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一中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doc_第1页
第三十五一中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doc_第2页
第三十五一中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doc_第3页
第三十五一中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doc_第4页
第三十五一中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五一中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襁褓(qing) 汲取(j) 恣睢(su) 吹毛求疵(c)B . 狡黠(xi) 惩罚(chng) 诘难(nn) 咬文嚼字(jio)C . 扶掖(y) 谮害(zn) 朴刀(p) 五行缺土(xng)D . 慰藉(ji) 枘凿(ru) 拙病(zhu) 不省人事(xng)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回首两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B . 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C . 在阅读文学著作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D . 通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提高。3.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词)B .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动词)C .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名词)D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二、 书写 (共1题;共5分)4. (5分)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让世界充满爱三、 默写 (共1题;共11分)5. (11分) 古诗文默写 (1)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绿树村边合,_。(孟浩然过故人庄) (3)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出“旧事物中蕴含着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_,_。 四、 其他 (共1题;共5分)6. (5分)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7. (2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1)上联:志凌云霄,牛刀小试盼今日;下联:_。(2)春暖花开,一秀才入京赶考,投宿一大户人家。是夜秀才灯下苦读,窗上素纱,窗外花园,月光之下,夜莺展翅,蝴蝶飞舞,影子映到窗上,宛如荷花牡丹,不觉随口吟出一上联:月照纱窗,莺蝶飞舞,映出芙蓉牡丹;吟出上联之后,秀才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赶考归来,已是秋去冬来。一日雪后过桥,看到有鸡犬的足迹,秀才顿有所悟,对出下联:_。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 始一反焉_观者如堵_ 老人鼓腹纵之_(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 .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C . 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D . 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4)【甲】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和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何作用?乙文“卖蒜老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花。“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1)这篇小小说构思精巧,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横线上补出相应的故事情节。小乞丐向贵妇人讨钱遭到拒绝_小乞丐手捧万寿菊迎着风雨走向公墓。(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上里的鲜花。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 , 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3)文章结尾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你认为引起他内心强烈冲击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人们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赞美小乞丐坚韧、执着的品格和纯洁美好的感情;呼吁人们关爱社会中极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10. (15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浮躁,实质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于是,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于是,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盼望着一步登天、一劳永逸,如同梦呓。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人诗词所描绘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态。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人民日报2016年4月12日04版)(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浮躁之风盛行的原因。(2)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概括其作用。(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内心宁静”的理解。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色彩情有独钟。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