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一对一讲义(呕血打造-极力推荐)_第1页
元素周期律一对一讲义(呕血打造-极力推荐)_第2页
元素周期律一对一讲义(呕血打造-极力推荐)_第3页
元素周期律一对一讲义(呕血打造-极力推荐)_第4页
元素周期律一对一讲义(呕血打造-极力推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 树人教育暑期班高一化学个性化辅导第三次讲义树人教育暑期班高一化学个性化辅导第三次讲义 高一化学强化高一化学强化 第三讲第三讲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一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规律一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规律 一 一 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原子结构特点 碱金属原子结构特点 包括 锂 Li 钠 Na 钾 K 铷 Rb 铯 Cs 钫 Fr 由于这些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 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 故称为碱金属 1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 根据以上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得出 相似性 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 次外层电子数为 8 个 Li 为 2 个 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增多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单质颜色和状态 密度 g cm 3 熔点 沸点 Li银白色 柔软0 534180 51347 Na银白色 柔软0 9797 81882 9 K银白色 柔软0 8663 65774 Rb银白色 柔软1 53238 89668 Cs银白色 柔软1 87928 40678 4 相似 性 都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除铯略带金色以外 质软 密度小 熔点低 导电 导热 性好 递变性 从 Li 到 Cs 密度逐渐增大 Li Na K 的密度比水的小 Rb Cs 的密度比水大 且 钠的密度大于钾的密度 熔沸点逐渐降低 3 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从锂到铯 它们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1 与水反应 相似性 2R 2H2O 2ROH H2 R 为碱金属 递变性 从锂到铯 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加大 生成的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CsOH 为最强碱 2 与非金属反应举例 Li 常温或燃烧生成 Li2O 4Li O2 2Li2O Na 常温生成 Na2O 燃烧生成 Na2O2 K 常温生成 K2O2 燃烧生成 KO2 超氧化钾 Rb Cs 与氧气反应也生成复杂的氧化物 3 与盐溶液反应 碱金属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时 先是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碱再与盐反应 碱金属单质不能从盐 的溶液中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2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小结 元素名称锂钠钾铷铯 原子结构 示意简图 结构的 基本特征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对元素性质 的基本推测 金属单质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大 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大 生成的相应金属阳 离子M 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与O2反应Li2ONa2O2KO2 与H2O反应 2Li 2H2O 2LiOH H2 2Na 2H2O 2NaOH H2 2K 2H2O 2KOH H2 2Rb 2H2O 2RbOH H2 2Cs 2H2O 2CsOH H2 最高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的碱性 中强碱强碱强碱强碱强碱 结论 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练习 碱金属钫 Fr 具有放射性 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 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 FrOH 是一种极强的碱 C 钫在空气中燃烧时 只生成化学式为 Fr2O 的氧化物 D 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 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练习 下列对铯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 它的熔点很高 B 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C 它的碳酸盐不易溶于水 D 氯化铯易溶于水 二 卤族元素的性质规律 二 卤族元素的性质规律 卤素的原子结构 卤素的原子结构 注 砹 At 是放射性元素 一般不作研究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层上都有 7 个电子 不同点 从 F 到 I 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3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卤素单质颜色和状态 常态 密 度沸点 溶点 溶解度 100g 水中 F2淡黄绿色气体1 69g l 15 188 1 219 6反应 Cl2黄绿色气体3 214g l 0 34 6 101226cm3 Br2深红棕色液体 3 119g cm3 20 58 78 7 24 17g I2紫黑色固体4 93g cm3184 4113 50 029g 1 相似性 都是双原子分子 都有颜色和毒性 不易溶于水 除 F2 外 易溶于苯 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注注 1 有机溶剂中密度比水小的有苯 汽油 酒精等 密度比水大的有 CCl4 CS2 等 以上溶剂中只 有酒精易溶于水 其余均难溶于水 2 溶液的颜色随浓度的增大而加深 3 上表所列颜色变化情况比较复杂 常说的颜色为 溴水为黄色 溴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为橙红色 碘 水为黄色 碘溶解在苯 汽油 四氯化碳中为紫色 碘溶解在酒精中 即碘酒 为褐色 2 递变性 按 F2 Cl2 Br2 I2 的顺序 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状态由气态变化到液态 再变化到固态 熔 沸点逐渐升高 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F2 除外 3 特性 1 液溴是深红棕色液体 且易挥发 液溴应密封保存 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 需加水液封 以减少挥发 盛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 Br2 可腐蚀橡胶 2 碘易升华 常用于分离 提纯 I2 碘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并放在阴凉处 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及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及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F2 能与水反应放出 O2 故 F2 不能从卤素 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卤素单质 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化学式跟 氢 气 的 反 应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F2在冷 暗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 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F2 H2 2HF 氟化氢 Cl2在光照或点燃下发生反应 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Cl2 H2 2HCl 氯化氢 Br2在加热至一定温度下才能反应 生成的溴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Br2 H2 2HBr 溴化氢 I2持续加热 缓慢的化合 碘化氢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I2 H2 2HI 碘化氢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4 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化学式与水的反应与碱的反应 F22F2 2H2O 4HF O2 剧烈 很复杂 Cl2Cl2 H2O HCl HClO 能跟水反应 Cl2 NaOH NaCl NaClO H2O Br2 Br2 H2O HBr HBrO 比氯气跟水的 反应更弱一些 Br2 NaOH NaBr NaBrO H2O I2 I2 H2O HI HIO 只有很微弱的反应 不写 总结 卤素与 H2 H2O 碱的反应 从氟到碘越来越不剧烈 条件越来越苛刻 再次证明了从结构上的 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 相似性 相似性 1 卤素都呈现非金属性 单质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均能与金属 非金属 水和碱溶液反应 2 常见的化合价有 1 0 1 3 5 7 氟无正价 3 均能形成气态氢化物 HX 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XO4 为酸 F 除外 2 递变性 递变性 按 F Cl Br I 的顺序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单质 X2 的氧化逐渐减弱 卤离子 X 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卤化氢 HX 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单质 X2 与 H2 化合逐渐困难 气态 氢化物 HX 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最高价含氧酸 HXO4 F 除外 的酸性逐渐减弱 氢卤酸 HX 的酸性逐渐增强 以上相似性 递变性的原因为卤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 7 且按 F Cl Br I 的顺序 电子 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总结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总结 元素名称氟氯溴碘 结构的 基本特征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对元素性质 的基本推测 卤素单质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生成的卤离子X 的还 原性逐渐增强 与H2的反应 剧烈程度减弱 HX稳定性很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HX的酸性弱酸强酸强酸强酸 与H2O反应反应活性逐渐减弱 最高氧化物无无HClO4HBrO4HIO4 H5IO6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5 对应水化物 的酸性 水溶液中的最强酸水溶液中的最强酸强酸强酸中强酸中强酸 结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练习 若用 X 代表 F Cl Br I 四种卤族元素 下列属于它们共性反应的是 A X2 H2 2HX B X2 H2O HX HXOC 2Fe 3X2 2FeX3 D X2 2NaOH NaX NaXO H2O 练习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熔 沸点逐渐降低 B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单质的氧性逐渐增强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练习 砹 At 是放射性元素 它的化学性质符合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t 很稳定 B AgAt 易溶于水 C 砹易溶于有机溶剂 D 砹是白色固 2 At 练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卤素离子 X 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B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 负一价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逐渐增强 练习 砹 At 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 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性质 A 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 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 砹是有色气体 D 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 HNO3 练习 氯化碘 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 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和HClO B HCl和HIOC HClO3和HIO D HClO和HIO 练习 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随核电荷数增加 单质熔沸点升高 C 随核电荷数增加 单质氧化性增强 D 单质与水反应 均可用通式 X2 H2O HX HXO 表示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6 二 同周期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性二 同周期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 说明元素的性质从金属到非金属的递变规律 NaMgAlSiPSCl 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 单质与水 或酸 的反应情况 与冷水 剧烈反 应 与冷水 反应缓 慢 与 沸水剧 烈反应 与沸水 反应很 缓慢 与冷水 不反应 部分溶 于水 部分与 水反应 反应 条件 高温 磷蒸汽 与氢气 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 点燃 非金属 单质与 氢气化 合情况 氢化物 稳定性 SiH4 极不 稳定 PH3 高温 分解 H2S 受热 分解 HCl 很稳定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的碱 酸 性强弱 NaOH 强碱 Mg OH 2 中强碱 Al OH 3 或 H3AlO3 两性氢 氧化物 H4SiO4 极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强酸 金属性 非金属 性 递变规律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三 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三 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金属性金属性 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 非金属性 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金属单质跟水 或酸 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金属单质跟水 或酸 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 则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反之越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对应金属元素 的金属性越强 反之越弱 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 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反之越弱 金属的相互置换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 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反之越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即最高价含氧酸 的酸性强弱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7 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反之越弱 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 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反之越弱 非金属相 互置换 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 互相置换反应 依据 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 与 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元素的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金属性或非金属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性强弱的判断 互相置换反应 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如 Na Mg Al 非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 增加而增大 如 Si P S Cl 规律 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 Li Na K RbCl Br I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氧化性与还原性 氧化性与还原性 指的是物质 包括单质 化合物 离子等 得失电子的能力 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 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还原性 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元素单质单质的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 金属性就越强 单质越强 金属性就越强 单质氧化性氧化性越强 非金属性就越强 越强 非金属性就越强 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叫做两性氧化物 如 A12O3与盐酸 NaOH 溶液都能发生反应 A12O3 6H 2A13 3H2O A12O3 2OH 2A1O2 H2O 两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 叫做两性氢氧化物 如 A1 OH 3与盐酸 NaOH 溶液都能发生反应 Al OH 3 3H 2A13 3H2O A1 OH 3 OH A1O2 2H2O 四 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四 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标出 1 18 号元素的化合价 找出规律 原子序数周期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 1 2一 1 3 10二 1 4 5 负化合价 4 1 11 18三 1 4 5 7 4 1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五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五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符号HHe 原子半径 nm0 037 元素符号LiBeBCNOFNe 原子半径 nm0 1520 0890 0820 0770 0750 0740 071 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 原子半径 nm0 1860 1600 1430 1170 1100 1020 099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8 总结 同一周期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呈现周期性变化 六 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六 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 写出 1 18 号元素的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并找出规律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1 1 22 3 1021 88 11 1831 88 结论 核外电子的排布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发生周期性变化 七 元素周期律七 元素周期律 1 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 内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 从 1 8 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从碱金属到卤素逐渐减小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正价 1 7 负价 4 1 3 实质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其本质原因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9 4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性质同周期 从左 右 同主族 从上 下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电子层结构 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电子层数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逐渐减小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小逐渐增强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7 非金属负价 8 主族序数 最高正价 主族序数 O F 除外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 难易及其稳定性 形成由难 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形成由易 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单质的氧化性 还原性 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还原性减弱 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 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还原 性增强 所对应的简单阴 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简单 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注意 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包括物理 化学性质 注意 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包括物理 化学性质 以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具有相似性和递 以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具有相似性和递 变性变性 强调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例题剖析 例 1 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而 Y 的核电荷数比 X 大 2 Z 的核电荷数比 Y 多 4 1 mol X 单 质跟足量的酸起反应能置换出 1g 氢气 这时 X 转为与氖原子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根据上述条件 试回答 1 X Y Z 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0 2 X 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 Z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别为 解析 本题确定 X 是关键 定量关系 2X H2 不要找错 离子反应方程式写好之后 要注意检查两个守恒 质量 守恒 电荷守恒 答案 1 Na A1 C1 2 OH H H2O A1 OH 3 3H A13 3H2O 例 2 甲 乙两种非金属 甲比乙容易与 H2化合 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甲的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 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甲的单质熔 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 只有 B 只有 C D 答案 C 例 3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 其中错误的是 A 铍 Be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 砹 At 为白色固体 HAt 不稳定 AgAt 感光性很强 C 硫酸锶 SrSO4 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 硒化氢 H2Se 是无色 有毒 比 H2S 稳定的气体 答案 BD 八 八 微粒 原子及离子 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微粒 原子及离子 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影响原子 离子 半径的因素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 核电荷数的影响较大 核外电子数 电子数增多 增加了相互排斥 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规律 1 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 2 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3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 价态越高 离子半径越小 4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 原子序数越大 原子半径越小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5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 6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 阳离子 核电荷数越多 离子半径越小 技巧 技巧 三看法三看法 一看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 半径越大 二看 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越多 半径越小 电子层数相同时 三看 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半径越大 前两都相同时 注 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单核原子核离子的半径比较 0 族元素除外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 电子层越多 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 核电荷数越多 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 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稀有气体除外 如 Na Mg Al Si P S Cl 2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Li Na K Rb Cs 具体规律 3 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F Cl Br Na Mg2 Al3 5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 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 Fe Fe2 Fe3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1 针对练习 1 F Na Mg2 Al3 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 同周期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 2 按粒子的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Cl S P B N O F C Al3 Mg2 Na D K Na Li 3 下列各组微粒中 按微粒半径依次增大排列的是 A Al3 Al Na K B F Cl S2 S C S2 Cl K Ca 2 D Mg Si P K 4 a 元素的阴离子 b 元素的阴离子 c 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已知 a 的原子序数大于 b 的原子 序数 则 a b c 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c b a 九 九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规律 1 电子层数 周期数 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 2 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族序数 最高正价数 主族元素价电子数 3 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 4 负价绝对值 8 主族族序数 限 A A 5 原子半径越大 失电子越易 还原性越强 金属性越强 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 碱性越强 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6 原子半径越小 得电子越易 氧化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强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形成 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酸性越强 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十 其他知识十 其他知识 1 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 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 H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Be 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3 4 倍的元素 依次是 C O Ne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 Be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2 倍的元素 He C 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3 倍的元素 O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 Li Si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 Li P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H Be Al 2 根据位置上的特殊性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根据位置上的特殊性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 H Be Al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2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2 倍的元素 C S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C Si 短周期中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 3 倍的元素 S 3 根据元素性质 存在 用途的特殊性 根据元素性质 存在 用途的特殊性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或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 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 最大的元素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 N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或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 或气态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现液态的元素 O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F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Cs 最轻的单质的元素 H 最轻的金属元素 Li 单质的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 P 4 元素周期表之最 元素周期表之最 原子半径 H Cs 化合价 4 7 酸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ClO4 强碱最强 CsOH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最强 HI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最弱 HF 元素最多的周期 第六周期 32 26 元素最多的族 IIB 镧系和锕系 化合物最多的主族 IVA 有机物 5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性质中的易错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性质中的易错点 1 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族序数 忽视了氧无最高正价 氟无正价 2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但 HClO H2SO3 是弱酸 忽视了关键词 最高价 3 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忽视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失电子难 得电子也难 4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非金属性 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误认为得 失 电子的数目越 多 元素的非金属性 金属性 越强 5 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 1 忽视了长周期也有相差 11 或 25 的情况 6 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 A 族的某些元素 忽视了 A 族的 H 的最高正价 为 1 最低负价为 1 6 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 规律 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 规律 三角三角 若 A B C 三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如下图所示位置 则有关的各种性质均可排出顺序 但 A D 不能 如 原子半径 C A B 金属性 C A B 非金属性 B A C 7 周期表中的相似规律 周期表中的相似规律 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 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均相同 上图中 A D 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 如 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8 元素元素 位位 构构 性性 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3 特别提醒 元素性质和物质结构的常用的突破口 1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2 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 该元素是氮 3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 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溴 金属单质是汞 5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氟 6 三种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反应 则必定含有 Al 元素 7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是钠 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元素是钾 8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氯 9 单质的硬度最大的元素是碳 10 化学式为 A2B2形的化合物 则只可能为 Na2O2 H2O2 C2H2 9 元素周期表之最 元素周期表之最 原子半径 H Cs 化合价 4 7 酸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ClO4 强碱最强 CsOH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最强 HI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最弱 HF 元素最多的周期 第六周期 32 26 元素最多的族 IIB 镧系和锕系 化合物最多的主族 IVA 有机物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4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1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Li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1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 K Rb 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 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4 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A 4 B 5 C 6 D 7 3 某元素 x 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H2X 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6 个电子 B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XO3 C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XO3 4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 量变引起质变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5 M N 两种元素的原子 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 放出 的能量 M 大于 N 由此可知 A M 的氧化性小于 N B M 的氧化性大于 N C N2 的还原性小于 M2 D N2 的还原性大于 M2 6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O S Na K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 Na Mg A1 S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 HF HCl H2S PH3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KOH Ca OH 2 Mg OH 2 A1 OH 3的碱性依次增强 7 下列叙述中 能肯定 A 金属比 B 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 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 H2比 1 mol B 从酸中置换出的 H2多 D 常温时 A 能从水中置换出 H2 而 B 不能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 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 最外层有 5 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9 某元素 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HnXO2n 2 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 x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一 12 5n B 一 12 3n C 一 6 3n D 一 10 一 n 10 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 Y 的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 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是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5 A X Y Z B X Z Y C Z Y X D Y Z X 11 下列叙述能说明金属 A 比金属 B 更活泼的是 A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B 原子多 C 1 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 H 比 l mol B 多 D 常温下 A 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 而 B 不能 1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字母 i 所代表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B 字母 a c d h 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C 上表 14 种元素中 n 元素失去核外第 1 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D 上表 14 种元素中 m 元素失去核外第 1 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少 13 2007 广州模拟 元素 A B 的原子序数都小于 18 已知 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 次外层电 子数为 b B 元素原子的 M 层电子数为 a 一 b L 层电子数为 a b 则 A B 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的性质可能有 A 能与水反应 B 能与硫酸反应 C 能与 NaOH 反应 D 能与碳酸钠反应 14 08 年全国山东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H4比 CH4稳定 B O2 半径比 F 的小 C Na 和 Cs 属于第 A 族元素 Cs 失电子能力比 Na 的强 D P 和 As 属于第 A 族元素 H3PO4酸性比 H3AsO4的弱 15 08 年全国四川卷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 B 除短周期外 其他周期均有 18 个元素 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 A 族的所有元素 16 2007 广东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Li Na K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 第二周期元素从 Li 到 F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因为 Na 比 K 容易失去电子 所以 Na 比 K 的还原性强 D O 与 S 为同主族元素 且 O 比 S 的非金属性强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 第 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 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C 第 A 族元素的原子 其半径越大 越容易得到电子 D 所有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18 周期表中关于主族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6 B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C 第 n 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十 n 价 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为 8 n n 4 D 第 n 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 R2On 氢化物分子式为 RHn n 4 19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 8 个电子 B 其原子与同周期 I A A 族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 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 范德华半径比同周期 A 族元素原子的大 20 短周期元素 X Y 和 Z 已知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 Y 元素原子的 M 层上的电子数是它 的 K 层和 L 层电子总数的一半 Z 元素原子的 L 层上的电子数比 Y 元素原子的 L 层上的电子数少 2 个 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A X2YZ4 B XYZ3 C X3YZ4 D X4Y2Z7 21 A B C D 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 A 和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 且碱性 B A C D 两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 D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B A C D E B A E B C D C E B A C D D B A E DN O F B 金属性 Na K Rb Cs C 最高正价 P S Cl Ar D 最外层电子数 Na Mg Al Si 10 下表是 X Y Z 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某些性质 元素熔点 沸点 与水的反应导电性 纯液体 X 283 162不反应不导电 Y 10219放热反应 形成酸性溶液不导电 Z680 剧烈反应 生成 H2 并形成碱性溶 液 导电 若 X Y Z 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A X Y Z B Z X Y C Y X Z D Z Y X 11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 其中错误的是 树树人人教教育育集集团团 专专业业中中小小学学文文化化课课辅辅导导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18 A 铍 Be 是一种轻金属 它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 砹是一种有色固体 HAt 很不稳定 AgAt 是有色 难溶于水且感光性很强的固体 C 硫酸锶 SrSO4 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固体 D 硒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