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doc_第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doc_第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doc_第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doc_第4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 A . 柳絮池塘淡淡风B . 榆荚临窗片片雪C . 带水芙蕖点点雨D . 丁香初绽悠悠云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后来发生了fn q_,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春天像小姑娘,hu zh zho zhn_的,笑着,走着。水藻真绿,把终年zh x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d q su_,终不愿意。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名句填空。 (1)前不见古人,_。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 (3)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请用来自木兰诗中的一个成语补全下面这句话: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_之感,使之难明真相。(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用典故直抒胸臆,表现其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两句是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7分)4.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欲穷其林_如有所语_而计其长曾不盈寸_5. (6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 . 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C .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D . 沿溯阻绝 猿则百叫无绝(2)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A . 自三峡七百里中B . 自非亭午夜分C .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D . 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 . 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 . 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 .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不巧的是,这时月亮也落了,我们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等天亮再想办法了。这样一来,我们能否得救,就全凭操纵这条船的那些神秘舵手的兴致了,如果他们想潜入海底,那我们便一命呜呼了!只要他们不往水下潜去,我们就有办法和里边的人取得联系。因为,如果他们自己无法制造空气,就必须时不时地浮出水面,以补充他们所必需的氧气。所以,就必须有个通气孔使船只内部和外面的大气连接起来。至于盼望法拉格特舰长前来救援的想法,必须彻底放弃。我们被带往西边,时速不算快,估计每小时有十二海里。螺旋桨极有规律地拍击着海水,不时地露出水面,把粼光闪烁的水花溅得高高的。将近凌晨四点,船的速度在加快。海浪迎面扑来,像鞭子似的抽在身上,打得我们晕头转向。幸好,内德摸着了一个固定在钢板船脊上部的系缆环,我们便紧紧地抓牢了它。长夜终于过去。我记忆零乱,无法将这一夜的情况完全地记述下来。我只记住了一个情节:当海上风平浪静时,我曾数次听到模模糊糊的声音,仿佛来自远方又转瞬即逝,却又悦耳动听。世人一直寻求答案而至今仍一无所知的这种海底航行的秘密,究竟是个什么秘密呢?生活在这条怪艇里的都是些什么生物呀?又是什么样的机械使这只艇航行得如此神速呢?天亮了。晨雾笼罩着大海,但很快就消散了。当我们正要研究像个平台似的船顶部的船壳时,我突然觉得它在渐渐地往下沉去。【乙】这个采珠人并没发现我们。他的视线被岩石的阴影遮挡住了。再说,这个可怜的采珠人又怎么会想到我们这些同他一样的人类,会在一边躲着,窥视他采珠,一点细节都不放过呢!他多次这么潜下去又浮上来。每次捞着的珠母顶多十来个,因为珠母都牢牢地吸附在礁石上,把它们从那上面利落,非常费事。可他冒着生命危险捞上来的牡蛎,究竟有多少是里面长着珍珠的呢!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采珠人的动作有板有眼。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出现什么险情。我渐渐地已经熟悉了这套采珠情景。可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看到那个印度人或黑人,刚一跪倒,立刻像是受到什么惊吓似的,慌急慌忙地站立起来,往水面猛蹿。我知道他因何如此恐惧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在那不幸的采珠人的上方。这是一条个头很大的鲨鱼,它斜向冲了过来,虎视眈眈,目露凶光,血盆大口张开着!我吓得呆立不动,发不出声来。凶猛的鲨鱼晃动一下有力的尾鳍,径直向那印度人扑去;那印度人往旁边一闪,没让鯊鱼咬着,但没能躲过鲨鱼尾巴;他被鯊鱼尾巴当胸扫了个正着,倒在地上。这个场面也就持续了几秒钟,鲨鱼游回来,翻了个身。准备把那印度人咬成两段。说时迟那时快,我觉得蹲在我身边的他噌地站起来,拿着匕首径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大鲨鱼正要咬不幸的采珠人时,发现这个新对手,于是又翻身过去,迅速朝对手扑去。他俯下身去,以令人赞叹的沉着和冷静,等着那可怕的鲨鱼;鲨鱼扑过来,船长灵巧地一闪,躲过冲击,却把匕首插进鲨鱼肚子。鲨鱼吼了起来!血从它的伤口突突往外冒,海水颜色渐渐变红。他紧紧抓住鲨鱼的一个鰭,接着一刀一刀往它肚子上戳,但一直没能给它致命一击。鲨鱼挣扎着,怒气冲冲地搅动着海水,搅起来的漩涡差点儿把我冲到。我真想过去助他一臂之力,可是我像被恐惧钉在了那里一样,一步也迈不动。(1)文段【甲】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我们”掉落到海水里?文段【乙】中,船长与鲨鱼搏斗的结局如何?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段【乙】中提到的这艘怪船的主人是谁?请你结合选段相关情节概括这一人物形象。 (3)海底两万里与西游记都是充满想象的作品,请结合文段(A)的内容,说说两部作品的想象有什么不同之处。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7. (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南极绣花的男人毕淑敏岸边有几座咖啡色小木屋,悬挂的国旗说明这是阿根廷设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和我们同行的极地专家道:看到房上的黑色痕迹吗?顺他伸出的食指望去,果见房顶上有斑驳的暗色条缕和团块。大家猜这是怎么造成的?专家卖个小关子。众道,遭雷劈?南极常有电闪雷鸣的雨吗?专家揭底,火烧的。有人嘴快道,估计是厨师改善伙食,不小心走了火。有人悄声质疑,阿根廷菜系也跟咱中餐似的,讲究烈火烹油吗?专家答,这场火与厨师无关,和医生有关。大家纳闷,穿白大褂的如何和火灾掺和到一块儿?专家细解:阿根廷在这里进行长年科考工作,科考队人员两年一轮换。到了换岗时间,新人上站,原团队返回家园。要走的人欢天喜地,不料驻队医生被通知还需在站点继续执守一年。医生默默解开收拾好的背囊,又开始了寂寞的南极生活。等啊等,终于又一个两年过去了,好不容易熬到了轮班时间,总算可以回家了。没想到该医生又接到通知,请他继续留守两年此人精神崩溃,当天深夜,一把火将科考站点燃,烈焰熊熊后来呢?大家僵愣了一会儿,忍不住问。后来阿根廷科考站就成了现在的样子,焦糊屋顶。极地专家回答。大家说,那个医生呢?专家说,医生终于重返了城市,不过住进了监狱。大家议论纷纷南极会让一个正常人的整个机体,处于高度应激反应状态中。说到底,南极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这就是除了早期探险家和科考人员外,南极从未有过真正原住民的原因。我记起当医学生时,学习到的对人体“应激反应”的解释。它是个专有名词,最早来自加拿大学者汉斯赛里。他根据人在寒冷条件下的反应,提出一个重要概念人体在遭到强烈有害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紧张状态。激素分泌增加,免疫系统受损。严重的甚至导致精神趋于崩溃。联想到纵火的阿根廷医生,不知现在出狱了没有?能否回归正常生活?也向一代又一代中国南极科考队员致敬,为了祖国,他们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最寒冷的大陆。_某天,老芦神秘地对我说,嗨!图书馆里有个新闻。我说,图书馆能有什么新闻?那儿有个老头,低头绣花。我真惊讶了,问,你没看走眼?老芦道,我盯他好几天了,穿针引线绣个不停。我说,那老头多大年纪?老芦说,看起来比我还老。我不相信,说,不可能吧?你几乎是这船上最老的老头了。我知道仅有一个男人年纪比你大,不过他眼神不好,估计没法在颠簸船中绣花。老芦说,你去看看。在图书馆窗前,有一外国老汉,正低头凝神绣花。他长满金色汗毛的手指头,粗状如小胡萝卜,寸把长银针,在绣绷上翻飞,绣着一幅直径二十多厘米的圆形十字绣。外国老汉的绣布,硬挺方正,面料挺刮。绕线板、鹤形剪等一应家伙事儿,围伺身旁。他安详地将小小银针自绣布下方扎出,轻盈提线。还不时用小工具敲敲打打,让绣品更显平整。哈!原来是船上快七十岁的英国探险队员乔纳森先生。我说,您绣的这是什么图案?他笑答,企鹅。我又问,您是觉得船上生活太单调,靠绣花打发时光吗?乔纳森惊奇地耸耸花白的眉毛,说,船上单调吗?我一点不觉得。主要是在繁华都市里,太忙,没机会绣花。到南极来,正好可以绣我喜爱的动物。只绣企鹅。每绣好一只企鹅,我就把它送给朋友们。大家都很喜欢。他还说今年的绣品打算送给女儿当结婚礼物。我说,您女儿收到您亲手绣的企鹅,一定特别高兴。乔纳森说,是啊是啊!所以,每一针我都绣得很带劲。他眉目间的笑意皱纹深而妥帖,是他经常开怀大笑的证明。我和老芦告辞了,望着航行中的抗冰船外无尽无涯的南极冰峰,无端想起辛弃疾的一句词:“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有删减)【背景】走过80个国家与地区的毕淑敏,对世界仍保持好奇。66岁这一年,她毅然开启了南极之旅。其间,接触了在南极绣企鹅、祖孙四代献身极地科考事业的英国人乔纳森。(1)文章主要叙写了两个故事,文中横线处是个过渡段,请结合上下文,在下面空白处补写一句或几句承上启下的文字。 (2)从选材角度,分析体会作者叙写第一个故事的用意。 (3)“在南极绣花的男人”这个题目拟的很巧妙,请分析体会其妙处。 8.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4-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l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不仅可以我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生产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B . 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风传粉,一是昆虫传粉。C . 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能够使农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0%以上。D . 蜜蜂数量能够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B . 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C . 第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准确计算。D . 最后一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在说明蜜蜂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B . 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要重要得多。C . 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D . 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挑灯细看曲有源昨日在路边捡来一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归来挑灯细看原来是四五十年前我在上小学的路上随意丢的空悲切三个字因为当时不明白便留在口袋里今日翻出来本想合在一起重新品味不料想那悲切二字在情急时用了只剩一个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