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应用(20分)1、将下列诗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选出词语解释或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 )(2分) A揶揄(y y) 无垠( yn)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B 哽咽(gng yn)憧憬(chng jn)崭露头角:渐渐地显露出才能和锋芒。 C 迁徙( x) 荤菜(hn)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D 虐杀(n ) 蹒跚(pn shn) 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过来。3、仿写画线的句子.修辞及格式要与画线句一致。(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 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4、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均有毛病.请按要求答题。(6分) 请你为迎接马上即将到来的八十年校庆给我们“创新文学社”写篇稿件.体裁不限.诗歌、小说、散文、小品都可以。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我们班已有十多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我给你们点拨点拨。 A、文段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 (填序号).应改为 。 B、文段中语序不当的一句是 (填序号).应改为 。 C、文段中用词重复哆嗦的是 句(填序号).应删掉 。5、按要求填空:(4分) 、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6、对下列表述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4分) A、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杰作.书中的神奇少年哈利.波特.既具有英雄的“神性”.又具有普通人的“人性”.他的种种神秘而有趣的经历.让少年读者渴望不平凡的生活.渴望圆英雄豪杰梦。友谊的力量.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在书中都表现得震撼人心。 ( )B、冰心的忆读书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文中提到的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 )C、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和我的老师的作者分别是马克吐温和海伦凯勒.他们都是美国著名作家。 ( )D、西游记有精彩的情节:大闹天宫、智擒红孩儿、赌胜车迟国.智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 )二、阅读(40分)(一)、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今.教“将放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官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二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回:“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如?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日:“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只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宝、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 却说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忽然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懿回顾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只见大路上一军杀来.旗上大书“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魏兵皆弃甲抛戈而走。行不到一程.山谷中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前面一杆大旗.上书“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山谷应声.不知蜀兵多少.更兼魏军心疑.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去。兴、苞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袭.多得军器粮草而归。司马懿见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将旌旗尽皆隐匿:隐藏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自作主张 众官无不骇然:受惊害怕的样子8小说刻画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烘托。据此判断.下列表现诸葛亮的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9对文段中后人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2分)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这首诗概括了诸葛亮凭三尺瑶琴胜司马懿十几万人马的故事。诗中没有直接对诸葛亮进行赞颂.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后人对他的敬佩之情。诗中通过“三尺瑶琴”和“十五万人”的对比.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也讽刺了司马懿。 “土人指点到今疑”是说司马懿始终都没有弄明白当地人给他的指点。10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文段所写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空城计”的故事 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孔明和司马懿。 文中不仅表现了孔明“智”的一面.而且表现了他“勇”的一面。 文中刻画人物.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双方力量的对比.孔明和众官的对比等。 11、“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如此模样”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 2分)12、根据问题填空。司马懿“笑而不信”.他为什么“笑”?“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诸葛亮为什么笑?(3分)司马懿的笑是一种 的笑.他不相信诸葛亮在大军压境之时.会冒这么大的险。诸葛亮的笑是 的笑.面对强大的敌人.为了退敌而 。13、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还会用吗?用了还会成功吗? (2分)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她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纱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装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明显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一天晚上.屋里闯进来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的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人的性命将宣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另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油灯亮些。”说着轻松地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心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蜡烛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过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这样年纪的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梯时.蜡烛熄灭了。14、请根据文章内容拟一个10个字以内的题目。(2分) 15、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中加点的“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1) (2) (2分)16、“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用反问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 的态度。(1分)1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句分别用了 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既 又憎恨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 (3分)18、根据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下面段落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B、/C、/D、/19、按下面的例子用简洁的话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例:小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2分)伯诺德夫人 . 小 女 儿 . 20、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的 、 、 (3)分 (三)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2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公亦以此自矜 睨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 2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尔安敢轻吾射 徐以杓酌油沥之 23.按要求填空(4分)短文第一段写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卖油翁对陈尧咨高超的射技不屑一顾.主要运用 描写.为第二段两人的碰撞 。第二段侧重于语言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短文意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 的必要。(后两空答案为四个字)三、写作(4分) 任选一是作文(一)以“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提 示:1. 此处的“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以外.还含有“观察、欣赏、体味、咀嚼、探究”等意思。 2.“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种生活经历和某种社会现象等。 3.自拟题目.必须含有“读”字.如“读书乐”“我的阅读趣味”“我爱阅读大自然”“我读懂了父亲的心”“这段生活令我百读不厌”等。(二)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物.都给了我们帮助、教益和启迪。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注:此次考试答题卡暂未另行设制.可采用期末考试网阅答题卡。参考答案:1、略 2、B3、微笑是一股清新的泉水.微笑是一道无边的彩虹。4、A、3句.我们一起来斟酌 B、2句.“连我在内”调到“已有十个同学”前。 C、1句.删除“即将”或“马上”。5、略 6、 7(“擅动”在文中应解释为“擅自行动”) 8(所有的选项都表现诸葛亮的沉着冷静.指挥若定。项是侧面表现.则是从正面表现) 9(“土人指点到今疑”是说当地人至今指着当年司马懿退兵的地方.仍然不明白司马懿十五万兵马怎会被诸葛亮三尺瑶琴吓退)10(文段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孔明)11、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12、怀疑继而轻蔑 镇定自若 镇定自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诺奖巨磁电阻效应与SXQ理论
- 玫瑰人生温暖世心 中英互译
- 河北省徐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滦平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旅游设施融资租赁担保合同范本解析
- 2025年度机关单位炊事员职业培训合同
- 2025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购保密协议模板下载
- 2025年度高端定制化钢结构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塑钢窗安装与建筑节能评估服务合同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资料管理方案5篇
- 《退役军人保障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现代智力七巧板赛前培训
- C型钢检验报告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 人教版高中美术《书法》选修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教案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航空动力装置》课件绪论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