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_第1页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_第2页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_第3页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_第4页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 石 油 化 丁 P E T R 0 C HE MI C AL T E C H N0 L 0 GY 2 0 1 5 年第 4 4卷第 1 期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催化剂 制备过程 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 殷杰 赵梅君 寸 I 国石 化 北京化T研究院 北京 1 0 0 0 1 3 摘 要 利用原位NMR 技 术 通过在超声清洗 器内超声并加热来模 拟实验室的机械搅拌 条件 对丙烯聚合N催化剂制 备过程 中环氧氯丙烷 E CP 所发生的化学反 应进行 了研究 跟踪表征 了不同时刻反应 体系的 H NMR 谱 图和 P NMR谱 图 计算 出 不 同反应时刻 的E C P 转化率 并对体 系内的络合情 况进行 了初 步探讨 H NMR表征结果 显示 存N催化剂 的制备过程 中 Mg C l 一 E CP 一 磷酸三丁酯 T BP 体 系中E C P 发生 了化学反 应 归属 t E CP 的H谱峰消失 生 成了只有两处H化学位移 的新 物质 E C P Mg C1 计算结果 表明 在反应时间为 1 3 0 mi n lt E C P 转化率达 1 9 0 2 8 PNMR 的表征结果 显示 T BP 与反应产物 E CP Mg C I 有更强 的络 合作 用 原有 的Mg CI T B P 络合体系解离并生 成新的络合物E CP Mg C I T B P 导致P 的化学位移 向高场方向移 动 关键词 J丙烯聚合N 催化剂 原位核磁共振 环氧氯丙烷 氯化镁 磷酸三丁酯 文章编号 l 0 0 0 8 1 4 4 2 0 1 5 叭 一0 0 4 2 0 5 中图分类号 T Q 4 2 6 6 l 文献标 志码 A S t ud y o n Re a c t i o n o f Ep i c hI O r O hy dr i n i n Pr e pa r a t i o n o f N Ca t a l ys t f o r Pr o py l e ne P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by I n S i t u NM R M d i e Z h a o Me u n S I NOP E C B e ij i n g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B e ij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c h e mi c a l r e a c t i o n o f e p i c h l 0 r o h y d r i n E C P i n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N c a t a l y s t f o r pr o p yl e n e p o l yme r i z a t i o n wa s s t u di e d i n a n ul t r a s on i c c l e a ne r wi t h ul t r a s on i c wa ve i ns t e a d o f me c h a ni c a l s t i r r e r b y m e a n s o f i n s i t u NM R t e c h ni q u e Th e r e s u l t s s ho we d t h a t t he r e wa s c h e m i c a 1 r e a c t i o n i n t he M gC1 2 ECP t r i b ut y l p h os p h a t e TBP s ys t e m t h e H NM R p e a k o f ECP di s a pp e a r e d a n d a n e w pr o du c t ECP M gC1 wi t h o n l y t wo H NM R c he mi c a l s h i f t s wa s g e n e r a t e d The c he m i c a 1 r e a c t i o n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 m e a ns of H NM R a n d P NM R i n d i f f e r e n t r e a c t i o n t i me Th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ECP i n t he r e a c t i o n wa s ob t a i ne d by i n t e gr a l a r e a r a t i o Of H NM R whi c h r e a c h e d 9 0 28 i n 1 3 0 mi n Th e r e s ul t s of P NM R i n di c a t e d t ha t t he r e wa s s t r o n g c o mpl e x a t i o n b e t we e n TBP a nd t he r e a c t i o n p r o d u c t ECP Mg C1 2 wh i c h l e d t o t h e d i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Mg C1 2 T BP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a n e w c omp l e x ECP M g C1 TBP a n d t h e m o v e me n t of t h e P c h e mi c a l s h i ft t o h i g h fie l d Ke y wo r d s N c a t a l y s t for p r o p y l e n e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i n s i t u n u c l e a r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e pi c hl 0r 0 h yd r i n ma g n e s i u m c h l o r i d e t r i bu t y l ph o s ph a t e Z i e g l e r N a t t a Z N 催化剂的发现开拓了高分 子合成的新领域 促进 了丙烯聚合工业 的建立和发 展 卜 N催化剂是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 院 自主 研发的第四代聚丙烯催化剂H J 其聚合I生能优良 活性高 定 向性好 产品质量优异 已被广泛应用 于国内外聚丙烯生产装置中 N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是将无水Mg C 1 溶解于环氧氯丙烷 E C P 磷酸三 丁酯 T B P 和甲苯 中 然后用析出 ll T i C 1 析 出活 化的Mg C 1 颗粒 最后负载酯和钛 近年来 有关N催化剂 的报道主要 集 中于新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7 1 4 修 改稿 日期 2 0 1 4 0 9 2 5 l 作者简介 殷杰 1 9 8 l 女 山东省威海市人 博 士 T 程 师 电话 0 1 0 5 9 2 0 2 1 4 7 电邮 y in j b j h y s i n o p e c c o m 第 1 期 殷杰等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 型 内外给 电体子的应用 J 反应机理 催化剂 结构 及聚合性能 J 制备过程 中Mg C 1 的溶 解和析出机理等 有关其制备过程 中的反应机 理仍处于研究 中 通过研究N催化剂制备过程 中主 要原料 问发生 的化学反应有助于进一步 了解N 催化 剂的合成机理 加深对N催化剂优异聚合性能 的理 解 从而为N催化剂 的改进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宋 阳等 曾采用GC MS 法对N催化剂制备过程 中的 化学反应进行研究 即在T i C 1 作用下 T B P 和邻苯 二 甲酸酐可发生反应生成微量的邻苯二 甲酸二正丁 酯 徐文 峰l 1 4 曾用F T I R 技术对该反应体系进行表 征 表征结果显示 无水Mg C 1 与E CP 和T B P 可能 形成 了络合物Mg C 1 E C P T B P 但复杂 的反应 体系和实验现象使得人们对N催化剂制备过程 中的 反应机理始终没有定论 原位NMR 技术是定 生定量分析及动力学研究的 有效测量方法之一 具有简单 快速 方便 信息 量丰富和不破坏试样等特点 在催化剂研究中 原 位NMR 技术可跟踪催化反应过程 检测反应的中间 产物 从而为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可靠 的依据 本工作采用原位NMR技术研究 了N催化体 系 制备过程 中E C P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通过核磁管在 超声清洗器 中振荡并加热来模拟实验室的机械搅拌 条件下的加热反应 跟踪表征 了不同反应时间下的 H NMR 谱图和 P NMR 谱 图 研究了Mg C 1 一 E C P T B P 体系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得到不 同反应时间下 的E C P 转化率 并对体系内的络合情况进行了初步 探讨 l 实验部分 1 1 原料和仪器 无水Mg C 1 T BP E C P 甲苯 工业级 中 国石化催化N I I 京奥达分公 司提供 无水Mg C 1 经 研磨后使用 甲苯 T BP 和E C P 经4 A分子筛干燥后 使用 氘代 甲苯 纯度9 9 5 w 百灵威科技有 限公 司 A V 3 0 0 型核磁共振仪 B r u k e r 公司 在制备 N催化剂的不 同反应 时间分别取样进行 H NMR和 P NMR表征 以氘代 甲苯为溶剂 K Q3 2 0 0 DE 型 数控超声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 2 表征条件 H NMR的表征条件 测定温度2 5 谱 宽 6 1 7 2 8 4 Hz 脉 冲宽度1 2 2 p s 脉冲延迟时间1 S 采集时间5 3 S 扫描次数 1 6 P NMR的表征条件 测定温度2 5 谱宽 4 8 6 6 1 8 0 H z 脉 冲宽度4 9 p s 脉冲延迟时问2 S 扫描次数6 4 采用8 5 w 的H P O 溶液进行外标 1 3实验方法 在实验室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制备N催化剂 制 备方法参见文献 1 5 模拟实验中 为保证Mg C 1 在体系中加热反应 的均匀性 将装有试样 的核磁管在超声清洗器 中 振荡并加热来模拟实验室机械搅拌条件下N催化剂 的制备 具体操作步骤 在手套箱 中 向外径为 5 mm的核磁管中加入3 0 6 m g 无水Mg C 1 0 5 4 m L 氘代 甲苯 7 9 7 T B P 和2 5 5 E C P 用封 口膜 密封管 口并在室温下超声分散 将该核磁管放人6 0 的恒温超声 清洗器中超声一定 时间后 将其放 人常温水浴中冷却3 mi n 然后分别进行 H NMR 和 P N MR 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 1 Mg C 1 2 一 E CP T B P 体系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室机械搅拌条件下 将E CP T BP Mg C 1 的甲苯混合液加热1 5 0 mi n 体系 由白色悬浮 液逐渐变得澄清 表明反应进行完全 通过对 比反 应前后体系的 H NMR 谱 图 见图1 可知 混合液 经加热后 属于E C P 的H谱峰 图1 B 虚线 内标示 的峰 消失 而 图1 A 中T B P 上一0C H 对应 的H 的化学位移稍有变化 在它的两侧 出现两个新峰 分别归属于为Hf l H 且该谱 图与聚环氧氯丙 烷的 H NMR 谱 图无重合 见图2 表 明该体系无 类似聚环氧氯丙烷的齐聚物生成 由此可见 在该 过程中E C P 发生 了化学反应 生成了只有两处H化 学位移的新物质E C P Mg C 1 图1 Mg C1 一 E CP T BP 体 系反应后试样 A 和 E C P T B P 试样 B 的 H NMR 谱 图 F i g 1 H NM R s p e c t r a o f t h e s a mp l e o fM g Cl 2 一 ECP TBP s y s t e m a f t e r r e a c t i o n A a n d E C P T B P s a mp l e B ECP e pi c h l o r o h y d r i n TBP t r i b u t y 1 p ho s p ha t e 石 油 化 工 P E T R 0C H E MI C A L T E C HN 0L 0G Y 2 0 1 5 年第4 4卷 罔2 聚环氧氯丙烷的 H NMR谱图 F i g 2 H NM R s p e c t r u m o f po l y e pic h l o r o h y d r i n 2 2 H NMR法跟踪 分 析 的基础 如图1 B 所示 在制备N催化剂 的过程中 T B P 不参与化学反应 只是一0C H 对应的H 的化 学位移 向低场方 向移动 T B P 脂肪链末端一C H 对 应H 的峰形尖锐 且与E C P 的四组峰Hi Hi H H 位置相差较远 不会对定量分析产生干扰 其峰面 积保持恒定 可用作基准 T B P 中一c H 上H 对应 的化学位移d 0 7 6 8 t 9 H 积分面积记 为A E C P 中H 对应 的d 2 1 8 8 t 1 H 积分面积记为 反应产物E C P Mg C 1 中H 对应的d 4 4 4 4 m 1 H 积分面积记为A H 对应的d 3 9 8 3 m 4 H 积分面积记为A 以 为 基准 可得到不同反应时刻的E CP 转化率 根 据式 1 进行计算 1 0 0 1 0 0 A 4 A 1 r 1 2 3 H N MR 表征结果 将无水Mg C I 氘代 甲苯 T B P 和E C P 按 1 3 节 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 并跟踪进行 H NMR 表 征 得到不 同反应时刻的E C P 转化率 不同试样 的 HNMR 图见图3 由图3 可见 与E CP T B P 试样相 比 室温下 Mg C I E C P T B P 3 者混合后立即发生反应 T BP 上H 峰的化学位移 由3 9 9 8 向低场方 向移至4 1 8 8 这是 由于反应过程 中Mg 与T BP 发生络合 络合后T BP 谱线发生 变 化 与氧相连的一c H 基团上的H 峰受金属元素影 响移向低场 同时H 峰两侧出现H 峰和H 经计 算 此H E C P 的转化率为 1 4 9 6 随反应时间的延 长 H 峰和H牌 的峰高逐渐升高 而E C P 的四组峰 H H H H 的峰高逐渐降低 E C P 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曲线见图4 南 图4 可 反应前5 7 mi n E C P 转化率随反应时间 的延长几乎呈线性增长 反应时问为5 7 mi n 时 试 样 已由白色悬浊液变成清液 此时E C P 转化率达 8 0 7 8 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1 3 0 mi n H E C P 转化率达到9 0 2 8 与实验室采用的机械搅拌条件 搅拌转速3 0 0 r mi n 加热时间1 5 0 mi n 下反应进行 完全相 比 在模拟实验中 超声清洗器的超声条件 无法达到搅拌器均匀搅拌 的程度和力度 因此在相 同的反应时间内 E C P 没有反应完全 还有剩余 图3 不 同试样 的 H NMR 谱 图 F i g 3 H NM R s p e c t r a o f d i fie r e n t s a mp l e s A ECP TBP a t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B M g CI 2 ECP TBP a t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C L M g Cl 一 ECP TBP a t 60 o f u n d e r u l t r a s o u n d in t h e r e a c t i o n f o r 6 21 3 3 4 5 5 7 7 l 8 5 l O 0 1 3 O l 5 6 mi n 图4 E C P 转 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曲线 Fi g 4 Ch a n g e of t h e ECP c o n v e r s i o n wi t h r e a c t i o n t i me 2 4 P NMR表征结果 为 考察N催化剂 制备过程 中P 与各 组分 的络 合情况 将 无水Mg CI 氘代 甲苯 T BP 和E CP 按 1 3 节 中模拟实验 的方法进行 实验 并跟踪进行 P NMR表征 得到不 同反 应时刻 的 P NMR谱 图 表征结果见图5 由图5 可见 与纯T B P 中P 的 g 0 6 9 2 相 比 室 温下 E CP T B P 和Mg C 1 一 T B P 试 样 中P 的化学位移分别为0 4 6 9 一 3 2 5 4 表明室温 下E C P 与T BP 络合作用微弱 但T BP 与Mg C1 由于 存在较强 的络合 作用使得 P 的化 学位移 向高场方 向明显移动 第 1 期 殷杰等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丙烯聚合N 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反应 4 5 A B 1 C D E F G H I J K L J 图5 不 同试样 的 PNMR谱图 Fi g 5 P NM R s p e c t r a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a mpl e s A ECP TBP a t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B M g C1 2 一 T BP a t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C M g C1 2 一 E CP TBP a t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D L M g C1 2 一 ECP TBP s ys t e m a t 60 u nd e r u l t r a s o u nd i n t h e r e a c t i o n f o r 6 21 3 3 4 5 5 7 7 1 8 5 1 0 0 1 3 0 m i n Mg C 1 一 E C P T B P 试样P 化学位移随反应时间的 变化 曲线见图6 图6 Mg C I 一 E C P T B P 试样P 化学位移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F i g 6 Ch a ng e o ft h e P c h e mi c a l s h i ft o ft h e M g CI2 一 ECP TBP s a mp l e wi t h r e a c t i o n t i me 由图5 和图6 可见 与室温下Mg C 1 一 T B P 试样 的儿 P NMR 谱 图相 比 室温下 Mg C 1 E C P T BP 3 者混合后P 的化学位移 向高场方 向稍有移动 随 反应时 间的延长 Mg C1 一 E CP T B P 试样 中P 化学 位移 向高 场方 向移 动的更多 5 7 mi n 后 P 化 学 位移 基本 稳定在 一 4 8 8 0 左右 由图4 可知 反 应 时间在 5 7 mi n d J E C P 的转化 率已达到8 0 7 8 之 后 随反 应 时 间的 延长 ECP 转 化率 的增 幅减 小 与此同时 随试样 中E C P Mg C1 含量增 幅的 减小 对应的P 化学位移向高场偏移的程度也趋 缓 直至体 系达到平衡 这可 以理解为 T B P 在 与Mg C 1 和反应产物E C P Mg C 1 的络合竞争中 作为电子受体的E C P Mg C 1 与给电子体T B P 的络 合作用 L Mg C 1 与T B P 的络合作用更强 原有的 Mg C 1 T B P 络合体系逐渐解离并生成新的络合物 E C P Mg C I T B P 导致P 的化学位移向高场方向 移动 随反应的进行 生成的E C P Mg C 1 含量增 加 形成络合物 的能力增强 导致P 的化学位移 向 高场偏 移的程度增大 试样中P 的化学位移向高场 方 向偏移的程度也印证 了E C P Mg C 1 与T BP 具有 更强的络合作用 对 比室 温下和6 0 下 纯T BP 试样 和E CP T B P 试样的引 P NM瞄图 实验结果见图7 和图8 由图7 可见 纯T B P 在室温和6 0 下 的 P NMR 谱 图没有发生变化 故温度变化对 P NMR 跟踪测试 结果无影响 由图8 可见 E C P T B P 试样在6 0 时 的络合作用加强 当反应温度降至室温后络合作用 减弱 相对应 的P 的化学位移 由一 4 3 3 4 变为0 6 9 2 与纯T B P 的P 化学位移相 同 由此可见 温度变化 对 P N MR跟踪测试结果也无影响 A B 图7 纯T B P 在6 O 下 A 和室温下 B 的 P N MR 谱图 F i g 7 P NMR s p e c tr a o f T B P a t 6 O A a n d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B A B I 图8 E C P T B P 溶液在6 O 下 A 和室温下 B 的 P N MR N图 F ig 8 P NMR s p e c tr a o f t h e E C P T BP s y s t e m a t 6 0 A a n d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B 3 结论 1 采用原位NMR 技术 通过在超声清洗器 内 超声并加热来模拟实验室的机械搅拌条件 对丙烯 聚合N催化剂制备过程 中E C P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 行了研究 4 6 石 油 化 工 P E T R 0C H E MI C A L T E C HN 0L 0G Y 2 0 1 5 年第 4 4卷 2 由 H NMR表征结果可见 Mg C 1 E C P T B P 3 者的混合液巾归属于E C P 的H谱峰消失 即发 生 了化学反应 生成了只有两处H化学位移的新物 质E C P Mg C1 根据H化学位移的变化和对应峰 积分面积的大小得到不同反应 时刻的E C P 转化率 1 3 0 mi n 时E C P 转化率达到9 0 2 8 3 P NM 艮 踪表征结果显示 在该反应过程 中P 的化学位移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T B P 与 反应产物E C P Mg C 1 有更强的络合作用 原有的 T B P Mg C1 络合体系逐渐解离并生成新的络合物 E C P Mg CI T B P 导致P 的化学位移向高场方向 移 动 2 3 j 4 5 6 参考文献 王世波 刘东兵 毛炳权 烯烃聚合五十年 J 化工进展 2 0 0 5 2 4 5 4 5 5 4 6 3 董金 勇 牛慧 新一代 功能性聚丙烯催化 剂的研发进展 l J J 石油化 工 2 0 1 0 3 9 2 l 1 6 1 2 4 李 义君 高岩 国内外聚丙烯催化剂 的研 究进展 J 辽宁化 T 2 0 0 7 3 6 1 0 7 0 5 7 0 6 化 工部北 京化工研究院 用 于烯烃 聚合和共聚合 的催 化剂体 系 中国 8 5 1 0 0 9 9 7 A P 1 9 8 7 一 叭一 l 0 刘海 涛 马 晶 丁春敏 等 1 3 一 二醇酯 为内给电子体 的丙 烯 聚合催 化剂 J J 石油化丁 2 0 0 6 3 5 2 1 2 7一l 3 1 Ki s s i n Y V L i u X S Po l l i c k D J Zi e g l e r Na t t a Ca t a l y s t s f o r 技术动态 P r o p y l e n e P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Ch e mi s t r y o f Re a c t i o n s Le a d i n g t o t h e F o r ma t io n o f Ac t i v e Ce n t e r s l J j J Mo l C a t a l A C h e m 2 0 0 8 2 8 7 1 2 45 5 2 7 宋阳 高明智 毛炳权 丙烯聚合T i C I Mg C 1 催化剂制备 过程中生成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的研究 J 石油化 1 2 2 0 0 6 3 5 1 1 1 0 3 4 1 0 3 7 8 宋 阳 高 明智 毛炳权 邻苯 二甲酸 二正 丁酯 对丙烯 聚 催 化剂 中T i 中心电子状 态的影响 J 石油化 工 2 0 0 7 3 6 2 1 46 1 5 O 9 宋阳 高明智 赵曦 等 光电子能潜分析T i C I Mg C I E B Z i e g l e r Na t t a 催化剂 中E B对T i 电子状态 的影响 J 科学 通 报 2 0 0 6 5 1 8 9 8 2 9 8 4 1 1 0 J Z h o n g C h i f n g Ga o Mi n g z h i Ma o B i n g q u a n I n f l u e n c e o f TM A De p l e t e d M AO a nd Al k y l a l u m i n i u ms O n P r o p yl e n e P ol y me r i z a t i o n a t Hi gh Te m p e r a t ur e wi t h Ti CI 4 M g C1 2 Ca t a l y s t s l J JMo l C a ml C h e m 2 0 0 6 2 4 3 2 1 9 8 2 0 3 1 1 钟赤峰 毛炳权 高明智 助催化剂对T i C I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