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表征与测试.doc_第1页
催化剂表征与测试.doc_第2页
催化剂表征与测试.doc_第3页
催化剂表征与测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体相组成与结构体相组成:XRF、AAS物相分析:XRD:晶体结构DTA:记录样品与参比物温差随温度变 化曲线,吸热为负峰,放热为正峰TG: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B、比表面与孔结构BET(压汞法)C、活性表面、分散度(XRD、Chemisorption、TEM)D、表面组成与表面结构H2O2滴定:H2吸附饱和后用O2滴定或O2吸附饱和后用H2滴定XPS:表面组成LEED:表面结构排列E、酸碱性TPD;IRF、氧化还原性TPRTPOTPSR:表面吸附物种与载气中反应物发生反应并脱附3、X-射线衍射(XRD)作用a、物相的鉴定、物相分析及晶胞参数的确定b、确定晶粒大小,研究分散度c、研究处理条件对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影响原理:2dsin = n例:XRD物相分析每种晶体都有它自己的晶面间距d,而且其中原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布着。这反映在衍射图上各种晶体的谱线有它自己特定的位置、数目和强度I。因此,只须将未知样品衍射图中各谱线测定的角度及强度I去和已知样品所得的谱线进行比较就可以达到物相分析的目的。XRD测定平均晶粒度的测定4、透射电镜(TEM)作用 1、催化剂物性的检测 a、物相鉴别 b、粒子(或晶粒)大小及其分布的测定 c、孔结构的观察 2、研究负载型催化剂金属分散度 3、催化剂制备过程研究 4、催化剂失活、再生研究基本原理 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代替可见光,照射厚度在50nm的超薄切片上,透过样品的电子束通过多级电磁透镜聚集,放大成TEM图像使用电镜的电子衍射功能可以判断样品的结晶状态5、扫描电镜(SEM)特点:1、能够以较高的分辨率和很大的景深清晰地显示粗糙样品的表面形貌,是进行试样表面形貌分析的有效工具;2、与能谱(EDS,WDS)组合,又可以以多种方式给出试样表面微区成份等信息。原理电子探针的入射电子与样品作用时,由于样品表面特征(形貌结构、原子序数、晶体结构等)不同,各处被激发的二次电子数不同,从而形成明暗不同的反差。6、热分析(TA) 定义 热分析是通过测定物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理性质(目前主要是重量和能量)的变化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或者对物质进行分析鉴别的一种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热重(TG)和差 热分析(DTA)7、光电子能谱(XPS)最常用的表面能谱之一。因最初以化学领域应用为主要目标,故又称为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法(ESCA)。XPS采用软X-射线(E5Kev)照射被测样品,使被测样品中的金属原子核外电子(通常是内层电子)受激发射,研究受激发射电子的结合能的一种表征手段。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较高的灵敏度。基本原理入射X光子能量已知,这样,如果测出电子的动能Ek,便可得到固体样品电子的结合能。各种原子,分子的轨道电子结合能是一定的。因此,通过测定样品产生的光子的能量,就可以了解样品中元素的组成。由于XPS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不可能接受到催化剂小孔内的活性组分的信息,因此,它所测得的活性组分的峰强不仅与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有关,而且还与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上的分布有关。只有当活性组分在载体的孔内外分布都是均匀的时候,测出的结果才比较可靠。8、红外(IR) 作用官能团的鉴定吸附物种的研究酸性的测定原理红外光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对红外光产生了吸收,将物质吸收的强度对频率作图所形成的演变关系,称为红外光谱9、程序升温脱附(TPD)也叫热脱附技术,是一种研究催化剂表面性质及表面反应特性的有效手段。表面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了解吸附物与表面之间成键的本质。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脱附的难易,主要取决于这种键的强度,热脱附技术还可从能量角度研究吸附剂表面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催化剂经预处理将表面吸附气体除去后,用一定的吸附质进行吹扫,再脱去非化学吸附的部分,然后等速升温。当化学吸附物被提供的热能活化,足以克服逸出所需要越过的能垒(脱附活化能)时,就产生脱附。 由于吸附质和吸附剂的不同,吸附质与表面不同中心的结合能不同,所以脱附的结果反映了在脱附发生时的温度和表面覆盖度下,脱附过程的动力学行为。10、程序升温还原(TPR) 作用 研究催化剂的还原难易情况 研究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之间以及金属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原理 发生还原反应的化合物主要是氧化物,在还原过 程中,金属离子从高价态变成低价态直至变成金 属态第一章 基本概念1. 催化剂:1)不能改变化学平衡;2)可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二加可快特定反应的速率;3)具有选择性2.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3. 1)主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2)分散度4. 1)催化剂活性表示方法:速率:TOF;速率常数;转化率; 2)选择性5. 1)多相催化反应步骤:外扩散、内扩散;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内扩散、外扩散;2)内外扩散消除方法;3)催化循环;速率控制步骤;4)活化能第二章 吸附与多相催化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理解吸附位能曲线;Ed=Ea + qc;2.解离吸附与非解离吸附;认识常见吸附态(p24-p28); 会写表面吸附反应方程3.Langmuir等温方程4.BET法测定比表面5.催化剂堆密度、孔容、孔隙率、孔分布;Knudsen扩散;第三章 酸碱催化1.重要催化反应:p412.B酸、L酸;二元氧化物中酸中心的形成3.酸度、酸强度、Hammett函数; 固体酸性测定:1)指示剂;吸附量热;TPD;IR4.正碳离子机理;酸强度与活性关系:p605. 分子筛吸附性能与硅铝比的关系:p65;Y型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的结构特点;氢型和多价阳离子交换分子筛酸中心的形成:p66-67;择形催化6.FCC与加氢裂化;芳烃异构;甲醇制汽油第四章 金属催化剂1.常见金属催化反应及其催化剂2.火山形原理;常见气体在金属上吸附时电子转移方向:p873.了解能带理论和价键理论4.晶格参数、Miller Index; 了解多位理论;认识表面缺陷对催化反应的重要性5.分散度与活性的关系:Structure-sensitive、Structrue-insensitive; Hydrogen spillover; 6.合金催化剂: 表面富集、几何效应7. 合成氨;乙烯环氧化;铂铼重整第五章 氧化物催化剂1.常见氧化物催化反应及其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电子特性;nonstoichiometry2.n型、p型半导体;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影响3.常见气体在半导体催化剂上吸附时电子转移方向:n键、p键吸附(p129);半导体催化剂的电子机理4.Mars-van Krevelen机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5.了解晶体场稳定化能及其对催化作用的影响6. 丙烯氧化制丙烯醛;丙烯氧化制丙酮;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第七章 催化剂制备与再生1.催化剂制备方法:沉淀法、浸渍法、离子交换法、共混法;热分解法、熔融法、还原法2.催化剂预处理:焙烧、还原、硫化3.催化剂失活:中毒;烧结;积碳4.催化剂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