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训练.doc_第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训练.doc_第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训练.doc_第3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训练.doc_第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训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双基积累 (共4题;共16分)1. (2分)下面对这篇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证结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提出论题明确观点反面论证正面论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B . 提出论题明确观点正反论证反面论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C . 提出观点正面论证反面论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D . 提出观点反面论证正面论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到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生命是酒 生命是咖啡 生命是茶A . B . C . D . 3. (2分)(2017呼和浩特)请给下面句子空缺处填选恰当的词语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得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_(A一事无成 B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_(A肆无忌惮 B司空见惯)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4. (10分)每年的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爱鸟”为主题的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1)为宣传“国际爱鸟日”,请设计一则标语,呼吁大家都来呵护鸟类。(不超过20字)(2)李雅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要求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为“爱鸟”活动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二、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阅读课文第6,7两段,回答问题。 (1)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你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义? (3)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三、 美文品析 (共1题;共30分)6. (3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 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看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冷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界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1)第段中加线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2)作者在第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请用奥斯特洛夫的一句名言回答)。(3)在第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第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5)第段画线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_;“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_(6)在第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四、 写作练笔 (共1题;共5分)7. (5分)【写法借鉴】作者在写景中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索空间。【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日出景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并穿插议论。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双基积累 (共4题;共1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