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BiologicalSciencesandChemistryDepartment 液体制剂 姓名 王培宽11制药工程 2013年9月5日 2 掌握液体制剂的分类 熟悉其特点和质量要求掌握溶液剂 糖浆剂 乳剂 混悬剂等几种重要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理解常用溶剂 常用附加剂的类型及选用原则理解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方法了解合剂 洗剂 搽剂 滴鼻剂的概念和应用 学习目标 3 第一节概述 液体制剂系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特点药效迅速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 服用方便减少刺激性 提高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差 携带 运输 贮存不方便 固体液体气体 溶解胶溶乳化混悬 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 4 质量要求 1 均相者澄明 非均相者分散均匀 浓度准确 2 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 口感适宜 3 外用者无刺激性 4 可防腐 稳定性良好 5 包装方便携带与应用 5 一 按分散系统分类均相液体药剂非均相液体药剂 液体制剂的分类 二 按给药途径分类内服液体制剂外用液体制剂 6 选择溶剂的条件 对药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化学性质稳定 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 不影响药效的发挥和含量测定 毒性小 无刺激性 无不适的嗅味 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一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7 溶剂按介电常数的大小分为极性溶剂 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 极性溶剂 水 甘油 二甲基亚砜半极性溶剂 乙醇 丙二醇 聚乙二醇非极性溶剂 脂肪油 液体石蜡 乙酸乙酯 8 水 water 水为最常用的极性溶剂配制水性液体制剂时应使用蒸馏水或精制水 不宜使用常水 水的溶解范围广泛 可与乙醇 甘油 丙二醇等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 但许多药物在水中不稳定 尤其是容易水解 氧化的药物 水性制剂易霉变 不宜长期贮存 极性溶剂 水 80 H2O 18 02 9 甘油 丙三醇 1 2 3 丙三醇 glycerin 有吸湿性 味甜 相当于蔗糖甜度0 6倍 毒性小 能与水 乙醇 丙二醇等任意比例混合甘油可供内服和外用 对皮肤有保湿 滋润 延长药物局部药效的作用 对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有缓解作用C 12 矫味 防鞣质析出 C 30 防腐 甘油 56 C3H8O3 92 09 10 二甲基亚砜 dimethylsulfoxide DMSO 无色澄明液体 能与水 乙醇 甘油 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混合溶解范围很广 有 万能溶剂 之称 对皮肤和黏膜的穿透力很强 常用于外用制剂中作为渗透促进剂 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 孕妇禁用 二甲基亚砜 45 C2H6OS 78 13 11 乙醇 alcohol 我国药典收载的乙醇是指95 v v 的乙醇能与水 甘油 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 可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20 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 40 以上乙醇可延缓某些药物的水解但乙醇有生理活性 易挥发 易燃烧 成本高 在药剂制造中用作溶剂 防腐剂 消毒杀菌剂 半极性溶剂 乙醇 26 C2H5OH 46 07 CH3 CH2 OH 12 丙二醇 propyleneglycol 药用品为1 2 丙二醇 毒性小 无刺激能与水 甘油 乙醇混溶 与水的混合溶液能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用作溶剂 润湿剂 保湿剂 防腐剂 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黏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 可作为内服和肌肉注射液溶剂 因辛辣味及价格较贵 口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丙二醇 32 C3H8O2 76 09 13 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glycol PEG 通式为H OCH2CH2 nOHPEG200 300 400 600为液体 PEG1000 2000 4000 6000 12000 20000为固体 本品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水解破坏 有强亲水性 能与水 乙醇 甘油 丙二醇等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对一些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用作溶剂 助溶剂 水溶性软膏基质和栓剂基质 固体分散体载体 包衣材料 滴丸基质 增塑剂 囊材等 14 脂肪油 fattyoils 为常用非极性溶剂 包括花生油 豆油 棉籽油等 能溶解固醇类激素 油溶性维生素 游离生物碱 有机碱 挥发油和许多芳香族药物 不能与水 乙醇等极性溶剂相混溶 多用于外用制剂 如滴鼻剂 洗剂 也可作为内服制剂的溶剂 容易氧化酸败 易受碱性药物的影响而发生皂化反应 非极性溶剂 15 液体石蜡 liquidparaffin 是从石油产品中分离得到的液态饱和烃的混合物轻质 密度为0 828 0 860g cm3 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 重质 密度为0 860 0 890g cm3 常用于软膏剂 化学性质稳定 但长期受热和光照会徐徐氧化 在肠道中不分解也不吸收 有润肠通便作用 可作口服制剂和搽剂的溶剂 16 乙酸乙酯 为无色油状液体 有挥发性和可燃性在空气中容易氧化 变色 需加入抗氧剂 本品能溶解挥发油 甾体药物及其他油溶性药物 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除液状石蜡可用于口服制剂外 其余主要用作外用制剂的溶剂 17 增溶剂 二 常用附加剂 增溶 solubilization 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 在溶剂中 主要指水 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 solubilizer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18 19 例如 煤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仅3 左右 但在肥皂溶液中 却能增加到50 左右 煤酚皂 溶液 20 常用的增溶剂多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山梨坦和聚山梨酯等 司盘 Span 吐温 Tween 21 助溶剂 难溶性药物当加入第三种物质时 能够 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不降低其生物活性 称助溶 第三种物质称助溶剂 加入的第三种物质为低分子化合物 而不是胶体物质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2 助溶机理 1 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 2 形成复盐 3 形成分子缔合物 23 潜溶剂 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的量处于一定比例时 药物在复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与其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 称潜溶 此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 24 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 乙醇 甘油 丙二醇 聚乙二醇机理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 潜溶剂改变了原溶剂的介电常数 如甲硝唑在水中溶解度为10 W V 如果采用水 乙醇混合溶剂 则溶解度提高5倍 25 1 防腐的重要性微生物污染 细菌 霉菌 酵母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防腐剂 preservative 26 2 防腐措施 1 防止污染如果污染了 即使灭了菌 也会有细菌毒素 霉菌毒素残留 2 添加防腐剂防腐剂 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 杀菌剂 能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的物质 27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苯甲酸及其盐 山梨酸及其盐 苯扎溴胺 醋酸氯己定 其它 常用防腐剂如下 28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又称尼泊金类 性质稳定 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 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通常乙酯 丙酯 1 1 或乙酯 丁酯 4 1 Tween20 Tween60 PEG与本类防腐剂能产生络合作用遇铁变色 与弱碱或强酸易水解 塑料能吸附本品 29 苯甲酸及其盐类 可内服也可外用 通常配成20 醇溶液备用 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 最适pH值是4 防发酵作用较理想 苯甲酸0 25 和尼泊金0 05 0 1 联合应用对防止发霉和发酵最为理想 特别适用于中药液体制剂 30 山梨酸及其盐类 对酵母菌 真菌敏感 pH4 久置易氧化 可用没食子酸 苯酚使其稳定 在塑料容器中活性会降低 山梨酸与其它抗菌剂或乙二醇联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 31 苯扎溴铵 又称新洁尔灭 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酸 碱液中稳定 耐热压可用于皮肤 器械消毒 常用浓度为0 02 0 2 32 醋酸氯己定 又称醋酸洗必泰本品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 甘油 丙二醇等溶剂中 为广谱杀菌剂 可用于皮肤 器械 包装材料消毒 用量为0 02 0 05 33 其他防腐剂 邻苯基苯酚 杀菌 杀真菌 20 的乙醇或30 以上甘油的均有防腐作用 挥发油 桉叶油 桂皮油 薄菏油 34 矫味剂 1 甜味剂2 芳香剂3 胶浆剂4 泡腾剂 内服液体制剂应味道可口 外观良好 使患者尤其是儿童乐于服用 35 1 甜味剂 sweetingagents 1 天然甜味剂 蔗糖 甜菊甙 2 合成甜味剂 糖精钠 阿司帕坦 36 蔗糖 是矫味的主要用品 常以单糖浆或果汁糖浆如橙皮糖浆 樱桃糖浆 桂皮糖浆等形式应用 兼矫臭 应用糖浆时常添加山梨醇 甘油等多元醇 防止蔗糖结晶析出 37 甜菊苷 stevioside 源自植物甜叶菊 为微黄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甜度比蔗糖大约300倍 本品甜味持久且不被人体吸收 不产生热能 所以是糖尿病 肥胖病患者很好的低能量天然甜味剂但甜中带苦 故常与蔗糖和糖精钠合用 38 糖精钠 saccharinsodium 本品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水 1 1 5 但水溶液不稳定 长时间放置后甜味降低 在pH8时较稳定 其甜度为蔗糖的200 700倍常与单糖浆 蔗糖和甜菊苷合用 作咸味的矫味剂 39 阿司帕坦 aspartame 也称蛋白糖 又称天冬甜精 化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其甜度为蔗糖的150 200倍 不致龋齿 可以有效地降低热量 适用于糖尿病 肥胖症患者 40 2 芳香剂 分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两大类天然香料 包括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如薄荷以及它们的制剂如薄荷水和动物性香料如麝香等 人造香料 又称调和香料 是由人工香料添加一定量的溶剂调和而成的混合香料 如桔子香精等 41 3 胶浆剂 胶浆剂由于黏稠 能干扰味蕾的味觉而矫味 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加入甜味剂可增加矫味作用 多用于矫正涩酸味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 淀粉 琼脂 明胶等 42 4 泡腾剂 制剂中常应用碳酸氢盐与有机酸 枸橼酸 酒石酸 作为泡腾剂 遇水后产生CO2 CO2溶于水呈酸性 能麻醉味蕾而矫味 常用于苦味 涩味 咸味制剂 与甜味剂 芳香剂配合使用 可得清凉佳味 43 着色剂 着色剂又称色素 能改善制剂的外观颜色 用来识别制剂品种 区分应用方法和减少病人的服药顺应性 天然色素植物色素 红色如苏木 紫草根 茜草根 甜菜红 胭脂红等 黄色如姜黄 山栀子 葫萝卜素等 蓝色如松叶兰 乌饭树叶等 绿色如叶绿酸铜钠盐 棕色如焦糖 矿物色素 棕红色氧化铁 外用使药剂呈肤色 44 2 合成色素食用 苋菜红 柠檬黄 胭脂红 胭脂蓝 日落黄 具体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见GB2760 8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的着色剂项下 外用 伊红 或称曙红 适用于中性或弱碱性溶液 品红 适用于中性 弱酸性溶液 美蓝 或称亚甲蓝 适用于中性溶液 苏丹黄G等 只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才可作为内服液体制剂的着色剂 45 其它 增加液体制剂的稳定性 pH调节剂抗氧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等 46 提问 如果药物不易溶解 怎么办 如果药物很苦 怎么办 如果药物易氧化 怎么办 增溶剂 助溶剂 改变溶剂加点乙醇 矫味剂 抗氧剂 47 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 直径在1nm以下 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 包括溶液剂 糖浆剂 芳香水剂 醑剂 甘油剂 酊剂等 特点 药物分散度大 易吸收 稳定性差 特别是某些药物的水溶液 多采用溶解法制备等 第三节低分子溶液剂 48 一 溶液剂 solutions 二 芳香水剂 aromaticwaters 三 糖浆剂 syrups 四 醑剂 spirits 五 酊剂 tincture 六 甘油剂 glycerins 49 溶液剂系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可内服也可外用 一 溶液剂 solutions 50 溶液剂的制法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包括溶解法 稀释法 药物称量 溶解 包装 质量检查 过滤 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工艺流程图 操作要点 1 溶解法将固体药物直接溶于溶媒的方法 适用于稳定的化学药物 51 例复方碘溶液 处方 碘50g碘化钾100g纯化水加至1000ml 制法 取碘化钾 加入少量纯化水约100ml溶解配成浓溶液 加入碘搅拌使溶 再加入纯化水适量至1000ml 即得 讨论 1 描述所制备的溶液的外观 分析其组成并说明碘化钾在此处方中的作用 2 概括溶液剂制备的操作步骤 助溶剂和稳定剂 制备的碘溶液的为棕色溶液 碘化钾在此处方中主要用作助溶剂和稳定剂 取碘化钾 加纯化水适量配成浓溶液 然后加入碘溶解 52 2 稀释法药物 少量溶剂 高浓度溶液或储备液 溶剂 稀释液注意事项 1 浓度换算 2 挥发性药物因挥发而影响浓度的准确性 53 易氧化的药物 溶剂加热放冷后溶解药物 挥发性药物 最后加入 以免损失 难溶性药物 采用适当方法增加溶解度 溶解缓慢的药物 采用粉碎 搅拌或加热等措施加快溶解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 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 再加入其它药物使溶解 制备溶液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54 二 芳香水剂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 多为挥发油 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制成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称为浓芳香水剂 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 可矫味 矫臭和作分散剂使用 芳香水剂多数易分散 变质甚至霉变 所以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注意 水溶液 55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供口服用 糖浆剂中的药物可以是化学药物 也可以是中药材的提取物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单糖浆 简称糖浆 浓度为85 g ml 或64 7 g g 特点 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儿童尤宜 高浓度糖浆剂自身具有抑菌作用 低浓度糖浆剂易染菌 需添加抑菌剂 概念和特点 三 糖浆剂 56 糖浆剂按用途可分为单糖浆 芳香糖浆和药用糖浆三类 分类 57 糖浆剂含蔗糖应不低于45 g ml 糖浆剂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 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乙醇 甘油或其他多元醇 如需加入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 05 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 3 除另有规定外 糖浆剂应澄清 在贮存期间不得有发霉 酸败 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 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糖浆剂应密封 置阴凉处贮存 质量检查 中国药典 10版有关规定 58 糖浆剂的制备方法1 溶解法 1 热溶法蔗糖 沸水 溶解后降温 药物 溶解 滤过 水 全量 分装 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和有色糖浆的制备 2 冷溶法蔗糖 冷水 或含药的溶液中 糖浆剂 2 混合法含药溶液 单糖浆 糖浆剂 注意防腐 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适用于制备含药糖浆 59 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选择无色 无异臭的药用白砂糖 所用器具应洁净或灭菌处理并避菌操作 热溶法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 时间 不能直火加热 可采用蒸汽夹层锅 应注意调整pH值等 60 第四 五节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 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 以水为溶剂者 称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 溶胶剂 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 1 100nm 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的液体制剂 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分子状态均相分散体系热力学稳定 固体微粒非均相分散体系热力学不稳定 61 均要经过溶胀过程 溶胀是指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 与高分子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 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 体积膨胀 这个过程称有限溶胀 由于高分子空隙间存在水分子 降低了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 使溶胀过程继续进行 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 这一过程称为无限溶胀 静置即可 需搅拌或加热 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 62 大多数水溶性的药用高分子材料 如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更容易溶于热水 则应先用冷水润湿及分散 然后加热使溶解 63 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这一类的聚合物 在冷水中比在热水中更易溶解 则应先用80 90 的热水急速搅拌 使其充分分散 然后用冷水使其溶胀 分散及溶解 64 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粒度 0 5 10 m分散介质 水 植物油热力学不稳定非均匀分散体系液体混悬剂和干混悬剂 第六节混悬剂 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 临用前加水振摇即迅速分散成混悬剂 概念 65 66 67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两种溶液混合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或产生难溶性化合物时 与溶液剂比较 为了使药物缓释长效 条件 注意 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使用 68 混悬剂物理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 絮凝与反絮凝微粒的沉降微粒长大和晶型转化等 69 稳定性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1 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Stokes定律 V 2r2 1 2 g 9 沉降速度 微粒密度 介质密度 微粒半径 分散介质的黏度 重力加速度 70 增加混悬剂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 尽量减小微粒半径 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 粉碎 研磨等 加入助悬剂 71 混悬剂微粒因解离或吸附离子而荷电 具有双电层结构 主 双电层中离子因水化形成的水化膜 阻止了微粒间的相互聚结 荷电产生排斥作用 中和电荷如电解质 聚结稳定性聚结不稳定性水化膜阻止聚集 电解质 脱水剂 2 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72 表面自由能公式 F S L A F S L一定 A 3 絮凝与反絮凝 73 絮凝 flocculation 混悬微粒形式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 絮凝状态特点 疏松不结饼反絮凝 deflocculation 系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 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 絮凝剂 flocculatingagents 形成絮凝过程中加入的电解质 电势 20 25mV反絮凝剂 deflocculatingagents 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中加入的电解质 絮凝剂和反絮凝剂所用电解质相同 74 4 结晶微粒的长大 小微粒 大微粒 放置过程中 微粒沉降速度 加入抑晶剂可 当药物微粒处于微米大小时 遵循OstwaldFreundlich方程 0 75 5 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同一分散介质中 浓度 稳定性 温度可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溶解速度 沉降速度 絮凝速度 混悬剂的网状结构等 76 混悬剂的稳定剂 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和反絮凝剂 77 1 助悬剂 增加分散介质黏度 增加微粒亲水性 形成保护膜 阻碍合并 絮凝 并防止结晶转型 触变胶具有触变性 低分子助悬剂如甘油 糖浆剂等 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 西黄蓍胶 聚维酮 羧甲基纤维素钠 触变胶 硅皂土等 作用 品种 定义 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78 相关链接 触变胶与触变性 胶体溶液 溶胶 静置 搅拌或振摇 凝胶 利于倾倒 防止沉降 79 2 润湿剂 界面张力 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 促使疏水微粒被水湿润 常用HLB值在7 11之间的表面活性剂 如聚山梨酯类 泊洛沙姆 聚氧乙烯蓖麻油类等 作用 品种 80 3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絮凝剂使混悬剂处于絮凝状态 以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反絮凝剂可增加混悬剂流动性 使之易于倾倒 方便使用 常用枸橼酸盐 酒石酸盐 磷酸盐及一些氯化物等 作用 品种 81 混悬剂的制备 关键 使混悬微粒具有适当的分散度且粒度均匀 以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 方法 机械分散法凝聚法 82 机械分散法1 工艺流程 2 操作要点 亲水性药物 加液研磨疏水性药物 先将药物与润湿剂共研 再加液研磨质重 硬度大的药物 水飞法制备器械 乳钵 乳匀机 胶体磨 83 小量制备可用研钵大量生产时可用乳匀机 胶体磨等机械 胶体磨能将药物粉碎至小于1 m的微粉 84 凝聚法1 物理凝聚法将分子或离子分散状态分散的药物溶液加入于另一分散介质中凝聚成混悬液的方法 2 化学凝聚法用化学反应法使两种药物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 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85 混悬剂的质量检查 1 微粒大小显微镜法 库尔特计数法 浊度法 光散射法等2 沉降容积比评价混悬剂的稳定性及稳定剂的效果 F值愈大 表示沉降物的高度愈接近混悬剂高度 混悬剂愈稳定 口服混悬剂 包括干混悬剂 沉降体积比应不低于0 90 86 3 絮凝度评价絮凝剂的效果 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 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 F 与去絮凝混悬剂沉降容积比 F 的比值 值愈大 说明混悬剂絮凝效果好 混悬剂愈稳定 87 4 重新分散性考察混悬剂再分散性能 将混悬剂置于带塞的100ml量筒中 密塞 放置沉降 然后360 20r min的转速转动 经一定时间旋转 量筒底部的沉降物应重新均匀分散 重新分散所需旋转次数愈少 表明混悬剂再分散性能愈好 5 电位6 流变学特性 88 第七节乳剂 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 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分散 一种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非均相 概念 89 水相waterphase W 水或水溶液 油相oilphase O 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乳化剂emulsifier 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 基本组成 其他组成 防腐剂 调味剂 乳剂的组成 90 根据结构分类 91 水包油型 油包水型 92 O W型乳剂和W O型乳剂的区别 93 根据大小分类 1 普通乳 emulsion 1 100 m 乳白色不透明液体 2 亚微乳 submicroemulsion 0 1 1 0 m 常作为胃肠外给药的载体 如环孢菌素静脉注射脂肪乳 3 纳米乳 nanoemulsion 又称毫微乳 microemulsion 10 100nm 94 液滴的分散度高 吸收快 药效好 生物利用度高 油性药物的乳剂 剂量准确 使用方便 O W型乳剂 可掩盖不良味道 外用乳剂 改善皮肤 粘膜的透过性 减少刺激 静脉注射乳剂 体内分布快 有靶向性 亚微乳 纳米乳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降低毒副作用 增加体内吸收 使药物缓释 控释或具有靶向性等 乳剂的作用特点 95 二 乳化剂emulsifier 一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二 乳化剂的种类 三 乳化剂的选择 96 乳化剂 除水相 油相外 加入的凡可以阻止分散相聚集而使乳剂稳定的第三种物质 乳化剂的作用 降低表面张力 在分散相液滴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界面膜 在乳剂的制备过程中不必消耗更多的能量 97 有较强的乳化能力 油水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 无毒 无刺激性 口服 外用 注射给药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 稳定性好 酸 碱 辅助乳化剂等 稳定性好 上述条件可作为选择或评价乳化剂的标准 一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98 1 表面活性剂2 天然乳化剂3 固体微粒乳化剂4 辅助乳化剂 二 乳化剂的种类 99 表面活性剂类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亲油性 乳化能力强 容易在乳滴周围形成单分子乳化膜 性质较稳定 一般HLB值3 8者为W O型乳化剂 HLB值8 16者为O W型乳化剂 100 天然乳化剂多为高分子化合物 具有较强亲水性 能形成O W型乳剂 乳剂形成时被吸附于乳滴表面 形成多分子乳化膜 多数黏性较大 能增加乳剂的稳定性 宜新鲜配制或加入适宜防腐剂 性质 常用的天然乳化剂 阿拉伯胶O W型乳化剂 作为内服乳剂的乳化剂 常用浓度为5 15 西黄蓍胶O W型乳化剂 乳化能力较差 一般与阿拉伯胶合并使用 明胶两性化合物 作O W型乳化剂 易受溶液pH值及电解质的影响产生凝聚作用 常与阿拉伯胶合用 杏树胶乳化能力和黏度均超过阿拉伯胶 可作为阿拉伯胶的代用品 卵黄强O W型乳化剂 乳化能力强 精制品可供静脉注射用 101 固体微粒乳化剂微细不溶性固体粉末 聚集于液 液界面上形成固体微粒乳化膜而起阻止乳滴合并作用 固体粉末与水相的接触角决定乳剂型 102 铺展是指一滴液体能在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表面上自动形成一层薄膜的现象 103 90 时形成W O型 乳化剂为氢氧化钙 氢氧化锌 硬脂酸镁等 104 二种类型 增加水相粘度的 HPC MC CMC Na 海藻酸钠 阿拉伯胶 黄原胶 果胶等 增加油相粘度的 鲸蜡醇 蜂蜡 单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 硬脂醇等 目的 防止液滴的合并 提高稳定性 辅助乳化剂 105 三 乳化剂的选择 使用目的 药物性质 处方组成 乳剂类型 乳化方法乳剂的类型 W O O W HLB给药途径 内服 外用 注射乳化剂性能 乳化能力强 稳定 无刺激 106 混合乳化剂的选择适应性 W O O W乳化膜的牢固性 油酸钠 O W 与鲸蜡醇 胆固醇等亲油性乳化剂合用 形成络合物 黏度 稳定性 非离子型乳化剂可混合使用 107 混合乳化剂中HLB值的调节 HLB 亲水亲油平衡值 Hdrophile Lipiophile Balance 亲油性 亲水性 PEG 石蜡 油相乳化所需的HLB值 109 1 最适HLB值 使用混合乳化剂 2 混合乳化剂的HLB有加和性 注 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乳化剂不能混合使用 反应 110 降低表面张力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乳剂的形成理论 三 乳剂的形成理论 111 1 降低表面张力 降低油 水两相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制备乳剂时不必消耗更大的能量 乳剂保持一定的分散状态和稳定性 112 2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乳化剂有规律地排列在液滴表面形成乳化膜 可阻止液滴合并 两侧膜 水侧膜和油侧膜 存在两个表面张力 乳化膜向表面张力较大的一面弯曲 即内相是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的相 113 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在两液相中的相对润湿性与溶解度 使乳化剂润湿或溶解得较多的一相是连续相 这就是Bancroft规则 乳化剂在液滴表面上排列越整齐 乳化膜就越牢固 所形成的乳剂越稳定 114 单分子乳化膜 表面活性剂类 强 多分子乳化膜 天然乳化剂类固体微粒乳化膜 固体粉末类 亲水亲油性大小 115 乳化剂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相容积比的影响 四 影响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 116 1 乳化剂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乳剂的类型 O W W O W O W O W O 决定乳剂的类型的因素 最主要是乳化剂的性质和乳化剂的HLB 其次是形成乳化膜的牢固性 相容积比 温度 制备方法等 2 相容积比的影响油 水两相的容积比简称为相容积比 phasevolumeratio 相容积比在40 60 时乳剂稳定性好 117 分层 絮凝 转相 合并破裂 酸败 五 乳剂的稳定性 118 1 分层 乳析 乳剂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液滴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产生原因 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 特点 液滴上浮或下沉的速度符合Stokes定律可逆过程 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外观较粗糙 容易引起絮凝甚至破裂 119 2 絮凝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 经振摇即能恢复成均匀乳剂现象 乳剂合并的前奏 产生原因 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 同时絮凝与乳剂的黏度 相比等因素有关 特点 可逆过程 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液滴及乳化膜完整 但稳定性降低 表示趋于合并破裂 120 3 转相产生原因 乳化剂的性质改变 O W型乳剂中加入氯化钙 W O型 油酸钙生成 添加反类型的乳化剂 相体积比的影响 W O型乳剂 50 60 时易转相 O W型乳剂 90 时易转相 不可逆 O W型乳剂W O型乳剂 121 4 合并与破裂乳剂中液滴周围的乳化膜被破坏导致液滴变大称合并 合并的液滴进一步分成油水两层称为破裂 不可逆过程 合并和破裂是不可逆过程 乳化膜被破坏 122 抗氧剂防腐剂 光 热 空气等 微生物等 变质乳剂 有效措施 5 酸败 123 一 乳剂的制备方法 1 胶溶法工艺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游戏到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 抖音商户直播娱乐性元素融入制度
- 抖音商户运营经理直播节奏把控制度
-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教育:2025年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报告
- 全球铀矿资源地理分布与2025年核能产业国际合作前景报告
- 公交优先政策2025年实施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交通基础设施研究报告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可视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科技学院《宾馆室内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内科学(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汽车维修工高级工(三级)理论题库-单选题库
- 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全册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归纳总结
- 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课件
- 小红书运营方案
- 深蓝科技风智能医疗卫生系统模板课件整理
- 中药奄包-外源性热敷疗法课件
- 造价咨询作难点解决办法及措施
- 商务礼仪3-2办公室礼仪 中职高职《商务礼仪》教学教案
- 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公司的台前幕后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9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