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使用手册_第1页
蓄电池使用手册_第2页
蓄电池使用手册_第3页
蓄电池使用手册_第4页
蓄电池使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使用手册蓄电池使用手册 第一章 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安全防护安全防护 防护防护 操作安装蓄电池需佩戴防护眼睛 防短路 防短路 避免金属工具和导线同时接触正负极 以防止短路 防爆 防爆 蓄电池在充电 搬运或震动过程中会产生易爆气体 并从排气孔中排出 环境中氢气浓度超过 4 遇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故需保持环境通风 严禁明火 蓄电池在充电时严禁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搬动或挪动电池 刚充电完毕的电池禁止附近有明火和 撞击及摔置 防酸 防酸 蓄电池内的液体为稀硫酸 需小心搬运 垂直放置 防止硫酸溢出 如皮肤接触硫酸 需立即脱 去受污染衣物 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如眼睛接触硫酸 需立即用干净的清水冲洗至少 2 分钟后立即 就医 如意外吞食硫酸 立即饮用大量的清水和牛奶 必要时就医 两极断开及连接顺序两极断开及连接顺序 断开 先负后正 连接 先正后负 心法诀窍 任何情况下避免负极单独连接蓄电池 蓄电池的运输蓄电池的运输 运输过程中避免过度颠簸 避免撞击 运输环境避免高温 不超过 45 蓄电池不可以倒置或斜置 搬运时蓄电池避免倾斜超过 40 度角 以防止酸液从排气孔中流出 蓄电池存储蓄电池存储 叠放 蓄电池叠放层次不超过 6 层 层与层之间要求增加软质绝缘隔离板 严禁挤压 以防蓄电池外 壳变形破裂 环境 高温 45 会导致蓄电池自放电和电解液中散发加快 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存放蓄电池 并 保持通风 库存 对蓄电池的库存管理 需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以防止蓄电池因存储时间过长而失效 产生不 必要的损失 补充电 请定期检测蓄电池 如电压小于 12 4V 或电眼变黑 必须进行一次完全补充电 故障名称的解释故障名称的解释 硫化 硫化 电池 6 个单格中正极板表面呈黄色或黄白色 正常为棕褐色 板栅酥脆 解剖电池见正负极板活 性物质坚硬结实 一折就断 电压明显低于标准 且不能检出其它故障 电解液污染 电解液污染 加入杂质 铜 铁 氯 锰等 不符合要求的电解液或杂质超标的补加液 如以塘水 河水 井水 溪水 田水 自来水 饮用矿泉水等作为电池的补加液 会出现极板 隔板出现异常颜色 有时会有异味产生 寿命到 寿命到 电池出厂日期至退回公司的日期超过公司规定的时间 加水帽发黑 池壳色泽变暗 明显陈旧 池壳底部活性物质脱落较多 隔板变黑 炭化 电液混浊 板栅腐蚀 用户损坏 用户损坏 端子烧损 电池槽盖非制造质量原因引起的爆裂 使用不当造成的电池槽盖损坏 用户更改 端子的形状 恶意的损坏电池的极板 隔板 汇流排 铅件等 过充电 过充电 电池壳盖上附有铅沉积物 隔板变黑 炭化 有高温变形收缩现象 电解液面降低于水位线 以下或呈现浑浊 极板活性物质严重脱落 槽体有沉淀物 电解液比重高于标准值 1 28g 3 25 板栅腐蚀断裂 负板发泡 膨胀 电池外壳起泡 发鼓 变形 汇流排变红 变黄 有积物 运损 运损 电池未上车使用前的任意部位损坏 指未上车使用前端子 槽盖损伤 运输中非制造质量原因引 起的电池漏液 常见的倒置 爆裂等 第二章第二章 蓄电池更换蓄电池更换 更换流程更换流程 1 关闭发动机和车辆上所有用电器 2 先断开蓄电池的负极 再断开正极 3 取下蓄电池 4 确认新蓄电池和旧蓄电池性能相一致 使用万用表确认电池的极性符合及电池质量状态 5 清洁蓄电池端子和车辆连接线头 6 安装并固定蓄电池 7 连接蓄电池与车辆的连线 先正后负 具备电脑控制车辆的换电池须知具备电脑控制车辆的换电池须知 1 取一只备用蓄电池 2 将备用电池用导线接到原电池夹头 3 正接正 负接负 4 松开夹头取出要更换的电池 5 新电池更换后 锁紧夹头 再将备用电池拿掉 电脑绝不能断电 否则系统将错乱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安装过程中 防止蓄电池正负极意外短路 注注 部分高档车车辆完全断电时 可能需要重新设定参数 故在更换此类车辆电池时 需保持车辆电器不 断电 或要求用户携带新购的电池 去特约维修站更换 第三章第三章 汽车厂家相关部分汽车厂家相关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适用于汽车厂家适用于汽车厂家下线后及售中下线后及售中库存 售前 售中 库存 售前 售中 电池保养及检查判定流程电池保养及检查判定流程 第二部分 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及分析流程第二部分 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及分析流程 按本手册第四章售后电池检测流程及判断和第六章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分析 按本手册第四章售后电池检测流程及判断和第六章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分析 取掉负端子线 每周例行检查 无电眼 电压低于 12 5V 电眼黑色 且电 压低于是 12 5V 电眼绿色 电 压高于 12 5V 车辆下线入库库存 按第四章方法充电 静止 24 小时 测电压 保持负端子线断保持负端子线断 开 可继续库存开 可继续库存 电压 12 8V 放电后再 充电静止 24 小 测电压 11V 电压 12 8V 放电后 再充电 静止 24 小时 测电压 电压 11V 退返物流 库或主机厂充电检查 电压电压 12 8V 装车装车 断开负端子线库存断开负端子线库存 第四章第四章 售后电池检测流程及判断售后电池检测流程及判断 适用于电池经销商 汽车制造厂家的售后车辆 适用于电池经销商 汽车制造厂家的售后车辆 一一 检测流程检测流程 电眼发白电眼绿色 电压 12 3V起动成功 电眼黑色 电压 12 3V 起动失败或起动较慢 皮带松驰 卡套不紧 正常 13 8V 或 14 4V 发电机电压在 13 8 14 4V 20mv 漏电过高 20mv 二二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负载检测 负载检测 在室温下 用放电叉以 1 2 起动电流 BIC 参考电池顶盖标签 放电 15 秒 漏电测试 漏电测试 关闭发电机和车辆上所有用电器 在保证回路无断点的条件下 将一只带有毫安刻度的电流 计 可使用万用表测量 串联入电路 接在蓄电池的负极上 将量程调为最大 观察表盘 调整量程直 到获得精确的数值为止 搭桥起动 搭桥起动 1 用一跟搭桥连线连接两蓄电池的正极 2 用另一跟搭桥连线连接良好蓄电池的负极和起动困难车辆的发电机上远离蓄电池和化油器的适 当部位 3 确认搭桥连线不会影响车辆风扇 皮带和其他零件的运动 4 发动车辆后按照上述相反的顺序撤除搭桥连线 检查电眼 电压 更换电池 检查发动机皮带及卡套松紧 更换电池 汽车处于起动状态 关 掉负载 检查充电电压 汽车系统 附属器 件或导线材质问题 发电机问题 充电后进入第六章分析流程 皮带及卡套 连接问题 电器系统 导线材 质或起动马达问题 电池及汽车漏电测试 搭火起动 使用或电池问题 电量消耗正常 1 车辆附件负载超过发电机输出 功率 2 行驶情况不能对电池有效补充 电 长期行驶路程较短或市区行 驶频繁启动 3 电池与汽车电器系统实际不相 符 型号不匹配 4 发电机或调节器问题 5 以上问题的组合 第五章第五章 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充电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请在蓄电池充电前严格按照第六式退回蓄电池检测流程对蓄电池作出判断 符合充电条件后再开始以下 充电程序 2 不可对外壳破裂 电眼呈白色或电解液已凝固的蓄电池充电 3 蓄电池的充电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 4 充电过程中 若蓄电池温度超过 50 摄氏度 则适当降低充电电压 或停止充电 如蓄电池排气孔有酸 液喷出或电眼呈白色 则立即停止充电 蓄电池报废 充电流程充电流程 选择合适的充电设备 操作前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 并按要求操作 1 在充电设备关闭的状态下 连接蓄电池的端子 2 充电机输出的正极 一般为红色 与蓄电池的正极端子相连 输出端负极 蓝线或黑线 与蓄电池 的负极端子相连 并确认连接牢固 3 开通充电机的充电开关 通过充电机调节器 从小致大缓慢调节充电电压或电流 直到达到要求的 设定范围 4 按照充电器类型判断充电时间长短和结束条件 参考下页恒压充电器及恒流充电器充电建议 5 充电结束时 须先关闭充电机电源开关 然后断开蓄电池的充电连接线 充电过程中切勿在未断开 电源的情况下拆卸充电连接线 蓄电池充电电压及电流设定蓄电池充电电压及电流设定 蓄电池的充电依据充电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依据车载充电系统充电和脱离车体的恒压充电 1 车载充电受车载电器系统的控制 注意测量车载电器系统充电电压的设定 若设定电压高于高于 14 4V 以上以上时会因过量充电 将使蓄电池内电解液中水强烈分解或导致极板脱 粉 严重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甚至报废 低于低于 13 8V 时发电量将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造成电池长时间亏电容易产生硫酸盐化 因此合理 选择浮充电压和电流将有益于电池的使用性能 2 脱离车体恒压充电维护性均衡充电 宜使用专用充电设备进行 其电压设置以 15V 单只为宜 随充 电时间的延续 待充电电流下降 0 006C 且稳定 3 小时以上时 即表明充电量已充足 即可以适时终 止充电 3 充电电压设置低时 相应因充电电流小难以保证电池的容量值 反之电压设置高 充电电流大 温 升快 则易消耗电池内的电解液 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4 充电过程中 应将电池置于空阔 干燥的环境中 且保持环境通风良好 蓄电池闲置时 其容量会 自然损失 请于一个月内进行一次补充电 5 蓄电池在充电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电池排气孔的通畅 避免火焰 火花及明火的靠近 防止爆炸等意 外事故的发生 蓄电池浮充电使用寿命趋势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23 使用寿命 年 电池容量 Ah 恒压充电机恒压充电机 电池开路电压大于 电池开路电压大于 11V 使用较好使用较好 最大充电电压 16 0V 最大充电电流 25A 充电时间 取决于电池的亏电程度 一般为 4 16 小时 参考端电压与充电时间的关系图 充电终止的条件 电眼转绿 充电完成 电眼转白 电池报废 过充电导致电池缺液 i 充电电流小于 2A 充电完成 用于可加液电池充电完成判别参考 恒流充电机 对于长期欠充电而硫化即电池开路电压低于恒流充电机 对于长期欠充电而硫化即电池开路电压低于 12V 的电池必须此种设备进行恢复性充电 的电池必须此种设备进行恢复性充电 充电电流 电池标称容量的二十分之一 单位 A 当电池亏电后端电压低于 10V 时 充电时间可 能要达到 24 36 小时 充电电流应用举例 如充电电流应用举例 如 6 QW 60MF 即电池标称容量是即电池标称容量是 60Ah 充电电流为 充电电流为 60Ah 2h0 3A 不同开路电压下的充电时间要求如下表 可视不同开路电压确定不同的充电时间 充电终止的条件 充电电压稳定在 2 3 小时不变 视为充电完毕 恒流充电时间步骤对照表 开路电压 V0 44 88 1010 1111 1212V 以上 第一步充电要求 2A 充 3 小 时 2A 充 3 小时2A 充 3 小时2A 充 3 小时2A 充 3 小时2A 充 3 小时 第二步充电要求 恒流充电时间 24 2818 2016 1814 1612 1410 12 共计充电小时27 3121 2319 2117 1915 1713 15 注 恒流充电电流 电池标称容量的二十分之一 单位 A 当电池亏电后端电压低于 10V 时 充电时 间可能要达到 24 36 小时 充电电流应用举例 如充电电流应用举例 如 6 QW 60MF 即电池标称容量是即电池标称容量是 60Ah 充电电流为 充电电流为 60Ah 2h0 3A 充电终止的条件充电终止的条件 电眼转绿 充电完成 电眼转白 电池报废 车上过充电导致电池缺液 充电电压稳定在 2 3 小时不变 各单格均有大量汽泡冒出 电液清澈 充电完成 用于可加液电池 充电完成判别参考 初始电压与充电时间关系 10 6 10 7 10 8 10 9 11 11 1 11 2 11 3 11 4 11 5 11 6 11 7 11 8 11 9 12 12 1 12 2 12 3 12 4 12 5 12 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充电所需时间 h 初始电压 V 第六章第六章 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分析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分析 适用于电池经销商 汽车制造厂家的售后车辆 适用于电池经销商 汽车制造厂家的售后车辆 一一 分析流程分析流程 是是 否否 12 3V3V 12 3V12 3V 12 3V3V 9 6V 12 3V12 3V 9 6V 9 6V9 6V 9 6V9 6V 外观检测 壳体破 裂 碎 电 液渗漏 外壳鼓胀 端柱损坏或 松动等现象 检测开路电压 对电池充电 负载测试 检测开路电压 良好 可继续使用 更换电池良好 可继续使用 负载测试 更换电池 第三章检查流程最后 一步 二二 电池常见操作不当导致的失效模式汇总电池常见操作不当导致的失效模式汇总 由使用单位自负由使用单位自负 电池厂家不对此负责电池厂家不对此负责 应用不当导致蓄电池失效主要情况汇总应用不当导致蓄电池失效主要情况汇总 分 类 失效 模式 主要特征现象或原因 蓄电池 处置 深度充放电或高温使用导致板栅 异常生长 短路 完全充电后 电眼显 绿色 但 开路电压为 10 5V 左右或更低 负载 实验时 电压 电流均较低 但 不会为 0A 0V 恒压充电后期 电流较大 短路单格温度较高 亏电存放导致隔板晶枝短路 断格 电压不稳 负载测试时 趋势 为 0V 外部短路导致极柱熔裂或与端子 的连接破坏 一般常见的为端子 可见灼伤痕迹 断 开 断裂 充电电压高 如额定的 16V 但充电电流为 0A 端子受力断裂 过充电 电解液电解产生大量氢 气和氧气 过充电导致其电解液缺乏 内部 连接裸露 蓄电池外部短路 端子连接不良 爆裂 蓄电池壳体爆裂 外部有明火 返回公司 进行分析 蓄电池受外力冲击损坏 安装时端子连接受力过大或外部 短路 固定方式不当或受力过大 侧端子连线用螺栓太长 外观 损坏 蓄电池外壳 有可见损伤或变 形 端子自行改装 蓄电池壳体爆裂造成电解液泄露 蓄电池曾经倒放或斜放 车辆发电机设定输出电压较高 14 4V 或失效 检查车 辆充电 系统 蓄电池在车外过度充电 电解 液缺 乏 蓄电池电解液液位低于极板的 上沿或状态显示器显示白色 敲击严重缺液单格有空洞感 用于其他场合 反极 蓄电池实际的极性与其正 负 极相反 充电时正负极连接错误 蓄电池受外力冲击损坏 失 效 电解 液渗 漏 蓄电池包装腐蚀或蓄电池表面 有酸液安装时端子连接受力过大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