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2014德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B .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南北朝时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的。C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轻快明朗;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D . 契科夫,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传统,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现况。代表作有吝啬鬼变色龙套中人死魂灵等。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2. (9分)(2012曲靖)根据提示填空。(1)_ ,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 , _。”形象地描写了塞外飞雪的壮美景象。(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 , _。”两句诗,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丰年酿酒,与朋友共庆的欢乐情景。(5)班主任叮嘱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应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_ , _。”的良好心态。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3. (3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经典著作,A 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材料二】如今,B 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不断被忽视 , 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三则材料中的画线句表述有问题,请选择其中一句进行修改并说出错误原因。(3)仿照例句写话。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 (7分) 阅读高适的别董大一诗,完成小题。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n):昏暗无光。君:你,这里指董大。(1)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北风吹扬的大雪、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有异曲同工之妙。(3)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5.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选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真诚,恳切)B . 睿素无北伐之志(一向,向来)C . 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看)D . 给千人廪(供给)(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中 夜 闻 鸡 鸣 蹴 琨 觉 曰 此 非 恶 声 也 因 起 舞。(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4)用自己的话说说针对司马睿“不给铠仗,使自招募”的做法祖逖是如何应对的。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6. (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株赶考的麦子洛水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拉拉队。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我如遇大赦,赶紧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沛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选自意林2016年第16期)(1)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情节发展准备割麦时割麦过程中看到父亲埋首割麦时参加高考时“我”的情感_(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的作用。 7. (12分)阅读闪光的戒指一文,完成后面小题。闪光的戒指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印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的手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捋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印记上不停地擦着,嘴里还唱着:金子金子擦擦,印记印记搬家。直到印记处被擦得火烧火燎般地痛,母亲才将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和李婶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着。母亲回到家里还没做好午饭,李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说,大嫂,戒指还用不用?不用就还给我。母亲惊愕得瞪圆了双眼,端着面瓢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颤着声说,我把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了,你没有看到?李婶涨红着脸说,沙发上没有戒指。母亲将面瓢放在案板上,向外面跑去,李婶急忙跟了上去。母亲和李婶将沙发抬到院子里,将屋子角角落落找遍了,也没有见戒指的影子。母亲一屁股坐在地上,絮絮叨叨地说,我明明将戒指放在了沙发扶手上,它没长翅膀,不会飞走啊。是鸡叼了?是狗衔了?李婶冷冷地说,这戒指是天增在大桥商店买的,60块,我干一年农活也分不到60块。母亲是一步三挪回到家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就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到床上,破天荒地没做晚饭,夜里和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天刚蒙蒙亮,母亲和父亲起了床。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大队支书同意父母在窑厂帮着干活。放学后,我常常跑到窑厂看父母干活。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大冷天,砭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母亲脸上却狼藉着细密的汗珠。在1976年的冬天,我最不忍看的就是母亲洗手了。母亲粗糙的手背上疤痕累累,皴裂的大口子里凝结着暗红的血痂,母亲洗手时常痛得脸上冒汗。父母在窑厂忙活了一个冬天,终于凑够了60块钱。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嫂子,我知道你家困难,这钱留着过年吧。母亲笑着说,大妹子,我不跑到县城给你买戒指了,就麻烦天增兄弟买吧。还了李婶60块钱后,深受感动的李婶求着母亲和她拜了干姐妹。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重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弹指间20年就过去了,我家也像全国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新置了真皮沙发,李婶送的旧沙发只能当劈柴烧锅做饭了。揭开沙发坐垫,撕掉破破烂烂的绒布,我看到一枚戒指羞涩地畏缩在沙发角落里。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她又想起了隔着一段长长岁月的1976年的冬天。妻子夺过戒指,利索地戴在手上,一脸的兴奋,好大一枚戒指,值一两千块钱,我也戴上戒指了。母亲用双手捧着妻的手说,这戒指样式过时了,我给你买个新的。母亲说着就从妻子手上捋下戒指。家里才盖罢楼房,哪还有钱买戒指?妻的脸阴得能挤出水来。夜里,我早已经睡下了,母亲将我从床上唤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李铮,我想和你商量件事。我不满地嘟哝道,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商量?母亲小心翼翼地说,是这样的,现在都实行火葬了,一个巴掌大的骨灰盒就能盛骨灰了,再用棺木盛骨灰盒不是浪费吗?我想把棺木卖掉。在母亲的坚持下,上好的棺木被人买走了。后来,我的70多岁的老母亲进了趟县城,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母亲还兑现诺言,给她的儿妻买了枚闪光的戒指。(1)仔细阅读选文,请将文章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借戒指_现戒指_(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题目“闪光的戒指”表面是指金戒指的光泽闪闪发亮,实际上是指母亲身上具有的可贵的品质。B . “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这句中“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给李婶钱时动作的虔诚,表明母亲对手里的血汗钱格外珍重。C . 第段中“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重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为下文发现戒指埋下了伏笔。D . 第段中“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是因为母亲始终不忘当年的痛苦经历,对李婶心怀强烈的不满之情。(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句子中划线字的妙用。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不少于两点)(5)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链接】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摘自阿累一面)链接材料与本文第段画线句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并分别分析作者这样刻画人物形象的意图。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 (12分)阅读“朋友圈”是什么圈?,回答小题。“朋友圈”是什么圈?“朋友圈”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也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朋友圈”中,有同学、家人、亲戚、同事,大家共同组成一个规模不等的圈子。人们喜欢在“朋友圈”上晒晒自己的见闻,分享生活的感悟,吐吐槽,点点赞,跟朋友一起领略千里之外的风光,也可以透过手机屏幕看看异国他乡的美食。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耗费在朋友圈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却并不厌烦。从这个意义上说,“朋友圈”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一种“精神红利”。“朋友圈”成了“阅读包袱”?可是,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交工具,朋友圈也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圈”。除了亲朋好友,随着工作关系、贸易联络、商业往来的变化,“圈子”里的朋友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杂,信息来源越来越广;从别处转来的内容多,来自身边的内容少“圈子”大了,有助于开阔眼界,但也给非真实信息提供了“舞台”。最近,随着微信营销的大量出现,朋友圈的内容更加复杂。如今,打开朋友圈,卖衣服、化妆品,海外代购、厂家直销,类似的商业信息频频出现,加上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名人轶事,人们对朋友圈的感受更趋复杂。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厌倦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看朋友圈着实成了一种“阅读包袱”。朋友圈的“困惑”退休在家的王女士是微信朋友圈的拥趸。她虽然年过六旬,但很爱发帖,出于对“朋友”的信任,王女士对朋友圈里信息也是深信不疑。王女士腰椎不好,前不久,根据朋友圈的信息,她购买了一种专治腰椎的中药,2000多元的价格不便宜,但据说疗效很好,“圈”里的不少朋友们都在转,她也就打消了顾虑。可是,药刚刚买到就发现有人在“圈”里说,这疗效纯属夸大其辞,完全是商业宣传。王女士一下子没了主意,她很困惑:“这朋友圈里的信息到底准不准?我到底该不该上朋友圈?”朋友圈言论谨记别出“圈”安徽亳州女子刘某因不满交警对丈夫马某酒驾处理,在微信朋友圈辱骂交警,并诅咒交警“活不过2016年”“那1500块就当给你买花圈买寿衣了”等,事后虽然删除致歉,但仍受到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最终行政拘留未予执行)。近日,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通报了这一处理结果。(3月8日新安晚报)有话要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朋友圈”的真实面纱“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圈。它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现代科技让人们沟通更便利、生活更丰富,但对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工具,既不能过于依赖,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朋友圈”是一个虚拟的圈。在这个“圈”里,认识十几年,感情深如兄弟姐妹的是朋友;只有一面之缘,彼此知之甚少的,也是“朋友”。当这些人统统进入一个“圈子”,你就会发现,此“朋友”非彼朋友。一旦过于依赖这个“圈”,就容易迷失方向。归根到底,“朋友圈”只是人们之间一种沟通、联系的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出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具,终究只能是工具。对“朋友圈”这样的交际舞台,如果你无法拒绝,无法屏蔽,也无法选择离开,最现实的办法,是淡看这个虚拟的圈子,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朋友圈”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也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B . 虽然是一种开放的社交工具,但朋友圈的关系仅限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C . 朋友圈里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吐吐槽,但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D . 面对朋友圈里纷繁复杂的内容,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2)下列哪组材料更能说明朋友圈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为什么?【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