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1页
西师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2页
西师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3页
西师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4页
西师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抑扬顿挫地宣扬他的学说。B . 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 , 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金,尽量减轻损失。C . 应该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D . 看来,作者臧克家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这行云流水般的诗篇的。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 (3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这里mo_密的青草在向你頻頻点头,当苹果滚落在草地上时,你会将你的目光跟zng _它,你会用你的脸庞亲昵它。花园,我美丽的花园!你走遍夭y _也找不到这样的花园,也找不到这样清澈、活泼的流水也找不到这样的春天和夏天。【波兰】切斯拉夫米沃什牧歌,张振辉译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默写填空(1)此夜曲中闻折柳,_。(2)故园东望路漫漫,_。(3)_,一览众山小。(4)_,自缘身在最高层。(5)可怜夜半虚前席,_。(6)_,青草池塘处处蛙。(7)予独爱莲之_,_。(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_,_。(9)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4. (4分)文言词语释义。沿溯阻绝_良多趣味_属引凄异_至于夏水襄陵_5.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B . 欣然起行/佁然不动C . 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D . 解衣欲睡/实是欲界之仙都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6. (5分)在文学作品中,“走”是值得欣赏的风景。请从朝花夕拾和简爱中任选一本,根据以下提示,联系两次“走”的内容,比较人物思想的变化。 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已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朝花夕拾琐记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车门关上了。“好啦。”一声大叫,我们便上路了。就这样我告别了贝茜和盖获黑德,一阵风似的被卷往陌生的、当时看来遥远和神秘的地方。简爱卷一第五章“我得离开阿黛勒和桑菲尔德。我得水生水世离开你。我得在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简爱老三第一章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少年正是读书时,郴州市某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你所在的九(一)班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1)班委会向同学们征集宣传语,才思敏捷的你写下了这样一条。 (2)老师要求汇报形式灵活多样,聪慧的你参照“示例”设计了这样三种。示例:“读”三国,朗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3)主持人在认真准备开场白,热心肠的你替他拟写了这样一段。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梯子周粲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主题。(2)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笑_笑(3)下面两个描写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儿子脸上怎样的神情?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了儿子的脸上。(4)“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5)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种?简要说说理由。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以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的书来读。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当然,攻语言关,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有删改)(1)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2)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3)结合第段内容,说说划线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4)找出文中两处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略做分析。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2017东营)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盆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1. (21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后。掇:(du)拾取,采取。(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_ 遂书以名其亭_(2)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三处)掇 幽 芳 荫 乔 木 风 霜 冰 雪 刻 露 清 秀(3)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划线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 .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C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D . 乐其地僻而事简(4)翻译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5)乙文中,欧阳修为何取名“丰乐亭”?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瞬间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请以“难忘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1、3-2、3-3、3-4、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