缘 B 上翼面后缘 C 机翼前缘驻点附近 D 下翼面前缘 12015 后掠翼飞机在翼尖出现激波失速后将使压力中 A 向后向内移动 B 向前向内移动 C 向前向外移动 D 仅向内移动 12016 机翼后掠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 A 显著提高临界马赫数 B 改进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稳定性 C 降低空气压缩性的影响 D 改进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操纵性 12017 后掠翼的缺点在于 A 翼根先失速 B 随压力中心的前移飞机出现剧烈低头 C 翼尖先失速 D 飞机的稳定性较差 12018 翼面涡流发生器的主要作用是 A 破坏上翼面绕流 B 减小激波阻力 C 改善后掠翼飞机的稳定性 D 改善后掠翼飞机的副翼操纵性 12019 增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最大升阻比 B 增大最大升力 C 增大阻力 D 增大临界迎角 12020 前缘襟翼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机翼弯度 B 减小升力但不增加速度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22 57 C 改善大迎角下的飞机稳定性 D 增加飞行阻力 12021 前缘缝翼的工作原理是 A 改变机翼弯度增加升力 B 改善上翼面绕流延缓气流分离 C 改善下翼面绕流延缓气流分离 D 将下翼面高压区的气流引向上翼面 延缓气流分离 12022 螺旋桨顺桨是指将桨叶角调整到 A 0 左右 B 45 左右 C 90 左右 D 180 左右 12023 飞机失速的根本原因在于 A 飞行速度过小 B 飞行速度过大 C 遭通阵风干扰 D 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 12024 飞机的迎角是 A 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B 机翼弦线与相对气流得夹角 C 机翼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D 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 12025 低速流动的基本特征是 A 流管变细 流速加快 B 流管变细 流速减慢 C 流管变细 气流压力增加 D 流速加快 则气流压力增加 12026 在临界迎角状态 飞机的 A 升力最大 B 升力系数最大 C 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最大 D 升阻比最大 12027 在有利迎角状态 飞机的 A 升力最大 B 升力系数最大 C 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最大 D 升阻比最大 12028 襟翼的主要作用在于 A 增加升阻比 B 减小升阻比 C 增加最大升力系数 D 增加升力系数 12029 飞机的升力主要是由 A 上翼面前缘产生的 B 上翼面后缘产生的 C 下翼面前缘产生的 D 上下翼面各一半 12030 螺旋桨变矩是指改变 A 桨叶角 B 桨叶迎角 C 桨叶转角 D 发动机扭矩 12031 螺旋桨飞机的拉力 A 随飞行高度增加而增加 B 随飞行高度增大而减小 C 随飞行速度增加而增大 D 随飞机速度增加而减小 12032 螺旋桨产生负拉力的原因有 A 桨叶角过大 飞行速度过小 B 桨叶角过大 飞行速度过大 C 油门过大 飞行速度过小 D 油门过小 飞行速度过大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23 57 12033 超音速流动的基本规律是 A 膨胀加速 压力增高 温度增高 B 膨胀加速 压力降低 温度降低 C 膨胀减速 压力增高 温度增高 D 膨胀减速 压力降低 温度降低 12034 尾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 翼尖涡 B 气流与飞机间的摩擦作用 C 气流在机翼表面发生分离的结果 D 动力装置四排除尾气 12035 尾流移动的基本特征是 A 缓慢下沉 B 缓慢上升 C 向上风侧飘移 D 向下风侧飘移 12036 影响尾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A 重量越大 速度越高 尾滔越强 B 重量越大 速度越低 尾流越 强 C 翼展越长 速度越低 尾流越强 D 翼展越长 速度越大 尾流越 强 12037 空气的压缩性对高速流动规律的影响程度取决于 A 飞行速度 B 空气温度 C 空气密度 D 飞行马赫数 12038 保持相同迎角平飞 随着飞行高度增加 A 真空速增大 指示空速也增大 B 真空速不变 指示空速增大 C 真空速增大 指示强不变 D 真空速不变 指示空速减小 12039 随着迎角的增加 飞机的升阻比 A 增加 B 减小 C 先增加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加 12040 飞机着陆过程中 其尾流结束是从 A 飞机进场后收油门至慢车位 B 飞机接地后 C 飞机停止运动 D 飞机收回扰流板并解除反推后 12041 起飞阶段 后机为避免前机尾流的影响应当 A 在前机离地点前方离地 B 在前机离地点的后方离地 C 不需考虑前机影响 因为在地面上飞机不产生尾流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2042 着陆阶段 后机为避免前机尾流的影响 应当 A 往前机接地点前方接地 B 在前机接地点的后方接地 C 不需考虑前机影响 因为在地面上飞机不产生尾流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2043 起飞时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尾流的影响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24 57 A 逆风 B 顺风 C 侧风 D 阵风 12044 下列关于马赫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马赫数是飞行速度与该高度上音速之比 B 马赫数是音速与飞行速度之比 C 马赫数反映了空气庄缩性的大小 D 飞行马赫数超过 1 意味着进入超音速飞行 12045 可以减小起飞距离的因素有 A 增大 VR B 减小 VR C 逆风分量增大 D 增大起飞襟翼角度 12046 沿上坡跑道起飞对起飞性能的 影响是 A 起飞距离增大 B 起飞距离减少 C VR降低 D VR增加 12047 下列因素中可以减小起飞决断速度的是 A 跑道积水 B 减小起飞重量 C 机场标高增加 D 沿上坡跑道起飞 12048 下列因素中随起飞重量增加而减小的是 A 决断速度 V1 B 抬轮速度 VR C 加速停止距离 D 继续起飞距离 12049 V2 速度的定义为 A 起飞决断速度 B 起飞安全速度 C 最小起飞速度 D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12050 喷气机的快升速度 VY为 A 大于 V 有利 B 小于 V 有利 C 等于 V 有利 D 与 V 有利无关 12051 螺旋桨飞机以 V 有利飞行时将得到 A 最大航程 B 最大上升梯度 C 最长返航时间 D 出最小下降率 12052 喷气机的远航速度是在 A 大于 V 有利 B 小于 V 有利 C 等于 V 有利 D 与 V 有利无关 12053 为获得最远航程 顺风时应 A 增加巡航速度 B 减小巡航速度 C 维持原巡航速度 D 改变飞行高度 12054 对于给定航程的飞行 为减小油耗应当 A 顺风时增大速度 B 逆风时增大速度 C 逆风时增大高度 D 顺风时减小高度 12055 重量减轻时为得到最大航程应 A 减小巡航速度 B 减小巡航高度 C 飞行迎角应减小 D 增加巡航高度和速度 中国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考核试题汇编 25 57 12056 为获得最远航程 随重量减轻喷气机应 A 增加速度和高度 B 增加高度或减小速度 C 增加速度或减小高度 D 减小速度和高度 12057 Vso 表示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