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书写 (共2题;共10分)1. (6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b xn_,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2)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 z_干事tu c_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3)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yu un k jin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 yn dn cu_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n w tn j_的文字。2. (4分)下列一组词语中,有四个字书写不正确,找出来,并订正。缩手无策 转瞬即逝 骸骨 陌生 漠不关心 无精打彩_ _吹毛求疵 令人作沤 奄奄一息 闪铄 耷拉 蜿蜒 窒息_ _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鸡声茅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_ ,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_ , _”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吟诵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禁让人联想到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_ , 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道出英雄一片壮心,其中“_ , _”生动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5分)4. (15分)根据教材第四、五单元的要求,班里开展“背起行囊采风民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老师决定周六带同学们徒步到校外采风,要求大家征得家长同意后再报名。假如你的父母有安全方面的顾虑,你将如何说服他们让你参加?写出要说的话。(2)采风回来后要开交流汇报会,请帮助科代表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步骤二:_步骤三:_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3)负责搜集上杭名胜古迹对联的同学不小心把几幅对联的下联弄乱了,请你利用对联知识,帮他们选出以下两幅上联分别对应的下联。(填字母)A古寺一溪横B一溪萍水又相逢C三折烟波云外天D三尺地万里江山上杭罗星塔联,上联:一潭秋色水中月下联:_上杭留香亭联,上联:半壁茅亭曾话别下联:_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5. (7分)亲爱的同学们,这个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的课外名著,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应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根据你的阅读和学习,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列短篇小说,不属于欧亨利作品的一项是( )A . 项链B . 麦琪的礼物C . 警察与赞美诗D . 最后一片藤叶(2)请从你的阅读体验出发,谈谈欧亨利的写作风格。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先帝不以臣卑鄙 _ 夙夜忧叹 _庶竭驽钝 _ 至于斟酌损益 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3)下列对选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在选文中追忆了自己以往经历,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伐的决心。B .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对自己人生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委以重任、白帝城托孤。C .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 . 选文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二十一年的经历和北伐准备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恩和效忠之情。(4)有人认为选文第一段的内容与全篇表文的主旨关系不紧密,应该删去。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5分)7. (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丁香花杨明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 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在废品站的园一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二识丁香花_三二识丁香花。(2)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5)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8.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严冬漫话热对流刚入冬那会儿,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北方使用率最高的问候语,不是“吃了吗”,而是“你家来暖气了吗”。暖气一来,严冬就不叫事儿了。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那些热乎乎的暖气片,很多都是安装在窗户下面的。这是为什么呢?暖气能让我们的家温暖如春,与空气热对流的原理有关。在自然界中,如果温度不均,热量就会从较热部分向较冷部分传递,使温度趋向均匀,这主要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实现。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热量从温度高的暖气片向室内空气传递,室内空气被加热后,人们就会觉得很暖和。在热对流过程中,冷热空气温差越大,对流速度越快,传热速率也就越快。窗户处于室内与室外“交界”,是家里隔热保温最薄弱的地方,同时,从窗户缝隙也会渗入少量的冷风。如果将暖气片安在窗户下方,暖气边上的热空气和窗户边上的冷空气温差大,密度差也大,因此冷空气不断下沉,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热空气热对流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由暖气片散发出的热量也随之增加。热对流的例子有很多,且再举一例:去过海边的人都曾感受过海风的魅力,海风是如何形成的呢?咱们先来说一个概念比热容,它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散热的能力。热量=比热容物体质量温度差。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热量一定),由于地表的比热容比海水要小很多,所以地表升温比海洋快。陆地表层空气和地表进行对流换热后,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使低空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而海洋则正好相反,下层空气受冷收缩,密度变大,气压升高。在海陆交界区域,海面冷空气随即吹向陆地,形成了海风。同时,陆地高层热空气吹向海洋,二者也在进行着热对流,使温度趋于均衡,这也是为什么沿海城市普遍“冬暖夏凉”。以上说的是热对流的“好处”,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抑制热对流的例子:房屋窗子的玻璃如果是双层的,冬天保温效果要比单层玻璃的窗子好很多,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多了一层玻璃。当采用双层玻璃时,室外的冷空气只能和外层玻璃发生对流换热,外层玻璃温度下降很快,而玻璃夹层中的空气由于无法流动,和内外层玻璃都不会发生对流换热。因此,仅依靠空气较小的热导率传输冷量,室内温度自然就不会下降得很快。(选自今晚报2017年1月9日)(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在说明对象时举了哪三个例子?(3)第段中划线的“主要”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其中,热对流是人们生活中液体或气体进行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4)第、段除举例子外,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5)第段所举例子能不能去掉,为什么?9. (18分)阅读的下文,回答下面小题。养一片春光在心中梅寒某次到南方小城出差,路边招手,一女出租车司机笑嘻嘻地停下来。上得车来,满身的羁旅之苦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内到外的舒爽感。车子打理得很干净,车头上放着两尊可爱的笑佛,阳光透过车玻璃洒进来,笑佛的脸上便被镀了一层金光。有淡淡的茉莉花的芬芳,在车内氤氲。女司机手边上,放着那一幅绣了一半的十字绣,洁白的棉布底子上,绣着大朵的牡丹,红的花,绿的叶儿,嫩黄的花蕊,两只小蜜蜂飞绕其间那个小小的空间,因了那幅小小的十字绣一下子春意盎然起来。人声噪杂的都市车流里,浊浪滚滚,一个开着出租车的中年女人,像一尾鱼,在那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那样的日子,不能不说是辛苦的。可辛苦的日子里,她却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她开着车子养家,却用一幅小小的十字绣养心。养心,有时比养家更难。另有一位喜欢养花的朋友,她家的花案上,也无甚名贵之花,不过一些寻常的花花草草,可再普通的花草,到她的手里都是那样的别致,那样的生机盎然。有次去她家,看她案上摆了一盆小小的金钱草,细细的油绿的茎干,圆而肥厚的叶片,疏疏朗朗三两枝,却是开在一只小小的粗陶小浅盘里,那花盘很特别,浅浅的,圆圆的,有一个细细的底座,粗朴笨拙,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说不出在哪里见过。见我满脸疑惑,朋友笑着解释,那“花盆”,是一个煲汤罐的盖子,罐坏掉了,被主人扔了,她从小区的垃圾筒里将这个盖子拾回来,划线水,丢进去两枝金钱草,她就欢欢实实地活下来。那碟养在朋友案头的金钱草,是她案上最让人心仪的一道风景。林曾是一位严重的失眠症患者,近年来痴迷上茶道。周末或者假日,电话约上两三好友,带上茶具,找一山间小亭,净手,焚香,泡上一壶热茶,边品边聊。聊风月,说古今,说得都是与当下无关紧要的话题。茶喝透了,人也被润透了。站起身,下山,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曾经的抑郁,失眠,都随着那缕缕茶香而淡去了。采山间流岚,沐明月朝露,茶集天地日月之精华,喝茶养生,古已有之。茶养人,除了茶本身天然的营养元素之外,更在一份喝茶人的心境。其实,真正的养人也来自那份悠然慢品的心境。“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菜根谭里如是说。想来,性躁心粗的人,是没有耐心等待一朵茶与一泓泉的相逢,等待她在热腾腾的沸水中重生与绽放的,也没有心思在一只废弃的瓦罐里种上一株细细的金钱草的。曾有位长者这样问他的学生: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为何?学生略一沉思列出如下一张“清单”健康,才能,美丽,爱情,荣誉,财富,谁料长者看完清单,不以为然地说: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心灵的宁静,没有它,上述种种都可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养房养车养一份好生活,养神养身养一份幸福感,还是从养心起,快乐的代价其实远没有那么昂贵。裁一片流云入茗,摘一朵山花下酒,烟火浓浓的红尘日子里,一片春光,灿烂在心中,沉甸甸的生活,便多几份自在轻盈。(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三个事例。 (2)下面的句子调动了哪两种感官进行环境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车子打理得很干净,车头上放着两尊可爱的笑佛,阳光透过车玻璃洒进来,笑佛的脸上便被镀了一层金光。有淡淡的茉莉花的芬芳,在车内氤氲。(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选文第段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两项是( ) A . 本文先写经历,再写回忆,最后写感悟,三部分层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