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立体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立体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立体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立体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立体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紧缩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类型及其相应的治理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其政策意义。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本章的基本原理分析宏观经济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涵义 通货膨胀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率。 %1 0 011 一节 通货膨胀 (一)涵义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常用的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 算系数、生产者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 当期 期 通过衡量全国所有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所计算出来的指标。 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是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出的指数。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涵义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消费价格指数亦称零售物价指数,是指购买一组有代表性的产品和劳务,再比较它们按当期价格购买的花费和按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 %1 0 0格一组固定商品的基期价格一组固定商品的当年价C P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1、根据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轻度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小于 3%。 中度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3% 10%之间。 奔腾的通货膨胀: 年物价上涨率在 10% 100%之间。 超级通货膨胀: 年物价上涨率在 100%以上 。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 专栏 9 1】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一直是历史上超速通货膨胀及其恐怖后果的最为生动的例子。 1923年 11月 5日,柏林的一片面包要卖到 1400亿马克。工人每天发两次工资,给半小时休息,他们可以带着装钱的书包、箱子、手推车冲入商店买东西,在纸币价值尚未暴跌之前买能购买到的任何东西。11月中旬又发行了新货币,价格从 1914年以来增加了 12个零。 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 第一章 金融概述 【 专栏 9 1】 超速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战争,以及德国立法机构迅速让当局中止个人把纸币兑换为黄金的权利。中央银行被授权用政府和商业银行的票据作为在新发行纸币时所要求的准备金的一部分。这使政府可以自由开动印刷机为战争筹资,结果导致价格上升。到 1918年底,马克对美元已经下降了 50%以上。 政府继续以巨额赤字运转。从 1919收从未超过支出的 35%,这个差额由超常的货币发行来弥补。另外,同盟国要求的战争赔款使已经很差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政府继续开动印刷机,流通中的纸币从 1918年 11月的 292亿马克增至 5年后的 49700兆亿。 第一章 金融概述 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 【 专栏 9 1】 在 1919年签订 巴黎和约 时,凯恩斯就警告说,加在德国身上的负担会毁掉这一和约。 1922年末,德国政府果然被赔款支付打败了,到 1923年 1月,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占领了德国工业中心鲁尔。由于鲁尔生产德国 85%的煤,因而德国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政府还要支持消极的反抗运动(罢工),为了向 200万工人支付工资,德国又发行了更多货币。这些足以使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价格急剧攀升, 1923年初还算温和的失业率也大幅上升。 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做了努力,但只是徒劳。一些州发行了自己想稳定通货的货币:巴登是用州森林的收入来保证,汉诺威的可兑换为一定量黑麦。中央当局发行在 1935年可支付的称为 “ 黄金贷款 ”的货币。价格很快稳定下来了,但损害已无法挽回。 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 第一章 金融导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2、按照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分类 未预期型通货膨胀。 预期型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3、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 公开的通货膨胀( 开放型通货膨胀) 隐性的通货膨胀 抑制型通货膨胀 非管制型隐性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4、根据通货膨胀持续时间的长短分类 短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时间在 2年或 3年以内。 中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时间在 3 5年。 长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时间在 5年以上。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5、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6、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分类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混合型通货膨胀 政策型通货膨胀 体制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成本 1、在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条件下,通货膨胀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 皮鞋成本 ” “ 菜单成本 ”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成本 2、未预期的通货膨胀所产生的成本。 未预期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财富的再分配。 通货膨胀会使相对价格的变动加剧,并使资源配置不当。 恶性通货膨胀会产生经济社会危机。 一、通货膨胀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 一类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形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引起,导致总需求增加。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S 3 1 3 2 一节 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过度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另一类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1 Y 2 1 O D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它是从分析经济结构的变动来分析通货膨胀原因的。 在一国经济中,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同,因而不同部门的工资增长也有区别。不同部门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工资水平应该不同,但由于工会或其他力量的作用,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出现工资“攀比”效应,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再分配效应 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通货膨胀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产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2、 产出效应 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超级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也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 3、价格信号效应 4、对外贸易效应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具体表现 1、通货膨胀破坏生产发展 2、通货膨胀扰乱流通秩序 3、通货膨胀对分配具有破坏作用 4、通货膨胀对金融业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不同学派的观点 1、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应该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再用工资 物价指导、工资 物价管理、以及促进工资和物价稳定的税收计划等收入政策手段来配合。 2、货币主义的观点 当货币供给增长率稳定降低时,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并降低工人要求的货币工资水平,从而能够使失业率顺利地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上。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不同学派的观点 3、 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主张使用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方法来控制通货膨胀。 4、供给学派的观点 减税是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核心,这是因为减税可以增强人们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增强厂商投资的积极性。结果,产出、就业和总供给都会增加,并促进价格水平的下降。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 治理通货膨胀的两大类方法 1、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或采取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2、收入政策 ( 1)工资与物价的控制 ( 2)道德劝说 ( 3)改变预期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及含义 1958年,英国菲利普斯( 据英国1861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一条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的依存关系曲线,这就是后来被西方经济学家奉为替政府提供了“一张政策选择的菜单”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在他的文章中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及含义 含义: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反之,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提高。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节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大小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 专栏 9 2】 关于菲利普斯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威廉 菲利普斯 1914年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农民家庭 。 15岁到澳大利亚做矿工 , 1937年到了英国 , 二战爆发后投笔从戎 , 战争结束后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 开始接触经济学 。 1958年 , 他在 经济学 杂志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 1861 ,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该论文中首提的 。 最早给菲利普斯曲线以理论解释的是他的同事理查德 利普西 。利普西严格地从微观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 从此点来说 , 也许他在宣传菲利普斯曲线的学者中是最较真的 。 【 专栏 9 2】 关于菲利普斯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萨缪尔森和索洛 1960年在 美国经济评论 上发表了 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 , “ 菲利普斯曲线 ” 这一名称就是他们在这次讨论中给起的 。 他们用美国的数据换掉英国的数据 , 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 , 得出了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 。 有了菲利普斯曲线 , 新古典综合派即可方便地开出宏观经济政策的药方:要想降低失业率 , 不妨提高通货膨胀率 ,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 , 难免在失业上做出牺牲 。 有了二位经济学家的推重 , 菲利普斯曲线从此被纳入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 【 专栏 9 2】 关于菲利普斯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正是由于菲利普斯曲线在新古典综合派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 ,而相比之下它又最缺乏理论支撑 , 因而新古典综合派的对手们即首先攻击菲利普斯曲线 。 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米尔顿 弗里德曼 。 他认为: 理性的工人将根据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决定其劳动力的供给; 菲利普斯曲线所宣扬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只在短期才存在; 用通货膨胀换取就业增加的凯恩斯式需求政策 , 每一次都只能暂时有效 , 下一轮再想增加就业 , 除非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U C B O 112ww货币工资变动率, 一节 通货膨胀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1、考虑预期因素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替代关系,当通货膨胀预期发生改变时,菲利普斯曲线会发生移动。 其一,通货膨胀率预期变化导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其二,自然失业率变化导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假设 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为实际通货膨胀率, 为失业率, 为自然失业率,则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可以表述为: 即 表示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其大小由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 根据公式,预期通货膨胀率增加或自然失业率增加,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条向右上方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 u *u)( * )( *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2、考虑时间因素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B U 1 A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 2、考虑时间因素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由 2,失业率仍然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 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面临向上移动的压力,工人会要求调整工资,适应价格水平的上涨,这样就业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长期条件下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在长期中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因此,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不同的西方经济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的解释存在一定差异。 凯恩斯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既反映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又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获得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从而避免经济的过分波动。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根据适应性预期对该曲线做了新的解释,认为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最大弱点是采用名义工资率来代替通货膨胀率,并由此推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具有稳定的替代关系,但这只是短期内通货膨胀未被人们预期时的情况。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预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会上移,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更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则不愿意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无论政府如何继续采取膨胀政策,工人预期的调整必然带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进一步上移,结果长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人们能正确判断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抵消这种政策的效果。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因此,当货币供给变化以后,价格和工资会立刻发生同步变化,进而不会影响到就业的数量。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垂线,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都不存在,即货币政策根本无效。 五、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升值和经济衰退等现象。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有三个:消费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通货紧缩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一、通货紧缩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与通货紧缩相关的理论主要有: ( 1)凯恩斯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 ( 2)费雪的“债务 通货紧缩”理论 ( 3)奥地利学派的理论 ( 4)货币主义的理论分析 一、通货紧缩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一般判断标准 1、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2、货币供应量持续减少。 3、商品有效需求不足。 4、失业率上升。 5、投资风险明显加大。 一、通货紧缩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三)通货紧缩的的类型 1、通货紧缩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可将通货紧缩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2、根据通货紧缩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类: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严重的通货紧缩;恶性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三)通货紧缩的的类型 3、根据通货紧缩持续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类:可将通货紧缩分为短期、中期、长期。 4、根据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公开的通货紧缩与隐性的通货紧缩。 隐性的通货紧缩又包括抑制型通货紧缩和非管制型隐性通货紧缩 。 一、通货紧缩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三)通货紧缩的的类型 5、根据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分类:可分为需求拉下型通货紧缩、成本压低型通货紧缩、结构性通货紧缩、输入型通货紧缩、预期型通货紧缩、政策性通货紧缩、体制性通货紧缩、资产替代型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概述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西方学者对于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析 1、结构性因素。 2、金融、货币因素。 3、实体经济因素。 二、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二)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的成因 我国从 1997为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之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因而通货紧缩的成因比发达国家显得更为复杂。 1、结构性因素。 2、金融、货币因素。 3、实体经济因素。 4、经济预期因素。 5、国际通货紧缩的影响 。 二、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 专栏 9 3】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中国经济在 1997 首先 , 从价格水平来看 , 我国居民的消费价格环比增长率基本小于 1%, 大部分时间为负值 , 多种价格指数同时出现自发的全面 、 持续下降 。 其次 ,从货币供给变化来看 , 19824年里 , 广义货币供给 而 1997 与之相比下降了 1998年的基础货币供给基本是零增长 , 说明货币供给是不正常的 。 再次 , 从经济增长来看 , 我国的经济增长幅度 , 1997年之后的 6年与 1997年之前的 6年相比 , 从 降到 8%。 最后 , 从生产过剩 、失业增加来看 。 民间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均不足 , 生产能力闲置和产品过剩 。 转轨经济时期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 【 专栏 9 3】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就业压力加大 , 1998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 571万人 ,200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 800万人 。 通货紧缩的后果是严重的 , 它表现为商品供给大大超过需求 ,总需求不足 , 物价持续下降 。 市场萎缩 , 投资风险加大 , 企业贷款积极性受挫 , 投资需求全面下降;产品销售不畅 , 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 职工收入下降 , 失业率上升 , 消费需求不振;银行收入下降 , 不良资产增加 , 货币需求不足导致货币供给不足 , 全社会的通货紧缩更加严重 。 转轨经济时期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自我强化机制 1、居民行为与通货紧缩的强化。 2、生产企业的行为与通货紧缩的强化。 3、商业企业的行为与通货紧缩的强化。 4、商业银行的行为与通货紧缩的强化。 三、通货紧缩的治理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 1、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 2、对投资的影响。 3、对居民劳动收入增长的影响。 4、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对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6、对金融业的影响。 7、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三、通货紧缩的治理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