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共6题;共29分)1. (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i)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f)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_,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if_骨_首(2)给文中划线字“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 A . hngB . hng(3)给文中横线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 A . 融B . 熔2. (3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次次,酸枣树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硬驱逐雷电远避他方_,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_,及时报告着八方信息;_,召唤着,引导着,率领着大山里所有的草木们,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它像一位尽职的使者 它像一位勇敢的将领 它像一名忠诚的哨兵A . B . C . D . 3.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设在学校礼堂举行。B . 由于连降大雨,本月到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爬山的人比上个月减少了一倍。C . 走进美丽的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D . 市科技馆作为科普基础设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4. (8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渔州。B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伶故乡菊,应旁战场开。C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 . 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E . 树木丛生,洪波涌起。秋风萧瑟,百草丰茂。F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句选四句作答) _,小桥流水人家。岐王宅里寻常见,_。_,一夜征人尽望乡。水何澹澹,_。_,无人送酒来。但愿人长久,_。(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抒发了浓烈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的诗句是:“_,_。”5. (3分)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上图是八(下)语文教材中蒹葭一诗的配图。某班同学经过讨论,觉得这幅图和蒹葭的诗意不匹配。现在请你代笔,给教材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撤换这幅插图。要求: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20字左右;不得透露个人信息。6. (6分)小明的国庆假期过得丰富多彩。10月1日观看了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10月2日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10月7日和爷爷登山庆祝重阳节。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重阳节,除了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外,文人墨客多有吟咏书写重阳节对联之好,为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缕缕翰墨之香。为纪念这个节日,小明要选一副对联送给爷爷,下列对联中最合适的是( ) A . 天庭月华清辉千里,地上玉柱吉祥万家B . 溪河携绿赏梨蕊,山野踏青寻杏花C .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寿花香D .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2)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后,小明的爱国情绪高涨。他要在同学送的小国旗上签名。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劝阻他? 二、 现代文阅读(共37分) (共3题;共37分)7. (1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刷脸支付”的历史与未来最近有报道称,即将试营业的微众银行将推出人脸识别业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刷脸”将取代数字密码。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自然杂志就有文章讨论人类自身对人脸的识别能力,研究证明虽然大多数人能够通过面部特征区分身边的朋友、亲人,但极少有人能清晰描述这些人的具体特征,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人脸进行识别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机器仿生人类的人脸识别能力可行性不大,尽管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也逐渐发展,对于人脸的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最初人脸识别被当作普通的计算机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没有获得较大突破。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和其他的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人的脸部特征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所以利用人脸来鉴定身份具有天然的优势。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搜集并初步处理人的脸部图像信息;第二步,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第三步,进一步处理已有信息并将它们保存;第四步,比对,把需要识别的人脸与已经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和甄别。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脸的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脸部特征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再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脸部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太容易及时更新。还有,人的脸部经常会出现一些装饰物(眼镜、帽子等),这些东西会不会干扰最终的判断?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界条件稍微有变化,如光线强弱,拍摄角度,都会影响人脸成像,如何准确无误的辨识众多人脸,是一直以来困扰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等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应用到了刑侦、海关安检等领域。虽然人脸识别尚没有得到普及,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3年的下半年,芬兰、英国、日本等国家就相继推出了刷脸支付系统。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刷脸支付的浪潮将席卷而来。(作者:刘心霈光明日报,2015年01月30日10版)(1)用科学定义的格式改写第段第一句“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 (2)第段在说明“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3)第段“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一句中,加点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逐渐发展,人脸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B . 20世纪90年代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的开发,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C . 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D . 因为人脸识别技术尚未得到普及,所以它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8.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宣传单李新移到桥西头的太阳,掉进楼房背面,王可从城区澴水河东岸的机配制造公司下班了。忙碌一天,虽然疲惫,想到妻子可口的饭菜和聪明伶俐的女儿,回家路上,王可不禁哼唱起了农民工之歌,“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回到桥东街道最尽头的住处,进得厨房,王可向妻子递上一个鼓嘟嘟的大红包,得意地说:“俺的奖金。”(感叹号,表示语气的强烈,体现王可获得先进人物称号后在妻子面前的得意与自豪)。惊喜不已的妻子,忙端上饭菜,顺手递过一张宣传单。王可瞅了一眼,上面写着“高薪招聘焊接技术工。”展开细看,是一家生产大型风电设备的国有企业招聘,最基本应聘要求高中文化、5年工作经历、有焊工证、埋弧焊等操作经验。王可全都符合。“你干了这么多年电焊工,一个月才赚3000多元,这是个好机会,试试吧。”妻子说,用手指着传单的大红字体,“看清楚,这月薪可是9000元起呀。”王可是偏远的大山村里人,读了3年职业高中,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在广东打工时认识同乡的妻子,结婚有了女儿后,便进了县城机配制造公司当电焊技工。收入虽不高,养家糊口还成,工作还算稳定。王可常对在超市打工的妻子说,“咱一个山旮旯的农民当上工人,也算知足了吧。”王可所在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按客户订单要求,由车工、钳工、焊工、钣金工等照订单图纸设计的流程加工和组装。工作尽管辛苦,但王可有一席用武之地,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工。上周,王可又获得年度先进人物称号,今天从财务部领回4000元奖金。去年初,公司引进最新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从用料到加工、组装、再到装车发货,所有工序一气呵成,员工需要做的只是在生产线旁进行数控操作。智能生产线上马后,工作轻松了,也不需要那么多员工。80多人的车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自然减员到19人。王可较幸运,他不懂数控技术,公司上智能生产线时,王可获得商家培训员工的机会,最终保住了岗位。但商家培训只针对该设备的基础操作,为期仅15天。说是数控操作,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超出设备之外的,比如最关键的自动化编程,王可连常识都不懂。这给王可带来了危机感。工作虽然保住了,但因为劳动强度下降,工资也跟着降掉了500元,拿到手3500元。加之,家里最近在县城贷款买房,孩子快上初中了,经济上捉襟见肘,妻子只能敦促他加劲努力赚钱。工资少了,妻子一直耿耿于怀。王可只是告诉她想自费报自动化编程培训班,学费7500元,每周上课一天半,学习一年半。当初培训工程师说:“如果学会自动化编程,一个月拿1万元工资不成问题。”目标很是激励人,但公司不给员工进修提供任何资助。妻子说又费钱又误工,不同意。今天,王可盯着宣传单上“9000元起”的数字,对妻子摇头说:“我怕是干不了这个活。”“你不试一烙铁,又怎晓得呢?”妻子激将着王可。眼见王可不自信且犹豫的怪样,妻子便直接打开手机免提语音,替王可拨通传单上电话。对方询问年龄、工作经验后,问道:“机械加工的数控切割编程熟练吗?”王可迟疑着说:“这个能看懂,但,不熟。我现在干的都是固定编程的几种部件。”对方公司又抱着希望耐心地问:“图形转换编程可以吗?”王可再度结结巴巴,对方随后又问了几个数控编程方面的问题,终于,失望地挂断电话。王可把传单递给旁边的妻子,说:“真的不行,丢掉吧。”妻子这时不再说话,转身进了房间。出来时,拿着3500元连着刚才的红包递给王可说:“明天就去交自动化编程培训班的学费吧。”王可愣着神,妻子把宣传单往桌子上一拍:“吃饭!”王可笑呵呵地看着妻子,也把桌子一拍:“好!吃饭!”(选自2019年5月7日孝感日报,有删改)(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情节到城里工作智能生产线上马_妻子鼓励王可心理_感到危机失望不舍_(2)小小宣传单,却在王可和妻子的生活中起到了大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3)联系上下文,品读第段划线句子,说说妻子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本文在叙述故事时匠心独运,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其中介绍王可“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5)仿照第段中对感叹号所做的阅读批注,为第段中的省略号做阅读批注。 (6)你觉得王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用这个人物表达了什么主题? 9. (6分)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女性的美好形象,如婴宁、聂小倩、香玉等,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她的形象。 三、 古诗文阅读(共24分) (共3题;共24分)10. (1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则有去国怀乡_至若春和景明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微斯人,吾谁与归?(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B . 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C .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D . 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11. (10.0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含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矿,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屋舍俨然_阡陌交通_不独子食子_货恶其弃于地也_(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B .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 . 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