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1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毕毕业业设设计计 论论文文 中中文文题题目目 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 利润的影响 专专 业 会计电算化业 会计电算化 姓姓 名 张靖新名 张靖新 学学 号 号 1004120739 指导教师 马雪指导教师 马雪 2014年10月15日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2 摘要摘要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 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颇多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差 异 作为一个企业 要针对各折旧方法的利弊选择适合本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 方法时 涉及多种折旧方法的比较问题 因此 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和 分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企业的利润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将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经营成本中 而 经营成本与利润密切相关 因此 不同的折旧方式将会对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对我国 会计法 规定企业可选用的 4 种折旧方法 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 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讲解 并把它们对利润的影响进行比较 经过比较后发现 双倍余额递减法对企业效益最好 在相同条件下递延纳税 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对于企业资金的运作和企业利润有着极大的帮助 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个人认为 应该在适合的企业中推广双倍余额 递减法 关键词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折旧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利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3 Abstract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refers to the useful life of the fixed asset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accrued depreciation amount for allocation of system Because of the depreciation method is considerable and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use as a company it should address the pros and cons of various depreciation methods select this depreciation method for fixed assets comparisons involving various depreciation methods an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methods of depreci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task 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methods can have a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corporate profits As the depreciation expense will be according to the certain proportion into account operating costs operating costs and profits are closely related Therefore different depreciation methods ca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profits Based on the accounting law provides that companies can choose 4 different depreciation methods average method method 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and sum of the years digits method is explained and compare their effects on profits Comparison found that 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 is best for enterprises tax deferr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or has made an interest free loan to fund operations and corporate profits is of great help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better adapt to market changes Personally think that should suitable for enterprise promotion of the 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 Keywords 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method 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 profit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4 目录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5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6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6 二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6 二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含义及公式 6 一 年限平均法 6 二 工作量法 7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 7 四 年数总和法 7 三 不同因素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7 一 在货币时间价值因素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8 二 在不同税制因素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9 三 在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9 四 从上市公司角度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9 四 四种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影响的比较实例 10 一 年限平均法实例 10 二 工作量法实例 11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实例 12 四 年数总和法实例 13 五 总体比较实例 14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5 致谢 18 前言前言 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竞争的经济 它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处于发展状态以适 应市场的需要 这就使得企业寻找各种各样的折旧方法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经 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企业折旧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线法 一类是 加速折旧法 归结起来 我国 会计法 规定可使用的有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 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4 种 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的强弱以及其发 展速度的快慢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固定资产的规模 利用效率和更换的速 度上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 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企业价值就是固定资 产折旧 实质上是对固定资产的原始或现行投入价值的系统分摊过程 对于固 定资产折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在有限的使用期内以折旧的形 式转化成货币资金过程 恰当的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如实地反映固定资产 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损耗和期末固定资产净值 合理的确认了企业的生产 成本及其损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所计算的年度折旧额是不同的 在资产的使 用年限内总体计提的折旧额却是相同的 然而不同的方法却会给企业带来不同 的所得税和税前利润 以下是关于对资产折旧的几种计算方法 通过对这几种 方法的比较 以及国家对折旧的现行政策 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折旧方法的选用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6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固定资产折旧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 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 行系统分摊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的补偿 二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二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根据固定资产损耗程度来确定 而损耗程度就需 要依据有关因素加以估计 利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计算 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固 定资产的原值 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 1 固定资产的原值 固定资产的原值 即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始价值 是企业确定固定资产应 计提折旧总额的基础 2 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 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时 并处于使用寿命终 了时的预期状态 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 额 净残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折旧额及至利润 因此企业应合理确定固定资产 预计净残值 避免人为调节其指标 3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 或者该固定资 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 结合不同固定资 产的性质 消耗方式 所处环境等因素 合理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一般情 况下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就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年限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但应当定期 对其进行复核 二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含义及公式二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含义及公式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7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但要定期对其进行复核 一 年限平均法 一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限法也称直线法 是将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 按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 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2 二 工作量法 二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 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额的一种方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预计工作总量 月折旧额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当月实际发生工作量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以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基数 以直线折旧率的两 倍为定率 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额 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2 预计使用年限 采用此方法 最后两年该用直线法 四 年数总和法 四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 以一个逐 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 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年限 已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 1 预使 用年限 2 100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 上述四种折旧方法中 前两种方法属于匀速折旧法 其共同特点是按一定 的标准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 后两种方法则属于加速折旧法 其共同 特点是 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内 前期计提折旧额多 后期计提折旧额少 使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加速得到补偿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8 三 不同因素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三 不同因素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 影响影响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 使用状况以及企业自身 的情况计提折旧 且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可见企业在折旧方法 的选择有很大的灵活性 而折旧作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 是可以税前列支的 因此 选择何种折旧方式将会对企业利润产生不同影响 在选择折旧方法时 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 在货币时间价值因素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一 在货币时间价值因素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由于折旧可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 而又不会真的发生现金支出所以企业会 尽量在合理区间内多提折旧 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所纳税额 使资金尽可能长时 间的留在企业 而在不同年度 企业也一般倾向于在前几年多提折旧 后几年 少提折旧 同样是为了尽可能通过晚缴税来实现货币的充分利用 这就好比获 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只要到时偿还本金就可以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 货币时间价值作用 例 某企业 2006 年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价值 300000 元 预计使用 5 年 预计净残值 50000 元 折旧率为 10 直线法下各年提折旧额 300000 50000 5 50000 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 年折旧率 2 5 100 40 第一年折旧额 300000 40 120000 元 第二年折旧额 300000 120000 40 72000 元 第三年折旧额 300000 120000 72000 40 43200 元 第四年折旧额 300000 120000 72000 43200 50000 2 7400 元 第五年折旧额 300000 120000 72000 43200 50000 2 7400 元 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下 直线法可抵减所得税额 50000 5 33 82500 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可抵减所得税额 120000 72000 43200 7400 740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9 33 82500 元 这时两种方法所抵减所得税额是相等的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下 直线法可抵减所得税额 50000 33 P A 10 5 62547 98 双倍余额递减法抵减所得税额 120000 33 P F 10 1 72000 33 P F 10 2 43200 33 P F 10 3 7400 33 P F 10 4 7400 33 P F 10 5 69531 32 元 可见 从现值角度看 加速折旧法比匀速折旧法可多抵 6983 34 元的税额 正是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表面上看来相等的数额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 从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考虑 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更能获得这笔潜在的无 息贷款 让企业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二 在不同税制因素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二 在不同税制因素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在比例税制或累进税制下 选择同一种折旧方法 给企业利润带来的影响 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 在比例税制下 如果各年的所得税率不变 通过前面的例子可 以看出 加速折旧法最初年份提取折旧较多 后面年份提取较少 这样就可以 使企业延期纳税 相当于在开始年份内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因此 这时选择 加速折旧法对企业较为有利 但如果未来所得税率越来越高 具体选择哪种折 旧方法更适合 还要考虑市场资金折现率的高低 一般来讲 还是选择匀速折 旧法更适合 因为延缓纳税取得的利润与税率高低成正比 税率越来越高 以 后年度增加的税负将大于延缓纳税的利润 所以选择匀速折旧法可抵减更多税 负 而在累进税制下 过高的利润额 会引起过高部分所对应的税率偏高 从 而会使企业税负也偏高 在这种情况下 则适宜采用匀速折旧法 可以使企业 的利润避免忽高忽低 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减少企业的纳税 三 在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三 在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下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企业是否享受国家减免税政策也是我们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税法规定的减免税期间与折旧的年份相同 则影响不大 但若折旧的年限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10 大于减免税的年限 那么企业会计就应该相应采取对策 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条 件下 尽量在减免税年度少提折旧 而在其他年度多提折旧 这样虽然前期相 对增加了利润 但由于处于减免税阶段可以不纳或少纳所得税 等减免期过去 以后 企业多提折旧 则可以更大的发挥 税收挡板 效应 为企业节省大量 的资金 四 从上市公司角度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四 从上市公司角度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在折旧方法的选择上会和非上市公司有所不同 这要 是因为上市公司的利润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评价 这对公司 的发展以及能否继续上市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 那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会尽量少 提折旧以保住利润甚至通过折旧的计提来 扭亏为盈 因此他们会选择与非上 市公司相反的折旧方法 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折旧的计提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作为 企业会计人员 应尽量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 选 择适合企业的折旧方法 为企业创造利润 四 四种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影响的比较实例四 四种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影响的比较实例 一 年限平均法实例 一 年限平均法实例 由于年折旧额都是相等的 因此每年结转摊入经营成本的数额也是相等的 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其折旧额表面上对企业利 润影响是不发生变化的 然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 所需要的修理和维修费用会逐年 增加 就会产生固定资产使用早期承担的费用较少 分摊计入利润的经营成本偏低 而固定资产使用后期承担的费用较多 分摊计入利润的经营成本偏高 这样就会导 致企业利润额逐年减少 所得税逐年减少 则净利润亦在减少 例如 设上海某服装厂 固定资产原值为 180000 元 预计残值为 10000 元 使用年限为 5 年 如表 1 1 所示 该企业适用 33 的所得税率 资金成本率 10 表 1 1 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表 年限未扣除折旧利润 元 产量 件 第一年1000001000 第二年9000090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11 第三年90000900 第四年80000800 第五年76000760 合计4660004660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估计残值 估计使用年限 180000 10000 5 34000 元 第一年利润额为 100000 34000 6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6000 33 21780 元 第二年利润额为 90000 34000 5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6000 33 18480 元 第三年利润额为 90000 34000 5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6000 33 18480 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 80000 34000 4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6000 33 15180 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 76000 34000 42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2000 33 13860 元 5 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21780 18480 18480 15180 13860 87780 元 应纳所得税现值 21780 0 909 18480 0 826 18480 0 826 15180 0 683 13860 0 621 67915 98 元 0 909 0 826 0 751 0 683 0 621 分别为 1 2 3 4 5 期的复利现值系数 二二 工作量法实例工作量法实例 因为是按照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 当固定资产不工作的时候 就不计提折旧 使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与使用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体现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 则 该计提方式使得当利润表随着固定资产使用程度而变动 在固定资产使用程度 较高的年度 企业需要上交的所得税就较多 反之则较少 使企业的管理人员 所 有者和债权人能快速的了解到固定资产与企业利润的关系 更加准确的做出的适合 企业发展的决定 以上题为例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12 每年折旧额 每年实际产量 合计产量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残值 第一年折旧额为 1000 4660 180000 10000 36480 元 利润额为 100000 36480 6352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3520 33 20961 6 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900 4660 180000 10000 32832 元 利润额为 90000 32832 57168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7168 33 18865 44 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900 4660 180000 10000 32832 元 利润额为 90000 32832 57168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7168 33 18865 44 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 800 4660 180000 10000 29184 元 利润额为 80000 29184 50816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0186 33 16769 28 元 第五年折旧额为 760 4660 180000 10000 27725 元 利润额为 76000 27725 48275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8275 33 15930 75 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为 20961 6 18865 44 18865 44 16769 28 15930 75 87780 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20961 6 0 909 18865 44 0 826 18865 44 0 751 16769 28 0 683 15930 75 0 621 70151 302 元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实例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实例 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比使用末期较多 因此 初 期计提的折旧额比末期多是符合实际的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在前期 较多 末期较少 使得利润表的变化与实际生产成本相对应 避免因为市场的 变化迫使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带来的损失 而使企业利润发生剧烈波动 以上题为例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1 5 100 40 第一年折旧额为 180000 40 72000 元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13 利润额为 10000 72000 28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28000 33 9240 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180000 72000 40 43200 元 利润额为 90000 43200 468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6800 33 15444 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180000 72000 43200 40 25920 元 利润额为 90000 25920 6408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4080 33 21146 4 元 第四年后 使用直线法计算折旧额 第四 第五年的折旧额 180000 72000 432000 25920 10000 2 14440 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 80000 14440 6556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5560 33 21634 8 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 76000 14440 6156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1560 33 20314 8 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9240 15444 21146 4 21634 8 20314 8 87780 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9240 0 909 15444 0 826 31046 4 0 751 21634 8 0 683 20314 8 0 621 64428 91 元 四 年数总和法实例四 年数总和法实例 年数总和法计提的折旧额第一年是最多的 往后依次递减 最后一年是 最少的 这种计提方法比双倍余额递减法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情况 因为越到固 定资产使用后期 需要的修理和维修费用越多 而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却越来越 少 该计提方法使得企业利润的变化与企业实际情况更加匹配 使报表的使用 者对企业的运营情况了解的更加全面 以上题为例 每年折旧额 可使用年数 使用年数和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残值 本例中 使用年数总和为 1 2 3 4 5 15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14 第一年折旧额为 5 15 180000 10000 56666 元 利润额为 100000 56666 43334 元 应纳所得税 43334 33 14300 22 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4 15 180000 10000 45333 元 利润额为 90000 45333 44667 元 应纳所得税 44667 33 14740 11 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3 15 180000 10000 34000 元 利润额为 90000 34000 56000 元 应纳所得税 56000 33 18480 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 2 15 180000 10000 22666 元 利润额为 80000 22666 57334 元 应纳所得税 57334 33 18920 22 元 第五年折旧额为 1 15 180000 10000 11333 元 利润额为 76000 11333 64667 元 应纳所得税 64667 33 21340 11 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14300 22 14740 11 18480 18920 22 21340 11 87780 66 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14300 22 0 909 14740 11 0 826 18480 0 751 18920 22 0 683 21340 1 1 0 621 65227 40 元 五 五 总体比较实例 总体比较实例 表 1 2 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应纳税额及现值 单位 元 年限平均年限 法 产量法双倍余额递减 法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2178020961 6924014300 22 第二年1848018865 441544414740 11 第三年1848018865 4421146 418480 第四年1515416769 2821634 818920 22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 15 第五年1386015930 7520314 821340 11 总计87780877808778087780 66 现值67915 98 70151 30264428 9165227 40 由上表可知 不管企业选择哪种折旧方法 最后的折旧总额是不变的 与其关联的所得税税额是不变的 采用加速折旧计算的第一年应纳税额最少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第一年只缴纳税款 9240 元 而平均年限法则需缴纳 21780 元 其原因是 加速折旧法使企业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旧较多 冲减了税基 从 而减少了应纳税款 相当企业在最初的年份内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对企业来 说可 达到合法避税的功效 从应纳税额的现值来看 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 税额最少 年 数总和法次之 而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 税额最多 原因在于 加速折旧法 即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在最初的年份内提取了更多的折旧 使应 纳税额减少 其应纳税额的现值便较低 在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 由于直线 法将折旧均匀地分摊于各年度 而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培训课程
- 时间的测量教学课件
- 创意美术夏季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监理合同
- 2025版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员工受伤赔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实体书店转让合同样本
- 2025版集装箱清洗消毒与保养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零用金补助与报销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现货交易市场准入合同
- 2025版青岛家居装饰装修工程临时设施租赁合同
- 鼻咽恶性肿瘤放疗的护理讲课件
- 抢救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历史街区活化机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的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外贸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刑法说课课件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8篇)
- 市场营销测试题+答案
- 公安退赃款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