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B卷.doc_第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B卷.doc_第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B卷.doc_第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B卷.doc_第4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5分)1. (2分)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七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我国的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A . B . C . D . 2. (2分)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山脉会消失B . 山脉会消失C . 红海会缩小D . 地中海会缩小3. (2分)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 .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C . 火山地震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D . 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4. (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个整体B . 南美洲东海岸陆地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陆地凹进部分轮廓比较吻合C . 海牛和鸵鸟可以在大西洋之间自由游动和飞翔D . 该发现促进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5. (2分)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碰撞挤压张裂运动生长边界消亡边界A . B . C . D .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 . 渭河谷地的形成B . 日本地震的发生C . 青藏高原的隆起D .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6. (2分)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A . 板块内部B . 大陆内部C . 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D . 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7. (3分)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_提出的,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_大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中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_板块。二、 中档题 (共7题;共21分)8. (2分)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亚洲大陆属于( ) A . 亚欧板块B . 太平洋板块C . 印度洋板块D . 美洲板块9. (2分)湖南卫视2016年2月25日新闻报道:2月24日19时48分16秒,桃江县境内发生里氏3.2级地震,震中位于桃江县境内(北纬28.56度,东经112.04度),震源深度7千米。据地震专家介绍,里氏3.2级地震属有感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地面建筑物造成破坏。据此回答以下试题。(1)家住长沙市的小明想知道桃江县在哪,需查阅( ) A . 中国气候分布图B . 世界政区图C . 湖南省政区图D . 长沙市交通图(2)据桃江县县志记载:有史以来,桃江县境内没有发生过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桃江县( ) A . 位于环太平洋地带B . 位于板块的内部C . 位于板块的交界处D .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10. (2分)由魏格纳创立的全球构造理论是( )A . 大陆漂移说B . 板块构造学说C . 海底扩张说D . 上帝创造学说11. (2分)下列各项中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 ) A .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吻合,几乎可以拼合起来B . 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C .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D .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12. (2分)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 . 亚欧板块B . 印度洋板块C . 非洲板块D . 太平洋板块13. (7分)如图为六大板块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数码代号,写出板块的名称: _、_; (2)我国位于六大板块中的_板块(填名称)。 (3)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的岩石圈附分成若干块板,这些板块“漂浮”于_之上,不停地运动。 14. (4分)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填字母)。 A . 火山和地震B . 宇宙的起源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三、 拓展题 (共1题;共7分)15. (7分)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板块的名称:A_B_C_D_E_F_。(2)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板块与_板块的交界地带,若干年后,其面积将会_(填“变大”还是“变小”) (3)相互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_与_。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5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