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LISA 灰区的设置及质控方法灰区的设置及质控方法 ELISA 测定的阳性判断值 通常是将大量阴性和阳性人群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确定 的 其确定依据为判断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最低 在阳性判断值周围一定范围内之外 的测定结果可归为可疑 亦即 ELISA 测定的 灰区灰区 灰区 的大小可用统计学方法确定 测定结果处于 灰区 的样本 可通过确认试验或追踪检测来确定到底是阳性还是阴性 灰区 的大小可用统计学方法确定 具体是怎么确定的 或者大概粗略的方法计算是怎么样的呢 高手在哪呢 ELISA 灰区 是把定量分析的正常 值范围引入定性分析而建立的概念 灰区的设置有二种 灰区的设置有二种 1 C O 1 C C 为该试剂的批内 C 一般在 15 20 间 2 C O 2S S 为实验室做室内质控 ROC 的 S 另外 个人认为 ELISA 灰区 对于不同项目和应用的领域不同 其设置不能一概而论 根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对美国 Ortho 的抗 HC 检测的 ELISA 试剂盒进行研究 发现 只有检验结果 S CO 3 8 时 高度预示 HC 抗体真阳性状态 若检验结果 S CO0 5 是阳性 如果测量得吸光度是 0 4 的话怎 么判断 结果是阴性 但是是有很明显颜色的 在血站系统这样的血就不敢用 怎么解决 呢 我们经常遇到测量阴性但是有颜色的标本 用不同厂家的试剂或是同种试剂重复实验 还是一样 又担心存在弱抗体的问题 怎么解决呢 万分感激国内试剂测 HBSAG 的 cutoff 值一般不会达到 0 5 除非不做空白 其 cutoff 的公式一般为 NC 2 1 我只是举例 别找问题以外的事情来说呀 我等答案等得 着急第三章 ELISA 技术的质量控制 概述 Engall 和 Perlmann 于 1971 年首先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随着科技的发展 ELISA 在抗原 抗体 酶 固相载体 及包被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大大提高 由于该技术具有简便 快速 经济等特点 因而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尽管如此 ELISA 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 在着许多难点 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检测的质量 ELISA 质量保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许多重要的环节都影响到检测的质量 现分述如下 一 方法学的影响 ELISA 测定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双抗体夹心法 间接法 双抗原夹心法 IgM 抗体捕捉法 竞争抑制法 其中竞争抑制法因受操作时差所引起的不公平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结果重复 性较差 质量较难控制 二 试剂因素 1 试剂的选择 免疫检测的原理均基于抗原抗体反应 由于该反应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普遍存在基 质效应 交叉反应等 因而检测结果难以溯源 不同方法 不同试剂之间甚至同一试剂不 同批号间结果均缺乏可比性 试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检测的水平 因此在引入新项 目之前必须对试剂进行严格的评估 试剂的评估有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开展该项目的必 要性 了解该项目现有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在了解试剂的组成基础上选择多家试剂盒 进行比较 判断标准首选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 其次为临床的满意度及权威机构的报告如 各级室间质量评价 CDC 报告等 定期对检测结果进行追踪反馈直至最终认可该试剂 2 试剂的准备 不同批次的 ELISA 试剂在制作过程中很难保证质量完全一致 即使是通过批批检的项目其 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 因此必须选择和订购长批号的试剂 并保证保存条件 严格执行这 一标准可以避免因试剂批号改变而重新建立质控体系及重新评估试剂的复杂过程 并且能 够保证结果的稳定性 对于效期短 使用率低的试剂 应当小量分装 每次使用则取分装 部分即可 避免反复冻融造成试剂的失效 试剂使用前必须平衡至室温 否则会影响检测下限 未用完的室内质控品及本次不需使用 的试剂应密封并及时放回冰箱保存 三 样本因素 标本干扰因素包括内源性干扰因素和外源性干扰因素 前者包括类风湿因子 补体 异嗜 性抗体 自身抗体 溶菌酶等 后者包括标本溶血 标本被细菌污染 标本贮存时间过长 标本凝固不全 冷冻标本的反复冻融等 其中外源性干扰因素是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避 免也是必须避免的因素 而避免内源性因素的干扰则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试剂盒 在临床 中遇到少见的疑难病例时应当考虑到内源性干扰因素的存在 以下对外源性干扰因素进行 简要说明 1 标本溶血 要注意避免出现严重溶血 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基团 其具有类过氧化物的 活性 因此 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为标记酶的 ELISA 测 定中 如果血清标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较高 则其就很容易在温育过程中吸附于固相 从而 与后面加入的底物反应显色 2 标本被细菌污染 标本的采集及血清分离要注意尽量避免细菌污染 细菌菌体中除可能含 有内源酶对测定产生非特异性干扰外 还可能对抗原抗体等蛋白产生分解作用 另外标本 在保存中出现浑浊或絮状物时 应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检测 3 标本贮存时间过长 标本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 IgG 可聚合成多聚体 在间接法 ELISA 测定中会导致本底加深 甚至出现假阳性结果 通常情况下血清标本可在 2 8 下保存 l 周 冷冻保存时间会更长 但对于抗体或抗原含量低的标本而言 则可能会因抗体掉价 抗原分解而出现假阴性结果 4 标本凝固不全 血液通常在采集后半小时后开始凝固 18 24h 完全凝固 如果在血液未 凝固时即离心分离血清 则可因纤维蛋白原非特异吸附于微孔而造成假阳性结果 为了缩 短标本处理时间 可以在离心前将血液标本置于温箱中温育或者采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或 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促凝剂以加速血清的分离 5 冷冻保存标本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的反复冻融会因其所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对标本中的蛋白 等分子产生破坏作用 使抗体效价跌落从而引起假阴性结果 所以测抗体的血清标本如需 保存作多次检测 宜少量分装冻存 此外 标本在冻存时会因蛋白质局部浓缩 分布不均 因此重新融解的标本必须混匀 但不要进行剧烈振荡 反复颠倒即可 四 操作因素对 ELISA 结果的影响 ELISA 测定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固相包被 加样品 温育 洗涤 加酶结合物 温育 洗 涤 加底物 温育 显色 终止显色 比色 目前各种形式的 ELISA 自动分析仪已经进入市场 如广泛应用于血站系统的微板式全自动 酶免分析仪 其试剂为开放式的 而对于其它类型的仪器 则试剂和仪器往往是配套的 但当前大部分医学实验室均采用手工操作加仪器测定的方式 ELISA 操作步骤复杂 操作 不当将引起较大的误差 以下叙述各个步骤中的影响因素 1 加样 加样器是一种比较精密的工具 其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因机械磨损或者推动杆内附着血痂等 原因造成加样不准 尤其是对于样本量较大的临床实验室 因此必须定期对加液器进行维 护和校准 每次加不同的标本时均需更换吸嘴 以免发生交叉污染 加样时速度不可太快 避免将标本加在孔壁上部 并注意不要溅出或产生气泡 加样时还应当注意操作时差对结 果的影响 操作时差是指加入标本 试剂及混匀时间的差异 操作时差在每个实验中都存 在 尤其是手工操作 日常检测标本多达几百个 从加入第一个标本到最后一个标本 需 几十分钟 加入试剂及混匀等均存在着前后的时间差异 使抗原抗体反应和酶促反应时间 不一致 操作时差对竞争法检测的结果影响更大 在加酶结合物和底物时可用定量多道加 液器 使加液过程迅速完成 如果使用滴瓶除注意滴加的角度外还要注意滴加的速度 速 度太快 容易出现重复滴加或者加在两孔之间 造成非特异性吸附 另外有些项目在检测 前需要稀释以减低非特异性反应 但稀释的方式非常重要 如果采用手工稀释则容易因操 作者个体差异而产生不一致的结果 尤其是吸光度处于临界值附近的标本 因此最佳的方 式是采用振荡器混匀 2 温育 在 ELISA 检测中一般有两次抗原抗体反应 即加标本和加酶结合物后 抗原抗体反应的 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和时间 这一保温过程称为温 育 incubation 温育常采用的温度有 43 37 室温和 4 冰箱温度 等 37 是实验室中常用的 温育温度 也是大多数抗原抗体结合的最适反应温度 有实验表明 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 37 经 1 2 小时产物的生成可达顶峰 为加速反应 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反应的温度并 在反应过程中连续振荡以增加抗原抗体接触的机会 抗原抗体反应在 4 反应更为彻底 形成的产物更多更稳定 但因所需时间太长 在 ELISA 检测中一般不予采用 温育的方式有温箱法 微波辐射法 水浴法等 其中水浴法能较好解决因受热不均衡所致 的周围孔与中央孔结果的吸光度差异 这种现象被称为 边缘效应 若用温箱温育则 ELISA 板应放在湿盒内 湿盒要选用传热性良好的材料如金属等 在盒底垫湿的纱布 最 后将 ELISA 板放在湿纱布上 采用这种温育方式的关键是必须保证湿盒内的温度达到反应 的要求 可在反应前将湿盒预温至规定的温度 并用温度计监测反应过程 采用水浴时 将 ELISA 板置于水浴箱中 板底贴着水面 为避免蒸发 板上应加盖或用塑料贴封纸或保 鲜膜覆盖板孔 此时可让反应板漂浮在水面上 温育过程中 反应板不宜叠放 以保证各 板的温度都能迅速平衡 严谨的 ELISA 试剂盒一般都规定了明确的温育温度 若要求室温 温育 则一般是指 20 25 微波辐射法能缩短温育时间 但不能解决 边缘效应 因而 较少使用 3 洗涤 洗涤是 ELISA 测定过程中决定实验成败的一个关键步骤 其目的是去除反应体系中与反应 无关的成分 未结合的酶结合物以及反应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 由 于抗原和抗体的包被通常是在碱性条件下与固相的疏水键相互作用而被动吸附于其上的 因此必须注意非离子去垢剂的使用浓度 最常用的洗涤液是含 0 05 吐温 20 的 0 02mol L pH 为 7 4 的 PBS 液 如果洗涤液中的吐温 20 超过 0 2 可使包被于固 相上的抗原或抗体解吸附而影响实验的测定下限 洗涤可采用洗板机或手工洗涤两种方式 手工洗板则分为浸泡式和流水冲洗式洗涤 无论 洗板方式如何 在向板孔内注液时应当避免气泡残留孔内 否则会因洗涤液难以进入孔中 而影响洗涤效果 在采用洗板机洗板时 一定要将板条平放于板架上 保证洗板机上的每 个吸液针都能一致地插入板孔底部将洗液完全吸净 否则空白值将升高甚至出现 花板 现 象 背景不干净 造成实验失败 尤其是当酶结合物非特异吸附而残留于板孔时 若采 用手工洗板 则可在每次弃去板孔内液体后将反应板于布料上拍干 布料可在消毒洗涤后 重复使用 手工洗板一般为 3 5 次 使用洗板机洗板时 其所需次数可通过以下实验确定 选择 8 12 HBsAg ELISA 包被板条 在每孔中平行加入相同的一份弱阳性血清 按试剂盒说明 加入酶结合物并完成温育 洗板机设置如下 第 1 次洗涤 1 排 第 2 次洗涤 2 排 第 3 次 洗涤 3 排 直至 8 次洗涤 8 排 每次只洗涤 1 遍 其结果是第 1 排洗涤了 8 遍 第 2 排 洗涤 7 遍 第 8 排洗涤 1 遍 加底物显色后 根据吸光度值不再改变的反应条的洗涤次 数来确定最佳的洗板次数 例如第 3 排反应条吸光度值不再改变 则认为该项目最佳洗涤 条件为 6 遍 另外有三方面必须注意 一是在使用洗板机洗板时 通常在上机前应先将反 应液弃去并用流水快速冲洗 1 遍 避免因反应液对洗板机管道污染而造成的交叉污染和背 景颜色加深 但对于粘性大的稀释液或反应液而言 则需直接上机洗涤 并增加洗板后清 水冲洗管路的次数 二是对于两步法而言第一步洗涤次数不宜太多 否则将降低结果的吸 光度值 4 显色 显色是 ELISA 中的最后一步温育反应 在以 HRP 作为标记酶的 ELISA 试剂盒中 主要采 用 TMB 和 OPD 两种底物 其中以 TMB 最为多见 TMB 底物显色一般要求室温或 37 反应 15 30 分钟 研究表明 显色受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一般 37 反应 30 分钟可使显 色充分 如果缩短反应时间或者降低反应温度均可影响检测的下限 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定 性 必须固定显色时间和温度 但不少操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TMB 显色体系的 A 液和 B 液可在使用前先混合然后用排枪加入反应孔中 这样既节省人力又缩短了操作时差对结 果的影响 反应液应新鲜配制并且避免接触金属器皿 否则可因氧化等原因产生颜色反应 OPD 由于其具有致癌性目前已很少使用 5 比色 ELISA 显色的结果必须通过酶标仪进行检测 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不同的个体的色觉 存在差异 如果仅凭肉眼判断 则结果重复性差 并且难以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 尤其是尤其是 对于对于 HBeAb HBcAb 这样的检测项目这样的检测项目 二是日益频繁的医疗纠纷要求临床实验室必须对 ELISA 检测的原始吸光度值 阴阳性判断结果等原始数据进行保存 否则面对医疗纠纷时 将无法举证 TMB 的终止液有多种 叠氮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等酶抑制剂均可使反应终止 各 类酸性终止液则将蓝色转变成黄色 有实验表明 从终止反应后 2 分钟开始 样本的吸光 度值逐渐下降 起始吸光度值越高其下降速度越快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宜在终止 反应后 2 分钟内读取吸光度值 酶标仪应采用双波长进行测定 必须包括对颜色产物敏感和不敏感的两个吸收峰波长 在 非敏感波长处测定特异性显色的吸光度值接近为零 此时测的吸光度值为容器上的划痕 指印 背景等造成的光干扰 以 TMB 底物为例 其最大吸收的波长为 450nm 非敏感波 长为 630nm 双波长检测最终得到的吸光度值为两者之差 双波长测定能去除背景的干扰 双波长测定能去除背景的干扰 一般不设空白孔 否则会出现吸光度值为负值的现象 一般不设空白孔 否则会出现吸光度值为负值的现象 酶标仪的使用需强调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酶标仪首先应放置通风处 避免机器内部尤其是 滤光片发霉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酸等物质溢出腐蚀仪器 每半年或一年请计量局对酶标仪 进行检定 并请厂商定期维护 比色前应先用洁净的吸水纸拭干板底附着的液体 酶标仪 在使用前应先预热 15 30 分钟 测读结果会更稳定 五 灰区的设置 通常情况下 ELISA 定性实验以 阳性 和 阴性 来报告结果 两者间有一条分界线被称为 阳性判断值 cut off alue CO 值 这是定性免疫测定结果报告的依据 由于 ELISA CO 值的设置不能区分所有正常和异常的人群 尤其是位于 CO 值附近的人群 并且 ELISA 检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检测变异大 18 65 不同试剂盒 CO 值存在差异 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 病毒变异后表达产物含量低以及个体差异等 因此在 CO 值附近存 在一个临床意义可疑的的区域被称之为 灰区 在国内的传染性病原体抗原和抗体检测的 ELISA 试剂盒中均未涉及 灰区 的设置 但仅仅依靠 CO 值来决定感染的有无 尤其是对 献血员的筛查具有较大的风险 因此对于检测结果位于 灰区 的病人可采用确认实验或追 踪检测的办法加以确诊 目前 灰区 的设置有二种方式 CO 1 C C 为该试剂的批内 C 一般在 15 20 CO 2s s 为实验室做室内质控 ROC 常规条件下的变异 的标准差 六 标本复查 ELISA 手工检测过程复杂 影响因素较多 即使室内质控在控 也可能因孔间差异而造成 结果的差异 因此加大复查力度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可靠方法 比如对 HBsAg HBeAg HC Ab HI Ab TP Ab 等项目的可疑 弱阳性标本及少见模式的检测 结果进行复查 复查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采用同一种试剂复查 理由是市售试剂均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 SFDA 认可 严格按照其说明书操作 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应 若使用不同 的试剂 非确证试验 复查 当结果不相符合时 则最终结果难以判断 免疫检测缺乏 金 标准 另一种复查方式是采用国外进口试剂进行复查 其理由是尽管进口试剂并不是 金标准 但实验室已经对此高度重视 并且使用了质量较好 价格较贵的试剂 但该法 对于小医院而言则很难实施 七 结果判断和报告 常用下列几种方法表示结果 1 定性测定 1 阳性判定值法 cut off alue CO 一般为阴性对照的平均 A 值加一个常数 试剂制备 检测过程必须严格标准化 要先计算出阳性对照 A 值平均数和阴性对照 A 值平均数 标本 A 值 阳性判定值为阳性 阳性判定值公式中的常数是在特定的检测系统中通过对大量标本 的实验检测而得到的 现以 HI 检测试剂盒为例 NC 阴性质控对照的 A 值 PC1 抗 HI 1 阳性质控对照的 A 值 PC2 抗 HI 2 阳性质控对照的 A 值 NC 值的要求 NC 必须小 于 0 250 去掉大于等于 0 250 的阴性质控对照 计算留下的阴性质控对照的平均值 NCx NC 必须在 0 6NCx 和 1 4NCx 之间 去掉 NC 小于 0 6NCx 和大于 1 4NCx 的阴性质控对照 实验满足下列条件有效 多于半数的阴性质控对照符合要求 一般为 1 个 PC 3 个 NC PC1 NCx 0 400 PC2 NCx 0 400 如果使用 如果实验有效 CO NCx 0 100 样品 A 值大于等于 CO 判定为有活性反应 样品 A 值小于 CO 判定为 无活性反应 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看出 在这种方法中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也起到了质控的 作用 试剂变质和操作不当均会产生 实验无效 的后果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避免检测结果 受单孔阳性或者阴性对照的影响 当参与 CO 计算时 必须设立多孔对照 合理布局 并限定取舍条件 2 S C 待测标本 A 值 校准品 A 值 S C 1 1 为阳性 S C 0 8 为阴性 S C 0 8 但 1 1 为可疑 反应体系中阳性 阴性对照及校准品检测的吸光度必须落在规定的范围内 结果才有效 3 S N 值法 待测标本 A 值 阴性对照 A 值 或 S Co 值法 通常 S N 2 1 S Co 1 为阳性 4 抑制率法 在竞争抑制法中结果可用抑制率表示 抑制率 阴性对照 A 值 标 本 A 值 阴性对照 A 值 100 一般以抑制率 50 为阳性 2 半定量测定 结果一般以滴度表示 将标本连续稀释后 进行 ELISA 检测 在阳性临界 值以上的最高稀释度即为该标本的 滴度 3 定量测定 即用已知量的标准品作一系列稀释后进行 ELISA 测定 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 以绝对量或单位表示 在 ELISA 定量检测中每一块反应板都必须绘制相应的标准曲线 4 结果报告 传统的 ELISA 结果只报告 阳性 或者 阴性 但不能解决 灰区 的问题 因此引入 可疑 的 报告方式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 同时对结果做必要的说明 如 结果已经复查 建议定期复 查或定量检测 对于 HBeAb HBcAb 检测 由于各试剂盒 CO 值差异及变异系数大等因 素 结果缺乏可比性 位于 CO 值附近的标本复查结果阴阳性只是概率事件 另外 HBcAb 存在原倍和 1 30 检测模式及定量检测模式 报告结果的不一致对于临床实验室来说是不 可回避 也是目前医疗纠纷主要集中点和 结果互认 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减小室内变异的 同时必须引入阳性和弱阳性的报告方式 八 原始记录 ELISA 检测结果变异大 不同体系难以溯源 因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医疗纠纷逐日增多 因此 ELISA 检测的原始存根必须完整而全面地保存 包括布局 原始吸光度值 检测的阴 阳结果 检测者 试剂厂家 批号 质控品来源及批号等 严禁人为修改检测结果 九 质量控制 1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 ELISA 定性试验的临床意义在于是否检出病原体 与检出量无关 因此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QC 要保证试验的灵敏度和重复性 目前定性实验的质控规则还还存在争议 目 前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理论 室内质控品 室内质控品的稳定以及合适的浓度是运用一切质控规则的前提 可选择 S CO 值减去精密 度测定中得到的三倍批间 C 通常的 ELISA 测定批间变异 C 在 15 左右 与该 S CO 值的乘积 意即三倍 SD 仍大于 1 的质控血清作监测重复性的室内质控品用 计 算公式 S CO 1 3C S CO 3SD 同时选择 S CO 处于 1 5 左右的质控血清以判断 每次测定时试剂盒测定下限的有效性 即刻性 质控 一些实验室不是每天进行 ELISA 项目的检验 而 ELSIA 部分试剂盒效期短 用同一批号 试剂盒连续常规测 20 次 难度较大 采用 即刻法 质控统计方法 只需连续测 3 次 即可 对第 3 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 先将测定值从小到大排列 X1 最小 Xn 最大 计算 X 和 s 计算 SI 上限值和下限值 SI 上 X 最小 X S SI 下 X 最大 X S 对 照 SI 表 检查是否出控 SI 上 下限 规定值 在控 SI 上或下限 规定值 失控 Leey Jennings 质控图结合 Westgard 多规则质控方法 Leey Jennings 质控图以及 Westgard 多规则质控方法最早应用于生化检测的质量控制 在 ELISA 检测中仍为探索阶段 一般认为 一 次超出 3SD 连续二次超出 2SD 3 5 次连续处于一侧的 2SD 之内 5 7 次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均为失控 目前多采用一次超过 2SD 作为 告警 一次超出 3SD 为 失控 另外还有 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规则 累积和 CUSUM 质控规则等质控方法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确定的质控方法 室内质控品 定性测定的室内质控品 除了试剂盒附带的阴阳性对照外 实验室还应该选 择至少 2 个室内质控品 其中一个为弱阳性质控品 接近 Cutoff 值 S Co 值应该为 2 4 之间 另一个为阴性质控品 定量测定则至少要求一个水平的质控品 测定频度 每台仪器 每次检测患者样本时至少测定一次室内质控品 ELISA 测定每块板 都要测定室内质控品 质控图绘制 定性测定可采用弱阳性质控品的 S Co 值作质控图 定量测定参照临床化学 的绘制方法 质控判断规则 定性测定为弱阳性的质控品不能测定为阴性 阴性质控品不 能测定为阳性 重复性的判断规则为 12S 警告限 13S 为失控限 定量测定参照临床 化学的判断规则 室内质控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免疫质控品制作困难 不管是自制血清或者购于其它机构 其稳定性和浓度很难达到要求 加之 ELISA 影响因素较多 失控后很难找到确切的原因 因此如何开展 ELISA 室内质控 一直困扰着临床检测者 基于此 不同实验室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举例如下 选择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NCCL 的低值质控血清作为室内质控品 储备量以 3 个月 采用 一次超过 2SD 作为 告警 一次超出 3SD 为 失控 的质控规则 但该法对于 HBeAb 4NCU ml HBcAb 2NCU ml 检测不适用 因为即使质控在控 其结果也可 能为阴性 由于质控品不稳定 每个月需重新设立靶值 并根据常规 C 设定 SD SD C 阴阳性对照正常 室内弱阳性和阴性质控正常 且没有出现 花板 洗板不干净 背景颜色深 的情况下认为该检测批有效 但仍需对位于 灰区 和弱阳性 的 HBsAg HBeAg 结果及少见模式结果进行复查 避免偶然因素及孔间差对结果造成影 响 若阴阳性对照 阴性质控异常 或出现 花板 的情况则必须整批复查 在阴阳性 对照 阴性质控正常且未出现 花板 的情况下 弱阳性质控 S Co 超出 3SD 时复查位于 灰 区 标本 超出 3SD 时则复查弱阳性标本 对于抗体检测 尤其是竞争法检测 HBeAb HbcAb 由于不同试剂盒 不同检测方法间 CO 值存在差异及变异系数大等因素 结果缺乏可比性 失控后的处理很难满意地解决 在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 较小的变异系 数及明确的临床意义的情况下 引入弱阳性报告方式在临床实践中证明可行 室内质控 的评价 认真分析每一次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 并对各项检测的均值 C 等进行月与月之 间的比较分析 及时发现试剂盒检出能力的变化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来提高检测的精准性 2 室间质量评价 室间质评 室间质评是一种回顾性评价 主要是控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也是某些定量实验量值的溯 源 作为临床实验室应当积极参与各级室间质评计划 其要点是保证同病人标本一样对待 室间质评物 必须强调的是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必须同室内质控一并分析 查找原因以期改 进工作中的不足 同时指导实验室选择合适的试剂盒 十 免疫检验存在的问题 HB 基因组变异对病毒 HBsAg 和 HBeAg 测定影响问题 以及如何评价试剂盒对这些变异 株的检测效能 HBcAb 检测在保证输血安全中的意义 HBeAb HBcAb 溯源性问题 HBcAb 检测模式的问题等均困扰着临床检测者 1 李金明 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 第 1 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87 105 2 沈霞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新技术 第 1 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12 19 3 陶义训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40 4 李金明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测定及结果解释的若干问题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 5 385 389 5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 管理办法 及配套文件 2006 10 11 在定性免疫测定中 确定合适的阴阳性判断值对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具有重要意义 处于阳性判断值定值域中的测定结果可归为可疑 即 ELISA 测定的 灰区 目前国内 用做传染性病原体抗原或抗体检测的 ELISA 试剂盒没有统一 在定性免疫测定中 确定合适的阴阳性判断值对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具有重要意义 处于阳性判断值定值域中的测定结果可归为可疑 即 ELISA 测定的 灰区 目前国内用做 传染性病原体抗原或抗体检测的 ELISA 试剂盒没有统一的 灰区 设置标准 而仅仅以 阳 性判断值 Cut off Value Co 值 来判断阴阳性结果 这就会涉及到检测结果低于但接 近 Co 值的血液是否合格的问题 根据 ELISA 测定的 Co 值来判断结果 假阳 阴性不可能 完全避免 其只不过是将假阳 阴性降低到较低的比例而已 那么 灰区 范围设置多大才比 较合适 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1 1 样本 2007年5月 9月 本中心初 复检抗 HCV 结果不一致但复核结果为 阴性的样本1 394份 2006年1月 2007年9月抗 HCV 阳性报废的血液样本643份 并特意 收集这期间初 复检结果不一致且阴性结果协方差值 Cov 值 0 50的样本44份 1 NC U ml 抗 HCV 定值血清 批号0802 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样本采集 保存与运输按 照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GB18469 2001 中 全血的质量要求 收集全血 在血液采集 后4 6 h 内以1 500 r min 15 min 离心取上清收集血浆并分成3份 分别用于 ELISA 方 法 抗 HCV FQ PCR 方法 HCV RNA 检测和复核检测 20 下保存期为3个月 70 下保存期为1年 运输采用干冰 1 2 试剂与仪器 酶联免疫试剂盒初检试剂 厦门新创公司 复检试剂 上海科华 公司 病毒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 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H10762 上海 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 20070021 复核试剂测试系统 COBAS 公司 AmpliScree n HCV Test V2 0 批号 H10762 核酸扩增实时荧光基因分析仪 达安基因股份有 限公司 DA 7600 核酸自动提取系统 Chemagen 公司 Magnetic Separation Module I 型 核酸提取仪 TBG 公司 EZ Beads 32 PCR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ABI 公司 7500 实时 PCR 分析系统 全自动样品处理机 TECAN 公司 RSP200 8型 全自动酶免分析 仪 Microlab 公司 FAME 24 20型 1 3 实验设计 初复检筛查实验采用 ELISA 方法 对初次具反应性的样本用相同 试剂再次双孔复试 所有阴性样本再用 FQ PCR 方法检测 对于初 复检结果不一致的样 本用 FQ PCR 方法和 COBAS AmpliScreen HCV Test V2 0 测试系统检测 各项试验均 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 4 数据统计 初 复检2遍检测均阳性的样本测试结果纳入阳性样本数据统计 对初 复检2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 以 HCV RNA 检测结果和复核试剂结果为标准 如复 核结果为阳性 ELISA 结果数据均归入阳性统计 否则归入阴性数据统计 2 结果结果 2 1 常规检测初 复检结果 结果不一致且阴性结果 Cov 值 0 50的样本44份 以 30 作为 灰区范围 处于 灰区范围 的样本共10份 ELISA 检测结果见表1 对这些样本 采用 FQ PCR 方法和 COBAS AmpliScreen HCV Test V2 0 测试系统再次检测 其中1 份 HCV RNA 阳性样本 而 ELISA 抗 HCV 结果不确定 Cov 值为0 85 1 35 从而表 明筛查试验结果处于 灰区范围 内的样本有可能就是阳性样本 由表1结果可知 处于 灰区范围 内的样本共10份 占本项研究全部样本的0 4 9 10 2037 这些样本经文中方法鉴定后的真阳性和真阴性比例分别为10 0 1 10 和90 0 9 10 另外 对结果不一致的样本 分别统计2种试剂阳性结果 Cov 平均值 s 和 Cov 平均值 2s 计算值分别为2 19 0 69 3 58 2 07 0 84 3 75 总 Cov 平 均值 s 和 Cov 平均值 2s 分别为2 13 0 77 3 67 从而表明结果不一致的样本多为 C ov 值在2 0左右的弱阳性样本 一般情况下 Cov 值 4 0 2 2 1394份常规检测初 复检抗 HCV 结果 结果不一致而复试结果阴性的样本 Cov 值波动范围为0 00 1 55 按 Cov 值大小顺序排列 以0 05为组距 统计各组段 的样本数量 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制作抗 HCV 阴性样本 Cov 值频数表 结果见表 2 由表2抗 HCV 阴性样本 Cov 值频数表数据 计算百分位数 P25 0 117 P50 0 179 P75 0 268 P95 0 761 根据表2结果 以各组段样本数量为纵坐标 以 Cov 值为横坐标 作图可见阴性样本 Cov 值呈偏态分布 见图1 2 3 抗 HCV 阳性报废的643份血液初 复检结果 统计结果 Cov 值波动范围 在0 00 22 00 按 Cov 值大小顺序排列 以0 50为组距 统计各组段的样本数量 计算 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制作抗 HCV 阴性样本 Cov 值频数表 结果见表3 由表3频数表数 据 计算百分位数 P5 0 588 P25 1 628 P50 2 780 P75 5 163 P95 19 488 根 据表3数据 以各组段样本数量为纵坐标 以 Cov 值为横坐标作图 可见阳性标本 Cov 值 呈偏态分布 结果见图2 表1 抗 HCV 初 复检结果不一致样本 Cov 值 样 本 初检复检 样 本 初检复检 样 本 初检复检 1 2 84 0 53 1 6 2 46 0 61 3 1 0 58 1 24 2 2 1 13 2 35 0 61 7 0 59 28 2 0 56 95 3 1 86 0 51 1 8 0 52 1 34 3 3 0 65 1 85 4 3 67 0 56 1 9 0 53 1 52 3 4 0 67 2 49 5 1 74 0 57 2 0 0 68 2 37 3 5 0 89 1 55 6 2 53 0 68 2 1 0 57 2 34 3 6 0 72 1 27 7 1 86 0 64 2 2 0 52 1 59 3 7 1 35 0 85 8 2 21 0 58 2 3 0 59 2 55 3 8 0 81 2 54 9 1 42 0 52 2 4 0 54 1 04 3 9 0 76 2 66 1 2 2 14 0 2 0 28 0 59 5 0 66 32 0 79 24 1 1 1 53 0 57 2 6 0 55 3 01 4 1 0 88 4 92 1 2 1 37 0 58 2 7 0 66 1 84 4 2 1 80 0 73 1 3 3 54 0 55 2 8 0 58 1 98 4 3 3 19 0 78 1 4 2 32 0 66 2 9 0 53 1 62 4 4 1 53 0 80 1 5 2 03 0 63 3 0 0 68 2 23 表2 抗 HCV 阴性样本 Cov 值频数 Co v n 累计 频数 累计频 率 Co v 累计 频数 累计频 率 0 05 2 47 24717 72 0 85 133895 98 0 10 3 02 54939 38 0 90 134396 34 0 15 2 58 80757 89 0 95 134796 63 0 20 2 10 101772 96 1 00 135196 92 0 25 8 1 109878 77 1 05 135797 35 0 30 7 6 117484 22 1 10 136097 56 0 35 4 3 121787 30 1 15 136597 92 0 40 4 8 126590 75 1 20 137198 35 0 45 1 2 127791 61 1 25 137598 64 0 50 1 0 128792 32 1 30 137898 85 0 55 1 4 130193 33 1 35 138499 28 0 60 8130993 90 1 40 138699 43 0 65 8131794 48 1 45 138999 64 0 70 6132394 91 1 50 139399 93 0 75 6132995 34 1 55 1394100 0 0 80 4133395 62 图1 抗 HCV 阴性样本 Cov 值频数 图2 抗 HCV 阳性样本 Cov 值频数 处在 Co 定值域中的测定结果可归为可疑 也即 ELISA 测定的 灰区 由表2 3结果可知 采用百分位数法 阴性样本以单侧95 阳性样本以单侧5 计算 P 5 0 58 8 P 95 0 761 故由阴 阳性样本 Cov 值计算的灰区范围为0 588 0 761 2 4 阳性结果确证 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1 Ncu ml 定值质控血清以及经确证 结果呈阳性的12份血清分别用阴性血清稀释 同时用2种初筛试剂检测 平均值 Cov 1为阳 性 结果见表4 表3 抗 HCV 阳性样本 Cov 频数 Co累计累计频Co累计累计频 v频数率 v频数率 0 5 2 3 233 58 11 5 53483 05 1 0 5 2 7511 66 12 0 53683 36 1 5 6 7 14222 08 12 5 53883 67 2 0 7 3 21533 44 13 0 54083 98 2 5 6 9 28444 17 13 5 54384 45 3 0 6 7 35154 59 14 0 54584 76 3 5 4 7 39861 90 14 5 55085 54 4 0 3 6 43467 50 15 0 55386 00 4 5 2 6 46071 54 15 5 55786 63 5 0 1 8 47874 34 16 0 56387 56 5 5 1 3 49176 36 16 5 56688 02 6 49777 291757389 11 0 0 6 5 50278 07 17 5 57789 74 7 0 51079 32 18 0 1 1 58891 45 7 5 51379 78 18 5 1 0 59893 00 8 0 51580 09 19 0 60594 09 8 5 51980 72 19 5 61195 02 9 0 52181 03 20 0 61695 80 9 5 52381 34 20 5 62597 20 10 0 52581 65 21 0 1 0 63598 76 10 5 52982 27 21 5 63899 92 11 0 53282 74 22 0 643100 0 表4 抗 HCV 阳性样本稀释 Cov 值 稀 释倍数 样本编号 123456789 1 0 1 1 1 2 1 3 均值 1 10 7 0 6 8 1 9 5 7 7 8 6 3 8 8 9 5 4 8 6 9 5 4 3 5 3 2 8 6 3 6 4 9 6 7 8 0 8 5 5 6 6 4 1 20 6 6 3 4 7 3 3 3 8 6 6 0 5 7 0 4 5 6 4 4 1 4 2 5 1 7 4 3 9 3 2 3 8 5 3 8 7 2 4 4 7 2 1 40 5 1 1 2 7 9 1 5 8 6 0 9 4 9 0 2 7 9 3 8 4 5 8 4 0 9 4 1 9 1 2 2 5 4 7 8 7 0 4 3 8 4 1 60 3 8 6 2 2 2 1 3 6 6 0 4 3 8 1 1 4 1 3 7 8 4 8 4 0 5 4 0 9 0 1 3 9 4 2 2 5 3 9 3 0 6 1 80 3 1 4 1 3 3 0 9 8 3 4 6 2 1 9 1 1 1 3 4 6 3 3 8 0 3 1 0 9 2 0 9 2 2 0 8 4 2 9 2 1 2 121031022000121 100 1 9 0 8 7 6 1 1 5 4 6 9 4 7 9 9 2 1 4 5 3 7 6 1 3 9 5 3 1 120 1 8 6 0 8 8 0 7 3 2 0 1 1 0 9 0 6 9 1 8 9 2 2 7 0 2 5 0 3 6 0 2 7 0 7 1 1 2 9 1 1 2 1 140 1 2 6 0 6 9 0 6 1 2 0 6 0 9 4 0 5 6 0 9 4 1 6 6 0 1 1 0 3 3 0 2 1 0 3 6 1 1 1 0 8 3 1 160 1 0 1 0 6 4 0 5 4 1 8 5 0 9 6 0 5 5 0 5 4 1 5 6 0 0 9 0 2 1 0 1 1 0 3 1 0 5 5 0 6 9 1 180 1 0 4 0 6 8 0 3 3 1 0 6 0 6 5 0 4 8 0 3 9 1 4 9 0 0 8 0 1 7 0 1 7 0 2 7 0 4 9 0 5 6 1 200 0 7 9 0 4 9 0 2 5 0 8 5 0 4 5 0 3 0 0 3 0 1 1 2 0 0 9 0 1 1 0 1 5 0 2 5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专家组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邮政笔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行长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医院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机械专业基础试题及答案
- 大专护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大专药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岳阳市颐华高级中学(平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解读
- 财务管理与能源管理
- 妊娠早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无创产前检测主要内容
- 学生会文体部部门招新
- 工程经济学(第6版)全套教学课件
- 胃肠镜院感培训课件
-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可行性方案
- 矿山后勤与基础设施
- 植物的生物钟与时间感知
- 超声波操作规程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政审表(应届毕业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