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 (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具体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武元衡写的是 时的景物。甲诗以“ ”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乙诗中“阴阴”一词写出了杨柳 的特点。(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添字采桑子(宋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 , 不惯起来听。【注释】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B . “窗前谁种芭蕉树”意为: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C . 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D . 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B . 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C . 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气氛。D . 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3. (10分)“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天净沙秋思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4.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注释】社肉:祭土地神的肉。(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7分)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甲】乡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1)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最欣赏的句子:欣赏的理由: (2)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我”的心理活动:“断肠人”的倾诉: 6. (6分)(2013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金陵三迁有感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 , 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释】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7. (4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甲】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乙】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 . 天净沙 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苍的秋野图画。C . 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 . 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2)秋词与天净沙 秋思写的是同样的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 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 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8.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山中雪后【清朝】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1)请你描绘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 (2)分析诗歌后两句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9.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对上面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运用夸张手法,借写古塔之高表现自己立足点之高,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B .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 .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 .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10. (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1)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2)有关雨的诗句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 (10分)比较阅读。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揣摩品味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万里雪飘(形象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B . 惟余莽莽(运用叠音,读起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描绘北国的壮丽景象,蕴涵着磅礴的气象)C . 北风卷地百草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D . 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2)乙文中的下列诗句与甲文写景视觉角度相近的一项是( )A .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C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的四个句子赏析不够恰切的一句是( )A . 第句赋予雪中的高原以动态的美感,犹如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或舒展柔美,或奔腾壮烈,显出奔放活泼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B . 第句形容雪后天晴,红 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特别艳丽多姿。作者调配了两种反差很大的色彩,点染修饰,显得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了青春气息。C . 第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 雪之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犹如梨花盛开的奇异景象。“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出了诗人对边塞奇景既好 奇又留恋的真情实感。D . 第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色,用“愁”“惨”修饰形容,感情色彩十分强烈,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势。12. (10分)诗歌鉴赏。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1)对题春晚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首句点明暮春时节,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飘进了门内,把那夕阳的余辉挡在门外,可见落花堆积之多。B . 第三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C . 最后一句紧扣题中“晚”字,写诗人放目遥望,在那乡间小路的尽头,远远望见樵夫渔子,担柴捕鱼,一路归来的情景,D . 诗中“花”在“落”,“鸦”在“飞”,“樵渔”在“归”,三个动词化动为静,令诗人笔下的村野美景恬静而富有生机。(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13. (10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小题。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全诗采用了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历来为人传诵,请对它进行赏析。14.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1)对以上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句中诗人写“灯寒”,其实是表达内心的凄凉愁苦。B . 第三句中的“故乡”指故乡的家人;“千里”指千里之外的自己。C . 末句通过写故乡的亲人朋友又大了一岁,抒发了自己无法陪伴家人的愧疚之情。D . 这首诗写得曲折,凄凉,道出了天涯孤客共有的羁旅愁思。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 (10分)诗词鉴赏,完成后面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用“/”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城春草木深”中“深”字有何含义?(3)诗中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16. (7分)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 . 词的上阕紧扣题目,描绘密州出猎的壮阔场面;下阕转为抒情,表达了作者抗击西夏、建功立业的抱负。B . 作品首句自称“老夫”,略带抑郁之意:“鬓微霜,又何妨”则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C . “西北塑,射天狼”一句,作者用天狼星暗喻自己征战杀场的勇猛,表达词人渴望抗敌戍边保家卫国的雄心。D . 词的上阕用孙权的典故表现作者的英雄气概,下阕用冯唐的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意,言少而意丰。17. (10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诗人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所作。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觞(shng):酒杯。(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中“满店香”指柳花的香气充溢了整个酒店,写出了柳花多而香。一个“香”字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B . 诗中描写了店中女子劝酒、金陵子弟送别,开怀畅饮、难舍难分的情景,这既表现了金陵子弟的热情,也表现了我与他们的深情厚谊。C . 诗歌的前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色迷人、吴姬劝酒、畅饮佳酿的动人场景,衬托了别离之愁。D .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首句写景烘托了送别氛围,中间三句叙送别饯行之事,最后两句表达离别之情。(2)诗歌后两句把“东流水”与“别意”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注释】行路:指春天的行踪。取:问。因风:趁着风势。(1)根据词句内容推想这首词所写季节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仲春B . 暮春C . 孟夏D . 仲夏(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蕴藏着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所以这是以乐写哀。B . 这首词写得跌宕起伏,词人希望有人知春去处,唤春归来;然无人知晓,于是词人寄希望于黄鹂能知春踪迹;遗憾的是黄鹂也飞过蔷薇花丛。C . 全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在自问自答之中饱含词人忧怨、惆怅之情。D . 此词写于词人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老大无成,春风得意的往日一去不复返了。19. (7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万籁此俱寂”的“此”指_。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B . 颔联描绘了禅房的美妙幽寂。C . 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D . 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五、 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20. (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1)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先点评芍药,“妖无格”看出作者对芍药充满贬抑,突出它和其它花比一无是处的特点。B . 第二句写池面上的荷花虽洁净清雅,却缺少了几分热情。所以作者说他纯洁而寡情。C . 第三句直接赞颂牡丹。“唯有”一词,强调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D . 末句写牡丹开花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2)对诗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并以芍药和芙蕖来衬托牡丹的神韵。B . “花开时节动京城”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从正面赞颂牡丹为人喜爱的倾国之姿。C . 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褒与贬都合乎分寸。诗中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和荷花都有些贬抑。D . 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1. (6分)阅读元代曲作家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 完成后面问题。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基于WPF的教育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度铁路货运代理货物装车及卸车服务合同
- 2025年酒店行业客房服务员派遣服务合同
- 2025车库使用权转让及车位配套维修合同
- 2025版跨境电商商业采购合同
- 2025版建筑垃圾清运及处置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大数据中心采购合同签订与数据安全协议
- 2025版企业文化墙定制墙体彩绘合同
- 2025版水泥运输服务标准合同样本
- 超声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与发展
- 2025年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评讲课件(共66张)
- 工程专项考核管理办法
- DB45∕T 1098-2024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2025年 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考试试卷附答案
- 应急管理局应急物资储备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公路养护应急培训课件
-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内嵌视频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2025秋数学人教二年级(上) 校园小导游:第1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 洁净间5s管理制度
- 公交开通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