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技术标准_第1页
第四章-技术标准_第2页
第四章-技术标准_第3页
第四章-技术标准_第4页
第四章-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1 第四章 技术标准 4 1 公路等级 根据交通部颁 水运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 2010 和 公路工 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的规定 交通量预测年限为公路建成后 20 年 本 项目计划于 2013 年底开工建设 2015 年底建成 因此预测时段为 2016 2035 年 预测特征年分别为 2016 年 2020 年 2025 年 2030 年 2035 年 交通量预测基年 为 2012 年 根据交通量分析预测 到 2035 年本项目推荐线路段的交通量为 14113pcu d 交通量预测结果如表 4 1 所示 表 4 1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 pcu 日 特征年20162020202520302035 交通量3753544077651109014113 本项目以公路功能 路网规划 远景交通量作为选用公路等级的依据 经综合 考虑 并根据按照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的规定 本报告推荐本项 目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建 理由如下 1 从本项目的性质和功能而言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改建 将改善沿线 和武胜县交通落后的状况 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项目是国道的一部分 根据四川省公路网规划 该项目需改建为二级公 路 与现有县内公路形成网状结构 从而缓解了武胜通向成都 广安 南充等地区 的交通拥堵问题 对优化区域路网结构 加强国 省道 高速公路之间的连通性和 国 省道干线 高速公路的辐射功能 提高公路运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 根据第三章对交通量的预测 见表 4 1 本项目使用末年 2035 年年平均昼夜 交通量为 14113 辆 日 根据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公路分级规 定 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5000 15000 辆 4 本项目是国道 212 线武胜境公路改建段 它是武胜县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主要服务于武胜县经济社会发展 并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根据交通量预测 结果和本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 参照借鉴四川省其他市县的建设经验 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 执照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公路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2 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 2006 的有关规定 建议本项目适当控制出入口数量 在 现有平交的基础上 严格新增平交路口的设置 按部分控制出入口的二级公路标准 建设 4 2 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 1 1 公路功能定位 从路网结构而言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虽然是国道 但已经不具备干道公路的 性质 因为武胜县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 本项目连通八一镇与万隆镇的 改善 沿线交通落后状况 加快当地物资运输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功能定位而言 主 要是一条集散公路的性质 根据交通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设 计速度宜采用 60km h 2 远景交通量对设计速度的需求 从远景交通量分析 本项目使用末年 2035 年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已达为 14113 辆 日 且路线街道化较严重 该段公路功能主要为集散 混合交通量大 平面交叉间 间距较小 若采用 40km h 标准偏低 不能满足通行能力 若采用 80km h 不利于 行车安全 不宜采用 综上所述该路段宜采用 60km h 4 3 路基宽度的确定 根据交通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规定 设计速度为 60km h 的 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一般值为 10 00m 结合道路通行能力计算及武胜县公路车道数规 划 鉴于本项目远景交通量较大 且现有混合交通量大 结合四川地区同类项目的 建设经验 适当超前 原则 加之本项目部分路线进入武胜县工业区内 广遂高速 广武潼资高速 南渝高速 兰渝铁路物流分流车辆在此路段汇入本项目 故本项目 按二级公路标准 路基宽度在场镇段采用 12 00m 其他路段采用 10 00m 路幅组成为 2 0 75m 土路肩 2 1 75m 硬路肩 2 3 5m 行车道 12 0m 路基总宽 适用于 八一镇 K0 000 K1 100 老八一镇 K4 700 K5 900 烈面镇 K7 000 K10 100 金牛镇 K12 900 K16 400 万善镇 K21 300 K25 691 753 万隆镇 K27 550 K30 603 627 烈面镇比较方案 A 线 AK7 800 AK9 560 894 万善镇比较 方案 B 线 BK19 080 212 BK25 901 936 万隆镇比较方案 C 线 CK27 550 CK29 150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3 CK29 150 至终点老路完全利用 2 0 75m 土路肩 2 0 75m 硬路肩 2 3 5m 行车道 10 0m 路基总宽 适用于 八一镇 K1 100 K4 700 老八一镇 K5 900 K6 900 烈面镇 K6 900 K7 000 金牛镇 K10 100 K12 900 万善镇 K16 400 K21 300 万隆镇 K25 691 753 K27 550 烈面镇比较方案 A 线 AK6 900 AK7 800 4 4 行车能力分析 本报告依据现行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的相关规定和项目区域交 通调查 并参照 公路通行能力研究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中有关规定 计算 公路通行能力 1 小时通行能力 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 30 位小时交通量 也可根据当地公路小时交通 量的变化特征 采用年第 20 40 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应按下式计算 KDAADTDDHV 式中 DDHV 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veh h AADT 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veh d D 方向不均匀系数 宜取 50 60 亦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4 资料确定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为选定时位的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 通量的比值 本项目参照下表 4 2 执行 表 4 2 各地区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2 设计通行能力 二级公路由于受到纵 横向干扰因素较多 混合交通较大 设计通行能力要按 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 考虑各种干扰因素进行修正 计算公式如下 二级公路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fiPNHVdr fffffCC 式中 二级公路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 veh h 1n r C 与实际行驶速度相对应的二级公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pcu h 1n d C 交通组成修正系数 按下式计算 HV f 1 1 1 ii HV EP f 中型车 大型车 拖挂车 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 i Pi 中型车 大型车 拖挂车 车辆折算系数 按表 4 3 选取 i Ei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5 4 3 二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车辆折算系数 车道数修正系数 取 0 95 0 97 N f 驾驶者总体特征修正系数 通过调查确定 通常在 0 95 1 00 之间 P f 平面交叉修正系数 一级公路不单独进行平面交叉 通行能力分析时 平面交叉 i f 的修正系数可按表 4 5 选用 路侧干扰修正系数 按下表 4 4 取值 f f 表 4 4 路侧干扰修正系数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6 表 4 5 平面交叉修正系数 各级服务水平的交通流量状况描述如下 一级服务水平 交通量小 驾驶者能自由或较自由地选择行车速度并以设计速 度行驶 行驶车辆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其它车辆的影响 交通流处于自由流状 态 超车需求小于超车能力 被支延误少 为驾驶者乘客提供的舒适便利程度高 如果道路长期处于这个服务水平 说明道路等级偏高 二级服务水平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 速度逐渐减小 行驶车辆受别的车辆或行 人的干扰较大 驾驶者选择行车速度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交通状态处于稳定 流的中间范围 有拥挤感 到二级下限时 车辆间的相互干扰较大 开始出现车队 被动延误增加 为驾驶者提供的舒适便利程度下降 超车需求等于超车能力 如果 不发生意外交通事故 一般不会出现阻塞现象 如果道路长期处于这个服务水平 说明道路等级是比较合适的 三级服务水平 当交通需求超过二级服务水平对应的服务交通量后 驾驶者选 择车辆行驶速度的自由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行驶车辆受其他的车辆的干扰很大 交 通流处于稳定流的下半部分 并接近不稳定流范围 流量稍有增长就会出现交通拥 挤 服务水平显著下降 到三级下限时行车延误的车辆达到 80 所受的限制已达 到驾驶者所允许的最低限度 超车需求超过了超车能力 但可通行的交通量尚未达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7 到最大值 如果道路长期处于这个服务水平 需要加强交通管理 防止事故发生 四级服务水平 交通需求继续增大 行驶车辆受其他车辆的干扰更加严重 交 通流处于不稳定状态 靠近下限时每小时可通行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 驾驶者已无 自由选择速度的余地 交通流变成强制状态 所有车辆都以相对均匀一致的速度行 驶 一旦上游交通需求和来车强度稍有增加 或交通流出现小的扰动 车流就会出 现走走停停的状态 此时能通过的交通量很不稳定 其变化范围从通行能力到零 时常发生交通阻塞 根据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 2035 年 AADT pcu h 按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 2006 二级公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其容允通过 的交通量为 15000 故按本项目设计通行能力满足要求 4 5 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本项目在广安市以及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借鉴四 川省其它市县已建成的二级公路的经验 按照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的有关规定 本项目按部分控制出入 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速度为 60Km h 场镇段路基宽度为 12 00 米 其余段路基宽度为 10 00 米 主要技术指标 见下表 4 6 表 4 6 推荐主要技术指标表 指标名称单 位推荐指标备 注 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Km h60 路基宽度m12 00 10 00 行车道宽度m 2 3 5 一般最小m200 极限最小m125 平曲线 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0 最大纵坡 6 最小坡长150 路基1 100 设计洪水频率 小桥及涵洞1 100 国道 212 线武胜县境内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 准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4 8 大中桥1 100 桥涵 路基 公路 I 级 I 级 车辆荷载等级 路面标准轴载 100KN 路面结构沥青路面 4 6 强制性规范的执行情况 建设部于二 00 二年四月十七日发布了 关于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 的通知 根据该通知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 本项目工可阶段参照执行如下强制性条文 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 2006 条文 6 6 1 6 6 2 6 7 2 1 7 5 1 7 9 1 8 1 2 2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10 2007 条文 3 1 4 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 2004 条文 6 2 3 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 2004 条文 3 4 1 必须执行如下强制性条文 1 沥青路面 执行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2006 中强制性条文 1 0 5 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4 2 4 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指标 执行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2004 中强制性条文 1 0 5 施工季节的要示 1 0 6 施工安全的要求 4 2 1 1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的要求 4 6 3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4 7 2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4 8 1 填料质量技术要求 7 3 4 表面层及中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技术要求 1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