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组中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 . 螫刺sh 甲胄zu 绷紧bn 积蓄xB . 诧异ch 擒住qn 束缚f 毅然yC . 厌倦jun 俘虏lu 蜷曲qun 考虑lD . 扰乱ro 犹豫yu 遁逃dn 遵循xn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B . 绝别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C . 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D . 诀别 个得其所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3. (2分)下列句子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这次读书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读书的知识。(删去“使”)B . 班主任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开好这次主题班会的意见。(改“开好”为“举办”)C . 要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能被局部或表面的现象所困惑。(改“困惑”为“迷惑”)D . 他对待每一道题都是经过认真考虑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删去“认真考虑”)二、 书写 (共1题;共2分)4. (2分)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 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 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A . 孤孤单单 困难 恶劣B . 凄凄切切 艰苦 困厄C . 凄凄冷冷 恶劣 艰难D . 孤孤零零 艰难 糟糕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_,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青青园中葵,_。 (汉乐府长歌行)_,自将磨洗认前朝。(苏轼赤壁)安得广厦千万问,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待到重阳日,_。 (孟浩然过故人庄)“愁”是古人常抒发的一种情绪。己亥杂诗中“_”写出了诗人龚白珍辞官还乡时的情感;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浩大苍茫与诗人浓浓的愁绪。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6. (6分)名著阅读。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 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食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_。(2)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 (12分)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小英、林子、阿莲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中国力量。【小英统计的数据】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地区时间195619661968197619781986198819961998200620082016总计中国0000011日本0000112美国1211106欧洲55222218其他0021115【林子写成的新闻】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2016年,“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成功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成功,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阿莲搜集的材料】中国目前承担的国际维和经费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中国派出的军事维和人员达2720人,居世界第一,在冲突不断、疾病肆虐、气候恶劣的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_;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_(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 (3)阿莲综合了大家的资料,决定以“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为题,在班上组织一个一分钟演讲比赛,邀请你参加,请你准备一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瞑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9. (22分) 阅读牧竖一文,完成小题。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注】牧竖,牧童。竖,童仆。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去:距离。仓皇:惊慌。嗥(ho):狼的叫声。号(h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致:使。趋:向,到。 跑(p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1)解释加线的词语。意甚仓皇( )大狼闻声仰视( )狼闻声四顾( )气已绝矣( )(2)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久之不动A . 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B .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C . 学而时习之(八则)D . 久之,目似瞑(狼)(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八则)(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狼中的屠户与本文中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书可以任一点张贺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少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书架,但是如果问一问孩子书架上的书都读过吗,那么答案十有八九会让父母失望,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书不过少数几本,能反复阅读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说,孩子的阅读量和拥有的图书量不成比例,这就意味着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时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父母认为好的书,孩子不感兴趣;孩子喜欢的书,家长认为不值得读。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对此,不少朋友难以接受,他们说:“小孩子懂什么?怎么能让他们自己去选呢?读到坏书怎么办?”其实,“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孩子自己。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图书不论多么优秀,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不进去,还是没用的。更何况,所谓父母为孩子挑选图书如今已经沦为根据销量排名和网站评论买书的“跟风”,未必就真的适合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培养一种以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而这种习惯只能通过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的循环不断的过程才能培养出来。阅读是需要耐心的,如果书中的故事抓不住孩子的心,以小孩子的专注程度,很快就会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了。所以,我们的目标其实是通过阅读培养专注和耐心,这两种品质的价值远远超过某本书所传递的知识。实际上,决定孩子未来人生和事业成就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专注和耐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就不必再纠结于孩子读什么书,而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耐心。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有可能认真地耐心地读完。完完整整读完一本书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会使孩子更加自信,不会因书太厚而产生畏惧感。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就是一个好例子。阿西莫夫小时候热衷于阅读低俗杂志小说,他爸爸斥之为“垃圾”,但阿西莫夫说:“不论低俗杂志小说多么无聊,还是该读一读。年轻人渴望阅读粗野的、粗制滥造的、文体臃肿、题材陈腐的故事,只有通过阅读这些故事的单词和句子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渴望。凡是读过的人都必然会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其中一小部分人会转而去阅读比较好的作品。”阿西莫夫就是通过大量阅读通俗小说培养了对文学和写作的兴趣。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有时候“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如同健身时必须通过反复提举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长,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大量阅读是极其重要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会因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大量阅读,而不必过于计较读什么。越是年幼的孩子对阅读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时如果家长一味强调要读好书,读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以为读书就是这么没意思,难以真正建立阅读习惯。反之,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自己随便选,只要去的次数足够多,孩子最终将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读书的劲头就会大大增强。犹太人有一个传统,在给孩子的第一本书上涂蜂蜜,让孩子从小就认为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目的正在于此。读书,还是要任性一点儿的。(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用简练的语言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 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书与思考钟敬文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选自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4)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 1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