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试卷A卷.doc_第1页
沪科版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试卷A卷.doc_第2页
沪科版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试卷A卷.doc_第3页
沪科版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试卷A卷.doc_第4页
沪科版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小明给植物分类时,把水稻、西瓜、松树归一类,把海带、苔藓、蕨类归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A . 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B . 有叶的和无叶的C . 有根的和无根的D . 生活在陆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2. (2分)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几幅流程图正确的是( )A . 人的生长过程:婴儿期儿童期幼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B . 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C . 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 . 氧气进入人体的过程: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 (2分)为了观察桃花子房里的胚珠,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 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B . 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C . 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D . 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4. (2分)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的一组是( )A . 卵细胞与受精卵B . 体细胞与精子C . 体细胞与受精卵D . 卵细胞与体细胞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4分)5. (3分)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宮颈病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高风险因素。为此,科学家研发了HPV疫苗,以有效地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1)上图为某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图,根据该图信息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龄段是_。(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 (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_。 (3)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_。 6. (3分)(2011台州)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A . 具有细胞结构B . 能进行新陈代谢C . 手感比较柔软D . 能快速生长(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要观察更大、更清晰A的结构,应先将载玻片向_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换用高倍镜7. (3分)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可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面包、牛奶和鸡蛋等营养餐。下图表示面包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1)图中a物质的名称是_,消化道内吸收该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2)若尿液中出现a物质,可能是由于肾单位中的_发生病变,导致a物质不能全部被重吸收。8. (5分)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_。9. (3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释放速率表示)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所示,CO2缓冲液能使装置内CO2浓度保持不变)。(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填两个因素)(2)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1 天中的_点。(填乙图中的字母)(3)与B相比,A点呼吸作用是减弱的,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10. (2分)某人腿部不慎受伤,伤口处不断涌出鲜红的血液。据此判断他受伤的是_血管, 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在受伤血管的_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填“近”或“远”)11. (5分)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和_;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_。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