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多发病防治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妇女多发病防治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妇女多发病防治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妇女多发病防治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妇女多发病防治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女多发病防治 北京妇幼保健院 专家简介 韩历丽任职于北京妇幼保健院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导言 妇女多发病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 主要包括乳腺疾病 宫颈疾病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及其他妇科多发病本课程以妇科常见疾病的防治内容与方法为重点 普及相关知识 提高学员保健水平 指导学员针对普查出的疾患做出及时有效的追访 治疗和干预 课程内容 妇女多发病防治 普查 的定义 妇科常见疾病的防治内容与方法 妇女多发病防治流程 一 妇女多发病防治定义 妇女多发病防治是针对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 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 普及相关知识 提高保健意识 指导采取健康的行为 使妇女能积极主动定期参加妇女病普查 并针对普查出的疾患做出及时有效的追访 治疗和干预妇女多发病防治以已婚妇女 包括未婚有性行为者 为防治对象 主要针对乳腺疾病 乳腺良恶性肿瘤等 宫颈疾病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等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子宫肌瘤 卵巢肿瘤及其他妇科多发病等进行防治 二 妇女多发病防治流程 普查阶段 普查前准备 普查后管理 妇女多发病防治分三个阶段 妇女多发病防治流程 在普查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健康教育 填写妇女多发病检查相应的记录与表格 一 妇女病普查的组织工作 二 健康教育 每次普查前要摸清普查对象 形成登记册 按社区或单位将筛查对象组织起来 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 向普查对象提供妇女多发病防治知识 宣传定期普查的重要意义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妇科检查 外阴检查 阴道窥器检查 双合诊或三合诊乳腺临床检查 视诊 触诊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盆腔超声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 普查方法 普查后包括三方面内容 综合评估检查情况 提出医学意见未发现异常 可疑异常 疾病或异常 提出处理建议 汇总所有的检查结果 宫颈癌筛查 李嫒嫒宫颈癌辞世 北京晨报 李嫒嫒去世引来连锁反应 医院妇科门诊最近挺忙 江南时报 李嫒嫒宫颈癌辞世看妇女涌向 妇科门诊 中新网 已婚女性应勤做宫颈癌检测 人民健康报网 宫颈癌可防可治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岳母因子宫颈癌被医院误诊而打算起诉医院 科学研究表明 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 是可以预防 可以治愈的疾病 Nowomanshoulddiedofthispreventabledisease LenhartS 1999 发病原因清楚疾病进展缓慢取材容易 检查部位暴露在外 认真普查和随诊可以预防早期诊断可以治愈 宫颈原位癌则几乎是100 宫颈浸润癌的五年生存率是67 宫颈早期癌是90 关于HPV感染 HPV是人类癌瘤发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 现今的研究甚至可以证实 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 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宫颈癌 德国人哈拉尔德 楚尔 豪森获诺贝尔奖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的明确 使宫颈癌成为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 唯一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 唯一可以彻底根除的癌症 只有持续的HPV高危型感染才会发生CIN或CC 一般HPV感染8 24月可发生CIN CIN 和CIN 再平均5 10年可发生浸润癌 关于HPV感染 宫颈癌筛查方案 美国ACOG 2009年 宫颈癌的筛查从21岁以上的妇女开始21 29岁年龄段的妇女 应该每两年进行一次筛查可以选择的筛查方法 包括TCT和传统的巴氏涂片对于30岁以上的妇女 最佳的筛查方式是同时进行细胞学筛查 TCT 和宫颈HPV病毒检测 如果两项结果都正常 属于宫颈癌的低危人群 筛查的间隔最好在三年以上 宫颈癌筛查方案 我国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策略开始时间一般人群 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巿 25 30岁经济欠发达地区 35 40岁高危人群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停止时间65岁后妇女若在之前10年有两次阴性的结果 则不主张行常规的子宫颈癌筛查间隔时间每年一次 连续二次细胞学均正常者延长至3年连续二次HPV和细胞学检查均正常 可延长至5 8年 我国由于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尚不均衡 较难实施统一完善的普查计划中国抗癌协会组织几十位国内专家制定了我国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筛查的策略 筛查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 HPV DNA检测 临床检查 阴道镜检查 宫颈细胞学涂片 是过去50年来最有效的子宫颈癌的筛选方法自从被发明以来 已经减少了70 的子宫颈癌在过去的50年内 几乎没有什么改进 细胞学之父 巴巴尼古拉 传统涂片技术的局限 新的报告方式 Bethesda系统 TBS 异常鳞状上皮细胞分为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 意义未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 H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鳞状细胞癌 SCC 这种分类法使细胞学诊断和组织学诊断保持一致LSIL包括 轻度异型挖空细胞CINIHSIL包括 CINIICINIII 新技术的产生 TCT的优点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唯一被全世界所有权威机构推荐为宫颈癌筛查的初筛手段 U S 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尽管TCT有许多优点 但从费效比考虑 只有当有足够证据证明应用TCT可使筛查间隔延长至3年或更长时 才可将TCT常规应用于宫颈癌筛查 USPSTF ScreeningforCervicalCancer 2003 HPV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HPV 宫颈癌有关的13种高危型 16 18 31 33 35 39 45 51 52 56 58 59 68 低危型 6 11 40 42 43 44 约20种与癌有关 超过100型别 约35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 三 妇科常见疾病的防治内容与方法 双击添加标题文字 阴道炎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卵巢肿瘤 阴道炎症 常见的阴道炎症 滴虫阴道炎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细菌性阴道病 滴虫阴道炎 病原 阴道毛滴虫 属STD 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 也可经浴室 厕所马桶 游泳池 内衣裤及各种卫生用具间接传播 诊断要点 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外阴瘙痒充血黄绿色脓性分泌物 治疗原则 治疗期间禁性交或用避孕套 治疗性伴 甲硝唑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 粘膜和阴道等部位均有存在 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 在一定条件下 念珠菌可侵犯人体组织引起炎症 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症性疾病 好发因素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 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 应用雌激素者 糖尿病患者 孕妇 诊断要点 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 治疗原则 去除诱因 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无症状体征者多不主张治疗 一般无需对性伴同时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 BV实际上是多种微生物引起的 无炎症表现的 常见的妇科混合感染 病因 阴道菌群失调 乳酸杆菌减少 导致其他病原的大量繁殖 诊断要点 白带增多 有味无红肿或充血等炎症表现 治疗原则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但对拟进行妇科手术者应进行治疗 可采用全身用药或局部阴道用药治疗 宫颈糜烂 宫颈柱状上皮移位 目前已不认为是一种疾病移行带外移的一种状态可有分泌物增多 接触性出血等情况 临床表现 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同房后出血体征宫颈不同程度糜烂可有触血阳性 诊断 治疗 有症状才治疗 以局部治疗为主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 体征可初步诊断 并结合宫颈刮片 阴道镜及活体组织检查可排除癌症 明确诊断 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子宫肌瘤 发病率 35岁以上的妇女 发病率20 50 以上 30 50岁妇女多见 40 50岁最多见 通常是良性的 子宫肌瘤是一种肌肉的肿瘤 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 症状 月经改变 不孕 占25 40 继发性贫血 流产 早产 腹块 白带增多 腹痛 腰酸 下腹坠胀 压迫症状 诊断 思考 有子宫肌瘤怎么办 一定要手术么 吃药有没有用 什么时候就必须做手术呢 治疗 使肌瘤缩小的治疗 药物治疗使近绝经期者提早绝经利于手术栓塞治疗 手术治疗 35岁以下有生育要求者 肌瘤较大 症状明显 无生育要求 或疑有恶变者 年轻 有生育要求等 卵巢肿瘤 临床表现 良性 恶性 无症状压迫症状内分泌紊乱症状 早期 无症状腹胀晚期 腹胀消瘦贫血恶液质 治疗 良性 恶性 有症状者 手术治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 化疗 及时足量 放疗 无性细胞瘤 颗粒细胞瘤 什么样的卵巢肿物需处理 十二五规划医改方案 通过妇女病防治 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妇女病发病情况 掌握发病规律探讨发病因素 制定进一步的防治措施 以达到减少妇女病发病率的目的 小结 妇女多发病是危害妇女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