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_第1页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_第2页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_第3页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_第4页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 骨髓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1 骨髓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 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骨髓象检验对各种类型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 血 恶性组织细胞病 戈谢病 尼曼 匹克病 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 多发性骨髓瘤 也 常通过复查骨髓象来评价疗效或判断预后 2 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如各种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 淋巴瘤的骨髓浸润 骨髓增殖异 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性疾病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 3 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利用骨髓液检验疟原虫 黑热病原虫 红斑狼疮细胞及细菌 培养 染色体培养 干细胞培养等 皆可提高阳性率 2 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 适应症 外周血细胞成份及形态异常 如一系 二系或三系细胞的增多和减少 外周血中出现原始 幼稚细胞等异常细胞 不明原因发热 肝 脾 淋巴结肿大 骨痛 骨质破坏 肾功能异常 黄疸 紫癜 血沉明显增加等 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其他 骨髓活检 造血祖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分析 微生物及寄生虫学检查 如伤 寒 疟疾 等 2 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 刺术应慎重 3 骨髓标本的采集 骨髓标本大部分采用穿刺法吸取 骨髓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 几个方面考虑 骨髓腔中红骨髓丰富 穿刺部位应浅表 易定位 应避开重要脏器 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 棘突 髂骨 胫骨等处 髂骨后上棘此处骨皮质薄 骨 髓腔大 进针容易 骨髓液丰富 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 故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4 骨髓涂片检查 1 普通光镜低倍镜检验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估计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情况 观察涂 片边缘 尾部 骨髓小粒周围 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 2 油镜 选择满意的片膜段 观察 200 500 个细胞 按细胞的种类 发育阶段分别 计算 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 仔细观察各系统的增生程度和各阶段细胞数量和质量的 变化 5 骨髓象检查的注意事项 确认细胞不能单凭一 两个特点下结论 应综合细胞大 小 核质比例 核的形状 染色质结构 核仁 胞质着色和颗粒等条件全面分析判断 个 系统的原始细胞虽各有特征 但极相似 甚难鉴别 除应做相应的细胞化学染色协助区别 外 也可根据伴随出现的幼稚细胞或成熟细胞 推测原始细胞的归属 介于两个阶段之间 的细胞 不论其来源如何 应统一按成熟方向的下一阶段计算 在特殊情况下 光学显微 镜下各别介于两个系统之间的细胞 甚难鉴别 如介于浆细胞与幼稚红细胞之间的细胞 可归于红细胞 介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细胞亦归为红细胞 若确诊为浆细胞性白血 病 淋巴细胞白血病或红白血病时 则应将这些细胞随确诊而划分其归属 实在难以确定 类型的细胞 可列为 分类不明细胞 应通过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病理 电镜或集体读片 等方法弄清楚类别 或作形态描述记录 照像记录 动态观察 以待进一步明确 5 骨髓象的分析与报告 包括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 粒 系统细胞改变 红系统细胞改变 巨核系统细胞改变 淋巴系统细胞改变 单核系统细胞 改变和其他血细胞改变 二 骨髓细胞形态学 1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Wright 染色 1 粒细胞系统形态 1 原始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8 m 圆形或类椭圆形 胞核较大 约占细胞的 2 3 以上 核染色质呈细粒状 排列均匀 无浓集 核膜较模糊 核仁 2 5 个 较小 清 楚 胞质量少 呈透明天蓝色 绕于核周 无颗粒 2 早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2 20 m 圆或椭圆形 胞核大 核染色质较原粒粗糙 核仁可见或消失 胞质量较多 呈淡蓝 蓝或深蓝色 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 颗粒 3 中幼粒细胞 中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8 m 圆形 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 占 细胞的 2 3 1 2 染色质聚集成索块状 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 内含中等量 大小较一致 的特异的中性颗粒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5 20 m 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 胞质内 充满粗大 均匀 排列紧密 桔红色的特异的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5 m 胞核椭圆形 轮廓不清楚 核染色质 较模糊 胞质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 排列零乱 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异的嗜碱性颗粒 4 晚幼粒细胞 中性晚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6 m 呈圆形 胞核明显凹陷 但其凹陷程度 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核染色质粗糙 排列更紧密 胞质量多 染浅红色 充满 中性颗粒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6 m 胞核在中央或偏一侧 呈肾形或椭圆 形 胞质充满着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4 m 胞核固缩呈肾形 轮廓模糊 胞质内 及核上含有少量 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 5 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5 m 圆形 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 的一半 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 1 3 以上 形态弯曲成带状 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 核两 端钝圆染深紫红色 胞质充满中性颗粒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 11 16 m 圆形 胞核与中性杆状粒细胞相似 胞质充满着粗大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胞体 10 12 m 胞核呈模糊杆状 胞质内及胞核上含有 紫黑色 大小不匀 数量较少的嗜碱性颗粒 6 分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4 m 圆形 胞核分叶状 常分 2 5 叶 核 染色质浓集或呈较多小块 胞质丰富 浆内分布着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 11 16 m 胞核多分为两叶 胞质充满着粗大 呈桔红色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 12 m 胞核可分 3 4 叶或分叶不明显 胞 质嗜碱性颗粒呈紫黑色 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 常掩盖在核上 2 红细胞系统形态 1 原始红细胞 胞体直径 15 20 m 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 胞核圆形 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约占细胞直径的 4 5 核染色质呈颗粒状 比原始粒细胞 粗而密 核仁 1 2 个 胞质量少 深蓝色 不透明 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 2 早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 10 18 m 圆形或椭圆形 胞核圆或椭圆形 占细胞 2 3 以上 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的小块 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质量多 染不透明蓝或深 蓝色 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 3 中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 8 15 m 圆形 胞核圆形或椭圆形 约占细胞的 1 2 核染色质凝聚成索条状或块状 其中有明显空隙 核仁消失 胞质内血红蛋白形成 逐渐增多 可呈嗜多色性 4 晚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 7 10 m 圆形 胞核圆形 居中或偏位 占细胞 1 2 以下 核染色质聚集成数个大块或凝缩成紫黑色团块状 胞质量较多 浅灰或浅红色 5 网织红细胞 为晚幼红细胞刚脱核的分化阶段 直径 8 9 m 胞质内仍含嗜碱 物质 属未成熟红细胞 6 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平均直径 7 2 m 形态呈双面微凹之圆盘状 中央较薄 边缘较厚 染色后呈淡红略带紫色 中央部分淡染 无核 3 单核细胞系统形态 1 原始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 15 20 m 圆或椭圆形 胞核较大 圆形 类圆形 核染色质纤细 呈疏松网状 核仁 1 3 个 胞质较丰富 呈灰蓝色 不透明 边缘不规则 有时可见伪足状突出 2 幼稚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 15 25 m 圆形 不规则形 胞核圆或不规则形 呈 扭曲折叠状 核染色质较原单核细胞粗糙疏松 呈丝网状 无核仁 胞质较多 染灰蓝色 可见细小染紫红色的天青胺蓝颗粒 3 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 12 20 m 圆或不规则形 胞核形态不规则并有明显的扭 曲折叠 核染色质较细致 疏松呈丝网状或条索状 胞质量多 染灰蓝色和淡粉红色 胞 质内见细小的 分散均匀的灰尘样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 4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内变成巨噬细胞 4 淋巴细胞系统形态 1 原始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 10 18 m 圆或椭圆形 胞核大 位于中央或稍偏 侧 圆或椭圆形 核染色质细致 呈颗粒状 但比原粒细胞稍粗 排列匀称 核膜浓厚 界限清晰 核仁 1 2 个 胞质极少 呈淡蓝色 透明 核周界明显 无颗粒 2 幼稚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 10 16 m 胞核圆或椭圆形 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 核染色质仍较细致 胞质较少 淡蓝色 偶有少许天青胺蓝颗粒 3 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胞体圆形 直径 12 15 m 胞核椭圆形稍偏一侧 核染色质排列紧 密而均匀 胞质较多 呈清澈的淡蓝色 可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天青胺蓝颗粒 小淋巴细胞 胞体圆形 直径 6 9 m 胞核圆形或有小切迹 核染色质聚集紧密 成大块状 胞质量很少 颇似裸核 如可见 呈淡蓝色 一般无颗粒 5 浆细胞系统形态 1 原始浆细胞 胞体直径 14 18 m 圆或椭圆形 胞核圆形 占细胞的 2 3 以上 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 核仁 2 5 个 胞质量多 染深蓝色 不透明 核附近较淡染 无 颗粒 2 幼稚浆细胞 胞体直径 12 16 m 多呈椭圆形 胞核圆或椭圆形 占细胞 1 2 核染色质较原始浆细胞粗糙紧密 开始聚集 染深紫红色 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 染深蓝色 不透明 近核处有淡染色区 有时可有空泡及少数天青胺蓝颗粒 3 浆细胞 胞体直径 8 15 m 圆或椭圆形 胞核明显缩小 较圆可占细胞 1 3 以下 偏于细胞一侧 核染色质浓密成块 常排列成车轮状 无核仁 胞浆丰富 染蓝色 或红蓝相混的蓝紫色 有泡沫感 核的外侧常有明显的淡染区 浆内常有小空泡 偶见少 数天青胺蓝颗粒 6 巨核细胞系统形态 1 原始巨核细胞 胞体较大 直径 15 30 m 圆形或不规则形 胞核较大 圆形 不规则 核染色质呈粗大网状 排列紧密 核仁 2 3 个 胞质量较少 不均匀 边缘不规 则 染深蓝色 无颗粒 核周着色浅淡 2 幼稚巨核细胞 胞体明显增大 直径 30 50 m 外形常不规则 胞核不规则 有重叠或扭转 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小块状 排列紧密 核仁可有可无 胞质量增多 染蓝色或浅蓝色 近核处呈淡蓝色或浅粉红色 出现少量天青胺蓝颗粒 3 巨核细胞 颗粒型巨核细胞 胞体甚大 直径 40 70 m 有时可达 100 m 其形态不规则 胞核较大 形态不规则 核染色质较粗糙 排列紧密呈团块状 无核仁 胞质极丰富 染 粉红色 夹杂有蓝色 质内含有大量细小的紫红色颗粒 常聚集成簇 但无血小板形成 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胞体巨大 直径 40 70 m 有时可达 100 m 胞核不规 则 高度分叶状 核染色质呈团块状 胞质呈均匀粉红色 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 粒或血小板 胞膜不清晰 多呈伪足状 其内侧及外侧常有血小板的堆集 裸核型巨核细胞 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的胞浆解体后 释放出大量血小板 仅剩 一胞核 称之为裸核 4 血小板 胞体很小 直径仅 2 4 m 呈星形 椭圆形 逗点状或不规则形 胞 质染浅蓝色或淡红色 中心部位有细小紫红色颗粒 但无细胞核 2 正常骨髓象 1 骨髓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粒 红细胞比例为 3 4 1 2 粒细胞系统 约占有核细胞的 50 60 其中原粒细胞小于 2 早幼粒细胞小于 5 中 晚幼粒细胞均小于 15 成熟粒细胞中杆状核多于分叶核 嗜酸性粒细胞小于 5 嗜碱性粒细胞小于 1 3 红细胞系统 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 20 其中原红细胞小于 1 早幼红细胞 小于 5 以中 晚幼红细胞为主 平均各约 10 4 淋巴细胞系统 约占 20 小儿偏高 可达 40 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细胞极罕见 5 单核细胞和浆细胞系统 一般均小于 4 均系成熟阶段的细胞 6 巨核细胞系统 通常在 1 5cm 3cm 的片膜上 可见巨核细胞 7 35 个 其中原巨 核细胞 0 幼巨核细胞 0 5 颗粒巨核细胞 10 27 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 44 60 裸核 8 30 7 其它细胞 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 内皮细胞 组织嗜碱细胞等骨髓成分 不易 见到核分裂象 不见异常细胞和寄生虫 成熟红细胞的大小 形态 染色正常 3 异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及其意义 1 胞体异常 1 大小异常 胞体比同期正常细胞明显增大或缩小 如 巨幼红细胞 直径 22 28 m 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红白血病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小型原始红细胞一 直径 10 12 m 见于缺铁性贫血及感染等 巨大型原始粒细胞 直径 17 22 m 见于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小型原始粒细胞 直径 8 12 m 与淋巴细胞相似 见于急粒 大小不匀 2 形态异常 幼稚细胞形态畸形显著 不规则 多形性 瘤状突起 如幼稚单核细 胞 原始粒细胞 恶性组织细胞 见于急粒 急单 恶组 成熟的细胞 如红细胞呈椭 圆形 口形 球形 靶形 镰刀形 泪滴形 盔形及不规则形等 2 胞核异常 1 数目的异常 正常时只有一个核的细胞在异常时变为多个核 见于各系统白血病细 胞 严重贫血 2 形态异常 畸形怪状 极不规则 可呈凹陷 分叶 切迹 折叠 扭曲 笔架状 S W V 形 肾形等 如白血病细胞 恶性异常组织细胞 变化显著异常 各阶段红细胞 的核本为圆形 异常时也可成为分页或其它不规则状 像晚功红细胞核呈花瓣样 中性粒 细胞胞核分叶困难 出现粗杆状 花生状或眼镜样的 Pelger Huet 异常 3 核染色质异常 疏松 粗糙如巨幼红细胞或巨幼样粒细胞 4 核仁异常 大小不一 数目增多 色泽改变等见于急性白血病的原始细胞 恶性 组织细胞病的异常组织细胞 5 异常核分裂 正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