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 结果落选了。B .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 , 我心里隐隐作痛。C .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D .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删去“和用美的心灵”)B .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删去“通过”或“使”)C .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删去“不”)D . 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在“先进人物”后加上“的工作”)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默写。 (1)读书_,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 (2)闲来垂钓碧溪上,_。(李白行路难) (3)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做) (6)一抹晚烟荒戍垒,_。(纳兰性德浣溪沙 (7)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 (8)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10)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数英烈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强调:“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_。”(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作答)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p_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渐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wn_然其中了。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hi_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再度唤醒,正在获取新的探测数据。“嫦娥四号着陆器设计寿命是半年,玉兔二号月球车设计寿命是3个月,从二者目前的状态来看,工作时长都有望远超设计寿命。”吴伟仁说,在月球背面开展科学探测取得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将逐步把科学数据向全世界开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国家联合参与到太空探索计划中来。”吴伟仁说。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划线字 A.陈太丘与友期行。(_)B.相委而去。(_)(2)解释文中划线句。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你怎样评价文中的陈太丘“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这一行为? 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子俨等疏(节选)(东晋)陶渊明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 , 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注】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大分:指寿命。役:从事。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至心:至诚之心。(1)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_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_(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B . “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C . “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D .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4)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5)结合上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岗上的秃树车过山岗的时候,忽然就发现了那株树,它突兀地站在冬天的地平线上,远离成片结队的森林,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苍老、孤独、虬枝盘结,努力想把枝枝丫丫伸出生空,却怎样都伸不直的样子。那时节,夕阳西下,有飞鸟还巢,金色的夕阳把那棵秃树镀了一层金,暗淡的背景里,那棵秃树,彰显,凹凸,浮雕一样,像一张逆光的照片,唯美,清凉,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周遭的山岗,田野,石头,兀自静默,唯有风,像一个行吟诗人,抚过秃树,抚过旷野,抚过泥土,抚过沙石,留下一行行蹩脚的诗句。没法儿不心动,没法儿不震撼,为一种生命力,即使凋落,即便颓败,仍然致致以求,向上是它不朽的生命力。没有一片叶子去装饰的树,像一个脱掉了华衣丽服的女人,裸露出来的,是无法掩饰的虚弱与丑陋。可是这棵秃树,我一点都没觉得它丑,它姿态从容优雅,一幅经风见雨,处变不惊的模样,让我想起了老屋门前的那棵树,也是这样,也是光秃秃的,枝丫上没有一片叶子,不管是春天还是夏天,也不管是秋天还是冬天,它一直都是这样光秃秃,但是,它却一直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着的,它树干里新鲜的养分和水分就足以见证。如果树记得自己的年龄,它一定是很老了,老到沧桑,老到连一片叶子,都承载不起。当然,它也曾有过灿烂年华,浓荫如盖,蔽日遮天。它也曾有过繁花似锦,蜂蝶萦绕,郁郁葱葱。我曾在它尚且美好的年华里遇到过它,也曾在它硕大的树冠下,乘凉,奔跑,嬉戏,也曾在它的满树繁花下,忧伤,郁闷,思索。它记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它记得我们曾经的欢乐与悲伤,不管风雨雷电,不管冰冻霜寒,初衷不改地守护在老屋旁边。可是有那么一天,一个大雨之夜的早晨,那株苍老的秃树,一声不吭地倒下了,它的枝干满是皱褶,四分五裂地倒在地上,被摔成几截,腐朽不堪。它有多少年没有长过叶子?难道它已经老朽的承载不起一个鸟窝?它是老得再也没有一丝力气挺立了吗?秃树不在了,留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墩,那些鸟儿搬家了,我也迁徙了,远离了秃树,远离了老屋,可是不管走到哪里,那棵树,没有一片叶子的秃树,一直都默默地站在我的心里,像图腾,像支柱,像我依恋不舍的伴侣。车子越过山岗,飞驰而去,那棵站在山岗上的秃树,转瞬便被落下很远。我回头,这棵站立在冬天里,似曾相识的秃树,透过车子带起的风沙烟尘,依旧傲然挺立在山岗上,依旧肃穆安静地挺立在寒风里。丑陋吗?其实也不见得,丑不丑,在人心。记得看过一幅漫画,说一个人的思想就像底裤,你不能逢人就把自己剖开来,告诉人家你多有思想,也就是说,你不能遇到人就脱掉自己的衣服,露出底裤。秃树也是一样,树有树的内涵,树有树的心灵,美与丑需要慢慢琢磨和参悟。秃树自有秃树的风韵和意味,懂得的人自然会体味它的好与妙,就像人生的每一个年龄段,童年有童年的纯真和烂漫,华年有华年的美丽与憧憬,老年有老年的芬芳和韵味,不经历,怎么知道其中的曼妙?站在冬天里的秃树,装饰别人的风景,也装饰自己的梦,而有梦的人不会苍老,而有梦的树四季常青。(1)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它突兀地站在冬天的地平线上,远离成片结队的森林,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苍老,孤独,虬枝盘结,努力想把枝枝丫丫伸出生空,却怎样都伸不直的样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 作者由“山岗上的秃树”为什么联想到了老屋门前的那棵树? (3) 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段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山岗看到的那株树,虽然颓败,独自站立在寒风中,但令人心生敬意。B . 老屋门前的那棵树也是这样光秃秃的,虽没有树叶,但自始至终傲然挺立在老屋前,一直都默默地站在“我”的心里。C . 老树也曾有过灿烂的年华,正像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童真和韵味。D . 第段中“丑陋吗?其实也不见得,丑不丑,在人心”两句,作者意在告诉人们老树也有美好的心灵,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风韵,这种美需要人们用心去琢磨和参悟。9. (20分)阅读阿长与完成下面题目。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2)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5)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6)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10. (11分)(2013咸宁)名著导读。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的人。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1. (1分)写作。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请你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答题卡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内容健康积极。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班级或师生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