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3题;共30分)1. (4分)指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A惶恐 肿胀 默存 冰籍_B塌败 骷髅 湖涂 抱歉_C荒僻 善良 取谛 闲聊_D滞笨 诲辱 凑合 愧怍_2. (16分) 默写。(1)杨花落尽子规啼,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水何澹澹,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不必说_,_,_,紫红的桑椹。 (6)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春天像_,有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 (9)论语中感叹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_,_。 3. (10分)名著阅读。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以拉洋车为生(1)这段文字,出自所著的。文中主人公的最大愿望是什么?(2)名著红岩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请你写出印象最深的两位。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52分)4. (5分)名著阅读骆驼祥子。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_(作者)的骆驼祥子。此部分内容描写的是祥子在杨宅第四天,由于杨太太打牌后只给了他一毛钱,祥子忍无可忍,毅然辞工,再次回到_(地点)的情节,从中可以看出祥子_的性格特点。 (2)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B . 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C . 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D . 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5. (23分)文学作品阅读,完成各题。旷野灯红(节选)我迷路了。发觉自己迷路了,我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惶。惊惶之后,那夜里的声响便更怪异、更刺耳,且纷繁杂沓。于是,脚跟踩不踏实,趔趄不止,跌倒趴下便是自然的事。很想躺下去,但又忍不得夜幕里这一种莫名的屈辱,便带着浑身的创痛,朝无边的幽暗跌撞而去。“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我心里说。但路愈走愈陡了,树木也愈来愈稀疏。凭着爬山的经验,我知道已攀上了相当的高度,不能再贸然走下去了,否则弄不好会跌到深渊里,做一无谓的少年鬼。站在那里,我很想走下去,却不能再走下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是一种绝望的心境吧!泪,无声地落下来。但在泪眼的一片模糊中,我却发现右前方有一线隐约的微光,泪竟倏地止住了。揉一揉眼再看,那一线微光依然时隐时现。抽紧的那颗心便松开一道缝。我朝着那个方向摸索而去,心中再无一丝犹豫。爬了一段坡以后,那线光便成了清晰的一团一可以确认,那是一扇不眠的窗。心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唯一的鞭子。到了跟前,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敲一敲门,门竟悄然自开。灯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安详地躺在床上。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却不说话。“婆婆,我迷路了。”我告诉她。“哦。”她只欠了欠身, “坐吧,我眼睛不好,看不见你。”我愣了一下,依旧站着。“孩子,你要去哪儿呢?”她有气无力地问。我报了我要去的那个村子。她长长地“哦”了一声,坐起身来,说: “到底是个孩子啊,应该爬西边那座山,却爬到东边来了。白天,在日头下,也要爬半晌呢。”在灯光下,虽然知道自己走了好长好长的冤枉路,我却没有一丝惋惜,竞“咯咯”笑起来。我此时的感觉很奇异,似从娘怀里走散的孩子,又回到娘怀里一样,失散的痛苦已全然忘却了。交谈之后,知晓这瞎眼婆婆是个五保户,山下的人白天上来转一遭,看她柴米不缺、安然无恙,便又不停留地下去了。漫漫长夜,是独属于瞎眼婆婆的。“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整夜点灯呢?”“为什么?灯亮着,野兽不敢来,夜盗不敢来,灯是瞎子的眼哩。”“瞎子的眼?”我惊叫道。那一夜,我住在了她那里。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旷野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是多么重要啊它是生命存在的证明。(摘自读者,有删改)(1)从“发觉自己迷路了”到看到“一扇不眠的窗”,我的心情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依次写出来。_忍不得屈辱_释然(2)请对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唯一的鞭子”加以赏析。(3)第自然段的“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却不说话。”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对于老婆婆点灯的目的,作者提出“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的疑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5)结合选文,请说说选文第自然段有什么表达作用。6.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读完后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7. (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节选自隆中对陈寿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出师表诸葛亮)(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名微而众寡_此诚不可与争锋_先帝不以臣卑鄙_遂许先帝以驱驰_(2)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3)唐杜甫夸赞诸葛亮“功盖分三国”,到现在人们也这么赞扬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策划好了三分天下。那么,就本甲乙二选文来看,你同意这种看法么?为什么?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8. (5分)作文: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一定有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可在我们匆忙的行走中,何曾停下脚步认真地思考这些呢?我们时常叹息世风日下、人心浮躁,可曾想过自己的责任,想过把受惠于他人的光亮再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呢?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相信也曾感受过那种令人温暖的光芒: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贴心的安慰,一声真诚的问候,一次不求回报的帮助,或者一句善意的提醒,一次坦率的批评请以“曾为我点亮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