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西师大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西师大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西师大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西师大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勤奋努力,不知疲倦)B .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由于疾病的痛苦折磨而发出的声音)C . 当它(腰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声音突然中止)D .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B . 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意味着莫言多年的努力在更大范围内赢得了确立C . “天宫二号”预计将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射D . 通过台湾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过程逐渐清晰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3. (15分)名句积累与运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 , 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 , _。(杜甫春望)_ , 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孔子见贤思齐,以贤为师,曾有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求教的佳话。论语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 , _。真诚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只要心怀挚情,千山万水不再遥远。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此是这样表述的:_ , _。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月,感月之阴晴圆缺,悟人之悲欢离合,从而生发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 , _。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岳阳楼记就是这样的典范,范仲淹在此文中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提炼为_ , _。震寰宇而醒人智,承千古而启后人。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附丽 悌下 笼统 姑且 惨戚 尽致 譬如 颦蛾眉缥缈无踪 翼彼新苗 轻描淡写 金钢怒目 两两相称沉默渊穆 丝豪不爽 冰泉冷涩 目不忍睹 悲茄数声_ _ _ 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仿照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使之构成排比。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我梦想: , ;我梦想:,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11分)阅读蒲松龄的狼,完成后面小题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乃悟前狼假寤(睡觉)B . 屠暴起(暴躁)C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 止增笑耳(只有)(2)下列各句子中划线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 . 学而不思则罔D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B . “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 .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夫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D . 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 (13分)阅读马说,完成下面题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哪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A . 一食或尽栗一石;食不饱B . 食之不能尽其材;吾欲辱之(晏子使楚)C .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D . 策之不以其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E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2)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千里马”被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的作用,韩愈用伯乐、千里马比喻什么?你对二者的关系有什么看法?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8分)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需要“顶住”李秦卫“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能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能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各种难题和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金牌”。(1)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2)文章第自然段划线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自然段划线句的理解。 9. (2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回忆我的母亲(片断)朱德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A , 这种B , 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C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句子(用文中语句回答) (2)填入A,B,C处的词分别是A_,B_,C_。(3)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4)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5)“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6)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0. (15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一一“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固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五猖会算是朝花夕拾的童趣类文章,那么朝花夕拾中此类文章还有哪些?(写两篇即可)。 (2)结合选文,分析文中提到的父亲的特点,并联系阿长与中长妈妈的形象,说说孩子喜欢怎样的成人? (3)结合选文,分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题目(1)等待题目(2)他(她)真(有趣/厉害)要求:若选题目(2),须先从“有趣”“厉害”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均为记叙文 ,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