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学常识_第1页
高二语文文学常识_第2页
高二语文文学常识_第3页
高二语文文学常识_第4页
高二语文文学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高二语文文学常识17.六国论一、文学常识选自苏洵嘉祐集权书 。 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嘉祐集共 22 篇,包括几策 、权书 、 衡论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散文家,文风坚劲、纵横。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二、注释1赂秦: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2或曰:有人说。3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彼及此,由此及彼。4率赂秦耶:率,全部,一概。5盖失强援:盖,有“因为”的意思。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以,用、凭。7固不在战矣:固,当然。战,打仗。8厥先祖父:厥, “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9暴霜露,斩荆棘:暴,冒着。形容创业的艰苦。10然则:既然这样,那么。2 / 16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12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13至于:以致,以至于。1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15终继五国迁灭:继,跟着。迁灭,灭亡。迁,改变。16与赢:与,亲附、亲近。17义不赂秦:义,名作动,守义,坚持正义。18始速祸焉:速,招致。19李牧连却之:却,使动,使退却。20洎:及,等到。21向使:当初假使。22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天数,命运。23或未易量:或,或许。易,轻易。24下咽:下,咽下。咽,咽喉。25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26劫:胁迫,挟持。27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为,治理。28苟以天下之大:苟,假如。以,凭借。29从:跟随。3 / 16三、通假字1厌餍,满足。2。当倘,假如。四、古今异义1祖父古:祖辈父辈 2其实古:它的数目今:父亲的父亲今:实际上3智力古:智谋国力 4可以古:可以凭借今:智慧今:能够5颠覆古:国家灭亡今:采用阴谋手段以内部推翻合法政府6故事古:旧事,旧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五、文章结构1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赂秦而力亏” (韩、楚、魏) (5 个对比)3不赂却灭亡齐: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用武而不终4提出结论:国灭是由于赂秦所致5讽刺北宋王朝18游褒禅山记一、文学常识4 / 16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 、 “王文公”二、注释1浮图:“浮屠”或“佛图” ,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2舍:名作动,筑舍定居。3址:山脚。4庐冢:庐,屋舍。冢,坟墓。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 “为” , “是” 。6仆道:倒在路旁。7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8言:说。9盖音谬也:盖,解释原因, “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10侧出:从旁边涌出。11记游: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12窈然:深远的样子。13问其深: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14拥火:拿着火把。拥,拿、持。15怠:懈怠。16盖余所至:盖,大概。17不能十一:不能,不及,不到。5 / 1618加少:加,更。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20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21咎:责怪。22而余亦悔其随之:其,指自己。23极:尽,尽情享受。24叹:感慨。25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26夷以近:夷,平坦。以,而。27瑰怪:珍贵奇特。28观:景象。29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30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昏惑,迷乱。31随以怠:随,跟着。怠,懈怠,中止。32相:帮助。33其孰能讥之乎: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34悲:感叹。35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使错。名,名词作动词,说出本名。36何可胜道:哪能说得完。胜,尽。37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6 / 1638慎取:谨慎采取。39道有碑仆道道路何可胜道说出三、古今异义十一古:十分之一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数词今:学问很高的人非常古:不同寻常今:很,特别19伶官传序一、文学常识欧阳修,字永权,号六一居士,亦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主张是“明道” 、致用,反对靡丽形式的文风,所作朋党论 、 与高司谏书 、 醉翁亭记 、 秋声赋等均脍炙人口。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并独撰新五代史 。谥“文忠” ,现存有欧阳文忠公集153 卷。二、字词1原庄泉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世言,世人说。将终,临死。3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表祈使语气的副词,相当于“应当” , “一定” 。7 / 16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其,当他。系,缚。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6及仇雠已灭:仇雠,仇人。雠,与“仇”同义。7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8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宠爱伶人。9举天下之豪杰:举,所有的。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11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所溺爱的事物。三、多义词及词类活用1多义词衰盛衰之理衰亡盛盛以锦囊装何其衰也衰落其意气之盛昂扬以可以知之矣凭借系燕父子以组用2词类活用而告以成功名词动词乱者四应形容词动词仓皇东出名词做状语约为兄弟名词动词四、句式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盛以锦囊省略、介宾短语后置,即“以锦囊盛之”8 / 16还矢先王省略句,即“还矢于先王”为天下笑被动句五、全文结构及主旨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紧接着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加以论证,通过对比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最后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进一步深入分析,提出普遍规律,并对统治者提出防微杜渐、力戒私欲的要求,含蓄提醒北宋统治者应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撤。20石钟山记一、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一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散文皆有杰出成就,又工于绘画,擅长书法,其作品题材广阔,笔力挥洒,风格豪迈,逸态横生。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风气。其诗各体皆工,尤善七言各体,以七言长篇成就为高。词则突然当时绮丽传统,创“无事不可入词”之风,并多为豪放之作,为“豪放派”开山之祖。对后世有极深影响。其散文亦有不俗成就,尤以议论文之说明透辟和辩丽恣肆为后人敬仰,但由于思想受佛老影响,作品中往往流露出达观任性,消极无为的思想。9 / 16二、字词1水古相搏:搏,击、拍。2南声函胡:函胡,通“含糊” 。3北声清越:越,高扬。4桴止响腾:桴,鼓槌。腾,传播。5余韵徐歇:韵,声音;徐,慢。6余尤疑之:尤,更加。7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8莫夜:晚上。莫,通“暮” 。9则山下皆石穴罅:罅,裂缝。10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11有大石当中流:中流,水流的中心。12空中而多窍:空中,中间是空的。13汝识之乎:识,知道。14殆与余同:殆,大概。15虽知而不能言:言,用文字记载。16陋者:浅陋的人。17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的真相。三、多义词及词类活用。1多义词鼓微风鼓浪鼓动焉有石钟山焉助词,无义10 / 16如钟鼓不绝鼓空空焉同“然”搏水石相搏击,拍微波入焉即“于是”森然欲搏人抓,扑2词类活用舟行适临汝名词状语微风鼓浪名词动词事不目见耳闻名词状语而此独以钟名名词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四、句式古之人不余欺也倒装句,宾语前置石之铿然有声音倒装句,定语后置得双石于潭上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此世所以不传也判断句噌吰者,周景五之无射也判断句今以钟磐置水中省略句,省略动词后的介词“于”五、全文结构及主旨本文摆脱了一般山水游记的传统格调,重点在于辨疑。作者开始提出疑问,接着深入实际调查,终于使疑问得到了较合理的解释。全篇意在说明不盲从前人,不主观臆断,强调“目见耳闻” ,实地查访的重要。21项脊轩志一、文学常识选自震川文集 ,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11 / 16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唐宋派。本文记项脊轩,着重记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二、注释1旧南阁子:旧,旧日的,原来的。2方丈:一丈见方。3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4雨泽:雨水。5移案:案,桌子。6无可置者:置,安置。7修葺:修补。8洞然:明亮的样子。9栏楯: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10增胜:增加光彩。胜,美。11偃仰: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形容生活悠然自得。12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13冥然:静静地。14万簌有声:簌,声音。15斑驳:错杂。16珊珊:美好的样子。12 / 1617先是:这以前。18南北为一:一,一体。19迨诸父异爨:诸父,叔父,伯父的统称。迨,及,等到。异爨,分了家。20往往而是:到处都是。21庖:厨房。22已:已而,然后。23凡再变矣:凡,一共。24抚:对待。25每:经常,不止一次。26若:你。27竟日:整天。竟,从头到尾。28大类:很像。类,像。29比去:等到离去的时候。比,及,等到。30阖:关闭。31顷之:一会儿。32他日汝当用之:他日,有一天。当,会。33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34长号:大哭。35扃牖:扃,关闭。牖,窗户。36得不焚:得,能够。37殆:大概,表揣测语气。13 / 1638归:旧指女子出嫁。39学书:学写字。40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41且:还有,那么。42制:形式、规制。43亭亭:直立的样子。三、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垣墙砌目垣墙乳用乳汁喂养四、结构可喜过渡可悲闭门读书(补录)婚后、怀念五、特殊句式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妪,先大母婢也22五人墓碑记一、文学常识选自七录斋集 。作者,张溥,字天如,明末文学家。本文抒发了对“激于义而死”的五个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生死价值问题,本文为一篇墓志铭。二、注释1激于义而死焉者:于,表被动。焉,于此。2当道:执掌政权的人。14 / 163除:治,整理。4旌:表扬。5去:距离。6凡富贵之子:凡,大凡。7死而湮没:而,表顺接。湮没,埋没、磨灭。8亦已众矣:已,表示程度(多少、深浅)的副词。9草野:乡间。10皦皦:光明显耀的样子。11按剑而前:而,表修饰。12堪:忍受。13抶:击。14私人:党羽,亲信。15所由使:使,主使。所,的人。16方痛心:正在痛恨。17溷藩:厕所。藩,篱、墙。18按诛五人:按,查究。诛,上杀下。19傫然:聚集的样子。20詈:骂。21脰:颈项,这里指头。22缙绅:一般做官司的人。缙,插。绅,带。23编伍:民间。24诗书:诗经 、 书经 。这里泛指古代经典。15 / 1625蹈死:踏上死地,冒着生命危险。蹈,踏,踩。26亦曷故哉:故,原因,缘故。27钩党:有牵连的党人。28株治:牵连治罪。株,株连,牵连。29逡巡:犹豫不决。30猝发:猝,突然。31投缳:指上吊。投,扔、掷。32抵罪:犯罪应受惩罚。33佯狂:佯,假装。34剪发杜门:杜,闭、塞。35之:往。36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37视:比较。38暴:显露。39美显:美好而光荣。40土封:坟墓。41徒:空。42匹夫之有重有社稷也:匹夫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匹夫,平民,这里指五人。社稷,国家。三、通假字1赀财赀资,资财,钱财。16 / 162亦曷故哉曷何。四、古今异义疾病:古: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