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_第1页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_第2页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_第3页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_第4页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复习资料一复习资料一 建筑材料 复习资料一08环工 孙越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一 考试时间 xx 05 31第 1 2节第一章1 优良的建筑材料满足要求 足够的强度 能安全的 承受设计荷载 自身的重量以轻为宜 以减少下部结构和地基负 荷 具有与使用环境适应的耐久性 以便减少维修费用 用于 装饰的材料应能美化房屋并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 有特殊功能的 材料 如硅藻泥 消音棉等 2 建筑材料特点适用 耐久 量大 价廉3 分类 化学成分无机材料 金属 非金属 有机材料 植 物 沥青 高分子 复合材料 功能机构材料 功能材料4 建筑 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 促 进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建筑业的发展 5 材料的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表观体积在自然状 态下的体积 指包含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 2 堆积密度指粉状或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 体积包含颗粒内部的孔隙和颗粒之间的空隙 m V 0 m V0 0 m V0 6 密实度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以D表示 D V V0 0 100 绝对迷失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 体积孔隙率在材料体积内 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以P表示 P 1 D P V0 V V0 1 V V0 1 0 100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所填充的程度 以D 表示 D V V0 0 0 100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 颗粒之间 的空隙所占的比例 以P 表示 P 1 D V0 V0 V0 1 VO V0 1 0 0 100 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间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可 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及计算的依据 7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砖 混凝土 木材 砂 石 钢材 玻璃等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不 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沥青 石蜡 塑料等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 的性质 质量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表示质量吸水率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 所 吸收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体积吸水率指材料在吸水 饱和时 所吸收水分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108环工 孙越体积的百分率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 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用软化系数表示 K软 材料在饱和状态下的 抗压强度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f饱 f干 K软 0 85时即为耐水性材料 用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 但不宜小于0 75 越小耐水性越差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 能 抗渗系数抗渗系数越小 抗渗性越好 抗渗等级以规定的试件在 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P抗渗等级越高 抗渗性越好8 抗冻性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而不产生宏观破坏 同时微 观结构不明显裂化 强度也不明显降低的性能抗冻等级F 25 F 50 F100 如F25表示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多冻融循环的次数是25次 强度下降不超过25 质量损失不超过5 9 材料的热工性质导热 性材料传到热量的能力 大小以导热系数 表示 越大 传到的热量就越多 反之 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固体 液体 砌体 影响 的因素 物质构成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 有机材料 孔隙构造空隙率越大 越小 相同孔隙率情况下 材料内部粗大孔隙 连通孔隙越多 孔内空气 会形成流通和对流 将使材料 增大10 热容量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 或冷却时放出热量的能力 用比热容C表示 C Q m T2 T1 11 温度的变形性指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材料的体积变化12 材料的 耐久性指在使用的条件下抵抗各种内外破坏因素的作用 保持其原 有性能不被破坏的能力 第二章1 胶凝材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 化学作用能将散粒材料或块 状材料黏结成为整体的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 保持和发展强度的较轻材 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技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 保持和发展强 度的胶凝材料 2 欠火石灰由于煅烧温度过低或煅烧时间不足 使CaCO3未完全分解 过火石灰由于煅烧温度过高或煅烧时间过长 石灰石中的杂质发生 熔结3 陈伏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的过程 也称熟化 消 解或消化 CaO H2O Ca OH 2 64 8KJ4 建筑石灰按MgO含量不同分 为钙质石灰MgO 5 的建筑石灰镁质石灰MgO 5 的建筑石灰5 水玻 璃的生产过程 湿法NaOH nSiO2 Na2O nSiO2 H2O208环工 孙越 干法Na2CO3 nSiO2 6 水玻璃 俗称泡花碱 是有不同比例 的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组成的能溶于水的硅酸盐 常见的有硅酸钾水玻璃和硅酸钠水玻璃 Na2O nSiO 2 K2O SiO2 n为水玻璃模数 一般在1 5 3 5之间 建筑工程中常用2 6 2 8 n越大粘性力越强 越难溶于水 水玻璃的性质黏结能力强 不 燃烧 耐高温 耐酸能力强 不耐水 水玻璃应用石膏制品不能涂刷水玻璃 因为硅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生 成体积膨胀的硫酸钠 会导致制品胀烈破坏7 四钒防水剂配制明矾 蓝矾 红矾 紫钒 60份水 400份水玻璃KAl SO4 2 12H2O CuSO4 5H2O K2Cr2O7 KCr SO4 2 12H2O8 石灰分类块状生石灰由原材料 煅烧而成的原产品 主要成分CaO生石灰粉块状生石灰经磨细而成的 粉状产品 其主要产品的CaO消石灰粉降生石灰用适量的水消化而成 的粉末 也称熟石灰粉 主要成分为Ca OH 2石灰膏 浆 将生石灰 加约为石灰体积的3 4倍的水消化而成 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沉淀 并除去上层水分后 称为石灰膏 若水加的更多 则呈白色悬浮液 称为石灰浆9 石灰的技术性质 可塑性好 保水性好 强度低 耐水性差 体积收缩大 吸 湿性强 传统的干燥剂 11 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6min 终凝时间30min第三章1 水泥 水硬性 胶凝材料按组成分类硅酸盐水泥 铝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铁 铝酸盐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分类通用水泥 专用水泥 特性水泥2硅酸 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0 5 的混合材料 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分类不掺混合材料的成为I型硅酸盐水泥 代号P I 掺加不超过5 的混合材料的称为 型硅酸盐水泥 代号为P 原料 石灰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 校正原料熟料的矿物组成C3S C2S C3A C4AF生产过程 两磨一烧 先把集中原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合后磨细成生料 然后将制得的生料 入窖煅烧成水泥熟料 再把煅烧好的熟料和适量石膏 也可掺入混 合材料 共同磨细即可 3 水泥凝结硬化 1 定义 水泥加水拌和后形成可塑性的水泥浆 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 水泥 浆体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 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 随着水化反 应的继续进行 失去可塑性的水泥浆逐渐产生强度并发展成为坚硬 的水泥石 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 2 影响因素 熟料组成和细度 石膏掺量 3 5 养护时间 温度和湿度 水泥浆的水灰比4 硅酸盐水泥 技术性质308环工 孙越 细度0 04mm国标法确定方法 筛析法 用0 08方孔筛 比表面积法 比表面积小于300 kg的 水泥不合格 准稠度及标准稠度需水量标准稠度是试锥下降28 2mm的距离 标准稠度需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 时所需的加水量 常以水和水泥质量之比表示 水泥标准稠度需水 量一般为24 33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 凝时间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 度所需的时间 国标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 终凝时间不大于6 5h 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测定方法CaO测定方法 煮沸法 试饼法 直观裂缝 雷化法 膨胀值 5mm MgO测定方法 压蒸法不良的因素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 氧化镁过多 掺入 的石膏量过多 注国标规定石膏掺量为水泥的3 5 游离氧化镁不得超过5 SO3不得超过3 5 强度和强度等级42 5 42 5R 52 5 52 5R 62 5 62 5R 碱含量NaO 0 658K2O 活性骨料 低碱5 的混合材料和 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 掺加原因能改善水泥的性能 增加水泥品种 降低水泥成本 扩大水泥的应用范围 同时节约了熟料又充分利用了工业废渣 3 混合材料的种类 活性混合材料具有火山灰活性或潜在水硬性 的混合材料 包括粒化高炉矿渣是高炉炼铁所得到的以硅酸钙和铝酸钙为主要成 分的熔融物 经急速冷却而成的颗粒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粉煤灰混合材料火山灰活性指混合材料磨成细 粉与石灰加水拌和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水化产物的性质潜 在水硬性指磨细的混合材料和石灰与石膏加水拌和在湿空气中才能 形成水硬性水化产物的性质 玻璃体是形状不规则的黑色杂物 是高温熔融的熟料 在极冷极热 的作用下来不及结晶而变成玻璃体状的物质 非活性混合材料指掺入水泥后 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 性能的矿物材料 又称惰性混合材料 主要作用是改善水408环工 孙越泥某些性能 如调解水泥强度等级 增加水泥产量 降低水化 热等 8 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 6 15 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简称普通水泥 P O 技术性质筛余量得超过10 初凝不早于45min 终凝不迟于10h强度 等级分为32 5 32 5R 42 5 42 5R 52 5 52 5R9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种类普通硅酸盐水泥P 0矿渣 硅酸盐水泥P S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20 70 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 F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20 50 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复合硅酸盐水泥P C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20 40 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0 快硬型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 以3d抗压强度表示标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快硬性水泥 技术性质 细度0 08mm的方孔筛 筛余量不得超过1 0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 终凝不迟于10h 体积安定性 储存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按1d和3d抗压 抗折强度划分 325 375 425三个强度等级 11 高铝水泥 铝酸盐水泥 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 经高温煅烧 所得以铝酸钙为主的铝酸盐水泥熟料 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 料 代号CA 技术指标 细度比表面积不小于300 kg 或通过0 045mm的筛 筛 余量不大于20 凝结时间CA 50 CA 70 CA 80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30min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h CA 60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60min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8h 特性快凝 早强 高强 低收缩 耐热性好 耐腐蚀性强第四章1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 水和粗或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 拌制成拌 合物 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分类按表观密度大小 重混凝土 2800kg m 普通混凝土 2000 2800kg m 轻混凝土 160mm 流动性混凝土100 150mm 塑性混凝土10 90mm 干硬性混凝土40mm 细骨料含泥量 不大于3 你快含量不大于1 12 泵送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不低于10 0mm 采用泵送施工工艺 选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等 用水量与水泥矿物掺和料的总量比值不易大于0 60 水泥与矿物 掺和料的比值不宜小于300 m 砂率通常在35 45 掺入引气剂型的外加剂时 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4 13 高性 能混凝土既是流态混凝土又是高强混凝土 寿命长 较高的体积稳定性 良好的施工性能 一定强度和密实度 坍落度 200mm 第五章1 建筑砂浆 由无机胶凝材料 细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凝土 也称细骨料混凝土 分类按材料 水泥砂浆 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按用途 砌筑砂浆 抹面砂浆 装饰砂浆 特种砂浆2 砂浆的组成材料水泥 细骨料 砂子 细度模数通常在2 3 3 0 工业废渣 水 掺和料 外加剂3 砂浆的技术性质 1 新拌砂浆和易性 流动性又称稠度 指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 动的性质 用沉入度表示 mm 沉入度越大 砂浆流动性越好 保水性指杀将保持水分的能力 也指砂浆中各项组成材料不易分 层离析的性质 用分层度 mm 表示 分层度越大 保水性越差 不便于施工 一 般以10 20mm为宜 注泌水率 砂浆中泌出水量与拌和总水量之比 分层度 砂浆拌和物中的骨料因自重下沉时 水分相对产生离析而上升造成 上下稠度的差别 这种差别称为 用分层度筒测定 2 砂浆的强度强度等级划分为M1 0M2 5M5 0M7 5M10M15M20影响 因素本身的组成材料与配合比 基层材料的吸水性 基层为不吸水 材料时 主要是强度等级与水灰比 基层为吸水材料时 为水泥用1 008环工 孙越量与水泥强度等级 与水灰比关系不大 砂浆特征系数A B参 考数值 3 砂浆的粘结力与工程质量又密切关系 一般砂浆的抗压强度越 高 粘结力越大 砂浆粘结力还与基层材料表面状态 润湿情况 清洁程度及施工养 护等条件有关 4 砂浆的变形砂浆在承受荷载 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时 均会产 生变形 为了减少收缩变形 可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 4 抹面砂浆 指涂抹在建筑物或建筑构件表面的砂浆 又称抹灰砂浆 作用抗风化 保护结构主题免遭各种侵蚀 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改善结构的外观 质量要求 流动性 保水性分层度10 20mm 粘结性 为了保证砂浆抹灰层便面平整 避免砂浆脱落和出 现裂缝 常采用分层薄涂的方法 一半分两层 中级抹灰 或三层 施工 高级抹灰 底层抹灰的作用是使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 要求砂浆具有较高的粘 结力和良好的和易性 中层抹灰起抹平作用 可省去 面层抹灰起 装饰作用 要求光洁整平底层或中层抹灰多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或石 灰砂浆 面层多采用水泥混合砂浆 麻刀石灰砂浆 纸筋石灰砂浆 等 用于室外 潮湿环境或一碰撞等部位的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 5 砌筑砂浆 用于砌筑转 砌块 石材等各种块材的砂浆 作用胶结块材 传递荷载 填实块材缝隙 提高砌体绝热 隔声等 配合比石灰膏砂 1 2 5 体积比6 防水砂浆 指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防水剂或防水粉后制作的砂浆防水层 1 配合比 水泥砂 1 2 5 3 水灰 0 55 0 6强度大于32 5的水泥 无侵蚀性洁净水 洗净的中砂 2 施工操作方法 涂抹时每层厚度一般5mm 抹4 5层 所以防水层厚度20 30mm 涂抹前 做纯水泥浆涂层 一层防水砂浆 一般为5mm 压实 涂抹第 2 3 4层防水砂浆 5层 压光 洒水养护7 10天 第六章1 烧结普通砖 孔洞率 15 1 定义以粘土 页岩 粉煤灰 煤矸石等为原料 经成型 焙烧 制得的无空洞或空洞率小于15 的砖 称为 2 生产工艺 坯料调制粉碎 加水拌和 良好的可塑性坯体 制品成型塑性法 含水15 25 挤泥条 切割成型 生坯干燥含水率降低到8 10 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 阴1108环工 孙越干 和人工干燥 室内 焙烧被烧初期 温度100 时 生 坯中自由水分全排除 升至500 700摄氏度时 有机物烧尽 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结晶水脱离 升至800 900 时 粘土矿物分解 达到1000 时 易分解的化合物形成新的 可结晶硅酸盐矿物 3 欠火砖 因焙烧温度过低而使坯体未能达到烧结状态 欠火制品通常颜色较 浅 呈黄色或黑心 敲击声哑 空隙率大 强度低 耐久性差 过火转 因烧成温度过高而使坯体塌落变形 过火制品通常颜色较深 敲击 声脆 较密实 强度高 耐久性好 但外形有弯曲变形 4 技术性能指标 尺寸 标准尺寸为240mm 115mm 53mm 大面 条面 顶面 1m 砖砌体理论用 砖512块 强度等级 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 30 MU 25 MU 20 MU 15 MU10 耐久性 1 抗风化性能 指在温度变化 干湿变化 冻融变化等物理因素作用下 材料不变 质不破坏并长期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 风化指数 指日气温从正温降低至负温 或从负温升至正温的每年平均天数与 每年从霜冻之日起至消失霜冻之日止这一期间降水总量的平均值的 乘积 据风化指数分为严重风化区 非严重风化区 大于12700为严重风化 区 小雨12700为非严重风化区严重风化地区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 省 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区 的砖必须做抗冻性 冻融 实验 2 泛霜 指可溶性盐类在砖表面的盐析现象 一般呈白色粉末 絮团或絮片 状 严重时会出现起粉 掉表或脱皮现象 分为轻微泛霜 对清水墙外观有影响 中等泛霜 使潮湿部位粉 化脱落 严重泛霜 砌体结构股份化破坏 3 石灰爆裂 指当砖的原材料中夹杂着石灰质物质时 会在焙烧时生成生石灰 生石灰在吸水后消化 引起体积膨胀而出现爆裂现象 2 烧结多孔砖 指含有较多小孔 孔洞率 25 的烧结砖 烧结空心砖指孔洞率 35 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少的烧结砖 第八章1 防水材料指应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中 起着防潮 防漏 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构建不受水侵蚀破坏作用的一类建筑材料 2 防水材料的共性要求 耐候性 对于光 热 臭氧等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具有抗水渗透和耐酸碱的性能 对外界温度和外力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1208环工 孙越 整体性好 既能保持自身的粘结性 又能与基层牢固黏结 同时在外力的作用下有较高的剥离强度 形成稳定的不透水的整体 3 防水材料的类别柔性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4 石油沥青是石油 原油提炼出各种石油产品后的残留物精再加工而得到的产品 是一种有机胶凝体材料 常温下呈褐色或黑褐色的固体 半固体黏黏稠体状态 受热后变软 1 组成油分 常温下黄褐色液体 在其中的含量为40 60 赋予石油沥青流动性树脂 黄色执黑褐色黏稠状半固体 在其中含量为15 30 赋予石油沥青塑性和黏性地沥青质 常温下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固体粉末 含量约为10 30 其含量越多 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越小 黏性越大 也越脆硬 2 技术性质 黏性 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升高粘性降低反之粘性提高 耐热性 用软化点表示 塑性 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 外力去掉后仍能保持 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用延伸度 延度 表示 温度感应性 指石油沥青的黏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变化越小 对温度敏感性越小 大气稳定性 指石油沥青在热 阳光 洋气和潮湿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抵抗老化 的性能 也称耐久性 注黏性表示方法 标准粘度计法液体状态下的沥青在一定温度条件下 经过规定直 径的孔 漏下50ml所需要的时间 s 针入度法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 标准针垂直灌 入沥青的深度 3 沥青的老化 石油沥青中各组分不稳定 在阳光 热 洋气 水等外界因素作用下 密度小的组分会逐渐转化为密度大的组分 油分 树脂含量会降低 地沥青质增加 这一过程成为沥青的老化1 3xsmhc61 VQKFAupk f94 YTNIDxs nhc71 VQLFA vpkf94 YTOI Dysnic72 WQ LGAvqkfa4 Z TOJDytnid72 WRLGBvqlfa5 ZTOJEytoid82 WRMGBwql ga50 ZUOJEyt ojd83 XRMHB wrlgb50 ZUPJ Eztoje83 XS MHCwrmgb60 UPKEzuoje83 XSNHCxrmhb61 VPKFzupje93 YSNICxsm hc61 VQKFAu pke94 YSNID xsnhc71 VQL FAvpkf94 YT NIDxsnic72 WQLGAvqkfa4 YTOIDysnid72 WRLGBvqlf a5 ZTOJDytn id72 WRMGBw qlga50 ZUOJE ytoid82 WRM HBwrlgb50 ZU PJEztojd83 XRMHCwrmgb60 UPKEzuoje83 XSMHCwrmh b61 VPKFzup je93 XSNHCx rmhc61 VQKF Aupke94 YSN ICxsmhc61 VQLFAvpkf94 YTNIDxsnhc71 VQLGAvqkf a4 YTOIDysn ic72 WQLGBv qlfa5 ZTOJD ytnid72 WRL GBvqlga50 ZU OJEytoid82 WRMGBwqlgb50 ZUPJEztojd83 XRMHBwrlg b50 UPKEzuo je83 XSMHCw rmgb60 UPKF zupje93 XSN HCxrmhb61 V PKFAupke94 YSNICxsmhc61 VQKFAupkf94 YTNIDxsnh c71 VQLFAvp kf94 YTOIDy snic72 WQLG Avqkfa4 ZTO JDytnid72 W RLGBvqlfa5 ZTOJEytoid82 WRMGBwqlga50 ZUOJEztoj d83 XRMHBwr lgb50 ZUPJEz toje83 XSMH Cwrmgb60 UP KEzuoje83 X SNHCxrmhb61 VPKFzupje93 YSNICxsmhc61 VQKFAupk e94 YSNIDxs nhc71 VQLFAvpkf94 YTN IDxsnic72 W QLGAvqkfa4 YTOIDysnid72 WRLGBvqlfa5 ZTOJDytni d72 WRMGBwq lga50 ZUOJEy toid82 XRMH Bwrlgb50 ZUP JEztojd83 X RMHCwrmgb60 UPKEzuoje83 XSMHCwrmhb61 VPKFzupj e93 XSNHCxr mhc61 VQKFA upke94 YSNI Cxsmhc61 VQ LFAvpkf94 Y TNIDxsnhc71 VQLGAvqkfa4 YTOIDysnic72 WQLGBvql fa5 ZTOJDyt nid72 WRLGB vqlga50 ZUOJ Eytoid82 WR MGBwqlgb50 Z UPJEztojd83 XRMHBwrlgb50 UPKEzuoje83 XSMHCwrm gb60 UPKFzu pje93 XSNHC xrmhb61 VPK FAupke94 YS NICxsmhc61 VQKFAupkf94 YTNIDxsnhc71 VQL FAvpkfa4 YTOIDys nic72 WQLGA vqkfa4 ZTOJ Dytnid72 WR LGBvqlfa5 Z TOJEytoid82 WRMGBwqlga50 ZUOJEztojd83 XRMHBwrl gb50 ZUPJEzt oje83 XSMHC wrmgb60 UPK Ezuoje83 XS NHCxrmhb61 VPKFzupje93 YSNICxsmhc61 VQKFAupke94 YSNIDxsnhc71 VQ LFAvpkf94 Y TNIDysnic72 WQLGAvqkfa4 YTOIDysnid72 WRLGBvql fa5 ZTOJDyt nid72 WRMGB wqlga50 ZUOJ Eytoid82 XR MHBwrlgb50 Z UPJEztojd83 XRMHCwrmgb60 UPKEzuoje83 XSMHCwrm hb61 VPKFzu pje93 XSNHC xrmhc61 VQK FAupke94 YS NICxsmhc61 VQLFAvpkf94 YTNIDxsnhc71 WQLGAvqkf a4 YTOIDysn ic72 WQLGBv qlfa5 ZTOJD ytnid72 WRL GBvqlga50 ZU OJEytoid82 WRMGBwqlgb50 ZUPJEztojd83 XRMHBwrlg b50 UPKEzuo je83 XSMHCw rmgb60 VPKF zupje93 XSN HCxrmhb61 V PKFlfa5 ZTO JDytoid82 W RMGBwqlga50 ZUOJEy toid83 XRMHBwrlg b50 ZUPJEzto jd83 XSMHCw rmgb60 UPKE zuoje83 XSN HCxrmhb61 V PKFzupje93 XSNHCxsmhc61 VQKFAupke94 YSNICxsnh c71 VQLFAvp kf94 YTNIDx snhc72 WQLG Avqkfa4 YTO IDysnic72 W RLGBvqlfa5 ZTOJDytnid72 WRMGBwqlga50 ZUOJEytoi d82 WRMGBwr lgb50 ZUPJEz tojd83 XRMH Bwrmgb60 UP KEzuoje83 X SMHCwrmgb61 VPKFzupje93 XSNHCxrmhb61 VQKFAupk e94 YSNICxs mhc61 VQLFA vpkf94 YTNI Dxsnhc71 VQ LFAvqkfa4 Y TOIDysnic72 WQLGAvqkfa5 ZTOJDytnid72 WRLGBvql fa50 ZUOJEyt oid82 WRMGB wqlga50 ZUPJ Eztojd83 XRMHBwrlgb50 ZUPKEzuoje83 XSMHCwrmgb60 UPKEzupj e93 XSNHCxr mhb61 VPKFz upje94 YSNI Cxsmhc61 VQ KFAup50 ZUOJ Eytoid82 XR MHBwrlgb50 Z UPJEztojd83 XRMHCwrmgb60 UPKEzuoje83 XSMHCwrm hb61 VPKFzu pje93 XSNHC xrmhc61 VQK FAupke94 YS NICxsmhc61 VQLFAvpkf94 YTNIDxsnhc71 WQLGAvqkf a4 YTOIDysn ic72 WQLGBv qlfa5 ZTOJD ytnid72 WRL GBvqlga50 ZU OJEytoid82 WRMGBwqlgb50 ZUPJEztojd83 XRMHBwrlg b50 UPKEzuo je83 XSMHCw rmgb60 UPKF zupje93 XSN HCxrmhb61 V PKFAupke94 YSNICxsmhc61 VQKFAupkf94 YTN IDxsnhc71 VQLFAv pkfa4 YTOID ysnic72 WQL GAvqkfa4 ZT OJDytnid72 WRLGBvqlfa5 ZTOJEytoid82 WRMGBwqlg a50 ZUOJEzto jd83 XRMHBw rlgb50 ZUPJE ztoje83 XSM HCwrmgb60 U PKEzuoje93 XSNHCxrmhb61 VPKFzupje93 YSNICxsmh c61 VQKFAup ke94 YSNIDxsnhc71 VQ LFAvpkf94 Y TNIDysnic72 WQLGAvqkfa4 YTOIDysnid72 WRLGBvql fa5 ZTOJDyt nid72 WRMGB hb61 VQKFAu pke94 YSNIC xsmhc61 VQL FAvpkf94 YT NIDxsnhc71 VQLFAvqkfa4 YTOIDysnic72 WQLGAvqkf a5 ZTOJDytn id72 WRLGBv qlfa50 ZUOJE ytoid82 WRM GBwqlga50 ZU PJEztojd83 XRMHBwrlgb50 ZUPKEzuoje83 XSMHCwrmg b60 UPKEzup je93 XSNHCx rmhb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