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_第1页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_第2页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_第3页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_第4页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1 摘要摘要 茶发源于中国 最初被当作药草使用 后来受到儒 道 释三家 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16 世纪茶叶传入欧洲 很多国家开始消费使用 唯独历史悠久的英国枸建起了有别于中国的 英国茶文化 不仅改变了其本土的生活方式 也影响了其国民的精神 生活 本文拟通过比较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内涵 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并引起读者关于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 茶文化 内涵 差异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2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II 目录目录 III 前言前言 1 一 茶的起源及其传播一 茶的起源及其传播 1 二 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成二 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成 2 三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三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 3 注释注释 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5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0 前言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 制茶 用茶 饮茶的国家 相传茶 发 乎于神农 闻于鲁周公 兴于唐而盛于宋 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 史 茶叶在我国最初是被当作药草使用的 后来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 的饮品 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 在人们细斟慢饮的过程中 受到儒 道 释三家思想影响的茶慢慢与文化因素结合 衍生出了独具一格的 中国茶文化 将人类的精神引导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同时也促进了人 际关系的融洽以及人类文明的进程 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英国在茶叶 传入欧洲后 不仅纳为己用 而且锐意创新 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英 国茶文化 本文拟对两者的内涵进行比较 以期在加深对两国文化理 解的同时 引发读者对于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一 茶的起源及其传播一 茶的起源及其传播 在中国古文化中 茶的起源与 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 茶而解之 的传说联系地最紧 相传身为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为治病 救人 常去深山采药并亲自试吃 以识别药用药效 一日 神农偶然 尝毒草 遂随手拾起身后树上飘落的叶子咀嚼 却出乎意料地发现不 适感消失了 精神也随之振奋 那些飘落的叶子便是茶叶 虽然时隔 久远 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 但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献 的研究推知 茶的确起源于我国上古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距 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 据记载 唐朝时海内外交往繁盛 茶叶常作为 礼品馈赠给来华僧侣 传教士以及出使外国的中国使节 因而被传播 到世界各国 并于 17 世纪以奢侈舶来品的身份登陆英伦诸岛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1 二 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二 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 成成 茶的发现和使用并不等同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人们在长期 的饮茶过程中 在一定的阶段 把饮茶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于 是 就随之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 产生了社会功能 这才开始出现了 茶文化 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具体而言 我国早在神 农时代就发现了茶 但直到两晋 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了茶文化的萌 芽 同样 虽然茶从 16 世纪开始就已经向西传播 但到 18 世纪才为 英国社会所接受 逐渐从宫廷贵族的专享演化为社会各阶层的饮品 在中国 茶叶在发现之初本是作为药用的 后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 至秦汉时 茶成为饮品 再至两晋南北朝时 茶成为寻常人家的待客 之物 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东晋时 社会风气浮躁 人皆以斗富 为荣 奢靡之风盛行 为抵制这股不良风气 有识之士提出以茶为象 征的 养廉 南北朝时 开明的南齐武皇帝曾下遗诏 丧事从简 灵位前不准放三牲祭品 只放些干饭 果饼和清茶 并令 天下贵祭 咸同此制 此时的茶早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饮品 而成为了待客之 物 祭祀之品 表现出了自身价值之外的文化功能 进入了精神领域 中国茶文化由此萌芽 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超过其自然实用 功能 但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也只是寒光微露 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问 直至唐代 我国的茶文化才正式形成 唐朝时 农业进步 商贸活跃 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销售 佛教兴旺 科举初成 诗风繁盛 流行贡 茶 令行禁酒 等时代因素更是掀起了一股社会饮茶风尚 唐人陆羽 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 茶经 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 的发展与传播 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书中不仅对有关茶的各种知识 进行了详尽介绍 而且首次将饮茶过程看作一种艺术 还将儒 道 释三家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 创造出了一整套强调意境的中国茶艺 英国从未种植过茶叶 16 世纪前更是只喝咖啡和酒 茶叶在刚传 入英国的时候也是作为药草使用的 真正把饮茶之风带到英国的是英 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 由于皇后的表率作用 虽然当时英国的红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2 茶价值黄金 但贵族们依旧争相效仿 饮茶之风遂在英国宫廷流行起 来 随后进入贵族世家 中国茶由此转为时尚奢华生活的标志 随着 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英国政治安宁 经济繁荣 很快确立了其海上 霸主的地位 得以进口大量的茶叶 茶叶因此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慢 慢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品 英国人的早餐丰富 午餐简单 而晚餐一 般要到八点钟左右 一些无所事事的贵妇人觉得午餐过于简单 且与 晚餐间隔太久 便轮流在下午四 五点钟的时候举行餐会 吃吃甜点 喝喝红茶 这种风尚逐渐流行 转而成为维多利亚时期必不可少的用 餐环节和正式的社交活动 19 世纪 40 年代 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 对下午茶更是进行了奢华设计和积极推广 下午茶逐渐成为几乎所有 英国人的生活习惯 至 20 世纪初的爱德华时期 单纯的家庭式下午茶 难以满足人们高涨的消费需求 外出饮茶成为风尚 富于本土特色的 英国茶文化由此确立 三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三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 由上述可知 中英茶文化不同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导致了两者的内 涵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根植于传统的农耕文明 提倡心灵 感悟 追求天人合一 英国茶文化则是由工业文明衍生而出 在宫廷 贵族的高贵优雅的基础上 融注了工业社会所注重的务实性与目的性 中国哲学源于农耕文明 农时农耕尤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因而 中国人视大自然为母亲 对其有一种天然的崇敬 依赖之情 更极为 推崇汉代的儒学人家蕈仲舒提倡的 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 的思想 茶生于山川河流之中 中国人在发现利用的基础上 自然结合自身的 审美情趣赋予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中国茶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浓 郁的山林气息 绿茶在众多茶叶品种中最受人喜爱 原因就在于未发 酵的绿茶一经冲泡 其形状 颜色 气味无不给人自然的气息 或看 或闻 或品 都令人仿佛置身于葱绿的自然一般心旷神恰 紫砂茶具 也在种类繁多的茶具中获得最多宠爱 是因为紫砂这一陶土精灵给人 以质朴的泥土芬芳和无限的天地灵气 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大夫大都偏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3 爱饮茶 雅兴来时 常邀三五好友 于松风竹林间煮茗论道 数千年 的文化熏陶 赋予了茶 淡泊 宁静 返璞归真 等神韵 一方 斗室 一豆青灯 一杯香茗 常常使人气定神闲 物我两忘 得以感 受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的理想境界 与中国 天人合一 的思想不同 西方文明主张 天人两分 视自身为探索者和研究者 试图通过掌握自然的奥秘来主宰自然 具 体而言 英国人喜好发酵过的红茶 还经常加入其他调料 制成奶茶 方才饮用 在茶具的选择上 英国人也没有一直沿用中国瓷器 而是 创造性地将动物的骨灰加入到瓷土中进行烧制 制造出了饮茶用的骨 瓷 英国茶文化还集中体现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个人主义 比如 邀请别人来喝下午茶时 女主人们势必要拿出家中最好的茶 费尽心思做出美味的茶点 还要换上最得体的服饰 从而向客人展示 自己以及家中最完美的一面 获得自我精神的满足 此外 英国茶文 化追求实用性 相较于中国茶文化随时随地皆可饮茶的传统 英国人 将茶与一日三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只会在固定的饮茶时间才悠闲地 喝杯茶 如传统茶 下午茶以及晚餐茶 体现了其严谨考究的文化特 色 英国人还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制作了很多既能满足口欲又能填饱 肚子的茶点 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 道 释三家思想的精华 但其主导的思想 还是儒家所提倡的 中庸 和 仁礼 主张通过饮茶反躬自省 在 和谐的氛围中交流思想 增进情谊 同时 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 追 求以简为德 心静如水 返璞归真 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与中 国茶文化的谦和相比 英国茶文化就多了几许霸气 英国曾一度国力 强盛 称霸海上 被誉为 日不落帝国 因而英国人普遍有一种自 傲排外的岛国心态 加之 英国文化中存在一股强大的向上的价值取 向 因而 无论什么时间 什么场合 英国人总竭力展示自己的最佳 状态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敷衍 喝下午茶自然也不例外 环境一 定要优雅舒适 衣着一定到典雅得体 茶点一定要高档精致 待客一 定要体贴周到 一顿真正的下午茶仿佛变成了一场时尚的社交盛宴 主人不敢有丝毫马虎 客人也是小心翼翼 一定要穿着时下最流行的 服饰赴会 否则稍有差池 便会招来嘲讽 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 4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冲击着人们悠闲的传统 饮茶方式 人们很少有时间能够静心品味茶的内涵或者精心准备下午 茶的服饰 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 中英茶文化都在经历 深刻的变革 中国茶文化不再过分追求玄思静想 英国茶文化也简化了其过去花哨 的形式和繁复的礼仪 中英茶文化逐渐出现交汇点 成为增进不同文 化交流的助力 但不可忽视的是 中国传统茶文化如今日渐低迷 而 作为后起之秀的英国茶文化却正风靡全球 如何保护和传承好中国的 传统文化值得每个中国人深思 注释注释 1 简伯华 茶与茶文化概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P155 2 唐朝时科举制度严格 考生千里迢迢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