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性学习 (共4题;共21分)1. (6分)根据课文默写:_,乌蒙磅礴走泥丸。感时花溅泪,_。_,夜泊秦淮近酒家。白头搔更短,_。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_。2. (6分)判断题。 (1)“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宋江在江州岳阳楼上写的诗。 (2)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后大闹五台山,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 (3)忠义堂原叫聚义厅,晁盖中箭身亡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在门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3. (4分)名著阅读。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以上文字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_写的中篇小说_。小说通过_、_等情节内容,借船家少女“她”的纯爱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4. (5分)作文。 在你成长的记忆里,总有一种最喜欢的味道。它或许是田野里泥土的清香,或许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的清香,或许是爸爸身上的汗臭味“味道”还可以是一种内心的体悟。噓寒问暖的关怀带给人的是爱的味道,举手投足的教养带给人的是优雅的味道,刻骨铭心的记忆带给人的是思念的味道请以最喜欢的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二、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5. (2分)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B . 木兰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来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C .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D .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三、 综合题 (共2题;共16分)6. (6分)2017年6月1日,第25届“瓦尔纳之夏”国际戏剧节在保加利亚海滨城市瓦尔纳拉开帷幕。开幕式首演剧目中国徽剧惊魂记惊艳亮相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某校开展“戏曲唱出中国韵味”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积极参与,为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环节一:名家魅力:邀请戏曲艺术家表演并举办座谈会。环节二:_环节三:_(2)依依在网上搜到一段关于中国戏曲脸谱的材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A由于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是不同于其他国家戏剧的化妆艺术。脸谱与服装配合构成了戏曲人物的外观,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眼睛、面部是情绪、心理的窗户,因此脸谱是观众的视觉中心,B对唤起观众审美美感起着不可忽视的意义。A处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将“_”删去。B处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3)周末你陪奶奶在安徽戏剧院欣赏传统剧目贵妃醉酒。但坐在你们旁边的中年男子中途多次大声接打电话。面对这种情景你会对他说:_。 7. (10分)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前,某中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墨 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 、_ 的特点。(2)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脩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注:林琴南孝廉纾(sh):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束脩: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赍(j):携带。(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亟归,以袜实米( ) 若心固善(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两处)。即 呼 备 赍 米 一 石 致 之 塾 师 乃 受。(3)结合选文分析林琴南是个怎样的人。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0. (2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_,_。”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将第段空缺处补充完整。(4)请说说你对“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这句话的理解。(5)通读全文,简述本文作者论证的思路。11. (3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四十二粒芝麻顾振威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1)文中-段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结合文章-段,写出父亲的行为,以及母亲相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下表。父亲的行为母亲的感情A.嗔怪父亲舍不得吃那块烧饼B.父亲诉说他吃了整整七天的烧饼C.D.感动(3)请分别运用修辞或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文中划线段A和段B两句。(4)概括“我”父亲的形象。(5)结合全文,如何理解“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这句话?(6)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