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_第1页
称重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_第2页
称重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_第3页
称重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_第4页
称重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综合课设报告综合课设报告 题目 题目 称重传感器设计及性能测试称重传感器设计及性能测试 学院 学院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 专业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组员 组员 031230325 李鸿影李鸿影 031230326 杨宇科杨宇科 2015 年年 7 月月 4 日日 检测技术综合课设检测技术综合课设 一 设计内容一 设计内容 1 设计一个电阻应变式载荷传感器及传感器特性自动测试校准系统 应用力学 传感器技术等相关知识设计一个载荷传感器 要求使用 AUTOCAD 绘制传感器机 械图 责任设计人 李鸿影 责任设计人 李鸿影 2 贴片工艺 力学分析推导应变和载荷的关系 责任设计人 李鸿影 责任设计人 李鸿影 3 设计传感器调理电路 要求电路在满足一定测试精度的前提下 尽可能简单 但可以设计两个以上的电路 要求输出电压范围为 3V 3V 责任设计人 杨宇责任设计人 杨宇 科 科 4 编写虚拟仪器程序 完成校准和对传感器静态特性曲线的显示 计算传感器 的线性度 用最小二乘线性度 或端基线性度表示 灵敏度 包括放大器 V kg 重复误差 迟滞误差等静态指标 责任设计人 杨宇科 责任设计人 杨宇科 二 传感器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二 传感器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 1 传感器结构的机械制图 传感器结构的机械制图 图 2 1 实际实验原理图 式 2 1 EW MPL EW MPL EW MPL EW MPLuk ui 1212 4 图 2 2 AntoCAD 绘制机械原理图 2 弹性体的材料选择 弹性体的材料选择 因为弹性体在称重传感器中主要用来承载重物的载荷 形成变形 以便粘 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感受到变形 从而得到重物质量 实现称重传感器的设 计功能 所以 一般对弹性体有如下具体的要求 1 强度高 具有较强的抗压 或抗拉 强度 以便在高载荷下有足够的安全性 能 2 温度系数小且稳定 3 弹性滞后 弹性后效小 4 良好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性能 5 耐腐蚀性能好 常用的弹性体材料有 铬钢 合金钢 铬锰弹簧钢 铍青铜 铝合金 本次设计的传感器弹性体采用硬铝合金进行制作 以下对硬铝合金的性能 指标进行简单概述 硬铝合金主要指铝 铜系的铝合金材料 这类合金的抗拉强度高 具有较 好的塑性 具有较高的疲劳性能和断裂韧度 耐热性和加工性能良好 但耐蚀 能力较低 需要进行防腐保护 以 2A11 硬铝合金为例 其热学性能如下 线膨胀系数 50 20 21 8 1 20 100 22 9 1 质量热容 924 100 1 热导率 4 118 25 1 其电学性能如下 20电阻率 4 54 其室温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 E 71 切变模量 G 27 屈服强度 0 2 250 抗拉强度 410 伸长率 15 10 泊松比 0 31 抗剪强度 270 疲劳强度 1 125 3 总结与体会 总结与体会 在设计机械图时 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 只能靠直尺测量 因此会有些许 微小的误差 不过可以大体看出来测试机械原理 一开始设计时选择面会有一 些问题 不过在我弄懂 AutoCAD 的三维分布就很好解决了 最后用 差集 方法 打洞完成 三视图和实体三维图均反映在一张图上 三 贴片工艺与力学特性分析三 贴片工艺与力学特性分析 1 贴片工艺分析 贴片工艺分析 由电路理论和传感器原理可知 采用单臂测量时输出为 4 1 式3 1 采用差动半桥测量时输出为 4 1 2 式3 2 采用差动全桥测量时输出为 4 1 2 3 4 式3 3 又 1 2 3 4 式3 4 可知采用差动全桥时灵敏度最高 为差动半桥测量的 2 倍 单臂测量的 4 倍 综上所述 应该使用 4 片应变片粘贴在悬臂梁上构成差动全桥测量电路 具体粘贴工艺与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 对弹性体的表面进行处理 保证干净整洁光滑平整 2 粘贴应变片 3 连线组成测量电桥 务必使对臂电阻变化相反 已构成差动电路 消除 温度等的影响 4 复查 5 固化 2 等截面悬臂梁的力学特性分析 等截面悬臂梁的力学特性分析 根据称重传感器的量程要求为 0 500g 属于小量程测量 由 二 可知 采用悬臂梁结构 如图 3 1 所示 进行设计 以下就等截面悬臂梁进行力学特性分析 图 3 1 由材料力学可知 应变片粘贴处的应变为 0 6 0 2 式3 5 则测得的重力为 2 24 0 0 式3 6 由 式 3 5 式 3 6 可知 应变片所测应变与力 作用的位置 有关 0 0 换言之 系统所测得的力 的大小随力 作用位置 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 所测 0 力 的大小还会受到因载荷不正中而引起的偏心带来的扭矩的影响 3 带角钢形状刚体的等截面悬臂梁的力学特性分析 带角钢形状刚体的等截面悬臂梁的力学特性分析 为了解决 2 中的传感器的输出随载荷的位置而改变及载荷不正中带来的 影响 在 2 中等截面悬臂梁的自由端加上如图所示的角钢形状的刚体 以下就带角钢形状刚体的等截面悬臂梁 如 图 3 2 所示 进行力学特性分析 由材料力学可知 作用于角钢形状刚体上 的力 与弯矩之差成正比 即 1 2 式3 7 可得梁上所贴 4 个应变片所感受到的应变 值分别为 1 2 式3 8 2 1 式3 9 3 2 式3 10 4 1 式3 11 图 3 2 由电桥输出特性可知 4 1 2 3 4 4 2 1 2 1 2 1 2 式3 12 式 8 中为两组应变片间的距离 1 2 由 式 8 可知 电桥输出与载荷位置无关 从而解决了 2 中的问题 4 双连孔悬臂梁力学特性分析 双连孔悬臂梁力学特性分析 由 3 中的 式 8 可知 为了提 高系统灵敏度 增大即单位力 作用下产 生的电压 可以通过减小应变片粘贴部 位即悬臂梁的实际工作部分的弯曲截面 系数 即减小工作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所以通过在悬臂梁上开两个互相连通的 孔 以便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如 右图 图 3 3 所示 5 总结与体会 总结与体会 通过整个力学分析 让我对传感器 的应变效应实际体会更加加深 实际工 作时也可以通过仿照这次设计选择差动电桥的 图 3 3 方法来增大灵敏度和实际应用电桥时应变 片的贴片位置和方法 虽然推导过程曾经出现过一些错误 在看书后及时发现 并改正 也算加深对全桥电路的理解和印象了 四 调理电路设计四 调理电路设计 图 4 1 Protel 原理图 图 4 2 PCB 原理图 层 1 图 4 3PCB 原理图 层 2 1 增益设计分析增益设计分析 压阻式传感器 恒流源电路 放大线路 C E 7 R 1 R 2 R 3 R 8 R 6 R W R C C 9 R 10 R 11 R 4 R C E 4 A 1 A 2 A 3 A G R 图 4 4 三运放测量放大器局部电路图 2 由 数字化测试技术 课程中有关测量放大器的内容可知 设加在运放 1 同向端的电压为 加在运放 2 同向端的电压为 若运放 1 运 1 2 放 2 运放 3 均为理想运放 可得三运放测量放大器第一级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1 1 5 7 2 式4 1 第二级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2 9 8 式4 2 为了提高电路的抗共模干扰能力和抑制漂移的能力 根据上下对称的原则进行 电阻配置 取 5 7 8 10 9 11 可得整个三运放测量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为 1 2 1 2 5 2 式4 3 其中即为差动全桥的输出电压 由 式 3 12 可知 1 2 1 2 2 1 2 可知传感器输出电压经调理电路输出的电压为 1 2 1 2 5 2 2 1 2 式4 4 又系统要求输出电压范围为 3V 3V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 需要对下面这个参数进行详细设计 1 2 5 2 2 1 2 式4 5 具体取值包括电阻 电阻 电源电压 应变片粘贴 5 5 1 2 5 5 位置和 应变片灵敏度系数 弹性体的弹性模量 和弯曲截面系数 1 2 2 调零参数设计调零参数设计 图 4 5 差动电桥及调零电路局部电路图 一般电桥四个桥臂的应变片的标称电阻阻值是相等的 但实际上是存在偏 差的 这就造成在弹性体受力为 0 是 电桥的输出不为 0 但是实际要求电桥 在测量前输出为零 这就要求在电桥测量电路上上附加调零电路 即在电路中 增加电阻和电位器 如图 4 5 所示 6 1 由电路理论可知 和将构成三角形连接 等效桥臂电阻受其影响后变 6 1 为 其中 1 2 1 1 1 1 1 2 6 式4 6 2 2 1 1 1 6 式4 7 阻值变化为 1 2 1 1 1 1 1 2 6 式4 8 2 2 2 2 2 1 1 1 6 式4 9 可得电阻变化最大量为 1 2 1 1 6 式4 10 2 2 2 2 6 式4 11 同时 由于引入调零电路 会带来一定的传感器的灵敏度误差 6 2 1 6 2 式4 12 由 式 4 10 和 式 4 11 可知 的大小决定了调零电路的调节范围 6 越小 调零电路的调节范围越大 6 但是为了尽可能减小调零电路对于测量电路的影响 和应在可能的范 6 1 围内尽量选取得大一些 综上所述 本次传感器设计是 6 10 1 2 3 4 350 可调节桥臂电阻值为 11 84 0 034 3 总结与体会 总结与体会 这次实验的信号调理电路比较简单 加上之前自己有自学过 protel 所以 protel 设计 部分相对比较轻松 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做完了 真正的设计其实远比这复杂 因为 protel 官方库里面器件很有限 而实际应用中所用的器件可能千奇百怪 所以从原理图设计开始 设计者可能就要开始制作器件原理图符号 画 pcb 图要制作器件封装 要设计电气规则 要考虑电磁干扰 要考虑器件布局及走线等等各方面的内容 但是 通过这次简单的任务 可以熟悉整个设计流程 对于加深对软件的理解其实大有帮助 在一个学期没有用过 protel 后 我对于其设计已经很生疏 经过这次作业 我又重新入门了一次 五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五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 1 电压测量显示系统设计 电压测量显示系统设计 2 传感器特性实际测量 传感器特性实际测量 数据均在图中显示数据均在图中显示 3 总结与体会 总结与体会 这次课设 labview 程序设计部分是最有挑战性的部分 也是我收获最大的部分 虽然 labview 上手快 但因为这学期没有选虚拟仪器这门课 我对 labview 设计一无所知 要在 几天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还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 最开始的时候对 labview 很多控件的 用法一点都不熟悉 程序一设计就出错 后来慢慢看帮助文档才开始对 labview 熟悉起来 关于用 labview 做上位机静态标定系统这方面的资料 网上实在少的可怜 能找到的寥 寥几篇论文也只是给出前面板的内容 程序框图是怎样的根本看不到 而且连程序的设计 思路也没有 后来边做边想 几天后终于想出系统设计方法 由于对软件了解有限 一开 始设计的系统数据只能做到手动输入 数据处理部分放在了 while 循环外 每采集一次数 据 把数据手动输入到相应的数组内 数组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