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Q/JNGJDL 企业标准 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版 本 号:2015-A-01 Q/JNGJDL.1 16YA2015氨区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015-06-01发布2015-06-01实施编制单位: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目 录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1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11.2 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11.3 事故诱因 11.4 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及后果 11.5 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2 应急处置原则 2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3.1 应急组织体系 23.2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33.3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抢险救援组职责 34 预防与预警 44.1 危险源监控 44.2 预警行动 54.3 预警结束 54.4 预警流程 55 信息报告程序 65.1 公司24小时应急电话 65.2 信息报告 65.3 事故上报 65.4 信息通告 75.5 对外求救 76 应急响应 76.1 响应分级 76.2 响应程序 76.3 应急处置 86.4 应急结束 96.5 响应流程 96.6 应急人员防护 10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07.1 应急物资及装备管理 107.2 应急和救援护备管理 117.3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1.氨区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1.1.1 液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氨气的分子式NH3,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氨气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1.1.2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1.1.3 发电厂氨爆炸是指发电厂制氨区及氨系统、氨压缩机液氨接、卸、氨区及脱硝系统的设备维护中的发生泄漏,如处置不当,遇明火、会有燃烧爆炸的危险。1.1.4 液氨储存罐、蒸发器、缓冲罐安全阀故障或存在隐患,易导致物理爆炸,当接地装置存在隐患,发生泄漏时,达到燃烧极限、静电点燃,造成燃烧爆炸。1.2 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1.2.1 液氨储罐区。1.2.2 氨罐车装卸区。1.2.3 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位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1.2.4 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露。1.2.5 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露或爆裂。1.3 事故诱因:1.3.1 液氨运输车辆在厂内行驶过程中发生泄漏,处置不当,遇明火、会有燃烧爆炸的危险。1.3.2 液氨接、卸、氨区及脱硝系统的设备维护中的发生泄漏,如处置不当,遇明火、会有燃烧爆炸的危险。1.3.3 液氨储存罐、蒸发器、缓冲罐安全阀故障或存在隐患,易导致物理爆炸,当接地装置存在隐患,发生泄漏时,达到燃烧极限、静电点燃,造成燃烧爆炸。1.4 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及后果:1.4.1 易气化扩散: 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1.4.2 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国标规定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暴露于72ppm5分钟后,鼻、咽受到刺激;暴露于500ppmm30分钟后,上呼吸道受到刺激,出现流泪、脉搏加快、血压增高;暴露于1000ppm以上,可引起死亡;大量接触致慢性呼吸道病;2%氨水污液接触皮肤15分钟后,引起灼烧感和起水泡;70ppm蒸汽刺激眼睛,如不及时用水冲洗,会部分或全部失明;误服,灼烧喉胃,引起呕吐,并能致死。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食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1.4.3 易燃烧爆炸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当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储罐爆炸。1.4.4 易污染环境: 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1.4.5 易发生次生事故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1.5 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5.1 氨区及氨系统液氨罐泄漏或氨系统管道泄漏;设备治理不到位,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氨区及氨系统附近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未及时清理,存在火灾隐患。1.5.2 氨区喷淋装置未投入自动方式或者不定期试验、检查;损坏后不能及时处理。1.5.2 氨区检漏仪装置未投入自动方式或者不定期试验、检查;损坏后不能及时处理2 应急处置原则: 在开展氨爆炸事故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时,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发电系统“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害、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3.1.1 氨区爆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氨区爆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氨区爆炸事故应急领导组总经理: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应急管理办公室事故消防交通医疗物资技术维护运行应急调查保障保障应急救援应急保障应急专家应急抢险应急操作组组组组组组组组3.2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总经理应急救援领导组副组长:总工程师主要成员:生产准备部经理、基建设备部经理、安环部经理、设备维护部经理、综合部经理。应急现场抢险救援队伍:消防保障组、运行操作处理组、维护抢险应急组、技术专家应急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3.3 应急管理领导组、应急抢险救援组职责:名称职责氨区爆炸事故应急领导组负责氨区爆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事前做好监控,事中做好应急响应,事后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应急物资准备充足。全面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组织各应急小组及时有序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要以保人身安全为主要任务,确保被救人员和参与救助工作人员的安全。氨区爆炸事故应急领导组组长全面负责氨区爆炸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全面指挥氨区爆炸事故的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尽量减少氢气爆炸事故的损失氨区爆炸事故应急领导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全面做好氨区爆炸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做好氨区爆炸事故的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氨区爆炸事故应急领导组成员在应急领导组长和副组长领导下,全面做好本单位的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加强队伍培训,提高队伍的应急抢险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确保人员和救援设备、应急物资始终处在应急状态;执行抢险救援的命令,组织好本单位人员及时到场抢险救援。运行操作应急组职责组长:生产准备部经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事故时,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备的隔离,为设备和设施的抢修恢复创造条件。在氨区发生事故初期,应及时成立临时指挥部,负责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抢险或抢救,当现场应急指挥到场时,应将指挥权上交,同时服从现场应急指挥领导,积极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维护抢险应急组组长:设备维护部经理在事发初期,责任单位应及时成立临时指挥部,负责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抢险或抢救,当现场应急指挥到场时,应将指挥权上交,同时服从现场应急指挥领导,积极进行应急救援工作。设备部应急组组长:设备部经理事故发生后,及时赶赴现场,了解、分析现场状况,提出技术方面的意见,指导应急抢险小组消除设备缺陷。医疗救护组组长:综合部经理负责对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紧急处理,根据人员伤势情况,将受伤人员迅速转至文水县各医院救治。物供部应急组组长:基建设备部经理负责保障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和工具。交通保障组组长:综合部经理负责保障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各种车辆。消防保障组组长:安环部经理制定总体灭火方案;及时掌握现场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行动方案和调配抢险救援力量;使用消防设备和设施进行灭火,同时指导现场义务宏鑫消防队员正确灭火。日常要对消防设备、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责任单位整改,确保其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事故调查组组长:安环部经理协助现场应急指挥做应急抢险救援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负责调查事故原因。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1)、氨区设置有毒气体检测装置,氨区内氨泄漏量达“30mg/m3(40ppm)”报警值时,氨区“警铃”响,自动喷淋装置启动。(2)、运行巡检及检修维护中,运行人员携带便携式氨气泄漏检测仪,随时检测现场空气中氨气浓度,当浓度达到接触限值18mg/m3时发出报警提示。(3)、氨系统中工艺流程状态及液储罐等温度、压力情况,通过传送装置传至主机集控室进行实时监控。4.1.2 预防措施:(1)、加强氨区的安全管理,运行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2)、氨区运行人员按标准对氨区设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填写设备缺陷单,检修人员应及时消除缺陷,并做好维护记录。(3)、氨区运行人员定期检查应急物资是否齐全、完备、可靠,不足时及时编制采购计划进行补充和完善。(4)、氨区运行人员检查液氨罐的贮量不得超过罐容积的85%。(5)、氨区运行人员检查消防系统运行情况,确保消防系统安全稳定运行。4.2 预警行动:4.2.1 预警事件分级: 根据氨的特性,氨系统泄漏事件按空气中含有有毒气体体积浓度值进行分级:(1)、三级事件: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至30mg/m3(40ppm)。(2)、二级事件: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30mg/m3(40ppm)、未达到500mg/m3(660ppm)。(3)、一级事件: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500mg/m3(660ppm)、液氨运输槽车接卸或在厂区内发生泄漏等。4.2.2 预警条件:(1)、巡回检查时便携式氨气泄漏检测仪发出报警。(2)、液氨运输槽车行进中或在氨区接卸中发生泄漏。(3)、4小时内连续发生氨浓度低值(氨泄漏)报警。(4)、当环境温度超过40摄氏度且液氨储罐压力值有升高趋势。4.2.3 预警反馈:(1)、氨区运行人员向当班值长汇报氨区情况。(2)、达到预警条件时,由当班值长向公司主管领导、公司值班领导、生产准备部经理、设备维护部经理、安监部经理汇报。4.3 预警结束: 当氨区泄漏缺陷或液氨运输槽车泄漏缺陷处理巳结束,氨区运行人员汇报当班值长,当班值长宣布预警结束,并通知到各相关部门领导。4.4 预警流程: 预警信息的发布流程图:值 长设备维护部经理生产准备部经理安环部经理生产现场相关工作人员氨区爆炸事故领导小组分析、分级并负责发布总经理专业组制定整改和预控措施施视情况通报电网、热网调度专业组消除隐患解除预警5 信息报告程序:5.1 公司24小时应急电话: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4082081集控室值长:34120825.2 信息报告:5.2.1 发现人上报值长,值长汇报生产准备部经理,生产准备部经理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汇报。发生火险时,发现人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同时报告运行当班值长,值长确认险情时,向生产准备部经理汇报,生产准备部经理向责任单位通报,严重时向氨区爆炸事故领导小组汇报,紧急时,氨区爆炸事故领导小组向总经理汇报。5.2.2 汇报内容要包括发现手段、险情位置、险情大小,但要做到语言精练。5.3 事故上报: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后,应在事故发生1小时之内,向文水县人民政府、文水县安监局、晋能电力集团公司和晋能监办上报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工作负责部门为综合部,上报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情况、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对外联系电话及传真:5.4 信息通告: 当需停机组时,应通知省调。发生的事故有可能影响到附近村民时,安环部、综合部尽快组织本部门人员,进村通报,必要时通报应使用扩音设备。通报内容应包括事故类型、影响范围、转移路线和安全区域。5.5 对外求救: 发生火灾本厂内部已不能控制或扑灭,或预计不能控制和扑灭时,拨打119电话,向县消防队报警;在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拨打120电话请求救援;向文水县安监局应急办请求支援时,拨打电话:03583025128。6 应急响应:6.1 响应分级:6.1.1 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至30mg/m3(40ppm),启动三级响应。6.1.2 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30mg/m3(40ppm)、未达到500mg/m3(660ppm),启动二级响应。6.1.3 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500mg/m3(660ppm)或液氨运输槽车接卸或厂内行进中发生泄漏等,启动一级响应。 应急响应原则:以救人为第一要务,以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应急工作的立足点,减少损失是应急工作的目标。6.2 响应程序:6.2.1 三级响应:(1)、氨区运行人员汇报当班值长;当班值长启动三级响应,汇报公司主管生产领导、生产准备部经理、安环部经理、设备维护部经理。(2)、生产准备部经理到现场核实报警或泄漏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案。(3)、安环部经理对处理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4)、设备维护部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泄漏处理。6.2.2 二级响应:(1)、氨区运行人员汇报当班值长,当班值长启动二级响应,汇报应急救援领导组,领导组下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2)、生产准备部、安环部、设备维护部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核实泄漏或报警情况,向生产紧急应变指挥组组长汇报。(3)、各应急救援组按职责落实相关工作。6.2.3 一级响应:(1)、对装卸过程出现脱扣、充装臂断裂、连接法兰呲开等情况大量泄漏时,操作岗位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口,立即关闭储罐和槽车的紧急切断阀。(2)、氨区运行人员汇报当班值长,当班值长汇报汇报应急救援领导组,领导组下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3)、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根据事件发展动态决定启动一级响应,并向地方政府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请求地方应急支援。(4)、(5)、各应急救援组按职责分工,分别向相应地方政府部门报告,请求支援。6.3 应急处置:6.3.1 运行人员发现液氨泄漏,首先启动喷淋装置,用水稀释、吸收泄漏的氨气。6.3.2 及时向值长汇报,及时停运脱硝系统,并停氨区设备电源。6.3.3 运行人员在氨区主要路口临时警戒,防止人员进入氨区。6.3.4 值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氨区爆炸事故应急预案。6.3.5 现场救援人员应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正压式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6.3.6 氨压缩机发生漏氨:(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当泄氨浓度较大时(大于50ppm)氨区自动保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源,消防喷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同时可手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2)、当泄氨浓度降低后(小于20ppm),运行人员可佩戴呼吸器,穿防护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漏点处理。6.3.7 压力容器漏氨: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当泄氨浓度较大时(大于50ppm)氨区保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源,消防喷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液氨蒸发器A、B、氨气缓冲罐A、B。液氨储存罐A、B采取倒罐措施,将发生泄漏的液氨储罐内的液氨倒至另外一储罐。6.3.8 阀门漏氨:(1)、发现氨阀门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阀门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并通过排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2)、如容器上的阀门漏氨,应关闭泄漏阀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开启排空阀门,向稀释槽进行排放。6.3.9 管道漏氨: 如发现管道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侧最近的阀门,切断氨的来源,并通过排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6.3.10 运输槽车漏氨: 在卸氨过程中,卸氨装置漏氨,应立即停止压缩机,然后关闭槽车卸氨气、液氨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阀、储罐液氨进口阀,开启排空阀门,向稀释槽进行排放。6.3.11 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当容器、管道、阀门大量漏氨时,迅速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氨泄漏来源,同时系统自动启动消防喷淋系统,稀释后的液体通过集水沟流至废水坑,废水坑通过废水坑泵将废液排至工业废水池。6.3.12 人员急救措施: 现场营救:(1)、现场急救原则要求“三快”即快抢、快救、快送:快抢即迅速将伤员抢救脱离伤害现场,送至安全区域;快救即迅速采取应急救治措施,救治伤员;快送即重者迅速送至医院进行救治。(2)、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营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护衣、橡皮手套。(3)、将被氨熏倒者迅速转移出污染区至温暖通风处,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中毒急救:(1)、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即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呼吸即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即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2)、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松开同时用2%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柠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应让其吸入1-2%柠檬酸溶液的蒸汽,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严禁饮水。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6.3.13 当地方消防队赶到事故现场后,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将现场指挥权交给消防队最高领导并向消防队汇报情况,配合消防队进行抢险,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液氨储罐内部压力突升报告时,全体救援人员应立即后撤300米以外。6.3.14 当泄漏得到有效隔绝后,继续启动消防水系统对泄漏现场进行1个小时的冲洗,直到现场氨气浓度检测合格。6.3.15 化学人员做好废水处理工作,防止污水污染河水。6.4 应急结束:当氨系统泄漏得到控制和消除,发生的火灾被扑灭,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设备恢复正常,由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宣布应急结束。应急响应原则:以救人为第一要务,以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应急工作的立足点,减少损失是应急工作的目标。6.5 响应流程:6.5.1 发现人汇报当值值长和本部门领导安排人员核实确认险情或相关数据已显示异常值长通知生产准备部经理总工程师6.5.2 通知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宣布应急行动开始各专业抢险队到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工作召开应急会议制定措施现场应急小组入场工作消除隐患和风险。 响应流程图:发现人员值长抢救伤员事态控制应急管理领导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5 Fun Clubs Section A同步练习(含答案)
- 佛系文案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新疆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安全防护措施改进建议合同
- 研究生招生考试题及答案
- 铭泽驾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企业内训师授课计划标准化工具
- 海外力学作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力相关笔试题目及答案
- 辉县中招考试数学真题及答案
- 券商咨询笔试题库及答案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